帝國黎明 第六十二章 下套

作者 ︰ 戒念

前世王伯良混跡論壇的時候有關北洋的各種段子就不少,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也有盛宣懷與袁世凱之間的矛盾,好像最終以袁世凱勝出為結局。王伯良就是要把周盛傳推到前台看盛宣懷怎麼來應付,他雖然對周盛傳說可以付路費,但這樣的事情他壓根就想一毛不拔,而且以後他還惦記著用招商輪船局的船來解決貨物運輸問題。

等王伯良的工廠全部都建立起來以後,在當今大清帝國鐵路運輸等于零的年代,毫無疑問在貨運問題上將很大程度上依賴水運,而輪船招商局是他怎麼也繞不開的門檻。他干脆就擺出一個架勢一旦中間出了問題就讓盛軍大佬來出面,只要盛宣懷敢有異動那後果將會是極為嚴重的——僅僅紡織和繅絲兩個工廠最終工人規模很可能會超過五六千人,一旦工廠因為貨運問題造成挺工,盛軍大佬就要給盛宣懷好好上一課什麼叫「丘八」。

「盛軍兵勇每兩年都有回鄉探親的假期,這來回路程就是搭乘漕運貨船,我們盛軍自己的家眷若要坐船當然是不用出這筆費用的,這招募來的工人數量比較多些不過想來相國不會有什麼芥蒂。本官會致信相國大人,這搭乘漕運貨船一事不算什麼問題,就是需要相國大人出面協調安徽的官員把人都集中在一起,到時一塊上船來津而已。這些不過是需要些時間等回信而已,反正工廠還在蓋廠房,機器也是只有一少部分才運抵大沽,工廠開工至少也要一兩個月之後的事情這還來得及……」周盛傳大方的說道。

「果然……」王伯良心中念叨,盛軍兵勇是如何休假的他自然知道,不過家眷能不能享受同等待遇那就要看各自大佬們的意見了,若是小貓三兩只大佬們自不會去關心,但是這好幾百人都是盛軍家眷那就由不得他們不重視了。

這工廠雖不是盛軍出銀子,但工廠盈利和工人安置可都是盛軍的大事,現在還有很多人包括周盛傳在內對工廠盈利並不是十分看好。還沒開張就要往外掏銀子負擔路費這固然是王伯良仗義,不過也同樣威脅到了工廠的生存,這是周盛傳所不願意看到的。盛軍這段時間面貌的變化周盛傳是看在眼中的,整個盛軍都大為改觀而盛正營更是如此,別說底下的兵勇就連周盛傳自己也不是因為想要回鄉侍奉老母而不得感到非常沮喪麼。

盛正營那邊除了盛軍下放下來的招工名額之外還有王伯良自己所辦繅絲廠的招工名額,盛正營考核第一的那個名叫劉炳榮的家伙被王伯良所看重給了三個招工名額,劉炳榮把招工名額給了自己的兩個弟弟和自己的老婆,順便把家中的老父也打算一起接來,簡直就是舉家遷居天津,這在盛軍中簡直就是羨慕嫉妒恨啊。讓人更加嫉妒的是王伯良的親兵,早早的便被安排好,人家可是連老婆那邊的親人都帶了幾個比劉炳榮更夸張,現在兵勇們已經紛紛開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盤打算找門路盛正營,可惜盛正營已經滿編而且兵勇年齡都在二十五歲以下已經沒有空位置了。

不過並不是所有盛正營兵勇都願意使用這個招工名額的,這可能是因為一些人是早年盛軍作戰收養的戰死兵勇遺孤,或是老家家庭人口眾多一個招工名額無法滿足全家在天津生活的用度等理由。王伯良也適時推出了新的政策,擁有招工名額的兵勇可以自行與其他需要者進行買賣,這一招就比較狠了,既可以調和盛正營比其他營名額多的矛盾,亦可讓手底下的兵勇撈筆外快,算是皆大歡喜。

王伯良笑著拱手說道︰「下官多謝大人厚愛!工廠招工名額數量在各營分配似乎使得各營有些矛盾,是以伯良覺得都是自家兄弟何必為這些許小事鬧得不和,也正巧賺了些銀子便想著擴建工廠以增多招工名額調和各營之間的矛盾。雖然下官已經準備好了銀子,不過這終究還是有些緊張了點,大人能夠體恤屬下令伯良不勝感激……」

生怕等周盛傳在輪船招商局那邊踫根刺而有萎縮心思,王伯良干脆一腳把老周捧得高一些,到時候輪船招商局要是敢在這件事上下絆子,少不得老周要拿輪船招商局來立立威了。其實辦廠資金壓力對王伯良而言並不大,有了無煙火藥發明專利售賣後得到的資金辦這個廠子已經是沒有什麼壓力了,況且已經正式投入生產的機器繅絲廠每個月都會給他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這還是在他有意為了日後不斷擴大生產而準備多養工人情況下,等到今年絲車數量擴充到八百台之後,那每年繅絲廠所提供的利潤就非常恐怖了。

周盛傳對王伯良非常滿意,他也察覺到了各營之間似乎有些小矛盾,本來盛正營所佔的招工名額就比別的營更多些,而王伯良居然在天津城里早就開始自己辦工廠而且規模還不小,李鴻章的親衛營家眷能夠有多少?這樣盛正營的兵勇又可以從中獲得不少招工名額,甚至可以說是要多少有多少,就看盛正營兵勇在考核中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績了。這種自己碗里有肉還要跑到鍋前跟大家搶肉的做法確實是引起了其他營軍的不滿,不過王伯良是周盛傳面前的紅人,更要命的是工廠就是王伯良出得銀子,人家這麼做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明面上自然是不可過于得罪這位盛軍紅人,但暗地里還是有些說法的。

周盛傳年少時讀過多少書,不過豐富的人生經歷教會了他什麼是「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對王伯良能夠注意到這個問題還是非常滿意的。在分配招工名額的時候王伯良雖然沒有爭取,但周盛傳還是照顧了一下這個「出資人」想要幫助他在軍中樹立威信,不成想人家天津城里的工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好,這樣的照顧反倒是有些坑了人家,好在王伯良允許營中士兵可以買賣名額緩解了些矛盾,不過事已至此多說也是無益。現在工廠擴大規模,招收的人數也更多,加上人家的繅絲廠也從這里增加名額,這下大家都不用著急搶破頭了。

周盛傳擺擺手笑著說道︰「這本就是應該做的倒是先前想到,這倒是本官先前疏忽了,好在亡羊補牢有為晚……」

「大人,下官尚有一事還需向大人知會一下。前天蒙周先生厚愛得以指點下官學問長進,不過卻也告訴下官一個消息,說是下官開的繅絲廠因為蠶繭是從江浙胡雪岩處購進好像得罪了盛杏蓀,他與輪船招商局關系甚深,下官也是怕他暗中下絆子累及以後咱們工廠的進出貨物……其實下官也才剛知道胡雪岩乃左相的臂膀,不過繅絲廠所需蠶繭乃江南產為上品且所需數量,天津乃至整個直隸也不是以桑蠶為主無法為繅絲廠提供這麼多的蠶繭,雖然下官也曾開始暗中推廣種桑養蠶,但以工廠的規模來看想來這也不過是水中望月而已……」

「盛杏蓀……」周盛傳在听過之後沉吟了片刻,下了狠心的說道︰「這並不妨事,工廠里的工人都是我們盛軍的家眷,任誰也不能欺負我們,以後涉及航運之事他若是故意為難,那少不得老夫也要為難他一下!」

王伯良躬身說道︰「下官為大人惹了麻煩了……」

「這算是什麼麻煩?不過老夫還是要提醒酗一句,什麼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古人曾雲‘欲速則不達’,酗切要記在心中!這些工廠不是為我們幾個人辦的,老夫也不求這工廠能夠辦的有多大,銀子掙得有多少,但求安安穩穩讓盛軍家眷在天津有個安身立命之所!」周盛傳語重心長的說道。

王伯良也鄭重答道︰「大人請放心!現在工廠擴張到這個地步還不算大,下官這里也有預防意外之事所準備的銀子。眼下能夠限制工廠發展的唯有人才,不管是精通使用機械的人才,連帶如何管理日常工廠運轉的人才,若是這些人才都有的話工廠還可以繼續擴大,就算將所有盛軍家屬都招募進廠也不算話下……不過現在人才難求也只得這樣先湊合著,好在下官在花旗國的同學從今年開始便有不少陸續完成學業準備歸國,到時大可先向相國大人借用一二,若是得力不僅使工廠受益,他們也可以借此創出自己的名聲來……」

事實上以現在擴建工廠能夠招募工人的規模來看,這個數字就已經讓周盛傳感到十分意外了,不過顯然這距離王伯良所期望的數字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相對于種桑養蠶繅絲到絲織這個輕工業鏈條,王伯良更看重的是棉花紡織這個路子,畢竟前者在南方的根基之深絕對不是北方所能相提並論的,除非他擁有類似李鴻章那樣的勢力仿效現在的日本以行政手段來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而後者就完全不同了,現在大清國的棉花與美國棉花在適用于機器紡織方面相差甚遠,若是發展起來那整個配套的產業鏈即便除去棉農之外,工人數量超過萬人絕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在投資工業的問題上王伯良顯然保留了他一位工程師的本色——他從來都不會冒險,自己的任何動作都是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可以說王伯良的保守態度,但相信任何人在知道胡雪岩的大致生涯並且還與之活在同一時代有過交集的話,誰也不會無視這個「活標本」,王伯良寧可對自己的產業采取保守態度也不會冒進被人鑽了空子,他有著充足的準備金來應付任何商業上的風險。尤其是在機器繅絲廠在得到淮系明確的庇護之後,在資金方面他就更不會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了——這次擴招的工人主要是滿足繅絲廠的需要。

雖然專利收入讓王伯良有了開啟事業的第一桶金,但是隨著實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專利收入已經顯得不是這麼可靠——並不是每樣專利都可以像無煙火藥那樣賣出一個好價錢,況且在賣專利的時候他也深切感受到了他個人以及背後的國家沒有實業基礎的悲哀。不僅僅是自己沒有將產品工業化生產的能力,而是被人家以各色理由拒絕提供生產設備,更要命的是自己的祖國還要為此付出不菲的代價花銀子購買這種工業品,這實在是讓一個以工程師自居的王伯良感到非常的悲憤。

作為一個比較正統的工程師,王伯良在任何時候都希望能夠擁有完善配套的工業支持,可在這個時代的大清帝國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要不然他所開辦工廠所需要的設備幾乎全部都是來自美國,只有少數幾台蒸汽機是委托國內奠津、江南兩家機器局來生產。顯然繅絲廠、紡織廠這些輕工業是絕對無法滿足他的胃口,甚至這些在真正睜開眼楮看世界的清國人眼中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他看來這不過是剛剛起步而已——在這方面他是有足夠的資格藐視胡雪岩或是盛宣懷。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帝國黎明最新章節 | 帝國黎明全文閱讀 | 帝國黎明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