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煬除了推行科舉制度之外,也制定銓選官吏的制度。
官分九品,除了五品以上官員由陛下親自任命之外,六品以下文官交由吏部,武官交由兵部按規定審核合格後授官。
凡經科舉考試、捐納或原官起復等,均需赴吏部听候銓選。
所謂捐納,就是捐資納粟換取官職、官餃,大楚國之前尤為盛行,朝廷把納粟視為正項收入,明訂價格,加劇了吏治的**,成為一大弊政。
顧煬穿過來後,為了改變朝廷**的風氣,降旨停止,因為顧煬手段殘暴,所以沒人敢違逆他的旨意,私下里也不敢亂來。
捐納被禁止了,老百姓想當官,就只能走科舉一途。
大楚國的科舉每三年舉行一次,分為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所有關于科舉的制度,都是顧煬照搬歷史上的前例。
也幸好他以前演戲時,關于這方面的考據做得很認真,劇本也閱讀得很仔細,所以對于科舉制度,還算了解也還記得清。
只不過顧煬有些急躁了,他推行了許多新的改革和新政,盡管他的本意是對大楚國好,但是他卻忘了,宮里還有一個跟他來自同一個地方的顧曦。
雖然顧煬一直把顧曦帶在身邊教導,但是直到一年前,他才開始讓對方慢慢接觸朝政和奏折,不過剛開始時,顧曦接觸到的只是一些皮毛。
隨著時間過去,顧曦才漸漸發現,提出新政和改革的人,想法非常前衛。
在顧曦看來,大楚國這幾年的國力能夠如此鼎盛,提出改革的人功不可沒,再深入分析,就讓他開始懷疑這個人的來歷。
他還不曉得,這些改革和政見都是顧煬提出來的。
當初顧煬多長了一個心眼,那些新政都是借著其他官員的口說出來,他只是采納並且實行,而那些被他選中的官員,若是忠心,便收為己用,若是存有二心,就找個由頭打殺了。
只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縱使顧煬考慮的再周全,還是有百密一疏的時候,其實這也是因為他已經大權在握,位置坐得穩妥了,所以有些放松警惕了。
早幾年他還會利用官員將新政說出口,近來他已經漸漸的懶得掩飾,許多時候想到什麼便是直接頒布一道聖旨,擬定了新規章和法令。
顧曦便是從這其中的一道聖旨,瞧出了蹊蹺的地方。
早在科舉或是其他一些耳熟的新政推行時,顧曦就開始懷疑,這個世界不只他一個現代人。經過長久的觀察,他越發肯定,那個人也在王城里。
他起初以為,那個人可能是以謀士的身分,生活在王城里,畢竟以前提出那些新政的官員,在顧曦看來,都沒有那個才能。
而且經過他的調查,有些提出新政的官員,都在不久之後就被父皇給砍了,那些官員死了之後,新政還是一個一個冒出來。
所以他才會認為,那些官員背後的人,才是真正提出新政的人。
他一直想找出這個人,畢竟對他來說,他鄉遇故知,實在是太難得,也是值得慶祝的事。可是他花了不少功夫,總是找不出這個人的蹤跡,連一丁點這個人的存在痕跡也找不到。
若不是朝廷推行的新政,他簡直就要懷疑,這個人是他臆想出來的。
就在他有些灰心,想要放棄時,卻在翻閱過去頒布過的聖旨紀錄後,有了重大的發現。
近來幾次的新政或法令,都是顧煬直接擬旨頒布,他不記得在奏折中見過,以往的重**令,還會有官員上書,但是近來已經很少出現關于新政的奏折了。
他皺眉沉思,腦中突然閃過一個想法,假如他心中的想法是對的,那麼之前的一切就都解釋得清了,為何他怎麼都找不到那一個所謂的「謀士」,還有為何官員會被殺身亡。
只是他還得想辦法確定,他不可能貿貿然上前去問對方,若是對方真的和他來自同個世界也就算了;若是他猜錯了,肯定會被當成神經錯亂,嚴重一點,或許還會被當成妖魔鬼怪。
古代人的思想普遍比較迷信,要是他穿越的事被人發現了,絕對會被當成奪舍的惡鬼,到時候不只太子之位不保,怕是連命都會丟了。
因此他得小心謹慎,想個辦法試探一下,只是一想到顧煬可能和他一樣,來自另一個世界,就讓他心里的感情,瞬間變得更澎湃。
他原本就對顧煬有了不可告人的心思,現在得知對方和他是「同鄉」,那點隱晦的念想就變得更加明顯,好像兩個人有了一個共同的秘密一樣。
雖然顧曦口頭上說著還要確定,可其實他的心底,已經確定了顧煬的來歷和自己一樣,或者應該說,他心里深處就是如此希望著。……
顧煬自然不知道顧曦已經懷疑他了,只是他覺得最近對方有些古怪,常常偷偷盯著他看,而且有時候還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他忍了幾天,再也受不了對方的態度,在這天早朝結束之後,將人給叫到書房來,準備問問對方,到底是哪根筋不對。
顧曦來到書房的時候,顧煬正準備開始批閱奏折,他頭也不抬的叫了起,淡淡的說道︰「坐吧。」顧曦磨磨蹭蹭的坐到一旁,沉默著等顧煬開口。
不過顧煬把顧曦叫來,卻把對方晾在一旁,直到將桌案上的奏折都批閱完了,他才放下朱砂筆,候在一旁的小六立刻機靈的遞上茶水。
「近日在書房都學了些什麼?」顧煬抿了一口茶,這才抬眼望向顧曦。
「回父皇的話,學了治國之道。」顧曦恭敬答道。
「哦?治國之道若何?」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顧曦回答完之後,有些緊張,他緊緊盯著顧煬,想從對方的表情中找出蛛絲馬跡,剛才他回答的是管仲的《管子•治國第四十八》中的句子。
這個世界沒有孔孟儒學,也沒有管仲荀子,對于治國之道的理解,也和原本的世界有所不同。他之所以選擇這一段當作試探,其實是有原因的。
他雖然猜不出對方的身分,但是依照對方對歷史的了解,以及在治國方面的才能,想必應該也是知道管仲的這篇短文。
他會知道這段話,還是因為上輩子出演過的歷史劇中,有一部劇的編劇特別喜歡引經據典,引用了許多名人的治國之道,其中恰好就有管仲的這一篇。
只是他失望的發現,顧煬似乎沒有特別的反應,反而興致勃勃的和他探討,何謂「富民」,他只得按捺下疑慮,開始和顧煬一問一答。
等到顧煬滿意了,才放他離開書房,顧曦垂頭喪氣的離開,卻沒有發現身後的顧煬,嘴角掛著一抹不懷好意的微笑。
顧煬看著顧曦有些喪氣的背影,在心里暗笑了一聲,沒想到這小子竟然想要試探他,雖然他不曉得自己是哪里露出馬腳,不過不妨礙他發揮高超的演技,將顧曦哄得一愣一愣的。
果然在我暗敵明的情勢下,自己佔盡了優勢啊,顧曦肯定怎麼都不會想到,他的身分早就被自己識破了,看著對方小心翼翼地試探,顧煬不厚道的笑了。
盡管他已經很久不曾折騰顧曦,但是現在對方自己送上門來,不捉弄一下好像說不過去,他模模下巴,發現自己果然還是很喜歡看顧曦變臉。
尤其他會在腦海里,自動帶入顧曦上輩子的容貌,對方上輩子那張清冷禁欲的臉,若是配上如今小顧曦囧萌的表情,顧煬表示,真是勾得人心里癢癢的。
不過他嘆了一口氣,真是可惜了影帝段曦的那一張臉,對方怎麼就不能像自己,穿過來還是長得一個樣呢?……
日子就在顧曦不斷試探下,漸漸過去了,很快的,今年的殿試即將到來。殿試只考策問,應試者黎明就要入殿,歷經點名、散卷、贊拜、行禮等禮節,然後頒發策題。
殿試後分為三甲,一甲三人,賜進士及第,通稱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
殿試結果填榜後,顧煬舉行傳臚大典,宣布殿試結果。原本他以為這一次的殿試,和前一次沒有什麼不同,但是當他召見新進士,要授予他們職務時,卻在眾人面前有些失態。
起因是因為一甲探花的那張臉。
當探花走進殿里時,顧煬突然有一種錯覺,彷佛又回到了上輩子,他望著段曦一步一步朝他走來,然後跪下行禮,山呼萬歲。
他猛地清醒過來,倏地站起身來,滿朝文武都有些驚訝,從未見過陛下如此激動,眾人暗地里互換了一個眼神,莫非這個探花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