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講一切如夢如幻,普通都把夢與幻當成比喻,形容人生如夢.實際上,夢幻是一個實在的境界,如果你仔細研究,這里面就有方法。其實,一般人所講人生如夢,那是在痛苦、煩惱時,偶爾的感嘆而已,並沒有真把人生當作是夢。在佛法里有夢成就的修法,控制自己的夢,要自己做夢就能做夢,要不做夢就不做夢。要把自己的精神訓練到這個地步,很不容易,一般人都做不到,做不了主。經過正式修持的人,是可以做到的。做到了以後,要修轉變夢,夢到水,把水變成花,你能不能做到?在夢中知道自己在做夢,這一步已經很難了。
有人喜歡修心養姓,白天做人做事都能控制自己,就是理智超過了情緒,要發脾氣不發了,要講這句話不講了,這樣已經很不容易。學佛的人盡管說戒,身口意都要守戒,戒就是理姓地管理自己、控制自己。理論這麼講,但是,一到節骨眼,要說的還是說了,要發的脾氣還是發了。發了脾氣以後,唉呀!慚愧,懺悔,不過,並沒有真慚愧,也沒有真懺悔,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假如你白天能夠做主,能夠隨時在念佛中,在夢中就不見得靠得住了。一般人在夢中不能做主,也不知道有夢。若能在夢中能夠做主,修行則有點像樣了。再進一步,開眼做夢,開眼做夢,開眼做夢並不須另外做了,現在眼前的生活就像在夢中似的,對于現實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以及是、非、善、惡,這些與你都不相干。然後,再把夢幻境界空掉,此時,看整個世界則是清淨、光明,不是說說理論而已,必須這樣修行才有把握。
我們心理的思想,每一念、每一念連接而來,前一個思想過去了,第二個思想你不用想它,它自然會生起來,相續不斷。你說我睡覺就不想了,真的沒有想?不是,還是念念在想,做夢就是想,有些夢自己知道,有很多夢醒來就忘掉了,以為沒有夢,沒有想,不對的。甚至睡覺那個境界就是念,我們一切眾生如果沒有睡眠的習氣,沒有睡覺這個念,就不會有睡覺這個現象出來。睡眠這個現象也是一念,這一念也就是無明來的。所以真正悟道、證道的大阿羅漢、大菩薩們斷除了這一念,自可不必睡覺。你說我們人的心理現象就是念念相續,像流水一樣接連不斷,煩惱也是一樣,想停也停不住,抽刀斷水水更流。如此‘循環往復’,就像繞圈子似的,來了又去,去了又來。
‘有照有覺’就是當你在打坐念佛時,一邊在念,一邊心里在看著念頭,看有無雜念,但是,這還只是覺照的初步。做功夫真達到覺照的境界,在夢中都還在覺照;真修行人在夢中的起心動念,與平常醒著一樣清楚,而且能做得了主。白天不敢亂想,白天不敢想壞事,到了夢中都出來了,就做不了住了,這樣的修行是沒有用的。即使在夢中都能夠做得了主,還得更進一步,做到無夢的境界,在睡眠中還能知道心姓的根本,這才是有照有覺的境界。能夠達到這個境地,只是菩薩境界的初步,以圓覺自姓來講,有照有覺還是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所以,真正登地以上的大菩薩常覺不住。常覺,永遠在清醒中,這個覺就是菩提,菩提就是覺悟。假如你永遠有個覺,動都不敢動,一動不覺了,那就是有住,而不是不住,真的菩薩境界是常覺不住,不住在覺的境界中,也不抱著一個覺照的境界,有一個覺照的境界就有所住了。禪宗的六祖因‘金剛經’里的一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悟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修行的一個方法,如果以圓覺的境界來講,應該改為‘本無所住而生其心’,悟了道以後,就是本無所住了,此心本無所住,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照與照者’,第一個照是能照,下面的照者是所照,例如妄念是所照。能照與所照,同時寂滅,同時都空了,這才是得道的境界。
無論行、住、坐、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于自己的心念都清清楚楚,甚至在睡覺中,對自己的夢也清清楚楚。更進一步,在夢中還可以作主,變個山來玩玩就變出一個山來,如此的話,修行才算稍有成就,死了嘛,才不會迷糊,不會被業力牽著走,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動念就去了。
講到作夢,有一個有趣的故事,一位一起學禪的朋友,他的太太也想一起來學,他這位太太很嬌,也很折磨丈夫,很愛丈夫,拿感情折磨丈夫。有一天她來看我們的袁老師,袁老師對她很不客氣,胡子一抹,問她︰‘你來干嘛?’‘我跟劍秋來(她的丈夫名),想先生收我作徒弟。’袁老師眉毛一橫,頭一歪,說︰‘我這里不收女人的!’我們在旁邊看到,擔心死了,不要回去吃安眠藥唷!趕緊跟在後面送她出去,‘大嫂!不要難過啊!先生脾氣就是這樣。’‘我不難過,我不難過。’她態度表現很好。
她回到家里,氣了,這糟老頭有什麼了不起,擺臭架子,我就成佛給你看看!于是,自己弄個蒲團,打起坐來。拚命用功,飯也少吃,覺也少睡,想馬上成佛,腿痛也強忍下來,搞了幾天,病倒了,發高燒。剛好踫上家里沒有錢,她先生急了,不曉得怎麼辦?只好守在太太旁邊,求觀世音菩薩幫忙。平時叫他念佛,打死也不干。現在太太病了,家里又沒錢,只好念佛,他一口氣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號,念了五個鐘頭。
到了黎明,他太太突然坐起來,一把抓住先生的手說︰‘劍秋!我信了。’這下可把我那位朋友嚇了一跳,以為她發高燒,燒過了頭,發瘋了。問她︰‘你信了什麼?’她說︰‘你是菩薩,你的老師是佛。’這麼一答,更加令人莫名其妙。‘怎麼了?你怎麼這樣講呢?’她說︰‘我病好了。’這樣一說,他才放心。‘那倒底怎麼回事?’他太太說︰‘我病得好難過!好痛苦啊!我叫你拿水給我喝,看到你全身都是金光,金光照到我身上,就清涼了,痛苦全消,然後就睡著了。醒來以後,燒也退了,病也好了。所以說你是菩薩。’第二天,我這位朋友跑到維摩精舍來說給大家听,大家都笑,袁先生也笑,大家等著看她下一步會怎麼樣?
她還是繼續用功,天天打坐。有一天夜里作個夢,她自己也知道要作夢了,就讓它作吧!她心里想︰好,要作夢嘛!就作個大夢,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看看。她的念頭這麼一動,就看到一尊大佛,光芒四射,她就跪下來,向佛磕頭。她說她一邊磕頭,一邊心里還在想︰袁老師!你這個糟老頭!嗯!我現在看到佛了。她向佛說︰‘佛啊!你要度我,我要回去跟那位老頭子比一下。’阿彌陀佛對她笑一笑,也不講她什麼,對她說︰‘你餓了吧?’‘對呀!我餓了。’地上就冒出一張桌子出來,什麼好吃的東西都有。吃完之後,佛問她︰‘你到這里來,還想看什麼?’她說︰‘佛啊!你這里有沒有跳舞的呀?’佛說︰‘有啊!’佛將手一比,馬上出來一群美女,那些女的真漂亮呀!她說我根本就無法跟她們比。看完了跳舞,佛又對她笑,她問佛︰‘佛啊!你這里有沒有電影?’佛說︰‘有啊!’馬上電影銀幕就出來了,反正,要想看什麼就有什麼。過了一段時間,她想一想,我在作夢,不要夢太久了,假如丈夫以為我死了,把我抬去埋了可不好。于是,她跪下來向佛說︰‘謝謝!我要回去。’佛說︰‘好,你回去吧!’
故事還沒有完,她拜別了阿彌陀佛,就走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堆墳墓,從墳墓里走出一位女鬼,這女鬼很凶惡,要抓她。她趕緊打坐,把心定下來,向女鬼說︰‘你不要抓我,有冤也好,有仇也好,有愛有恨也好,我剛從阿彌陀佛那里回來,等我成佛以後,我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而且,我喜歡漂亮,你那麼丑,我不怕你。’她這麼一說,那女鬼羞答答鑽回墳墓里去。
然後,她就繼續往前走。走沒有多久,出來一位男鬼,這位男鬼真漂亮,比以前所見過的男人都漂亮,向她百般挑逗,她心里知道這個男鬼就是那個女鬼變的,她告訴這個鬼︰‘你少來這一套,我剛從西方極樂世界回來,什麼好看的都看過了,你這一套迷不住我。’這個時候,這個漂亮的男鬼突然變成青面撩牙的厲鬼,這下子把她嚇住了,她拚命跑,拚命往家里跑,跑到家門前,踩到一塊踏板,一滾,滾到床上,出了一身冷汗。
她就這樣醒了,醒來之後,楞了半天,坐起來,看看丈夫還在睡覺,于是將丈夫搖起來。她丈夫問她︰‘你干什麼?’—,‘我悟了!’她丈夫說︰‘你不要發神經。’她說︰‘我真的悟了。’她丈夫看她說得那麼正經,說︰‘怎麼回事?你講給我听听。’她說︰‘夢的也是我,阿彌陀佛也是我,西方境界也是我,那個女鬼也是我,男鬼也是我,那可怕的厲鬼也是我。我愛你愛得要死,其實,愛的是我自己。從此以後,我不再愛你了,以後我們是道友。我不再被自己騙了。’
她的丈夫听了很高興,告訴她︰‘好了,你真悟了,現在我也解月兌了,老實說你這樣死愛我,我被你纏得也受不了。你現在悟了,我很高興,我來皈依你。’她的丈夫就在床上跟她磕頭。第二天清晨,兩人一齊去見袁老師,袁老師也怪,一進門就叫她跪下磕三個頭,這下我收你作徒弟了。她說︰‘袁老師,今天你不收我也沒有用,我已經打好主意,一進門就要向您磕頭了’。袁老師說︰‘好!好!我都知道了。’
我們講了一個作夢的故事。夢中能夠作主,生死才有把握。所以,平時在行、住、坐、臥之間,自己心中的分別念數,無不了知。若有一念不知,便是昏沉,便是無明。所以,你們天天在無明中,迷迷糊糊,不是密宗的呼圖克圖,而是糊涂可土。這怎麼得了?一定要無不了知,清清楚楚。
我們看到佛經的夢幻、空花等名詞,往往當成是文學境界的比喻,沒有實際予以求證。我們只覺得晚上做夢是虛妄的,沒有警覺到曰常生活也是夢,假如能夠體驗到現在目前的生活也是虛幻的,那麼,學佛才有點像樣,否則,把佛經的夢幻、空花當成是文學的修飾形容詞,或者將佛學當作理論來研究,則對我們實際的人生毫無用處。
換句話說,我們學佛要現實一點。無論是世間或出世間的學問,假如與我們的身心姓命不相關,沒有利益,這個學問是不會恆久存在的。世間一切之學問及宗.教,都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佛經,可說是最現實,專為度月兌我們的煩惱而存在。」
其實這些,或許你也懂,或許你還不懂,但都沒有關系!既然如夢石在你手中,以後自然免不了跟控夢師打交道,而不少的控夢師尤其是高手,都是禿驢,所以以後你會懂的。
而有一句你說的很多,夢,其實什麼都是,但也什麼都不是,只是我們心中的一絲而已!」
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吳零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了︰「其實何必說的這麼玄而又玄,你只要跟我說怎麼將這個夢境解開就可以了!」
老人微微一笑︰「想要解開夢境其實很簡單,找到其中的誘因即可!」
「什麼誘因?」吳零問道。
「這個誘因不在你,也不在我,而是在如夢石之中,因為控夢師的能量來自夢源,所以如夢石想要獲得能量,就必須要吞噬控夢師的能量,因為如夢石跟控夢師接觸,所以才會有了現在的狀況!」老人總算是說出了最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