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曦沒有想到,襄軍的動作這麼快,地道竟然已經挖到了城內。
陸續又听說有許多襄軍突然出現,殺了大楚國的士兵一個措手不及。顧曦當機立斷,帶了一隊士兵和影衛,便趕到了地道出口附近。
根據影衛偵察的結果,襄軍似乎挖了兩條地道,影衛目前只確定了其中一條的確切地點,另外一條的位置目前還不確定。
正當城內因為突然出現的襄軍,陷入一片混亂時,駐扎在城外的襄軍也開始進攻了。
由于襄軍來得突然,城內眾人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戚含遠一邊要顧及著城內的布署,一邊又听城外回報,敵軍的大軍正向著楚雲關而來,整個人頓時慌了。
其實這個戚含遠真沒有什麼本事,當初能夠駐守楚雲關,是因為父親是先皇頗為賞識的一名將軍,戚老將軍在先皇時便奉命戍守邊疆,直到新帝登基,還是一直駐守在楚雲關。
不過戚老將軍在新帝登基沒幾年後,便因病去世了,原本的顧煬嫌麻煩,听信了旁人的讒言,干脆直接提了戚老將軍的兒子,讓戚含遠代替父親,繼續鎮守楚雲關。
雖然戚含遠身為將軍的兒子,但是前些年邊關平靜,鮮少有戰事,所以他根本就沒上過幾次沙場,再說原本有戚老將軍坐鎮,他只負責听命行動,沒有主持過大局。
所以如今襄軍突然發動奇襲,難怪戚含遠應付不來,他原先瞧不起顧曦,可事實上卻是,他比對方好不到哪兒去。
顧煬穿過來之後,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卻忽略了鎮守邊疆的人選,他只顧著帶領大楚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卻因為過于安逸,沒有將周遭各國的虎視眈眈放在心里。
直到襄國突然出兵,他才趕緊封了戚含遠為鎮遠大將軍,因為在原主的印象中,戚含遠似乎還是個不錯的青年才俊。
誰知道從邊關傳回來的消息,在在都顯示了,他大楚國駐守邊關的將軍,是個腦子里裝豆腐的草包,一點都不頂用。
顧煬氣得掃落了桌案上所有東西,奏折、硯台還有茶盞,零零散散一堆東西砸了滿地,跪在地上的影衛躲都不敢躲,硬生生被奏折砸了個滿頭包。
顧煬深呼吸了幾次,平復了心情之後,冷冷的說道︰「帶上人手,去保護太子殿下,若是太子殿下有絲毫損傷,全部提頭來見!」
「是影衛恭敬應下,隨後立刻退出書房,趕往楚雲關。……
遠在楚雲關的顧曦,自然不曉得顧煬的擔憂,他不只要忙著帶領人馬擊殺襄軍,同時還要找出另一條地道的入口。
由于襄軍的突襲,使得城內陷入混戰,加上城外襄軍開始猛烈的進攻,使得楚雲關面臨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戚含遠想要派兵出城迎戰敵軍,卻又怕把城內的守備抽走後,若是敵軍又突然冒出來,城內的防御薄弱,檔不住敵軍該怎麼辦?
他一時間拿不定主意,在他優柔寡斷的同時,也造成了大楚國士兵的傷亡不斷增加。
不同于戚含遠的舉棋不定,顧曦不僅帶著一隊兵馬,守在地道出入口,擋下了許多的敵軍,在知道城外襄軍來襲時,立刻下令加派了人手出城御敵。
除此之外,顧曦更是身先士卒,舉著一柄長刀,沖在士兵的最前面,將膽敢從地道攻入楚雲關的襄軍,全部斬殺。
顧曦的英勇,讓在場的士兵刮目相看,他們沒有想到,對方年紀輕輕,又貴為太子殿下,竟然一點兒也不畏懼,反而沖在他們前頭。
比起已經陷入慌亂的戚將軍,太子殿下看起來更為可靠,因此有些將領開始听從太子殿下的指揮,配合太子殿下的調度。
在顧曦的指揮下,終于擋住了襄軍的進攻,而且還找到了另一條地道的入口,顧曦立刻下令,將兩個入口都給堵了。
解決了城內的危機之後,顧曦將注意力移往城外的戰事上。
或許是認定了奇襲能夠成功,所以襄軍將剩余的兵力,全部拿來攻打城牆,原本大楚國派出去的上下二軍,已經潰不成軍。
後來顧曦派出去的援兵,也在敵軍的強力攻打下,節節敗退,已經幾乎退到了城牆底下。
敵軍除了有大隊人馬之外,還有好幾台巢車,等到巢車離城牆離得近了,巢車里面的弓箭手除了往地面上射箭之外,還開始往城牆上攻擊。
在巢車的掩護下,地面上的襄軍開始靠近城牆,後頭的襄軍已經備好了土囊,一袋一袋的往前面送,堆在城牆邊的土囊越來越高。
顧曦趕到城牆上,往下一看,立刻命眾人在箭矢縛上蒿茅、薪芻或膏油等易燃物,然後點火射向堆在城牆邊的土囊。
火箭的目標除了土囊外,還有巢車。
巢車全是用木頭造成的,因此顧曦一聲令下,城牆上的一排弓箭手,咻咻咻的將一排火箭射向巢車,試圖讓巢車起火焚毀。
除了火箭的攻擊,城牆上的拋石機也沒有閑著,一顆一顆巨大的石頭,不斷砸向城外的敵軍,連帶的砸毀了幾台巢車。
大楚國的反擊讓襄軍吃足了苦頭,他們沒有支持太久,眼看著攻下城牆無望,很快的就退了回去。襄軍的主帥沒有料到,城內的戰況一下子就被控制住了,導致大楚國能夠專心對付城外。
襄國的將軍很意外,因為根據他安插在楚雲關的探子回報,鎮守關內的鎮遠大將軍是個草包,本來他以為萬無一失的土攻,竟然會被對方給識破了。
難道那個將軍發現了他的探子,所以故意做出假象迷惑他,讓他做出錯誤的判斷?
正當他疑惑萬分時,楚雲關內的探子又有消息傳出來了,原來識破了他的計謀,並且帶領著士兵擊退襄軍的,是大楚國年僅十五歲的太子殿下。
襄國的將軍驚訝萬分,他早就收到了消息,知道大楚國的太子來到了楚雲關,本來他沒將對方放在眼里,畢竟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十五歲少年,實在不值得他費心。
可就是這樣一個少年,預知了襄軍的進攻,而且成功堵住了他們的地道,然後在城牆上,教士兵用火箭攻擊土囊的,還是這一個十五歲少年。
襄國將軍臉色無比的凝重,看來大楚國的太子不可小覷,本來他以為大楚國的陛下將太子派到邊關,只不過想讓對方躲在後方,然後隨便撈個軍功。
他不以為對方會有什麼真本事。
可是如今交手了才知道,對方的才能恐怕不在他之下。再想起太子初到之日,在城牆上說的一番話,襄國將軍這才肯承認,自己先前果然看走眼了。……
******
顧煬派出影衛後,心里還是十分擔憂,本來他以為憑著楚雲關的兵馬,要擋下襄軍不是難事,可是主帥無能,縱使有再多的兵馬也沒用。
但是臨陣換將乃兵家之大忌,兩軍交戰之時,替換主將會影響到士氣,再說無緣無故的,他若是真的把戚含遠換下來,就等于坐實了對方的無能。
如今戰才剛開打,戚含遠沒有犯下大的過失,他也不能隨便就換主帥,因此考慮再三之後,一道聖旨到了楚雲關。
顧煬將顧曦從監軍提為都尉,成了僅次于將軍的武官,用意很明顯,是為了讓顧曦從戚含遠手里分權,順便還有個正當的名義調動兵馬。
雖然之前襄軍攻入城內一片混亂時,有不少將領听從太子殿下的調度,可是戰事平息之後,那些將領醒過神來,自然不可能再違背將軍的命令。
所以襄軍撤退之後,將領們也就回到了戚含遠的身邊。
戚含遠之前躲在後方,直到城內的戰事平息了,才站到人前,不過他不敢像顧曦一樣,不要命的跑上城牆,無視敵軍的弓箭。
雖然顧曦指揮得當,擋下了襄軍的進攻,可是在戚含遠的心里,他不認為這是顧曦的功勞。他可是看見了,太子殿□邊有一隊護衛,拚死保護太子不說,還幫太子擋下了許多攻擊。
若是沒有那些護衛,太子早就被敵人射成篩子了,哪里還能夠站在他的面前,大放厥詞。
想來那些護衛,都是陛下派來保護太子的,除此之外,陛下肯定也派了精通兵法的能人之士,跟在太子的身邊。
所以太子才能洞察敵人的先機,還懂得用火攻擊退敵人。
總而言之,在戚含遠的心里,剛才顧曦一連串的表現,絕對都是靠著旁人的幫助和指點,他的內心深處不想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竟然會輸給一個十五歲的少年。
但是陛下的一道聖旨,就將對方封為都尉,在整個楚雲關,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除了他之外,其余士兵都要听命都尉。
對戚含遠來說,陛下的這道聖旨,就像是一巴掌打在他的臉上,讓他覺得面上無光。一個剛到邊關的少年,一下子就升為都尉,這不是擺明了要分他的權嗎?
盡管戚含遠萬分不悅,但是聖旨都來了,他也不能抗旨,只能憋屈的跪下接旨,讓顧曦成為僅次于他的都尉。
顧曦也沒有想到,顧煬竟然會下這一道聖旨,他心里驚喜,面上卻是絲毫未顯,接過了聖旨之後,站起身來就收到戚含遠的瞪視。
顧曦勾起唇角微微一笑,也不在乎戚含遠的眼神,向對方一頷首,轉過身便徑自離開了。戚含遠望著他的背影,心里嘔得不行,隨即重重的哼了一聲,往書房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