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小富即安 第五十五章

作者 ︰ 桑疊雲

隨著數場雨而來的,還有朝廷撥下來的第二批糧食。******請到s^i^k^u^s^h^u.c^o^m看最新章節*****

雨是下了幾場,看著天色,雨水天氣會持續十多日,旱災算是徹底過去了。可這遣返災民回原籍的事,怕是很棘手。

災民逃難而來,家中和村子附近一切可吃的早就被吃了個精光。地里的莊稼都旱死了,回家老老實實種地,也要等來年秋收才有糧食吃,這一年多沒糧食的日子可怎麼過。

所以就算旱災已經過去,大部分災民依然呆在粥廠不肯離去,至少留在這里每天還能有粥填肚子。

知州大人原本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之前施粥活動已經把官倉里的糧食施得沒剩多少了,城中糧食鋪子的糧食也收繳了,各個大戶也沒多余的糧食繼續捐出來。若把自己手中的糧食分給災民,打發他們回鄉,數量又顯然不夠。

難不成要用強硬手段趕回去?

旱災時對災民絕對不能來硬的,一來是會引起災民的反彈,二來上頭一定會怪罪,這兩條路哪條都沒好果子吃。可現在就不一樣了,旱災已解除,上頭除了撥過一次款糧和來年的種子和減免來年的賦稅外,並無其他舉動。這氣候也好了,總不能任由災民繼續呆著。

正當知州大人焦頭爛額之際,朝廷第二批糧草安全的抵達了成都。且數量不小,加上州府里原有的糧食,正好夠分量分給災民們做口糧。知州大人看著那一車車糧食心花怒放,當即便運到粥廠去,按人頭平均分了,才把盤亙了月余的災民打發回了原籍。

這下,災民問題徹底得到了解決,不光是做官們的松了口氣,城中所有的百姓亦是放心了。大家都怕災民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鬧起來吃虧的還是小老百姓。

至于朝廷為何第一次撥糧量少,第二次量大,且第二次撥糧來得無聲無息,知州大人事先都不知情。小寧和大牛二人的私塾先生是這麼解釋的︰能做到知州這個官職的,都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了。若此次旱災一開始,朝廷便立馬撥了糧食款項,知州大人定然不會像如本次這般,努力組織城中各方力量自救,反而會把一切希望寄托于朝廷上。

而且,若本地的官員貪污風氣蔚然成風,恐怕會撥多少吞多少,又轉頭向朝廷哭窮。最後救災倒沒救成,全部落入了貪官的腰包。

第一次撥糧數目少,便是表明朝廷的了態度,知州大人定會竭盡全力自救。一來可以檢驗出成都府的知州水平如何,二來也能減輕朝廷的壓力。至于第二次撥款嘛,卻是朝廷對于知州大人的嘉獎了。

冉櫻听後恍然大悟,如此看來,現任的知州還算不錯的。其實成都平原的村子雖遭了災,但每家每戶還有存糧,算不上是真正的災民。只有周邊無甚水利建設,且又貧窮得無存糧的村子才是真正遭了災。如果知州一開始就采取強硬態度趕回去,或者置之不理,餓的奄奄一息的災民能闖進城的幾率實在很低。就算捅出事來,朝中有大樹罩著瞞著,把責任全都推到災民們的頭上,實在沒必要勞心勞力的管災民們的死活。

這任知州雖說不是兩袖清風,但做派卻很端正,遇事也能顧及災民們的死活和城內百姓的安全,確實能稱得上是個好官了。

好在平原上的村子基本上沒受什麼影響,所以成都周邊的農業經濟也沒受到重創。半個月後,災民們陸陸續續回鄉。城內百姓的生活回歸了正常軌道,成都與各個城市間的貿易亦是恢復了,整個城市又恢復了以往的活力。

冉櫻關了一個多月的鋪子也終于可以開門迎客,第一天兩家店的生意火爆,坐無虛席。這情景直把冉櫻瞧得笑得合不攏嘴。

城中的老百姓們剛挨過旱災,想起那段日子,眾人都不由得直搖頭。當初不知這旱情會持續多久,便拼命存糧。又生怕旱情要持續個幾年,存好後每頓又不敢多吃,連菜肉都舍不得買,天天喝著稀粥嚼著咸菜度日。連著吃了一個多月,是個正常人都受不了。

知州大人端了倒買倒賣糧食的鋪子後,又沒收了糧商們非法獲利的銀子。對著賬冊挨家挨戶的送回因價格虛高多花的銀子。原本眾人瘋搶糧食花了不少積蓄,這會全都返還,自然不會再節約度日。都相約著找個食鋪猛吃一頓,把前一個月沒吃的葷腥全都補回來。

于是乎,這幾天城中有些名聲在外的食鋪生意都不錯。

火鍋店和面莊的伙計們忙得團團轉,連喝口水的空當都沒有。遇到高峰期,還會出現人手不夠的情況。花芬花芳兩姐妹見次情況,主動請纓去店中幫忙,才讓伙計們松了口氣。

遣返災民時,冉櫻本打算讓兩姐妹跟著家人回家的。當初收留不過是怕兩人被賣給人販子,現在災情已經過去,當時冉家沒付銀子給花家,也沒簽賣身契,實在沒有再留著兩人的道理。

哪只兩姐妹死活不同意,對她們來說,冉家當時善意的收留相當于救命之恩了。兩人雖然沒念過書,但卻懂得知恩必報的道理。呆在城中,日後有的是機會見家人。而且留在城里學個一技之長,總比在家中只會干農活,日後混混僵僵的嫁人強。

兩人打定主意不願意回去,冉櫻也無法,帶著姐妹倆去送花家人回家,又順帶帶了些干糧給他們路上吃。

花家人抱頭哭了一番,花大娘和花二娘又叮囑兩姐妹懂事听話,伶俐勤快些。末了卻掏出兩張單子地給冉櫻。

冉櫻接過來一看,卻是花家姐妹的賣身契,連忙示意不可。她本質上可是個現代人,有些接受不了古代賣身契這個概念。

花大娘卻堅持要給冉櫻︰「那天家中本是打算要賣掉兩個姐的,都去找人寫好賣身契了,幸虧姑娘心善收留,就別推遲了。這賣身契上花家已經摁了手印,只差賣身年數、價格和買方的手印。年數姑娘看著寫吧,看兩個姐這些日子白了也胖了,便知冉家是真心對這兩個丫頭好,總比跟著花家回去挨餓受苦強些

花家人倒真希望兩個女孩留在城中,若是日後日子過得好了,說了門好親事,還可以幫襯家里。

無功不受祿,冉櫻見人家都把賣身契送上了,她可不好意思白拿,作勢就要掏銀子。

這時,立在一邊一直沉默的花大叔開口了︰「姑娘,這些日子來謝謝姑娘對兩個姐的照顧,銀子就不必給了

「對對,花家起了賣女兒的念頭一次,斷然不能起第二次花大娘和花二娘忙幫腔。

磨了一陣,終結沒把銀子送出去。冉櫻拉著兩個妹妹的手,站在城門口望著花家人歸鄉的背影。突然嘆了口氣,花家人對兩個女孩算得上是不錯了。這年頭,女子的命賤如草,家中缺錢花把女兒賣了是常有的事。當年冉夫人家中就是缺錢,才會被家人賣給人販子。既可以得到筆錢花,又能集中家里不多的資源養兒子,真是一舉兩得。

像花家這般,等到旱災,全家人都快活不下去了,才想到賣女兒。而且當初冉家收留兩個女孩時,可是一文錢都沒給過。花家人也同意了,無非是不忍心賣到外省去給人作踐罷了。

冉櫻拍了拍兩個女孩的頭,由于長期營養不良,兩姐妹長得不高,不過才到冉櫻的腋下。

「咱們回去吧,你們要是想爹娘了就時常回家看看

兩姐妹哭的眼圈紅紅的,聞言後點了點頭。

白收了兩姐妹的賣身契,冉櫻是不會要的,回家後便把賣身契壞給了原主。其實這些天,兩人在冉家吃的用的,加起來連半兩銀子都不到,不過是舉手之勞罷了,實在擔不起花家人如此感激。兩姐妹說什麼也不收,冉櫻無法,只得收到房中的抽屜中去了。

過了幾日後,店中的生意終于回歸正常,也不需要兩姐妹幫忙了,冉櫻趁此機會較花氏姐妹識字學算盤。

災民回原籍後,日子又恢復了以往的恬靜。

一天午後,冉櫻正在店中手把手教兩姐妹如何看賬本,卻見楊林急匆匆的踏進店中,眉目間有些凝重︰「夔州來的一只商隊被劫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之小富即安最新章節 | 穿越之小富即安全文閱讀 | 穿越之小富即安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