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之山寨英雄 第一七六章 來中國路上的德國人

作者 ︰ 五方草

李長庚在東北指揮著一百天工業大會戰,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了,這段時間在工業上取得的成績可以說讓他非常滿意,雖然中間出了許多事故,比如方便面廠的大火,軋鋼廠的爆爐,但總體來說還是瑕不掩瑜。德國總統艾伯特對于李長庚發起的這次工業十分感興趣,他很想知道李長庚為什麼會急著這樣做,德國已經有步驟地向他提供工業化改革,他這種非理智性的做法究竟要得到什麼?

李長庚這麼做實際上就是不想完全照搬德國的工業模式,不可否認德國的工業發展思路是十分值得學習的,但完全照搬過來就又是一回事了,如果只是東北三省,照搬德國的工業模式,還有可行之處的話,那麼現在幾呼已經統一全國的李長庚要現實現全國的工業化,那麼在照搬德國的工業模式,就完全不可取了,中國必須要有自己的工業發展模式,但要發展中國的工業發展模式,就要有一個自己的工業基礎或者說是工業母機,具備這個條件的只有東北。只有在東北完成了一系列的重工業裝備制造,中國才有希望實現工業化改革,如果這些重工業裝備制造都是從國外買的話,中國的工業無異于被人捏住了命門。他想用這個思路設計蘇俄,自己就不能先跳到溝里去。

德國人很聰明,很快就弄清了楚李長庚的目地,實際上李長庚想設計蘇俄的想法,德國人也在想。蘇俄人剛剛把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收入囊中。又與波蘭簽訂了和平條約,這也意味著蘇俄內戰的結束。國際**聯盟也從進攻變成了防守,各國的共產組織紛紛成立,蘇俄革命的熱潮大有席卷全球的趨勢。

在取得空前大勝的情況下,列寧想到了蘇俄最大的鄰居中國,他的那個好朋友李長庚也已經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對于東北工業的考查,俄國人已經進行了一年之久,從東北三省工業大干快上集中一切力量發展工業的模式。一下讓蘇俄看到了希望。

這種工業發展模式完全是為俄國人量身訂做的嗎,好的很!有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加入,蘇俄工業、農業窘迫的局面有所好轉,中國東北的工業總動員又讓蘇俄代表看到了新的工業思路,匯報到莫斯科後,引發了俄共七人委員會的高度關注,于是列寧在次帶著一個代表團來中國訪問。說白了就是來簽城下之盟的。

現在的俄共一反之前被國際**聯盟壓著打的局面。而是派人在各國發動共產革命,**在歐洲各個國家都有,但一直都是在政治選舉的範圍內進行宣揚,可蘇俄的爆力革命給了他們新的思路。原來政治還可以這樣玩,布爾什維克從一個只有一萬多黨員的小黨,幾年時間就能打倒俄國強大的蘇維埃。♀不等這些人來取經。俄共就很人性化的把自己革命勝利的寶典,免費包郵到各國**手中。

如獲至寶的歐洲**,頓時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尤其是法國、西班牙、意大利這種熱情奔放的國家。工人們沒事就上街游一游,什麼工作時間長了上街游一游;什麼糧食不好吃上街游一游;什麼婦女地位低下了上街游一游;什麼婦女也要選舉權了上街游一游。總之游游很健康。但愛爾蘭等一些民族矛盾集中的地區,就不那麼樂觀了。被蘇俄煽動起來的爆力革命層出不窮。

但很奇怪的是**聯盟中有三個國家卻什麼事都沒有,這三個國家分是中、美、德,歐洲國家百思不得其解下,以英法兩國為首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說白了就是一大群間諜臨時組織在一起,這個調醒委員會很快就弄清楚了共產革命沒有向這三個國家輸出的原因。這個原因這下可把英法等歐洲國家氣了個夠嗆,美國佬在俄國內戰的時候一直在向列寧提供資金支持,雖然打著是買巴庫的石油晃子,但顯然俄國內戰的時候,沒有什麼石油產出不說,買石油的錢花的也太多了些。

德國現在自己手中沒啥錢,工業區也被法國佔領了。可德國人把一戰下來的軍官都派到蘇俄去支援紅軍去了,德國的軍事顧問都奢侈地派到紅俄軍隊營一級作戰單位了,與其說**聯盟的軍隊在和俄國人打仗不如說是與德國指揮的俄國人打仗,雖然作戰的還是那些俄國牲口,但做戰能力卻不可同日而語。

中國人還算出了力,沒白拿英法兩國的援助,不但消滅了十萬紅俄軍隊,還搶了蘇俄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逼降蘇俄與中國簽訂邊境條約。可佔到蘇俄便宜的中國人回過頭來就成火車的支援紅俄軍隊武器彈藥,還有大量的作戰食品,把俄軍的作戰能力提高了幾個檔次都不止。最可恨的是中國援助的武器是打著交換戰俘的旗號,中國人被俄軍俘虜的戰俘總共加起來還沒一個連,竟然換了十多萬支步槍,上百門火炮,數百萬發炮彈,中國的戰俘是不是太值錢了!還有中國給紅俄的糧食是打著人道主義援助的旗號,可提供的百分之百都是軍用食品,顯然這些食品俄國老百姓是撈不到的。反過頭來中國從國際聯盟手中拿著大筆的**援助!看看中國要的援助都是些什麼東西,二十萬噸級水壓機,高精度機床,發電用的大型蒸氣輪機。

中國的統一讓英、法等國,看到了他們在亞洲的利益受到了嚴重危協,確也讓德國和蘇俄這兩個被一戰破壞殆盡的國家看到了希望。德國的艾伯特政府派出了以興登堡為首的中國訪問團,蘇俄人更是以列寧親自為首來訪中國。♀

這兩個國家打什麼算盤李長庚心里很清楚,總的來說是大好事。這就好比打麻將一樣,德國是中國的上家。有技術沒工業。蘇俄是下家,沒技術也沒工業。中國是有技術也有工業,但都不強。李長庚的如意算盤是,利用德國這個上家的技術發展中國的工業,在把中國的工業產品賣給蘇俄這個下家。如此一來中國的工業化有德國這個上家提供技術,在有俄國這個下家出錢買單。

什麼俄國人沒錢?不怕,俄國人沒錢才是最好的買家,俄國人只要有資源有勞動力就行。以物易物從來都是最實惠的貿易手段。自己這個多了九十多年見識的未來人還怕算計不過一群不懂經濟的蘇俄毛子。德國人到是難纏些,不過德國人也沒別的選擇,德國守著一大堆先進技術,可他們卻根本無法發展工業,大量的工人在城市中失業。而農業卻在面臨土地大量荒廢,農業人口極度缺乏。城市的工人吃不上飯,而農村的糧食卻有買不出去。政府的財政收入降到零。德國抱著一大堆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卻根本找不到買家!此時中國對德國的技術感興趣,等于是給溺在水中的德國人提供了一根救命的木頭,德國人除了與中國合作沒有任何選擇的余地。

李長庚算計著德國和蘇俄,卻不知德國也在算計著中國,興登堡為了在氣勢上不弱于中國,來中國訪問也乘坐了兩艘和李長庚同樣型號的大型飛艇。隨行興登堡來中國訪問的除了六位外交官剩下的都是經濟學和其它學科的高級專家。

飛艇最然是這個時代最快捷的交通工具。但從德國到中國依然要飛行一周的時間。在這一周的時間里,興登堡和隨和的專家顧問們一直在不停地開著會議。

首先發言的是一戰前最後一位德國駐華公使馮.保羅.辛慈,這是一位海軍出身的外交官,雖然他在中國擔任公使的時間不長,但對中國社會有著非常深刻的了解。「尊敬的將軍閣下還有各位先生們。中國的變化我只能用奇跡一詞來形容,我是1917年離開中國的。那個時候的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的國家,被西方列強進行長達數十年的利益侵佔。

中國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雖然一度被游牧民族所統治,但這個國家的文化保留的十分完整,甚至通過強大的漢民族文化,同化了北方的游牧民族。而且中國的文化對東亞國家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先生們你們能想象在中國任何一位懂得文字知識的人都能讀懂兩千年前祖先留下來的書籍嗎?古代文明國家留下來的文字很多,但能被現代人所能讀懂得卻只中國人卻做到了!

我要說明的是中國人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樣愚昧無知,他們有自己的文化、法律、宗教、政治、哲學、醫學體系。現在中國的國家領袖發表了一篇關于國家的論文,管這些叫做國家的軟實力,我對這個名詞思考了很久,深感佩服。

1840年以後,英國人用鴉片敲開了這個古老國家的大門,從此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開始全面落後于西方,正當我們以為這個東方大國會一直如此落後下去。卻隨著現在中國新任統治者李長庚的上台後,中國正在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這個古老的農業民族開始覺醒,他們正在拋棄幾千年來農業制度,向工業化國家體制進行轉變。

這個轉變的速度之快,讓我們驚訝不已,這也許就是一個古老大國所蘊含的能量。實際上中國的工業化覺醒早在四十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他們組建了亞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的大艦隊,但在上個世紀未輸給了亞洲另一個國家日本,取得的成績也付之東流了。從這個艦隊說起,清國人命名的致遠和經遠兩艘戰艦就是我們德國人建造的。

所以我要說明的是,中國對德國的工業十分重視,他們的軍火從步槍到戰艦都傾向于采購我們德國的產品。如今中國現在的統治者轉變了思想,他不在滿足于購買我們德國的工業產品,他更傾向于購買我們生產產品的技術和設備。我不得不說這是一個有遠見的行為!」

馮.保羅.辛慈發完言,興登堡接著說道︰「公使的發言說的十分好。我們這次來中國的目的就在于,把德國的一些技術和設備買給中國人。或者說是中國現在的國家領袖。我想听听各位有什麼好的建議,把我們的設備和技術賣上一個好價錢!」

一位帶著眼鏡的經濟專家問道︰「我也研究過中國領袖李長庚這個人,他對工業的理解和認識十分全面,從他的演講和對國家工業化執政的思想上來看。他的胃口不會太小,而且他在中國東北,建設了一個十分強大的工業基礎,很遺憾的是他通過法國人幾呼搬空了我們的魯爾工業區的設備。我想他現在最急缺的,不一定是工業生產設備。而是把這些設備轉化為產品的技術和工人或者說是熟練技工。我的想法是他們即然選擇了我們的設備,那麼他最好的選擇就是我們的生產技術。我們可以把技術低價賣給他們,但我們要收取產品的專利費用。至于工廠技師我們不能給他們最好的,但數量上不妨多提供一些。」

興登堡點點頭,認可了這位經濟學專家的發言,補充道︰「馬克思先生的發言非常好,我想他們需要更多的是培訓工人老師。我與李長庚有過接觸。他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政治家,他應該會想到這一點。而且他對工業的想法是非常系統的,而且計劃非常周密。他向我提過他要發展一個長時間堅持的工業發展方案,這個方案是國家性質的工業化體系。他要的中國工業化能力是從生產螺絲釘開始到生產戰列艦的能力!」

另一位經濟學專家听了興登堡的話,搖搖頭,「將軍閣下。我覺得中國的這位領袖,對工業化體系,有些好高騖遠了,從螺絲釘到戰列艦,那是需要幾十年時間的積累才能完成的。我們不妨先是強硬一些。試探一下中國的人態度,我想他們還是會選擇我們德國的。特別是在重、大型工業技術上,英、法、美也不會給他們太低的價格。」

另一位國際政治學專家听完立刻反駁道︰「我們需要中國在工業上的崛起來為我們分擔英法對我們德國的壓力,正向剛才辛慈公使先生說的那樣,中國在極短時間內的崛起已經危協到了英、法等國在亞洲的利益,那麼如果中國更強大一些的話,英、法肯定會更加緊張中國的強大。而我們德國已經失去了在亞洲的利益,強大的中國肯定會吸引英、法等國對亞洲的關注。我們付出的東西並不太多,技術早晚會過時的,現在英法是不充許我們把這些技術轉化成工業產品的,那麼十幾年後我們的技術就不會再先進。這是我們擺月兌英法壓制的一次絕佳機會。我們現在扶持起來的蘇俄已經讓我們看到了這種手段的好處,強大起來的蘇俄**已經讓英法看到了恐懼,他們對我們國家已經放松的壓制。但顯然一個蘇俄影響還不夠大。中國需要我們,我們也同樣需要中國。如果中國能在十年後有生產戰列艦的能力,那麼,德國就會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這位政治學專家的發言結束後,讓在場的人都沉默地思考起來,還是興登堡最先清醒過來,他點點頭手指敲擊了幾下桌子後說道︰「西斯先生的發言很好,是的我們來幫助中國不光要從經濟上考慮,更要從政治上考慮,李長庚先生曾對我說過,德國現在的工業技術雖然選進,但現在世界工業發展的速度來看,十年足以淘汰現在比較先進的工業技術。他的想法是中德進行更緊密的工業、軍事方面的合作,德國已經有一個師的軍隊在中國以雇佣兵的方式存在,工業上也有一些領域在嘗試這種合作。我們可以利用中國的工廠實驗發展我們的技術!這種合作的進展現在看來非常好。中國人也並沒有隨著我們的步伐前進,他們正雄心勃勃地在工業新技術領域進行突破。我來之前看到李長庚正在中國東北工業區,發動一場工業方面的大會戰,開始我還對這種行為開始我還抱著嘲笑的眼光來看,可是當我們在中國東北的技術專家發來的情報上來看,他們的這種看似玩笑的行為,實際上是非常有組織並且非常系統。他們正在重大工業領域進行突破性嘗試,而且從這種嘗試的效果上來看,非常好。尤其是他們在大型火力發電設備上的進步和創新,已經超越了我們德國,雖然還很稚女敕,但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他們用不了多少時間,就不會在依賴我們德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 更新快 無彈窗 純文字 】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民國之山寨英雄最新章節 | 民國之山寨英雄全文閱讀 | 民國之山寨英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