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囑咐八阿哥先停了手里戶部的事情,暫時跟著裕親王把京城八旗子弟的窘境調查一番,寫個條陳上來看看如何處置。八阿哥想著手頭上的事情差不多也結清了,再在戶部干下去只怕要得罪人,正好借這個機會跳出來,反倒全了自個的名聲。
裕親王本也是個能干人,加上八阿哥早就對京城八旗的窘境了然在心,不過幾日就把底細模得一清二楚,都是從龍入關的老門戶,弓馬嫻熟立下過大功勞,只是從皇阿瑪開始放棄圈地,勸農問桑開始,他們就失了方向。
不過經了一兩世就敗落了,八阿哥心里清楚,說到經營,滿人到底沒有漢人狡猾,這些八旗子弟仗著自己在旗也沒個成算,指望著皇恩浩蕩,自然是沒下稍的。
跟裕親王合計著上了個條陳,也不提別的,單單把情況匯總了一下,京師地區八旗兵丁無房舍者有七千余人,八旗內部貧富不均更是可怕,許多士兵陷入高利貸的羅網,月餉的一半以上要支付借款的利息,以至成年不得娶妻,死後沒有葬地。至于那些地位更低的八旗奴僕,絕大多數處境更苦,許多八旗的小孩子都死于饑餓。
康熙皇帝拿著手里的折子仔細翻了一遍又一遍,八旗事務事關國本,自己從來不曾輕忽,可是哪怕康熙心里也清楚,八旗早不是當年馬上取天下的精兵驍部了,建國以來,為了防止漢人再起異心,朝廷對于八旗子弟多方照顧,可是自古由儉入奢易,不過才幾十年安逸日子,他們就如此了。
待要治理也容易,只是那以後朝廷打仗就無人可用了,雖然漢人現在臣服,可是難保沒有那一天漢人又起來反清復明,光復漢室!
想了想,命令司筆內侍把折子傳抄給各個阿哥看看去,康熙也想考考兒子們是否有這頭腦。
不幾日,阿哥們的解決辦法就出來了,大阿哥建議在城外按各旗方位,每旗各造屋二千間,無屋居住的兵丁,每名給公屋兩間,不許買賣,兵丁死後沒收入官重新分配。♀
太子爺建議提高滿洲甲兵的月餉,將余丁歸並,成立新的佐領,使閑散旗人可以披甲當差,解決亡故軍士葬地及貧困兵士妻室、住房問題。
三阿哥建議凡遇災荒,賑濟貧民,八旗甲兵一律沾恩,而且比較優厚,增加八旗子弟的出征補助;設立八旗軍務處,代清舊饋;對八旗中老年及出征傷殘人員,給以臨時補助;增派駐防,緩和京師地區八旗生計緊張狀況;同時派遣在旗的文員,教導旗員,抵制奸商。
可是唯有八阿哥上的一本薄薄奏折讓康熙開了眼界,原本造屋子,發銀子都在康熙預料中,所謂恩恤不過是這幾條,多寡而已。可是八阿哥多提了一條,為了防止八旗官兵變賣朝廷所給的糧食以圖微利,應讓戶部計口支放,余者照時價給銀。
康熙萬沒有想到這個年紀小小的兒子,料事竟有這種遠見,翻來覆去把那幾句話咀嚼了半天,難不成是自家幾個小成日混在一起都練出來了?
九阿哥就特別會做生意,記得御史有提過,一本萬利的買賣做了海了去了,宮里的宜妃娘娘得了不少孝敬,就連太後和自家這兒都落了不少好東西。
十阿哥的武師傅也把他捧到天上去了,看來自家果然是千古聖君,不但自個了得,生的兒子也個個厲害,康熙想著想著就得意地笑了半天,將來自己百年之後,太子做了江山,又得了這樣能干的左右手,這大清朝的江山真的是要萬萬年啊!
讓大學士擬了旨意,戶部發銀子去安置八旗子弟,這邊康熙想起來冷落許久的衛嬪,兒子這麼能干,他的母妃在宮里可不能失了顏面。惠妃娘娘那里衛嬪娘娘那里便得了許多賞賜,尤其是惠妃,康熙特特去她那里,夸獎大阿哥有孝悌之心,肯教導手足,幾個弟弟都長本事了,讓惠妃送幾個宮內上等去服侍大福晉。♀
雖然八阿哥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到底撫養了幾年,眼下又靠他得了皇帝的吉言,喜得惠妃娘娘無可無不可,不但送了人去大阿哥那里,聰明的惠妃也照樣挑了幾個宮女去服侍還沒成婚的八阿哥,做人母妃的自然要事事周全麼!
等到月中吃齋的時候,惠妃娘娘就叫上了衛嬪和密貴人,都大好了,自然是要出門走動的,何必總拘在院子里?佟妃娘娘論起資歷來,本就矮了惠妃娘娘一頭,加上皇帝也明里暗里暗示過,她也只得低頭吞了悶在胸前的那一口血。
隔天的早朝上,康熙就點名嘉獎了通政使李光地,雖然沒有給他升官的意思,但也好好勉勵了一番,言辭中頗有期許,李光地跪在地上謝了恩,也不多話。前日的折子里自己可是把八阿哥的英武夸到天上去了,就是不敢居功,順便也存著給自己擋災的意思。耳邊又听見康熙說︰「不過光地是朕的老臣子了,要保重,將來朕的兒子還用得上你呢!」
李光地心內一陣激動,听皇上的意思,自己還是有機會再有建樹的?忙出列來,重重地叩首。
裕親王也得了康熙的賞賜,可是康熙偏偏只字不提八阿哥的功勞,要知道,裕親王可是花了好大的篇幅來贊美自己小佷子的能干的。只是帝王之心,凡人莫可測也,就算自己是皇帝的哥哥還是安分從時的好。
晚間,抱著溫順的衛嬪,康熙看著床帳上不斷頭的纏枝蓮,到底還是覺得有話藏不住很難受,也顧不得衛嬪是睡是醒,就輕輕地說︰「咱們的小兒子可真是爭氣,沒給朕丟臉,不過朕可沒賞他,你是罪臣之女,若是太招搖了,只怕不軌之心的人就更有心對付你們了。朕也算是千古一帝了,可這世上不是說當了皇帝就真的是金口玉言的。慢慢來,朕還有的是年頭呢,兒子肯定能出頭的,到時候讓他二哥封他個親王,你日後跟著他,也過幾年舒坦日子,你說多好?」
康熙懷里的衛嬪一動不動,仿佛睡死了過去,康熙也不說什麼了,把懷里的人摟得緊一點,閉目沉沉睡去了。
揆敘初初做了翰林,滿心都是報效浩蕩皇恩的心,想著自己被罷黜的父親,早逝的兄長,他深知納蘭家現在能靠的只有自己了。是以每日做事都兢兢業業,唯恐落了下乘。
說起來揆敘也是世家子弟,出身教養都不錯,有個雄才大略的阿瑪,又有個文采風流的哥哥,揆敘身上自然一股溫厚風度,加上他不肯以勢壓人,翰林院里的漢臣們倒也肯親近他。
翰林院的事務清貴,平時閑暇頗多,也有人相邀吟詩論文,宴請往來,揆敘卻不曾應過,只是認真辦事。直等到了休沐之期他才歸家去給父親明珠請安,父子二人雖然同朝為官,可是終于父子都接觸了權力的滋味到底還是不一樣的。
父子倆說了些心月復話兒,明珠就催著兒子攜著禮物去宮里拜會大阿哥,揆敘一愣,笑著說︰「阿瑪可是弄錯了?明明是八阿哥舉薦的兒子,為何要去拜會大阿哥?」明珠看著自己的傻兒子說︰「若是你兄長不死,阿瑪肯定不會讓你入朝為官,你這種笨蛋還是養在阿瑪的身邊比較安全!」
揆敘聞言大不服氣,自己的確沒有哥哥文韜武略,可是也沒笨成阿瑪說的那樣吧?
明珠嘆一口氣︰「你想想,八阿哥不過是個十幾歲的孩子,母家身份又低,將來有沒有郡王的爵位都且不論,他沒事向你示好圖什麼?定然是大阿哥不好出面幫自己的母家,才假托八阿哥出手的,做人吶,寧撞大鐘一下,不敲破鼓三千!」
揆敘一听,原來是這樣啊,果然是自己冒撞了,人家大阿哥辛辛苦苦為自個籌劃,自個還不領情,的確說不過去,模模腦袋就憨憨笑了︰「那阿瑪,我進宮就只給大阿哥請安,要不要順路去看看八阿哥呢?」
明珠似笑非笑地看著兒子說︰「你看他做什麼,皇上二十幾個兒子呢,你看得過來嗎?到時候御史再參咱們一本,你是怕阿瑪太如意了嗎?」
揆敘心底還是感覺有些不妥,可是自己阿瑪風里雨里這麼多年,肯定是有他的道理,便低頭應了、
話說這幾日八阿哥一直忙亂著,跟著裕親王做事雖然順心,可是裕親王于細務上還是不夠慎重,自己要提醒她還得不露痕跡,實在是勞心費神的活計。好容易事情完了,八阿哥也上完了折子,只等著收果子了,可等來等去,皇伯父受賞了,李光地得嘉獎了,太子大阿哥三阿哥統統都得了嘉獎,只有自己這邊什麼都沒撈著,不是不郁悶的,好在八阿哥前世早經慣了自己皇阿瑪的冷淡,只當是預先體驗吧,也沒放在心上。
倒是另一件事讓他掛心,記得揆敘進了翰林院以後,頗多建樹,可是去的太早,未嘗不是因為明珠的緣故,當年大阿哥被圈禁,明珠可是實實在在吃了掛落,一直被索額圖壓著不能翻身,如今還是要讓他們遠著點黨爭,都是能臣,何苦受牽累?
這幾日听著弟弟們在耳邊嘀嘀咕咕,說是揆敘跟大哥來往的很近,八阿哥不是不擔心的,明珠那人心比天高,當年皇阿瑪不是看在容若的份上,早就賜死了,大戰在即,皇阿瑪不去動大阿哥,難不成還動不了一個明珠?
八阿哥是肯定不承認自己心底的失落的,明明是自己舉薦的人,怎麼就投靠了大阿哥?哪怕上一世揆敘也是先依附的大哥,後來才效忠的自己,可這次自己救了他的性命又舉薦了他進翰林,怎地如此無情?
直到八阿哥回到自己的院子里,看見自家那兩個格格一臉假笑帶著幾名陌生宮女跪在前庭迎接自己,他才略略想通一二。
惠妃娘娘挑人的眼光沒話說,幾名宮女都是鮮女敕地掐的出水來的漂亮姑娘,如果沒有兩位格格臉上僵掉了的笑容,八阿哥會覺得更加賞心悅目。
眼前新人對舊人,可是八阿哥卻覺得自己選擇什麼表情都會得罪美人,正為難的時候,老十咋咋呼呼地沖了進來︰「八哥,快過來,四哥他瘋了,拿著鞭子滿院子要抽九哥!」
八阿哥一愣,怎麼回事?
等到他到了院子里,那邊已經鬧得不可開交,九阿哥在院子里的梧桐樹上,抱著樹枝就是不下來,四阿哥拿著皮鞭在下面冷笑。
這陣仗,太大了,八阿哥回頭看看老十︰「把人頭數數,都管住了,別讓不開眼的往外亂報!」老十點點頭︰「早管住了,要不我怎麼自個去找你啊!」
作者有話要說︰很抱歉,這個包袱有點隱蔽,慢慢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