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上傳章節,在章節前面另外加幾句話,主角名字才不會變成楊曦,誰能告訴我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是!」馬上有幾名親兵出列答應,撿起楊晞扔在地上的長劍後,拖著邊令誠往城外去了!
隨之傳來的是邊令誠那殺豬一樣的嚎叫和求饒,「楊兵馬使,饒命啊!末將和令尊楊相公一向交好,被楊相公引為親信,你怎麼可以殺我!楊兵馬使,楊四郎,求你饒了我吧……楊四郎,只要你饒了我,我以後什麼都听你的,我會向陛下上表為你請功的,楊四郎,你不能殺我啊……楊兵馬使,楊四郎,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帶你到宮中玩過的……楊四郎,我所作一切都是按楊相公吩咐而為的……」
但楊晞置之不理,听任邊令誠在那里嚎叫,表情也沒有任何的變化。
邊令誠雖然父親楊國忠的親信人物,但在楊晞的心中,這名宦官卻沒有一點份量,他根本不會為這樣一個人的死而起什麼異樣心思,而且他現在心中所想的,是任何人都想不到的。
他知道,邊令誠是個絕對很讓人討厭的人,只從他進讒言以致皇帝李隆基殺了高仙芝、封常清這兩位功勛卓著的戰將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來,此「無根之人」也是一個禍國殃民的歷史罪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楊晞不知道歷史上的邊令誠是怎麼死的,但他相信,邊令誠以這樣的方式死,被殺在潼關外,當著所有將士的面將其殺了,可以算是此人最死的其所的死法了。
無論如何,他今天都要殺了邊令誠,即使哥舒翰求情也不會答應!
他的死,可以用來激勵士氣的!
楊晞真的感慨邊令誠來的正是時候,可以說,今日就是以此人的人頭,替他長了威風,樹立了威望,並鼓舞了全軍的士氣!這從眾將士看他那異樣的眼神中就可以得出這個結論。
即使不用腦子想,他也知道邊令誠遭到將士們的厭惡程度。封常清、高仙芝兩位戰功卓著的名將,都因為邊令誠的奏言而被殺,無論身邊這些將領與封常清和高仙芝關系如何,總是會對此舉感到憤怒的,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恨不能除這位宦官而後快,但沒有人敢殺邊令誠,除非他想投降或者謀反。
作為元帥的哥舒翰,也肯定很忌憚邊令誠的,這是根本不需要去想的事,他現在以皇帝李隆基所賜的寶劍殺了邊令誠,肯定是件大快人心的事。
楊晞完全相信,殺一個邊令誠,可以換來更多將士對他的好感和信任,即使哥舒翰也是如此。
邊令誠的嚎叫聲慢慢遠去,楊晞這才收住了冷漠的目光,轉頭對身側的哥舒翰及諸將道︰「哥舒元帥,諸位,我們過去看看邊令誠是怎麼死的吧!」
在得到哥舒翰及其他將領的點頭後,又馬上下了命令︰「傳令全軍將士都上城頭,共睹邊令誠這個臨陣怯戰,扔下大軍不管不顧,自顧自己逃命的人是怎麼死的!」
說著也不等眾將說什麼,先一步走到城牆邊,長身而立,駐足觀看。
哥舒翰也沒猶豫,馬上示意身邊的親兵扶他過去,其他將領更是爭先恐後地涌到城牆邊,看著邊令誠被拖到城外一高坡上。而得到命令的軍士,也都放棄了休息,跑到城頭上,觀看邊令誠怎麼被殺。
上此時的邊令誠已經被拖到城東南方向的一個山坡上。
那是一個城南、城東軍士都可以看到的山坡,邊令誠像條死狗一樣被拖到那里,被綁在一棵上。
知道楊晞不是恐嚇他,而是真的要殺他,邊令誠早已經被嚇癱,能做的只是一個勁地哀求,最後連哀求的聲音也喊不響了,但沒有人理會。在沒被拖出城時候,已經是尿流,大小便失禁,惹的拖著他走的那幾名軍士都掩鼻。及至被拉到城外,綁到樹上時候,已經昏了過去。
最後是在一名軍士撲了盆水的情況下,他才清醒過來,不過已經口不能言,渾身打顫。
一名執行軍紀的郎將以楊晞那得李隆基所賜寶劍劃過邊令誠的頸項。
在發出很短的一聲慘叫後,邊令誠這位深得皇帝李隆基信任,被楊國忠引為親信的宦官喉中噴出一股鮮血,隨即腦袋耷拉下去,一命嗚呼了。
也就在潼關城關數千將士的親眼目睹下,邊令誠的人頭大刀被砍了下去,隨後被裝到一個盒子里。
隨著邊令誠身首分離,潼關城關響起一陣叫好聲,隨即叫好聲越來越大!
楊晞也跟著振臂高呼,表示了要與潼關城共存亡的決心!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剎那間,潼關城內外,響起了驚天動地的喊叫聲,將士們群情激昂,特別是一直以來受邊令誠氣,但大多時候敢怒不敢言的哥舒翰、王思禮、丘行良、高適等人,更是覺得解氣,他們對楊晞的印象再次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這個少年人,真的殺伐果斷,剛抵達這里時候,沒幾句話就殺了燕山郡王火拔歸仁,現在連邊令誠這個只有皇帝可以殺的監軍宦官都敢殺,而且邊令誠還是其父楊國忠的親信人物。
這個少年人,太狠了,換作城內任何一個將領,都做不出他短短幾個時辰內做出的事!
至少邊令誠這個監軍宦官是沒人敢殺的,除非造反!
楊晞從諸將的神色變化中讀出了很多味道,這讓他心里狂喜。
殺了邊令誠,收到的效果果然不同凡響!
在執行軍紀的軍士將斬殺邊令誠的寶劍恭敬地遞還給楊晞後,楊晞並沒馬上將寶劍歸鞘,而是舉在身前,對周圍的將領大聲地吼叫︰「要是再有人如邊令誠,火拔歸仁等怯戰畏敵,臨陣投敵,謀逆造反者,殺無赦!」
「末將等必定齊心協力,拼命殺敵!」諸將參差不齊地回應者,但最終變成了怒吼。
城頭上的軍士也跟著怒吼起來,誓言與潼關城共存亡!
楊晞也跟著怒吼了陣,這才將寶劍歸鞘!
城頭上的變化讓楊晞再沒有任何的擔心,這是他最需要的。
凝聚了軍心,樹立了威望!
隨即楊晞命令,將邊令誠首級送往長安。
隨首級而去的,還有一份他親筆署名,陳述邊令誠幾大罪狀的奏表。
這份奏表,只有楊晞簽名,他拒絕了哥舒翰等其他將領要在上面共同署名的要求,他怕皇帝李隆基遷怒于其他將領,這件事是他一力而為,他要自己一個人承擔下來所有的責任。當然他在將這份「禮物」送往長安的時候,也寫了份私信,讓人交給楊國忠,陳明他這樣做的意思。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先看到這里加收藏看完了發表些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