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學瓊林全譯 §§§10.武秩

作者 ︰ 未知

韓柳歐蘇,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頗牧,更武將之多奇。

注解︰(韓)昌黎。(柳)唐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曾為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歐)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嘗判滁州,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卒謐文忠。(蘇)宋蘇洵,眉山人,字允明,號老泉,長子軾,字子瞻,晚號東坡居士,謐文忠;次子轍,字子由,號巒城,晚號穎濱逸老,謐文定,父子皆有文名,時稱三蘇。(起翦頗牧)秦將白起、王翦。趙將廉頗,李牧,(詳前)

譯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三蘇,都是文人中特優的,吳起、王翦、廉頗和李牧,更是武將里奇能之才。

小範老子,月復中數萬甲兵,西楚霸王,江東八千子弟;孫武吳起,方略堪言夸,司馬尉繚,機權莫測。

注解︰(小範老子)宋範仲淹,字希文,夏人相戒曰︰「小範老子胸中有數萬甲兵,不比大範老子可以欺侮」。大範,是範雍。典出《宋史》。(西楚霸王)項籍字羽,秦末下相人,力能扛鼎,才氣過人,與叔父梁起兵吳中,粱敗死,籍將其軍,敗秦兵,自立為西楚王,與漢高爭天下,戰無不利,末後被圍垓下,退至烏江,亭長舷舟請渡,羽嘆︰曰︰我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卒,有何面目,再見江東父老,遂用劍自刎。典出《史記》。(孫武)齊人,孫臏之祖,著兵法十三篇。(吳起)衛人,著兵法六篇(方略)方是用兵之方法,略是用兵之謀略。(司馬)司馬穰苴,齊人,嘗為齊將,破燕晉二國,後齊威王命大夫追論古時《司馬兵法》附以《穰苴論說》,世遂稱為司馬兵法,計四篇。(尉繚)尉繚子,秦人,或雲魏人,著兵法二十四篇。(機權)機是兵機,權是權變。

譯文︰範仲淹胸中藏著數萬的甲兵,楚項羽渡江帶了八千子弟兵;孫武子和吳起用兵的方略,很可夸贊,司馬穰苴和尉繚子用兵的機權,深奧得無法猜度。

尚父六韜,有文武***犬之別;石公三略,有上略中略下略之分。

注解︰(尚父)就是太公望。(六韜)韜,兵法也,六韜,書名,是太公同文王和武王問答的言語,計文韜十二篇,武韜五篇,龍韜十三篇,虎韜十二篇,豹韜八篇,犬韜十篇,共六十篇。(石公)就是黃石公。(三略)一名《索書》,本太公所作,黃石公嘗推演其理,傳授張子房,後世就稱為黃石公書,惟《四庫總目》說他的文義不古,恐是後人依托的,共三卷。

譯文︰太公望著六韜、有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的分別;黃石公傳三略,有上略,中略,下略的不同。

苗獵狩,四時以簡車徒;虎貔熊羆,三軍以張威武。

注解︰(%苗彌狩)都是田獵的名稱,春獵叫%(音搜)搜取不孕的禽獸,夏獵叫苗,除去害苗的禽獸,秋獵叫彌(音險),彌是殺,取秋氣庸殺的意義,冬獵叫狩,狩是守,取設罟守取的意義,典出《左傳》。(簡)是選。(車徒)事是兵車,徒是步卒。(虎貔熊黑)都是猛獸。「如虎如貔,如熊如羆」。語出《書經》,是喻將士勇武的意思。(三軍)詳前。

譯文︰春%,夏苗、秋獵、冬狩,四季依此來選擇兵車和步卒。如虎、如貔、如熊、如黑,三軍將士,以此張揚威武。

開府元戎,即都督總兵之號,參戎都閫,即參將都司之稱;游擊守備,有游戎鎮撫之名,守御把總,有千侯百宰之譽。

注解︰(開府元戎)提督是一品,官稱提戎,又稱大開府,總兵二品,稱大總戎。(參戎都閫)參將稱大參戎是三品,都司稱大都閫,是四品。(游戎鎮撫)游擊稱大游戎,是三品,守備稱大鎮撫,是五品。(千侯百宰)千總稱大千侯,是六品,把總稱大百宰,是七品。

譯文︰開府、元戎,就是都督和總兵的別號,參戎、都閫,就是參將同都司的稱呼;游擊和守備,有游戎鎮撫的別名,守御同把總,有千侯百宰的美譽。

以車相向曰轅門,顯揭戰功曰露布,刻日交鋒曰對壘,議和釋怨曰行成;戰勝班師曰凱旋,戰敗奔走曰追北,為君泄憤曰敵愾,為國紓難曰勤王。

注解︰(轅門)詳前。(露布)打勝仗後,寫捷報書布告天下,書不封口叫做露布,晉袁宏倚馬作露布,手不停筆,一霎時成七紙,典出《晉書》。博永上馬殺賊,下馬作露布,典出《南北史》。(刻日)是約定日子。(對壘)壘是營盤。(行成)就是讓和,二字見《左傳》。(凱旋)凱是得勝歌,旋是回來,「裴行儉大破突厥,振旅凱旋。」典出《唐書》。(追北)兵敗叫北,「項羽追北」,語出《史記》。(敵愾)愾音愷,是怒,是敵御君所恨怒的。「諸侯敵王所愾」,語出《左傳》。(紓難)是紓解患難的意思。(勤王)朝廷有?p>

眩?夥醬??胛瀾凶鑾諭 ??旨?蹲蟠?貳?p>

譯文︰兵車相對叫轅門;明示戰功,叫露布;約定日期,雙方交戰叫對壘;議定和約,棄釋前怨,叫行成;得勝回來叫凱旋;戰敗逃走,叫追北;蘀朝廷御敵泄憤叫敵愾,為國家平除患難,叫勤王。

**大樹下,馮將軍不炫戰功;勞軍細柳營,漢文帝方知將略。

注解︰(馮將軍)後漢馮異字公孫,光武帝定天下,諸將論功,異**大樹下,軍中稱為大樹將軍,典出《後漢書》。(炫)是自己顯耀的意思。(細柳)地名,漢文帝時,因邊界上有兵警,命劉禮屯兵灞上,徐厲屯兵棘門,周亞夫屯兵細柳,文帝親往勞軍,先至灞上棘門,二人出迎,都極恭順,後至細柳,守營門的,不放帝入,說道,「軍中只知有將軍,不知有天子」,得亞夫令,才放帝入,亞夫謝罪,帝贊嘆道︰「貞將軍也,昨過灞上棘門,如兒戲耳。」典出《漢書》。

譯文︰論功行賞時,馮將軍**在大樹底下,一點也不夸炫自己的戰功;漢文帝慰問細柳營周亞夫所守的地方後,才知道真正武將的謀略是什麼?

庸主侈言兵眾,投鞭可以斷流;英流自薦才奇,處囊便當月兌穎。

注解︰(庸王)是昏庸的君主。(侈言)是夸口的言語。(投鞭斷流)晉時秦王苻堅率兵三十萬伐晉,兵至笀陽,晉謝安的佷,名叫謝元統師八萬,至淝水御敵,堅說︰「吾以百萬之眾,投鞭于江足斷其流」。後為謝氏殺得大散,典出《晉書》。(英流)是英俊一流人。(月兌穎)穎是錐的末端,戰國時毛遂自薦于平原君說︰「士人處世,如錐處囊中,其末立見」,遂說︰「使臣得處囊中,將月兌穎而出,非但末見而已」。典出《史記》。

譯文︰苻堅自夸兵士眾多,可以投鞭斷住流水;毛遂自薦才能奇特,若錐處囊可以月兌穎。

國士無雙,受辱于胯下;孺子可教,進履于圮橋。

注解︰(國士無雙)蕭何薦韓信于漢王,曰「諾將易得,如韓信者國士無雙」,王乃拜信為大將,典出《史記》。(受辱胯下)韓信幼時,市中有少年欺侮他,對他說︰「你若不怕死,就刺我,怕死,就從我胯下鑽過去。」信俯出胯下,典出《史記》。(進覆圮橋)圮音移。張良幼時游下邳,圯橋上遇一老人,鞋落橋下,回頭良道,孺子蘀我取來,良既取到,又蘀他穿上,老人喜道,這孺子可以教訓了,于是傳他太公兵法,典出《史記》。

譯文︰韓信是天下無雙的國士,亦曾受過胯下的恥辱;圮橋上的老人曾說張良是孺子可以教導,因此張良會幫老人穿鞋于圯橋上。

隱跡為牧豕奴,卒膺長平之秩;降身為屠狗輩,竟啟舞陽之封。

注解︰(長平)地名。漢衛青幼時牧豕,因出塞有功,封長平侯,典出《漢書》。(舞陽)地名。漢樊噲屠狗為業,從漢高祖定天下,封舞陽侯,典出《漢書》。

譯文︰隱跡為牧豕家奴,後來卻膺受長平侯的爵秩;降身為屠狗賤業,後來竟大啟舞陽侯的封榮。

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捐勇將;用人如用木,以寸朽棄良材。

注解︰(求士)是求賢士。(求全)是要他件件都好,沒有一處不好的地方。(二卵)是兩個雞卵。(捐勇將)捐是棄。于思在衛國做官,舉一可為將的人,名叫苟變,衛國的君說︰「吾原知這人可以為將,但是前次派他到鄉間收稅,他會食民家兩個雞蛋,所以不用他」。(用人如用木)子思道︰「聖人的用人,好像匠人的用木,這木是可以做大材的,決不因他有尺寸的朽腐,就棄了它。」典出《史記》。

譯文︰求士不必求其樣樣完備,不要因為食用民間二個雞蛋這等小事,就棄置有勇略的武將;任用人就像用木一般,不要因為有小少的腐朽,就丟棄大部分都是完好的木材。

總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寧學淮陰之將兵,多多益善;毋為平原之從者,碌碌無奇。

注解︰(淮陰)地名,漢韓信本封齊王,後降為淮陰侯。(多多益善)漢高祖和韓信論諸將能將兵多少。高祖問韓信道︰「我能將多少?」韓信道︰「不過十萬,」高祖道︰「那末你能將多少?」信道︰「臣多多益善」。典出《史記》。(平原)地名,戰國時趙國的公子趙勝,封平原君。(碌碌)毛遂為平原君門客,三年,未見所長,秦攻趙,趙使平原君到楚國求救,平原君要在門客中選文武俱備的二十人隨行,只選得了十九人,毛遂便在平原君處自薦,平原君勉強帶了他去,到後來,平原君同楚王議久不決,看來楚王終是不肯發兵,毛遂便按劍上去,痛切的陳說利害,並把楚王奚落一番,楚王又是慚愧,又是畏懼,就允許了。在結盟的時候,毛遂手招十九人上殿道︰「公等碌碌,因人成事,現在可以一同歃血了。」典出《國策》。

譯文︰總之,君子的立身之處,可以大也可以小,丈夫的志氣,能夠屈也能夠伸;寧可學淮陰侯的統兵,越多越好,不要做平原君的從者,庸碌無奇。

自古英堆,難以枚舉;欲知兵略,須諳韜鈐。

注解︰(枚舉)是一個一個的舉出。(諳)是明白。(韜鈐)和韜略同,就是兵書。

譯文︰自古以來的英雄豪杰,一時不能遍舉,欲知用兵的方略,必須明白兵書。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幼學瓊林全譯最新章節 | 幼學瓊林全譯全文閱讀 | 幼學瓊林全譯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