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鬼道 第二百八十九章鐵騎壓境

作者 ︰ 夏日雨桐

♀♀♀「這些蒙古人真不明白他們是怎麼想的不會是假投降吧要是這樣王大人那里就危險了需要不需要提醒一下他們」

明穆宗對于蒙古人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歷史就有很多次假投降的事例擺在那里

「陛下你的擔心有道理要不微臣把來送信的過來詳細詢問一下如何」

「可以那送信的現在在哪里趕緊去傳來正好高大人和李大人過來一起召見他朕和你們也根據實際情況商議個對策出來」當時的明朝最大的隱患就是蒙古明朝的軍力一大半都是防御北邊和西邊的所以遇到蒙古的事務特別是軍務不管是皇上還是大臣都會用心的去對待土木堡之變的慘痛教訓深深的刻在歷代君主的心中像一道揮不去的陰影跟隨者這些君主誰能夠解決了蒙古的問題也就是明朝最大的功臣

這邊打發小太監去東華門那邊傳召那送信的覲見這邊高拱和李春芳也放下吃了一半的飯碗匆匆忙忙的趕到了乾清宮

兩個人行禮已畢明穆宗把手里的書信讓太監遞給了高拱高拱看完又遞給了李春芳帶兩人都看完後明穆宗開口說道︰「高大人李大人你們對此事怎麼看我們是戰還是和」

「皇上老臣覺得不用那麼麻煩把漢那吉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說不準就是假投降讓王大人就地解決了就是至于蒙古的鐵騎那宣府城高牆深蒙古人不善于攻城王大人坐擁十萬精兵糧草充足跟他們耗就是了天會越來越冷看看蒙古人能耗到什麼時候」高拱對蒙古人一直抱有成見所以一听把漢那吉來降就想直接解決了他

「高大人才是我覺得不妥不管現在把漢那吉是不是真的投降我們都不能殺蒙古人也不會都是壞的就像我們漢人也不會全是好的一樣殺了把漢那吉也就絕了蒙古人前來投奔的念頭我中原素以聖人之道治國陛下也以仁慈為主怎麼可以擅開殺戒老臣覺得現在情形不明皇上應派朝廷大員作為欽差前去處理此事跟蒙古能和就和不能和就熬死他們這邊我們在調集京軍準備馳援宣府待到援軍一到想那蒙古人也不敢待在宣府城外了」這是李春芳說的別看李春芳平時謹小慎微不大說話但是在大事上他也不含糊該力爭的時候也會去力爭

「李大人你這是迂腐之見聖人之道是對我大明朝的子民說的要是那些異族能用聖人之道教化也不會有這幾千年的邊患對異族必須是要以牙還牙以刀對刀沒有什麼仁慈可言要不李大人你去教化那些蒙古人如何李大人要是能把那些蒙古人用聖人之道教化好了那本官就辭職回家歸隱田園如何」高拱明顯的是在強詞奪理這也是他的性格缺陷逮著誰也想辯論一通不管別人能不能接受

李春芳也不高興了這是討論事情高拱竟然跟他抬杠李春芳也不是泥捏的要不也不會來到內閣對高拱反唇相譏道︰「高大人你覺得我們對蒙古人鐵騎有幾成勝算要是高大人能打勝仗那就請高大人作為欽差去宣府指揮好了坐在這里夸夸其談確實不是我們內閣大臣該做的為朝廷分憂為陛下分憂才是正道爭論不會有什麼結果還是要看實際行動陛下老臣懇請陛下委派高大人前去宣府作為欽差領導這次對抗蒙古入侵的戰爭」

「好了你們不要爭了剛才朕和張大人已經商量了一會送信的覲見你們有什麼問題都問出來等問完了我們看看該怎麼處理高大人李大人你們意下如何」明穆宗看兩個人說話不對付這才出來打圓場

兩個人停止了抬杠誰也沒說話張居正也沒有說話大殿里面的氣氛陷入暫時的沉靜之中明穆宗坐在龍案後面在沉思著什麼也沒有說話四個人就這樣干坐著

去東華門外的小太監來到了大殿里打破了這尷尬的沉靜︰「啟稟萬歲爺信使帶到正在大殿外候旨」

「傳信使覲見吧」

這邊小太監又去大殿門口宣召那信使覲見信使進來後還是先行禮︰「微臣王嘉欣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看來在外面小太監已經教他了這些禮儀要不一個軍漢怎麼能這麼流利的回答見禮已畢那叫王嘉欣的軍漢跪在地上等著皇上發落

「王嘉欣朕問你王大人書信里面的內容你都知道嗎」

「啟稟萬歲爺我家大人臨來的時候已經都告訴我了就是想到萬歲爺會垂詢我家大人告訴我的跟書信里面的差不多還有不少細節是書信里面沒有寫的萬歲爺和幾位大人也想知道小的完全可以回答」

「王嘉欣我問你這個把漢那吉的情況你熟悉吧要是熟悉就在這里告訴朕和三位大人」

「啟稟陛下這個把漢那吉是大前天晚上帶人投奔的我們王大人和楊大人連夜詢問了他這把漢那吉是俺答第三子鐵皆台吉之子四歲喪父有俺答妻一刻哈屯所撫育命僕阿力哥之妻為乳母年齡大了以後把漢那吉聰明多智有口辯之才俺答娶胥比吉女為之婦;因其妻沒能生育復聘襖兒都司之女為妾此女子貌甚艷麗俺答汗見到以後奪取之把漢那吉大怒跟女乃公阿力哥商議投明遂與阿力哥同妻比吉女等十人南走叩關請降俺答汗見把漢那吉南逃騎兵二十萬追到了宣化城下要王大人交出把漢那吉要不就攻打宣化王大人和楊大人告訴俺答汗此事他們不能做主要請示皇上才可以定奪俺答汗答應給六天的時間來請示皇上所以王大人就微臣前來稟告陛下並請陛下速速決斷」

王嘉欣說完明穆宗倒笑了起來邊笑邊說道︰「這些蒙古人做事真是匪夷所思爺爺搶孫子的媳婦一點人倫道德也不講這要是在我們大明朝哪有這樣的奇談怪事」

「陛下這事在蒙古是很平常的他們不讀聖賢之書也就不懂什麼人倫之道思想簡單隨心所欲喜歡的就去做沒有什麼可以束縛他們依老臣之見還是把那把漢那吉送回去吧這事他們的家務事讓他們爺們自己去處理我們也生了刀兵之災豈不是好事」高拱接著皇上的話頭又提出了這個建議

「張大人李大人你們也說說此事如何處理高大人的話你們可認同」

「陛下臣認為此事不可如此草率這把漢那吉來歸是好事這說明人心所向我大明朝要是把把漢那吉交給了俺答漢以後再也不會有人來歸了所以臣認為此事應該從長計議想那俺答汗就算是有二十萬鐵騎也不可能攻破宣府他們要的只是一個面子問題臣還是認為應派一重臣前去跟俺答汗談判我們也沒有什麼代價何不用這個把漢那吉為契機謀取對我大明有利的一面」這是李春芳出來說話了他雖然不是針對高拱但是他的建議確實是比高拱的高明

「臣也認同李大人的提議對于把漢那吉的來歸不能草率的處理臣覺得此事應該召集所有的大臣一起商議俺答汗給的時間是六天我們還有時間來得及商議出最好的對策高大人說的也有道理也有防止把漢那吉是假投降來個里應外合外面可是二十萬鐵騎也要防止他們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九邊都要提升防御級別」張居正說完看著明穆宗看看明穆宗怎麼決斷

「幾位大人這樣吧我們明天早朝再議此事現在就發出緊急通報讓九邊提高防御京軍也要行動起來防止蒙古鐵騎繞道來攻京城王嘉欣你現在就趕回宣大通知王大人和楊大人讓他們先穩住俺答汗至于把漢那吉也要好生伺候對他們帶來的人監視起來但是不能讓他們感覺到我們是在防著他們朝廷這邊會盡快拿出決策到時候會提前通知兩位大人切記不能出任何差錯你記好了吧」

王嘉欣答道︰「啟稟陛下微臣已經記住微臣立馬趕回宣大去通知兩位大人」王嘉欣說完站起來剛想退出大殿張居正又把他叫了下來

「且慢我看你一路勞頓這要馬上趕回宣大身體能不能行這樣吧你去東華門外稍等一下這邊我們再商議下」

王嘉欣出去後張居正對明穆宗說道︰「陛下為了不出差錯臣覺得還是派人跟王嘉欣同行才好王嘉欣也是一路沒有休息趕過來的我怕他回去的路上會吃不消」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嶗山鬼道最新章節 | 嶗山鬼道全文閱讀 | 嶗山鬼道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