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了肖倀,能讓肖倀看上眼的後代,一個是武當的段清風,一個是全真教南無派的紀聯洪。♀全真南無派是早先全真教北七真之一譚處端創立的,那時候全真七子各個威名遠播,譚處端所創立的南無派在創立之初一點也不比丘處機的長差多少。
但是時過境遷,到紀聯洪的師祖這一代,南無派在武林上開始落魄,不光是因為道觀的經濟原因,更有武功失傳的因素。紀聯洪的師祖第六代傳人山東濟南人馬微善,雖然未能繼承先輩全部武學,更是不能發揚光大,但是憑借著一身十全純陽功也能傲立于江湖之上,成為丹陽子同期的五大高手之一。
可嘆的是,天有不測風雲,事情往往向著雪上加霜的境地發展,已經丟失眾多精華武功的南無派,到了馬微善這一代更是難以再往下傳了,甚至幾近全部失傳。原來馬微善接任掌教不久後,有次入山采藥,結果也不知道遇到了什麼,便慌慌張張的回來了,臉色慘白卻閉口不語。
之後,馬微善便閉門不出,十日後弟子送飯的時候,發現馬微善駕鶴西去,羽化飛升。所謂羽化可不是一個形容詞,馬微善的身上長滿了羽麟,頗具神韻,宛如成道成仙。弟子狂奔而出,哭喊著叫人來,待眾人到了房間的時候,卻發現馬微善的尸體不見了,只剩下一片羽麟留在床上。
馬微善所掌握的本就不全的十全純陽功自此失傳,南無派群道無首幾近崩散,數十年之後,出了一個青年才俊救了南無派,他也不知道怎麼的,竟然學會了南無派失傳的大多功夫,當然最先學會的自然是鼎鼎大名的十全純陽功。此人不消說。正是紀聯洪,不過這都是江湖傳言,其中到底有幾分實情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五位英豪中的最後一位。♀乃是劍王崔英,只不過此人縱橫江湖之後就了無音訊了。至今依然是無人知曉他究竟去往何處。陸家先祖奪命十三刀這般天下獨一無二的威名都能被世人遺忘,足以見時間的威力,更別說有四人可以與之比肩而立的劍王崔英了。
故而現在提起這個人,早就沒人認識了。就算有人做恍然大悟狀報出一個江湖中人的名號,也多是認錯了,不過是個同名同姓的小人物罷了。也就是有四大高手在的南無少林和武當的弟子,還不時能提起崔英。也無非是夸耀自己的祖師,順帶提出來而已。
崔英失蹤,馬微善羽化,老劍神駕鶴西去。現如今天下仍然在的也有丹陽子和少林文斗大師了。
文斗大師,是文字輩的高僧,說是高僧並非是說他個人內心和佛學上的修為高,自然這些也是不低的,但江湖人稱其為高僧。多是因為他的武學造詣之高。人如其名,文斗和尚的法號之中有一個斗字,看來給他取法號的人並不是按規矩,依照特定詩法往下排的。這說明上輩比丘已經看破他的天性,文斗和尚平生爭強好勝。若听聞有人武功很高或者哪里出現名震江湖的人物,必定會扔下經書前去挑戰。
這種好勝心與佛家的思想是極其違背的,若是旁人早就被逐出師門了,只不過文斗和尚天賦異稟才思敏捷,經常能用武學來涵蓋佛法,倒也算做了出家人該有的修行和感悟。文斗以三十歲的年紀便學會了少林寺的諸多絕技,成為少林瑰寶,這也是少林對他一忍再忍的重大原因,卻終究鑄成大錯。
文斗和尚那年四十五歲,師父圓寂之後,寺中由武功雖不及文斗,但德高望重品行兼備且佛法高深的文載做住持,文載乃是文斗的師弟。師父都管不住文斗和尚,作為師弟的文載就更加控制不住,縱然他是少林寺的住持,卻也難以約束文斗。♀
文斗苦修五年之後,總共練成了少林寺的八樣不傳禁技,遂認為自己已然天下無敵,便下山去挑戰天下群雄了。
古人雲,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按說到了這般年紀,文斗和尚就算不是個清心寡欲吃齋念佛的和尚也該性情沉穩了。怎知文斗他依然如同年少般情況,性格剛烈不羈一點就爆,雖不野蠻卻絲毫沒有出家人的樣子,除了研究武學的時候專心致志,其他時候根本靜不下心來思考。于是,文斗就這樣毅然決然的下山了。
下山之後的文斗和尚對誰挑戰,都無人應戰,因為旁人都知道文斗和尚的厲害,與他相敵只能自取其辱罷了。唯獨有四人分別與文斗和尚打了三天三夜不分上下,這就是丹陽子,崔英,馬微善和老劍神四人,故而與文斗和尚並列為天下的五大英豪。
文斗和尚苦惱萬分,他百思不得其解,找不到克制其他四人的辦法,若是這般回山重新學習,再練上多少年,不免會讓同門恥笑。文斗和尚好勝心強,自然也愛面子,故而他想到了一個辦法,這是個多數武痴都熱衷的方法,刀魔郭峰也用過。那就是挑戰天下所有練武之人,以對決之中得輸死瞬間學的他人武功的絕學,再加以吸取糅合百家之所長最終為大成之人。
可是文斗和尚終究是少林寺的人,他與幾年後的刀魔郭峰不同,他還是顧忌一些少林寺的顏面的,不能貿然跟別人挑戰,別人不應戰他也沒法用那些暴力卑鄙的手法逼迫別人。于是乎,不能公開露面的文斗和尚便隱藏行蹤,以蒙面人的身份,並以斬草除根作為結局,死無對證的做了幾件江湖上的大案。
被害的幾人都是江湖上的成名人物,故而天下群雄找到了五位英豪,讓他們出面組織群雄找到凶手繩之以法。文斗和尚有了比武的機會,于是他栽贓陷害幾個武功特別的江湖中人,並身先士卒首當其沖的把他們制服,這麼一來非但天下群雄沒覺得有什麼奇怪,反倒是人人贊揚文斗和尚是活佛在世主持公道降妖除魔慈悲為懷,真乃天下之大佛大善也。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自古以來報應輪回屢試不爽,終有一日有人發現了文斗的動機不純和他犯下的罪行,那時間武林同道和與文斗比肩而立的四人紛紛把矛頭指向文斗。文斗雖然喜歡爭強好勝卻也不傻。否則他根本無法領悟那些少林絕學的奧義,他知道自己武功再高也是雙拳難敵四手。事已至此,也只有少林能救他一命。
文斗跑回了少林寺,文載當面給大家道歉,並保證把文斗囚禁起來,日期是三十年,這下天下英豪才接受。其實英豪們接受的並不甘心,卻也是無可奈何。俗話有言。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弟子再傳弟子俗家弟子以及同道的佛家弟子遍布全國,枝繁葉茂,一時間紛紛趕來支援少林。人多勢眾一時無兩。
倒不是少林人心齊,而是這些人都依靠著少林這棵大樹,一旦少林倒了鏢局便無鏢可接,武館則無徒可收,故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相互關系是骨肉相連,所以必須前來支援,在這種情況下便給了前來問責的天下群雄莫大的壓力。
縱然集結天下武林同道之力,也無法顛覆少林,最多也就是拼個兩敗俱傷罷了。所以經過商議,人們決定相信少林住持文載的話,囚禁文斗三十年。從此文斗被囚禁了起來,至今還未到年限。
前塵往事道盡之後便要說說,現在張清澤以及少林和尚等諸門諸派的武林中人,為何群聚紅螺寺的原因了。其實很簡單,這次的聚集並不是想做亂什麼的,而是商議聯合天下武林的的力量,抵抗倭寇和抵御西域與大大魔教,以及邊疆動亂的事情。
這是為國為民的大計,武林正道多是以除惡揚善保家衛國這等鐵血丹心的事情為己任,所以這次集會純屬是為了正義而舉行的。發起人乃是少林的住持悟須,但現在悟須還未到場,現行派出自己的師兄悟禪和悟法來主持大局,此二人皆是少林四大金剛,只不過悟法性格暴躁,悟禪太無欲而為,難成大事對大局的掌控也欠妥。
說起悟須這人可謂是神秘萬分,他俗家姓陳,是禹州人,但再具體的卻查不到了,只知道他是二十歲才上山為僧的。
少林寺住持多為自小出家,二十歲受戒,像悟須這樣半路出家的和尚最多的也就做個禪師罷了,能夠成為少林寺住持的可謂是前所未聞。入寺之後,悟須拜梵僧喇嘛為師,修行十年後離寺,在中條山下修行三個月後又在峨眉山巔住下,參悟佛理思考人生。隨即踏遍大明甚至西域山河,終于尋到自己心中的道,于是在京城停留,于吉禪庵中印大彌陀經若干,最終尋到了屬于自己的佛道,接著便返回了少林寺。
嘉靖二年,住持文載圓寂,悟須出任住持,這一點少林寺上下根本沒有任何流言和不滿,所有人都好似很支持這個略顯年輕的新住持悟須。但是外人就看不透了,少林乃佛家聖地,也是武林上的泰山北斗,不管是悟法還是悟禪都在武林上享譽盛名,武功之高世人皆知,雖然不是在江湖上行走的任務,也不是招搖過市的強橫之人,但是沒人敢懷疑他們的本領。
悟法走的是外家強橫的功夫,而悟禪則是內功修為,兩人各有各的絕技,雖然兩人並不是在少林負責知客和切磋的武僧,而江湖上多為傳說,可想來也應該是真的。住持悟須就連傳說也沒有了,既沒有人稱贊他高深的佛學,更沒有人宣揚他的武功,那他為何能坐上少林寺主持的寶座呢?這個或許也只有少林寺的人知道吧。
ps︰
本書中國牽扯的大臣名字和當時所任官職大多都是有史可查,基本尊重歷史,當然主人公陸炳除外,否則沒法寫了。另外初武當的張清澤杜撰以外,其余門派掌門和經歷也皆是史實,比如所提到的少林歷代住持以及南無派掌門等等,此乃用心之作,文筆略有不當之處,還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