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東晉末年 第三九一章 高涼太守

作者 ︰ 酥酥麻麻

冼姓是俚人中的望族,且是高涼本土姓氏,《姓氏尋源》載︰南海番禺多冼姓,蓋高涼夷酋姓也,而雲開大山起于桂粵邊境,一直延伸到今廣東茂名境內,冼家俚寨就位于這一帶。

去的路上,冼恩卓向護送的軍士介紹了些大致情況,整個冼姓俚寨以雲開大山東段為根基,佔地數百里,合計開闢有上千個俚洞,總丁口超過十萬!

衛風得到回報之後也是禁不住的倒吸了口涼氣,很簡單,冼氏熟悉山中地形,而雲開大山又幅員遼闊,以大軍圍剿依次攻打,不但耗時費力,恐怕還會死傷慘重,更有可能,冼氏見機不妙索性轉入大山深處打游擊,找都沒法找,等過幾年偷偷潛回來,那時與他衛風就真成了不死不休的死敵了,除了招撫的確沒有太好的辦法,這讓他對冼恩卓充滿了期待,不知道這個人,將會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不知不覺中,四天一晃而過,這一天是十月二十,衛風招來了高涼太守,按朝庭規定,刺史太守均為一方主官,刺史四品,太守五品,秩同為兩千石,名義上太守的品秩低于刺史,但太守也是朝庭任命,與刺史沒有必然的從屬關系,因此刺史不得輕招太守!

如果把太守比作市長,把刺史比作省長,那麼,太守與刺史還不是市長與省長的關系,二者同樣直屬朝庭。

正如南海太守王誕,雖然同城辦公,衛風閑著沒事並不能隨隨便便把他招來刺史牙門問話,只有開了軍府、以郡公開府儀同三司或者州牧才擁有對轄下太守的垂直管理權,只是目前的衛風兩個條件都不具備。

開軍府的先決條件是被朝庭任為正牌將軍。至少也要是四號將軍中最次的安、平兩號,安平兩號為三品將軍,不能加大為大將軍,另外征鎮兩號,鎮雖然也不能加大,卻是二品,而征可以進為大將軍。比如征東將軍,因功可進為征東大將軍,但是比大將軍又次了一等,大將軍一般都兼任丞相、錄尚書事,是一國中的軍政主官。

而州牧顧名思議,牧者,代天子牧民也,秩中兩千石,比兩千石高一級。至于刺史,權力,尤其是在軍事方面的權力,自漢代以來日益擴大,但刺史的主要職責依然是刺,即監督地方官員。所謂督軍事,就是軍政分開,專督軍事。政事方面的執行主體依然是地方太守,譬如衛風擔任的廣州刺史,並不能過于干涉太守的行政事務。

牧除了是律法上承認的一州軍政主官,與刺史還有一個區別,則是牧可以主動發起針對周邊部族以及平定叛亂的戰爭,而不必事先上奏朝庭,即擁有作戰的專擅處置權,刺史發動戰爭卻需要朝庭授權。

州牧由于權力過大,形同割據一方的諸候,吸取了漢未藩鎮割據的教訓。晉室只在南渡前設涼州牧一職,這也是由涼州四面皆胡,孤懸于西北一隅的特殊環境所致。自孝元皇帝南渡以來,與涼州斷了聯系,涼州形同于羈縻州一類的存在,張家名為晉臣,實為涼王,張家之後,涼州四分五裂,各路涼王都冒出來了,這唯一的州牧也就不再設置,既使如王孰、桓溫那類曠世梟雄,為了避嫌,也從不要求擔當州牧,但他們可以設置軍府代行州牧事。

當然了,牧與刺史職權的區分只在正常情況下,當政局不穩,朝綱混亂,中央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時,刺史往往會越權行州牧事,比如桓玄攻打司馬道子就未得到朝庭詔令,而衛風北上為王蔓報仇也是非法行為,只是無論桓玄、衛風、還是王凝之與謝道韞,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過去。

再比方衛風,攻打李家塢堡乃至明年發動對林邑的戰爭在本質上是私自出兵,按律是要押解回京城問罪,可是朝庭軟弱,交廣更是個混亂的地方,桓玄根本管不了那麼遠,衛風只要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完全可以在交廣二州以刺史代行州牧事,鄧逸與王誕投靠衛風,正是認可了衛風名為刺史,實為州牧的地位!

只不過,公然以州牧自居有裂土分疆的嫌疑,所以衛風召見高涼太守是以督交廣二州諸軍事的名義,在戰爭狀態下,他可以使用節杖調遣官員協同作戰。

來到帳內,高涼太守施禮道︰「高涼太守馮英參見使君!」

衛風看了過去,馮英約三十來歲的年紀,面色白淨,頜下蓄有三縷長須,目光凝直,形容端正,是個標準的文官打扮,總體印象還是挺順眼的。

衛風伸手微微笑道︰「馮太守不必多禮,來,坐下說話!」

馮英稱謝坐下之後,母夜叉立刻奉了茶,馮英借著喝茶的機會偷偷打量向了衛風,這還是他第一次見著衛風,因著嶺南形勢復雜,太守輕易不敢出城,還由于太守與刺史沒有必然的從屬關系,衛風就職番禺時至今日,各郡太守還沒一人來拜會衛風呢,王誕當時出城迎接那是沒辦法,同城辦公,不表示下面子過不去啊!

衛風面帶和旭的笑容,問道︰「馮太守,茶的滋味如何?」

當時喝茶可沒有品銘這一說,既便王謝等高門甲族都是牛飲,馮英咕嚕咕嚕灌了一大口,屈指贊道︰「自有一股清韻之味,請問使君,此茶出于何處?」

衛風暗暗好笑,大雜燴般的茶水竟然能喝出清韻的味道,當真是奇哉怪也,可是換個角度,這也隱晦的指明了馮英是個識時務的人,堅貞不二之士固然是好,也值得尊重,但這類人頭腦一根筋,常常使人頭疼不已,對于衛風等有手段的梟雄人物來說,反倒是牆頭草使用起來會更加的得心應手,因為有些話不用點破,對方自是心領神會。

衛風介紹道︰「此茶來自于會稽錢塘縣陳郡謝氏莊園,嶺南並不多見,王太守若喜歡本將包個幾斤給你。」

「哦?」馮英訝道︰「竟是來自于謝氏?噢!老夫記起來了,謝氏公義不正是給使君做了別駕?看來使君與謝氏的淵源不淺啊,呵呵~~這茶乃是上上品,既然使君厚賜,老夫就卻之不恭了。」

馮英倒是爽快的很,如茶葉這類無傷大雅的小禮物,收了有利于雙方拉近關系,強行推辭只會給人一種公事公辦的感覺,與衛風結交的意願已是不言而喻。

正說話間,母夜叉已把一個精美的小包裹擺放在了馮英的案頭,衛風呵呵笑道︰「馮太守不必客氣,對了,本將想了解一下,對于本將兵圍李家山城,安平士庶有何看法?」

馮英早猜到了衛風召他定是為了這事,而且衛風表面上是在了解安平士庶的看法,可實際上,想了解的是他本人的意見,這其實也是一種試探。

馮英不敢殆慢,沉吟道︰「李家山城不納稅、不服役,且身為庶人蔭丁口十余萬,于情于法不容,使君若有心整治,安平士庶自是歡欣雀躍,何況此舉也利于地方郡縣,可是,塢堡蔭丁的初衷是為了抵御俚人侵襲,倘若使君撥掉了塢堡,又如何應對俚人?被塢堡蔭澤的數十萬百姓又該如何?」

衛風丟了個贊賞的目光過去,正色道︰「馮太守考慮周全,本將的想法是兩手抓,一方面盡快攻破李家塢堡,以丁口填實郡縣,或者遷地方豪強入番禺,把原有非法佃戶改籍為良人另置縣城,另一方面,則是招撫俚人」

衛風也不隱瞞,詳細的介紹了與冼恩平的交往經過,並表明了自己對于俚人的態度,這讓馮英立刻就動容了,在衛風說完之後,連忙起身一躬到底︰「冼氏已有六百余年的歷史,始自于前漢初年南越王趙陀麾下,為我高平郡內最大的一股俚人寨落,若能使其恩服,百姓將再不必受戰亂之苦,使君功德無量啊,老夫代我高涼士庶謝過!」

衛風揮了揮手︰「馮太守不必多禮,此乃本將份內之事,不過,本將一人力孤,得請馮太守也操操心啊!」

馮英連呼不敢,謙讓起身之後,又問道︰「請問使君準備了多少兵力?打算何時圍攻李家山城?可有把握攻下?」

這才是馮英真正想了解的實情,如果衛風有備而來,他不介意錦上添花,可如果是年少輕狂自以為是,那就得好好考慮了。

衛風淡淡道︰「請馮太守放心,除了本將自帶近五萬眾,尚有交州都護鄧將軍願鼎力相助,何況此戰只誅首惡,不及其余,倘若李遜形勢不妙,又有幾人會與他陪葬?」

馮英明顯松了口氣,施禮道︰「既然如此,老夫就放心了,謹祝使君一戰功成!」

「托馮太守吉言!」衛風也回了一禮稱謝,緊接著,略一遲疑,又道︰「本將還有個不情之請,將來正式攻打之時,請馮太守領部分軍馬相助,無須作戰,僅因高涼郡兵是本地人,破堡之後,幫著安置民眾即可,不知可否?」

馮英相信衛風說的是大實話,自己區區一介高涼太守的確拿不出太多的兵馬,至于衛風以安置民眾為借口,其實由本地人或外人來干沒有太大的區別,這其中頗耐人尋味啊,馮英認為,一方面衛風在表示出他本人並不專功,願與地方上共享功勞,另一方面,則是間接的逼自己選擇站隊。

馮英鄭重的拱了拱手︰「安平民一萬余戶,守軍四千,老夫最多可領兩千軍助戰,請使君莫要嫌少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穿越東晉末年最新章節 | 穿越東晉末年全文閱讀 | 穿越東晉末年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