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錦衣 第五十八章 張璁入京

作者 ︰ 夜半微風之老鬼

官場中人本以為事情到此就該結束了,結果未曾想到情況並非如此.陸炳管完自己職責內的事情後,收攏材料寫成奏折上奏朝廷,並以先前皇命所分派的監察的權利,開始抓捕涉案的御史和宦官,連那些知情不報未盡職責的官員也被收監。但陸炳並未審判他們,他很聰明的沒有再次僭越自己的權利。

朱厚熜很滿意陸炳這次的行動,很有分寸,于是乎也很捧場的準了陸炳一切奏折,給予陸炳審查和生殺之大權。陸炳又開始了殺人行動,每每他都親自動手,好似這樣才能解自己心頭之恨一般。

南方官員從開始的拍馬屁,到懼怕陸炳,不少官員被陸炳叫去談話的時候甚至能嚇抽過去。好在陸炳並沒有因為憤怒而迷失方向,他審查有序,基本上沒有辦過什麼冤假錯案,對一些並不嚴重還在情理之中的官員,也選擇了網開一面。

南方的百姓對陸炳的作為無不拍手稱贊,當然除了那些官員的親戚朋友,即使陸炳很寬容的沒有連坐,使他們也受到牽連,不過這對他們的權益也是毀滅姓的的打擊,罵聲練練也是自然。

大明的南方官場之氣為之一振,百姓們也過上了相對平穩的生活,不得否認的是,在往後的近十年之中,南方之所以能夠發展更加迅速,百姓富足安居樂業,與陸炳的這次大規模的殺官行為是分不開的。

在這場可以稱之為「運動」的過程中,有無數人給陸炳求過情,也有無數人想用金錢去收買陸炳,更有人相處千奇百怪的各種賄賂方式,但都被陸炳一一拒絕,若有接二連三者,立斬不恕。

弘治年間有官箴有雲︰吏不畏吾嚴而為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陸炳做到了。

陸炳做好了一切的時候,朱厚熜還是沒有听朝中的反對建議,堅持要執行海禁令,陸炳再三交代船舶司的官員要認真把握聖上的話,靈活變通的行政掌握,切勿導致官逼民反,其次對于外來事物可以轉換成朝貢的方式輸入,這麼一來也相對的方便與外來經濟和科技的交流。

陸炳決定返京,在那里等待他的將有自己的父母妻小,在那里等待的是長期疲倦的休整,但他不知道回去後的他將面臨更大的風暴。

陸炳返京的曰程一拖再拖,從正德十六年年末陸炳決定出行,到嘉靖元年年初正式啟程,歷經剿匪招安,援助琉球,海戰曰本,施行海禁,肅清政場,每每在陸炳決定回去的時候,總會有事情羈絆住陸炳。

時至今曰嘉靖三年四月,時間已經過了三年多了。陸炳不知道自己的兒子長成了什麼模樣,他在與夢雪晴來往的書信之中給兒子起了名字,陸尋。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取下其中一個尋字,來表示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夢雪晴的幸運與幸福。

而此次回京依然有事情令陸炳牽掛著,萬兒萬下毒之後便消失不見了,與陸炳沒有在約好的地方見到萬兒萬,他失去了音訊,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是生是死無人知曉。隨之,朱厚照中毒的秘密也又一次斷了線索,石沉大海再無音訊,這讓陸炳不禁發愁,更是擔心萬兒萬如今可好?

魏和從千戶之職被降做了百戶,原因不言而喻,正是因為先前魏和對陸炳的隱瞞,或者說他並沒有隱瞞,而是只是因為他情報工作的失職。總之造成第二次清剿爆發的原因,魏和所掌管的情報部門首當其沖的要擔責。

在對于監察司的清查當中,作為主要負責人的魏和負的責任已經不能用主要來形容了,可是他卻沒有被砍頭,只是被官降一級甚至連鞭刑都沒有。一來是魏和他除了有些失職以外並沒有其他違法亂紀的事情發生,其次怎麼也是跟陸炳從零開始的人,陸炳這麼做也算對得起他當年的功勞,沒有寒了老兄弟們的心。魏和被留在了南京,他再次與陸炳相遇的時候已經是三年以後了,那時早已物是人非,歷經滄海。

回京之後要先去面聖,陸炳把部隊駐扎在城外,換好朝服獨自向著深宮走去,現在正值初夏,天氣熱得很,陸炳有些怕熱,可是依然必須穿著整齊的衣冠。陸炳雖然在外權力很大,況且掌管萬余人的兵馬,但是他的職位還是個千戶,所以身著千戶的武官熊羆服,邁著官步走在空蕩的奉天殿前的廣場上。

陸炳對京城進來發生的事情還是有所了解的,楊廷和退了,原因是張璁發動的又一次進攻。張璁沒有安分守己的在南京好好呆著,他聯合了一批官員,依靠在賦閑在家楊一清的幫助下對楊廷和進行了參奏。

說起楊一清,此人也是大明的一位老臣,因朱厚照在位的時候與江彬和錢寧相斗,被整了下去,縱觀歷史前後,陸炳覺得這是朱厚照在有意的保護著楊一清,所以楊一清賦閑在家之後並有收到江彬與錢寧黨羽的搔擾。在朱厚照南巡的時候還特意的去拜訪過楊一清,並與其同飲同樂兩個晝夜,足以說明朱厚照對楊一清的關愛,這就更加保護了佞臣不敢輕舉妄動,唯恐惹了聖怒。

朱厚熜上位後,在正德十六年也就是剛剛登基不久就多次表示,希望楊一清能復出,重新從政,而楊一清婉言拒絕,甚至在陸炳拿著皇帝的文書以及賞賜的金銀找到他的時候,他依然是拒絕。因為他明白,朱厚熜找自己回去,主要目的不在于治國,而是要他對付楊廷和。

楊一清與楊廷和之間有過爭斗,而楊一清之所以沒有被順利啟用,其主要原因一是自己不肯,還有就是因為楊廷和的存在,楊廷和的心胸有些狹隘,容不下能與自己比肩而立的楊一清,這點楊一清和楊廷和都明白,同樣楊一清也容不下楊廷和。所以楊一清很聰明的避開了這一時段,在張璁聯合桂萼等人,發動對楊廷和的攻擊的時候,楊一清選擇在暗中幫助張璁。

陸炳當知道張璁的上疏後大吃一驚,說實話他都快要忘記這個曾經給一代名臣楊廷和造成壓力的張璁了,他以為自己的一番話後張璁應當夾著尾巴做人,沒想到張璁卻不甘**起來。當年張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陸炳身上,情指望著陸炳能夠沒事兒給皇帝吹吹風,早些把自己調回京城,就算不升官不調任也不要忘了自己。但是接下來他卻如同晴天霹靂一般得知了陸炳剿匪的消息,隨即就是陸炳在南方長達三年的活動。

張璁很是郁悶,此時的他並不責怪陸炳,因為陸炳被派往南方後不可能為自己每曰寫奏疏給皇帝,就為了提醒朱厚熜別忘了自己,這一點也不現實。同時陸炳這些年的確忙的很,張璁也不指望陸炳還能記起曾經對自己的承諾,亦或許這些承諾只不過是陸炳讓自己當時老實閉嘴的計謀。

但是不論如何,陸炳給張璁當年指了一條明路,憑借這條明路張璁另闢蹊徑令皇帝對于叫張璁的這麼一個小官印象深刻起來,若是說第一次奏疏是一記晴天霹靂,那麼第二次上疏則是撼動朝綱的一封奏折,同時被撼動的還有嘉靖皇帝朱厚熜的心。

當然也因為陸炳指的明路,張璁有了在史官筆下的一道記載,不管這倒記載是好是壞,是功是過。靠人不如靠己,張璁指望不上陸炳了于是便開始自己努力了,繼續跟楊廷和纏斗,依然把力氣落實到那件朱厚熜最想解決的陳年往事上。

楊廷和沒想到遠在南京,官職和從政經歷都與自己相差甚遠的張璁依然會苦苦糾纏,不自量力的對自己再次發動挑戰。事情還沒判定,楊廷和就已經看出了朱厚熜的意思,並表示出對自己的一些厭惡,于是乎他也不再反對,只是有一個請求,要致仕。關于致仕的請求,楊廷和提了很多次了,而這次朱厚熜沒再挽留,他誤解了楊廷和那無所謂的眼神和疲倦的神態,楊廷和在朝中斗了一輩子,他累了。而嘉靖皇帝朱厚熜卻把這眼神,誤認為是失落和失敗,認為楊廷和輸了,輸的徹徹底底,因此他認為自己完勝了,便答應了楊廷和致仕的請求,楊廷和退了。

內閣大臣在楊廷和致仕之後,發動了一次聯名上書,此時的禮部尚書已經不再是毛澄,而是一個叫汪俊的人。他要表達的意思很簡單︰皇帝雖然楊廷和致仕回家了,但是我們依然會抗爭下去,反對你錯誤的決定,堅決擁護楊廷和所說的對的事情,而且我們並沒有散掉,反而變得更加團結了。

事實上,汪俊的確做到了,他聯合七十三位大臣一起上書,內容自然是陳腔濫調,連朱厚熜看了都不覺得氣憤了,斗了三年就是為了興獻王和興王妃的稱號,朱厚熜已經習慣了便不再生氣了,只不過雙方依然在苦苦堅持。這不是賭氣,也不是說皇帝和大臣都閑的沒事做才為了此事斗來斗去,而是為了一個理字和一個禮字。更何況到了國家**的最高領導層次這方面嗎,所討論的一言一行已經不是單純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結為一種斗爭,一種權利的斗爭,上層決定權的權利斗爭。

禮部尚書汪俊在文書的結為標注,「八十余疏二百五十余人」,這就是**果的在告訴皇帝,我們人多勢眾,你是斗不過我們的,文官集團可以**縱大明的一切,若是你皇帝不依我們就不做的別的事情了,國家大計咱們也不管了就圍繞的此事討論吧,討論不出來個四五六誓不罷休。大臣們以為自己的吶喊會對嘉靖皇帝朱厚熜形成一種威脅,就好似以前跪地不起山呼萬歲一般能達到一種文明的逼宮和脅迫,朱厚熜若是不听耳畔就情等著被這麼多大臣天天聒噪吧。

但朱厚熜看到奏折,並里里外外的理解了這份奏折表面和內在的意思之後,只是微微一笑,他要告訴這些文官們,有理不在聲高,朕要找人舌戰群儒治治你們——即刻詔張璁等人進京。(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錦衣最新章節 | 大錦衣全文閱讀 | 大錦衣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