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洛陽暗流涌動之時,朝廷派出的傳旨使者種輯在劉和親自派出的衛隊一路護送下,終于平安順利地到達了幽州薊城。
這一路上,種輯算是充分領略到了北地的風光,也充分領教了劉虞父子在北方的威望又多高。用一句大不敬的話來說,那就是北方的老百姓只知太傅和大公子,卻不知有朝廷和天子。
種輯從洛陽經過河內時,看到的是一副剛剛經歷了兵禍之後的混亂景象,等他進入冀州南部之後,看到的是戰後恢復的景象,到了冀州北部之後,則是一副平靜安詳的田園風光。種輯進入幽州境內之後,道路更加寬闊平坦,兩旁的村莊修建的整齊漂亮,路上的行人面色從容自在,孩童們在寬闊的田野中嬉笑打鬧,放眼望去沒有一處廢墟和荒蕪的地方。
盡管種輯心中對劉虞父子兩人很是擔憂,但他不得不承認若論治理天下的手段和能力,這父子兩個實在是絕配。劉虞性情溫醇敦厚,在治理內政上喜歡小火慢炖、春風化雨,劉和的性格嫉惡如仇,在領兵作戰時如烈火燎原、風卷殘雲,這父子倆在北方一內一外,當真是無人可以匹敵。
然而,劉虞父子越是能干,在北方的影響和勢力越大,種輯的心中就越發的不安,因為從權力平衡的角度來看,劉虞父子如今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大漢最大的軍閥,君弱而臣強,這可不是興國的兆頭啊!
種輯還記得臨出發之前,司空趙溫對他說的那些話,趙溫告訴他,劉虞父子兩人,最大的麻煩不在劉虞身上,而是劉和。劉虞對于大漢的忠誠毋庸置疑。就算他這些年一直呆在北方,但也不會改變初衷,而劉和就不好說了,這個年輕人有能力、有手段,最關鍵的是他的野心大的嚇人,就看近年來他的布局,分明就是一副席卷天下的架勢。劉和的羽翼已經豐滿,如今想要控制劉和,只能是從劉虞身上想辦法,而若要影響劉虞。那就必須要把他從薊城請到洛陽來,不然兩地隔著兩千多里路程,誰也沒有那種本事。
種輯就是懷著這種復雜的心思走進了薊城寬闊高聳的南門,一旁負責迎接的趙該似乎看不見種輯的憂郁的眼神,正熱情地向他介紹著城內的各處建築和設施。
「種特使,東南角那座八角形的高塔,名曰‘摘星樓’,坐落于燕京大學內,是薊城最大的一座藏。內里收藏了各種書卷十多萬冊,可謂是冠蓋北方。」
「種特使,前面就是幽燕書館了,這里是蔡大學士和康成公注疏授徒的地方。這座書館雖然規模不大,卻是北方士子心中向往的聖地,每年從各地前來求學的士子有數千人。」
「既然有這麼多的士子前來求學,為何書館的大門口冷冷清清的。連個人影也不見?」種輯有些不解地問。
「今日是周末,書館休息,因此沒有人出入。」
「周末?」
「哦。這是燕京大學天算院徐岳學士的建議,將工作和休息的時間按照逢六休一,逢月末則休兩天來安排,一周為七天,最後休息的這天便是周末。」
趙該耐心地給種輯解釋著,不知不覺車隊便來到了太傅府門外的廣場上。
劉虞早在十數天之前便接到了兒子從鄴城傳回的急報,因此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準備。按照禮儀規矩,劉虞在府門外擺上長案,案上擺滿各種禮器,然後帶著家中的男丁站在案後恭迎天子特使的到來。
種輯當眾宣讀了朝廷加封劉虞為大司馬,並請劉虞前往洛陽就任的旨意,劉虞謝恩卻不接旨。
劉虞對種輯說︰「虞不才,既然已為太傅,豈能再貪戀大司馬之權位,還請朝廷收回旨意,另授德高望重之人!」
種輯見劉虞不肯接受大司馬的印綬,心里一陣著急。按照此時的禮儀和制度,大臣確實有權力辭官不受,別人是搶破頭地想要爭這個大司馬,到了劉虞這里卻是輕飄飄一句話就推辭了。
似乎看透了種輯的心思,劉虞又安撫種輯說道︰「特使無需擔心,就算不接受大司馬的印綬,老夫卻也會隨你一起前往洛陽就任!听吾兒世仁講,洛陽那邊的太傅府中雙色的牡丹就要開了,老夫這次正好趕去觀賞一番!」
種輯听了劉虞這話,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一切听劉虞的安排。
劉虞這次當眾推辭大司馬之職不受,既是他的本心想法,同時也是劉和希望看到的。
東漢一朝,講求經術,太子宮中的屬臣之中以太傅為首。太傅借此向太子灌輸自己的政治理念,等到太子即位成為皇帝之後,往往讓太傅錄尚書事,成為事實上的丞相。歷史上,趙熹、鄧彪、張禹、馮石、馮魴、桓焉、趙浚均以太傅錄尚書事。太傅死後,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漢靈帝時,以陳蕃為太傅錄尚書事,後來陳蕃被處死,以胡廣繼任,這是唯一的例外。
與西漢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上三公不同,東漢唯以太傅為上公,不設太師和太保兩官。前幾年,董卓遷都長安,自任太師,為了堵住天下之口,他讓朝廷加封遠在幽州的劉虞為太傅,如今董卓已死,而劉虞的太傅之位卻是越座越穩。
按照大漢官制,太傅是帝統治四方的代言人,可以直接參與軍國大事的擬定和決策,在皇帝幼小或皇室暗弱時,便是帝國真正的統治者。
雖然大司馬負責掌管天下兵馬大權,但在劉虞看來,自己現在已經是位極人臣,以他太傅的身份兼領大司馬之職,不僅屬于違制,而且還會讓天下人說他貪戀權位,意圖架空朝廷和皇帝。既然大司馬不過是個有名無實的官位,劉虞又何必自找麻煩呢?
在劉和看來,老爹不接受大司馬的虛職,再將驃騎將軍的位子名正言順地讓給自己,這樣做不僅可以堵住天下悠悠眾口,而且可以用這個大司馬的位置換回來不少實實在在的好處。洛陽那幫子只會叫嚷的大臣們,不就希望自己能弄一頂三公的帽子帶一帶麼?王允死後,如今三公之中只有司空趙溫一人,空出來的司徒和司馬兩個位子,正好可以安排兩個人。
劉和心里雖然不希望老爹接受朝廷的任命,但涉及到要讓老爹交出驃騎將軍的敏感問題,因此他什麼也沒說,免得讓父子兩人產生了誤會。劉虞在軍事方面雖然有些不足,但在政治方面顯然足夠成熟,所以就算兒子沒有任何暗示,卻做出了最符合劉和利益的選擇。
此時劉虞還總督著北方五州的軍政大事,所以他可以直接調動和任命北方五州州牧以下所有的官員,只要事後向朝廷報備一聲即可。
劉虞按照兒子的建議,先找韓馥談話,表示自己要去洛陽赴任,問韓馥有沒有一起去洛陽的想法。韓馥已經听到了風聲,知道劉和想讓他辭去幽州牧的職務,現在劉虞都親自來問了,如果再不識相,那就是不明智。韓馥向來膽小,劉虞一問,他便開開心心地答應了劉虞,表示願意辭去幽州牧的職務,追隨劉虞一起去洛陽。
劉虞也不拖泥帶水,韓馥這邊剛剛宣布辭去幽州牧的職位,他便立即宣布由冀州治中劉惠接任韓馥出任幽州牧,幽州別駕趙該接任冀州牧之職,幽州治中齊周接任幽州別駕之職,太傅府從事郭嘉和田疇則分別出任冀州別駕、治中之職。
定下了兩州主要官員的人選之後,劉虞和韓馥在薊城接連赴宴,向蔡邕、鄭玄和華佗等老朋友一一辭別。
又過了數日,劉虞收拾停當,在一萬虎衛的護送下,與韓馥和種輯一起向南而來。
龍虎衛成軍之初,主要任務就是護衛劉虞父子和他們所在城池的安全,劉和前往鄴城時帶走了五千人,這次劉虞前往洛陽又帶走一萬,剩在薊城看家的還有五千人。
從劉和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鎮守洛陽城的五千龍虎衛已經明顯不夠用了,這次正好趁著老爹進京的機會,光明正大地向洛陽增加一萬精銳部隊。劉和相信,洛陽有了這一萬部隊的加入,任誰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劉虞南下,沒有帶家眷,兩位夫人和小兒子劉安全都留在薊城。這也是劉和的意思。洛陽是一處是非之地,遠不如在薊城生活安全舒適,雖然劉虞父子相繼南下,但薊城絕對還是最為安全穩定的大後方。
劉虞本人雖然沒帶有家眷,不過他卻把大喬和小喬姐妹兩個給劉和帶到了鄴城。按照劉虞的想法,雖然蔡琰和糜貞已經給他添了一個孫子,一個孫女,但這顯然遠遠地不夠,既然劉和已經娶了大喬過門,這次正好送到鄴城陪伴在劉和身邊,也好再為劉家添丁增口。
至于小喬,不是有句話說的好麼,小姨子的半個屁屁是姐夫的……(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