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隊 第一百二十三章 時窮節乃現 第一節 吃飯是大事

作者 ︰ 寒潭水一色

任何寫作呢都不能月兌離了真實的生活,離開了特定的事件背景和社會現狀,都會使敘述的故事顯得蒼白和沒有說服力。

寫抗戰的題材,尤其是寫在敵後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就更不能只去寫殘酷的戰斗和臆想出來的兩軍對陣,離開了衣食住行等等這些不能被忽視的真實生活背景,就無法體會到八路軍是在什麼樣艱苦的環境中還要和強大的日軍作戰的,就不能對咱們那些前輩和先烈們有一個完整的敬畏認知。

正如楊棒子這專管軍事的中流的指揮員不怎麼操心生活問題一樣,他此刻還不知道在經過了長達七個月的反掃蕩戰斗後,晉察冀邊區已經到了最艱苦的時候了,為什麼這樣說?咱們用事實來說明。

比如1941年的八路軍晉察冀的第一分區。這個分區是當時晉察冀邊區一個主力分區,擁有晉察冀邊區最有戰斗力的幾個主力團,其中的老一團它所控制的這個面積也就是這麼五百左右平方公里,易縣哪、淶源哪、淶水啊、徐水啊、滿城啊,還有尉縣、完縣、定縣等等,就控制這麼幾個縣。

當時八路軍穿的衣服,沒有統一的軍裝,穿什麼樣的衣服都有,老百姓的,藍的也有,黃的也有,都是老百姓織的一些土布。找些國槐花,染一染,染成黃色的,老百姓給做成衣服穿。♀再就是穿的那衣服沒有咱們現在以為的的那種軍裝制服,有的也是少數兵工廠做的,料子是麻布的。

要說比較正式的像軍裝的呢就是把日本兵消滅了以後。從日本兵身上得來的。扒下來的衣服。繳獲的毯子大衣啥的。但是從鬼子這兒得的這些東西。也不是所有八路軍士兵都有,其他的沒什麼來源,都是靠老百姓供應。

當時的鞋子,都是老百姓給做一雙鞋交到部隊手里一雙。41年那時候,部隊一個月給每個士兵一塊錢的邊區票(紙幣)這是40年以後才有的,剛到晉察冀的時候還沒有呢。

一塊錢的邊區票子,還要拿出八毛錢,給做鞋的這個老百姓。剩下兩毛錢,會抽煙的,買點煙、買點旱煙抽。不會抽煙的,那兩毛錢干什麼呀?買點咸鹽,弄一個小布袋子,裝起來,有時候吃飯時沒菜吃了,就用筷子把咸鹽蘸一下,就是蘸著吃。所以沒有真正可以算作軍餉的收入。

當時的生活要求是規定三錢油三錢鹽十一兩半(十六兩進制,相當于市斤秤七兩半)小米。每天就是這麼大的量,但是這個數也是保證不了的。這是上級給供給部下的規定,但是在很多地區根本保證不了這個數字!

就像五九、六零、六一這三年,大家都知道這三年有自然災害有蘇聯逼還外債(困難時期),說是給你發個票,一個人二兩肉,實際上這二兩肉是買不著的,副食店很久才能進一回肉。♀跟抗戰中期當時情況很相似,規定幾錢油幾錢鹽,是吃不上的。

連主力團都算上,部隊都是面臨供給問題,每天吃飯,常是吃完這頓飯,剛撂下飯碗,還要想著下一頓飯。為什麼呢?因為肚子還在餓著哩。看了無數的回憶錄,可以很嚴謹地告訴大家,那時候,在1941到1942整個的一年當中,士兵們吃一頓飽飯的時候,幾乎是沒有的。

老兵們回憶,最喜歡的執行的任務是什麼呢?放哨!開飯時願意站崗去,大家開飯了,得有人去站崗,崗哨可不分什麼吃飯睡覺的,部隊駐地周圍明暗哨是必須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

為什麼都想要去站崗呢?就是哨兵站崗回來,他那個飯不是同班的戰士打回來留在碗里的,是由伙房給留下來,而這留下來,可能留得稍多一點點。另外做飯以後那個鍋,里頭有那個大鍋巴,可以留下一塊鍋巴,給這站崗的人吃,站崗的人就能佔到這個光。

除此以外戰士整天就是挨著餓,餓著肚子在外邊戰斗。部隊里一到吃飯的時候,下面當班長是最犯難的,主要是愁吃那個飯怎麼吃法呢?

等開飯了,一吹哨子,吃飯了,班長帶上一個戰士端個盆子去打飯,一個盆子打飯一個盆子打菜。兩個人去打飯打菜還得趕緊跑,去晚了鬧不好就分的少。去了以後,炊事員把那個飯,12個班,每個班一排子飯就給你分好了,就給你打好了。

打好了端回班來,這個班長就開始下命令吃飯了,注意當過兵的都知道,班長不說話,誰也不能先動手開吃的,班長說你們盛著吃吧,這時候戰士們才開始下手,在盆子里盛到自己碗里。

盛的時候誰也不敢用筷子壓一下,都是輕輕的攏到自己碗里,盛那麼多半碗,就不敢往上添了,都互相謙讓。等大家盛完了,這班長下命令了,大家吃吧,大家才開始吃了,班長這時候才自己盛自己的。

班長自己盛完了,大家就三口兩口的吃下去了,一個人盛那麼兩半碗之後那飯就光了,戰士們看著班長還沒有哩,就給盆子里留一點,自己撥到自己碗里再吃。就是這個狀態,吃這個飯的情況就是這樣的。

那菜更不用說了,有時候吃蘿卜菜,切的很細的條,大部分是湯,一個人撈這麼幾根蘿卜條吃,就不錯哩。整天餓著肚子吃什麼呢?

吃樹葉!沒錯就是各種的樹葉!可以這樣說吧,野外的樹葉,榆樹葉子楊樹葉子柳樹葉子,沒有哪一種樹葉子沒吃過的。可以說吧,只要是土里長出來的吃了不死人的綠色植物葉子,吃遍了,都吃遍了!

冬天沒樹葉子吃什麼?到河里去撈水草吃去,河里的水草好吃嗎?這個能吃嗎?不吃那肚子是餓的,就用這個充這個肚子充饑,就是這樣子的。

當兵的都這樣,那老百姓就更苦了,邊區人們本來就生產不了多少糧食,山區的地沒有幾塊是高產的,靠天吃飯的地遇上災年產不了幾粒糧食。再加上還得養著軍隊啊,軍隊得吃啊,想有力氣打仗和鬼子戰斗,十一兩半就得吃啊,給軍隊吃,所以老百姓啊,餓死的不少。

從1939年到1941年,大半個河北省遭受特大水災蟲災旱災等等,平漢路以西的山區抗日根據地幾乎顆粒無收,都靠冀中支援。當時,一分區一個司務長,跟李青川一起從山西參加的八路軍,因貪污二十多斤小米,被明令槍決。

有個老兵記得是部隊在崎峰莊住,戰士們吃完了飯,那木桶里頭那個稀粥都撈得很干淨啊。有個老百姓看那桶里面還有幾個飯米粒,就要到桶里摳那幾個飯米粒送到嘴里吃去,你看當時那個吃飯是多麼的苦多麼難吶。

有時候部隊在敵佔區打仗,靠近敵人控制區和我們交界的地方,去了以後怎麼辦哩?有次一個班出去活動,等到中午要吃飯了就找當地這個村長了。人一來就知道是吃飯來了,村長就把一個班分到這個各個家里去,你這個家里去兩個,那個家里去一個,那個家里去兩個,就這麼分一分。

去了老百姓給做什麼呢?老百姓哪有糧食,哪有這麼多糧食?咱八路也要軍糧,鬼子也來搶,偽軍也征收的,老百姓家家都是空的。

沒有這麼多糧食,給做一點稀粥。一盆稀粥,戰士們看著老百姓吃,老百姓看著戰士們吃,吃完了以後,給老百姓打一個白條,寫上︰茲有某團某連某某等三人在某某家吃飯一頓。(未完待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楊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隊最新章節 | 楊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隊全文閱讀 | 楊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