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幫爹當軍閥 第一九七章 當仁不讓

作者 ︰ 終南道

劉和率眾離開函谷關,又向東行了三曰,終于來到了東都洛陽.

早已接到通報的朱,率領留守洛陽的大小官吏數十人,出城相迎三十里,以最高的規格歡迎劉和麾下大軍入城。

雖然劉和前往關中連皇帝的面都沒有照過一次,但他率軍平定長安之亂的功績誰也無法抹殺,他對洛陽百姓的種種善舉更是被人口口相傳。洛陽附近的人們听說劉侍中率軍返回,竟然奔走相告,不約而同地趕至城外迎接劉和的歸來。

這一次,劉和一改前往長安時的低調,再度穿上了「宣傳部長」徐邈當初在薊城為他置辦的那身華麗行頭,躍馬揚鞭的率軍入城。

當曰,只見劉和身穿光輝奪目的明光鎧甲,頭戴金光燦燦的虎頭兜鏊,胯下騎著一匹通體黝黑的神駿,腰中懸著三尺長劍,肩後披著猩紅披風,端得是威風凜凜不可冒犯,讓道路兩旁的百姓不由自主地生出幾分膜拜的情緒。

緊隨劉和左右的,是一百名神秘肅殺的黑甲騎士,在黑甲騎士身後則是排列整齊的幽州騎兵,在幽州騎兵之後則是洛陽禁軍,在洛陽禁軍之後由是數千申息士兵。

李蒙麾下五千名聲不佳的西涼兵此行沒有隨劉和一起進城,暫時由徐榮統率,留駐于洛陽城外三十里,下一步很快就將開赴幽州,從此遠離洛陽百姓的視線。

劉和今曰如此高調行事,當然不是為了在人前裝逼耍酷那麼簡單,他是要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加洛陽民眾的安全感和重建家園的信心。

如果換做是別人率領一群虎狼之師進駐洛陽,城內城外的百姓只會感到害怕和擔心,但劉和不同,以他天子侍中和皇室後裔的雙重身份,足以讓百姓們相信他跟何進、董卓這些手握大軍的軍閥完全不同,是值得信賴和依靠的一個好官。

劉和的先祖,便是東海恭王劉強,而劉強則是光武帝劉秀的親兒子,起先曾為太子,後來才被劉秀改封為藩王。光武中興之後,劉秀定都洛陽,那時身為太子的劉強便曾留守洛陽監國,雖然已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但卻無法被人忘記。

洛陽百姓只要想一想劉和的先祖曾經鎮守和治理過洛陽,他們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劉和跟所有的其他軍閥不同,因為這大漢江山原本就屬于他們劉家的,劉和犯不著再去跟人爭來搶去,只會用心的守護和治理。

也就是說,在洛陽人心目之中,劉和父子才是當仁不讓的主人,而諸如何進、董卓之流,都是偷竊主人家東西的家賊,本質上有著完全的不同。

劉和在老將朱的引導下,在道路兩旁數萬百姓的高聲歡呼之中,精神抖擻地進駐洛陽,當時的情景被史官們記錄下來,後來成為《聖君紀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進入洛陽之後,劉和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高調宣布要在城內重建皇宮,同時修建一座太傅府邸。

重建皇宮,是劉和向天下人表明他奉迎天子東歸的決心;修建太傅府邸,則是劉和向天下宣示老爹劉虞的存在。

曾經在洛陽大權獨攬的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們誅殺了,曾經在洛陽和長安橫行霸道的太師董卓也被人亂刀砍死了,放眼如今的天下,還有誰的聲望和實力可與太傅劉虞爭奪大漢第一權臣的位置?

當初董卓專權之時,先是任命劉虞為大司馬,過了一年又任命他為太傅,而按照大漢官制,無論大司馬,還是太傅,都是品秩高于太尉、司徒、司空這三公的上公。董卓當時如果不是給自己弄了一頂太師的帽子,他的職務都無法超過劉虞,足見劉虞當時在朝野上下的威望地位有多高。

劉虞如今雖然人在幽州,但他的兒子卻領著一支打敗了李傕、郭汜、張濟聯軍的虎狼之師坐鎮洛陽,一時之間還真有種高手寂寞,歡迎來戰的味道。

劉和在洛陽暫時安頓下來之後,立即上表長安朝廷,要求朝廷加封朱為衛將軍、河南尹,同時任命審配為洛陽令,任命牽招為洛陽尉,任命衛覬為洛陽丞。

王允見到劉和的奏書之後,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反對,因為劉和壓根就沒向朝廷提自己半個字,而且朱作為平定黃巾之亂的三杰之一,當初本來就出任過河南尹,後來又率領中牟義軍繼續討董,此時再度出山,已是眾望所歸。

王允想要籠絡呂布和他麾下的將領繼續為己所用,便在朝中提議給呂布、朱等一批作戰有功的將領同時加官進爵,結果太尉馬曰磾出來攪局,嚷嚷著應該給劉虞父子同時晉升官爵才算公平。

馬曰磾一說話,朝中許多官員都站出來支持他,認為劉虞父子居功至偉,必須要作為最可信賴的力量緊緊依靠和抓住才行。

已經開始臨朝的小皇帝劉協不知受了誰的指點,也當眾說出一句「漢室江山理當由劉姓之人治理」的話來,當時就把王允給噎住了。

小皇**開始當眾放狠話了,分明就是對王允的擅權表示不滿,如果王允還敢阻攔朝中大臣交好劉虞父子,那他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不僅要背上董卓第二的惡名,而且會失去更多大臣的支持。

經過一番激烈爭論,朝廷最終頒下旨意,再度加封劉虞為太傅,兼領驃騎大將軍之武職,全權管理黃河以北各州事務,假節鉞,不僅有任命三品以下文武官員的權力,而且可以代替天子出征,對屬下官員還有生殺予奪之權!

為什麼說是再度加封劉虞為太傅呢?因為當初董卓在位時,加封劉虞為太傅的任命文書和印信並未送至劉虞的手中,所以這次朝廷要再送一次。

朝廷這次單獨給劉虞頒發的這道旨意,最給力的地方就在于「假節鉞」這三個字。

「節」是蘇武牧羊時手里拿的那根長竹竿一般的物事、「鉞」則類似于斧子的外形,「節」和「鉞」都是古時皇帝的信物。

「節」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節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象征皇帝與國家,可行使相應的權力。武將「假節」的話,在戰時狀態可以不必請示匯報,直接斬殺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

「鉞」就是斧鉞,是一種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的「斧鉞」。「斧鉞」專屬君王,偶爾會暫借給人臣,稱為「假節鉞」。在君王所有的授權方式之中,「假節鉞」的規格是極高的。擁有了「假節鉞」的權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並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

也就是說,持節的文武將領可以有多人,但「假節鉞」的大臣只有一個,因為這個人可以代替皇帝處置持節的將領!

還有就是,這個「假節鉞」中的假字,不是真假的意思,而是暫時代理的意思。

除了給劉虞放權之外,這次朝廷又給呂布加封了官職,任命他為左將軍,位如上卿,金印紫綬,掌京師兵衛及戍守邊隘,討伐四夷。呂布麾下眾將領也是個個得以擢升,原來那些校尉們都有了雜號將軍的封號,原先那些都尉們則統統晉升為校尉。

為了安撫劉和,朝廷按照劉和的上表,加封朱為衛將軍,河南尹,同時任命審配為洛陽令,任命衛覬為審配的副手,任命牽招為洛城都尉。

董卓在世之時,曾加封劉和為御史中丞,不過當時傳令的段訓被劉和使用手段支到了遼東公孫度那里,緊接著劉和就來了長安,等于是沒有接到這個任命。實際上,御史中丞這個官職很了不得,有監察百官之權,如果真給了劉和,不知多少官員將會倒霉。

這次朝廷終于正式下旨,加封劉和為虎賁中郎將,兼領繡衣御史之職,雖然每個職務都不是很高,但卻地位尊貴,與他的身份完全對等。

虎賁中郎將為九卿之一的光祿勛屬下重要職官,地位僅次于五官中郎將、左中郎將和右中郎將,是由皇帝直接提拔重用的禁衛軍中的高級後備干部。

漢代的御史,一般是指侍御史,其職權是舉奏百官的非法和違失,也可奉詔逮捕和拷問有罪的官吏。繡衣御史並不常置,其主要任務則是奉命鎮壓各地的武裝反抗活動。這次朝廷任命劉和為繡衣御史,分明是想讓劉和今後沖在鎮壓各地黃巾作亂的最前面,听著十分厲害,但卻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當劉和接到朝廷的任命時,對于這兩個職務並不在意,因為他更看重的是老爹得到了「假節鉞」這個權力。

劉虞暫時不能來洛陽赴任,劉和卻是當仁不讓地自領了太傅長史的職務,然後在洛陽大張旗鼓地替老爹搭建起太傅府的架子,同時面向各州招攬賢士以作為太傅府的屬官。

按照大漢官制,太傅府所屬官吏有長史一人,秩千石;有掾屬二十四人,令史、御屬各二十二人。長史為太傅府群吏之長,掌章奏、顧問。掾屬是比較高級的屬吏,分曹辦事。令史、御屬是比較低級的吏員,辦理文書、車馬等瑣事。

劉和不等朝廷的任命文書傳到幽州就自領太傅長史之職,雖然吃相顯得太急,但所有人都不敢跟他吱聲。

以劉和如今的聲望地位,以劉和身為劉虞嫡長子的身份,他在洛陽擔任這個太傅長史的職位,誰敢跟他爭?

劉和早就模清了老爹的脾氣,只要自己是真心為社稷百姓做事,劉虞才不會在意兒子這種越俎代庖的行為。

劉和一身兼了三職之後,立即委任田疇、李嚴、郭嘉、陳逸、張逸等人擔任太傅府的掾屬,讓他們協助自己處理公務,而他本人則是一頭扎進軍營內,主抓起年底的「評功評獎」活動。

年初之時,劉和曾在馬城開展「大練兵」活動,說好到了年底要對所有參訓將士進行考核評估,凡是年度之內表現優異者,都會受到各種獎賞,其中包括擢升職位、分配田地、獎賞銀錢、兵器、戰馬、鎧甲等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獎勵措施。

如今劉和雖然無法返回幽州,但他說出去的話必須要兌現,哪怕如今只有部分幽州漢騎參與了當初的大練兵,這項活動也必須要善始善終,作為一項重要制度堅持下來,今後在各軍之中廣泛推行。(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國之幫爹當軍閥最新章節 | 三國之幫爹當軍閥全文閱讀 | 三國之幫爹當軍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