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地球村的報告 第 四 集 14-17篇

作者 ︰ 陸浩男

十四飲食與基因

人的基因與飲食有關嗎?一門新的營養基因科學已經給出一些答案,

它解釋了為什麼脂肪和咖啡因對某些人有特別的利害關系。

新版靠山吃山

你有什麼樣的生活習慣,你就會喜愛吃什麼樣的食物。這是一個古老的格言。然而新一代分子生物學家正在顛覆這一古老的諺語。科學家們將人類基因的最新發現與在食物中出現的成百上千的混合物的深刻理解結合起來,研究人員開始搞笑你的飲食與你的基因之間有一些更為復雜的作用。

在此過程中,研究人員甚至煞費苦心地在飲食方面對消費者提出一些更人性化的建議,以延遲你心髒病發作,或者癌癥的入侵,以及因年齡增長帶來的慢性病癥。

人們試圖在營養的後面注入更多的科學內涵,想要最終搞清楚為什麼營養對人的健康能起作用?同樣是低脂肪食品,為什麼對有些人有益,而對另一些人則無濟于事?」

假如你一天喝三杯或更多杯的咖啡,基因學家由此能測試出你是否屬于人群中10-20%的那部分,這部分人由于特殊的基因變異,使身體很難吸收咖啡因中的鈣,這樣就增加骨質疏松的機率。

眾所周知,豆類食品和有豐富維生素的谷物是人們餐桌上的必需品。通過食用這些食品,人們得到足夠的葉酸。但是研究人員了解到許多人食用這些生活必需品實際上緣于基因的事先布局,它使人們冒很大的得心髒病的風險,因為他們需要比常人更多的葉酸以保持體內正常的血液化學反應。

高脂食品對你的健康是否有特別的傷害呢?你對基因組成是否了解?研究顯示,大約有15%的人群擁有一個相同形式的肝黴,這是引起高密度脂肪蛋白的元凶;這樣,要求一個合適的膽固醇指標,或者想要將膽固醇指標降下來就需要與每天規定的食用脂肪數量相呼應。在大多數人群中,人們的高密度脂肪蛋白趨上升態勢,這正從邏輯數據上反制人們一些不良的嗜好脂肪的影響,以避免危險的膽固醇出現。

由于探索營養和基因的關系涉及一個全新的領域,因此對它如何命名還存在一些爭議,如該稱作營養的基因?營養的基因組?還是營養基因組?還無定論。但無論稱它什麼,該領域的發展是很快的。一些商業嗅覺靈敏的公司簡直等不及科學界將神秘精細的研究結果向公眾和盤托出,就打出了「基因營養」作用的旗號,直接向消費者推出了小批量的試驗產品。

在那些發生變化的基因中,沒有一個(基因)即時會受到生死的威脅。事實上,絕大部分基因不會感受到明顯的影響。基因變異並不象人們在課堂中了解到的那樣發生突然變化,它是一種選擇過程。在自然選擇中引發全部和系列的基因「失靈」,導致了鐮形血球的貧血和縴維化囊腫。

營養基因學家們正在尋找正常的基因變化以取代這種導致身體病變的變異,這需要一個「場所」,而場所的決定取決于人種和血緣,也就是說你來自哪里?比如,你是操倫敦英語的英國人,還是講美式英語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人。這也就解釋了同為中國人,北方人蔥不離口,蒜不離手,而南方人愛吃海鮮,江浙人又偏愛甜食,兩湖和川人愛吃辣椒。外國人的地域就是國人所說的風水,一方土地,養一方人。再一次證明現代基因學說中國幾千年前就有表述,不過是有國人的方式罷了。

開一個生物科技公司如何?

當然,就基因而言,字母表僅包含4個字母︰a,t,c和g;它的基礎內容就是腺嘌呤,胸腺嘧啶(),胞核嘧啶()和鳥嘌呤。「一個基因有成百萬個堿基,」

tufts大學肥胖和新陳代謝實驗室主任安德魯?格林伯格教授說,「我們正在試圖找出單支核 酸的多態形,它是基因中一個單一的變化,一個單一的基點。」有時候,一支單一核 酸的多態形會導致產生一個蛋白質或黴的細微不同的變化。有時候,這種改變會引起各自的生物化學反應和新陳代謝方面的轉移,但是大多數時候,這種情況不會發生。

格林伯格的研究集中在一種名為perilipin的蛋白包,就是表面有一種以脂肪細胞形式覆蓋的油層。「我知道蛋白包控制和阻擊了脂肪的滲透,」格林伯格解釋說,他試圖找出是否在基因中存在一種正常的變異,它是蛋白包perilipin的代碼,它使人有發胖之虞,或者發展出糖尿病的風險。

在西班牙佛羅倫薩有一項1600人參與的研究實踐中,格林伯格發現一些基因變異似乎與人的瘦弱體型和減少葡萄糖水平是一致的。但是相同基因中發生的其它一些變異似乎傾向于出現在體態較胖的婦女身上,她們的健康狀況較差,在血液方面易出問題。

看來,這個新的領域更具個性化探索特點,是一件相當棘手的事。基因多態性的結果隨基因的「產地」和其它基因的影響而異,其表現在不同的人群中,一種特別的基因可以產生不同的結果。比如有一種變異的基因叫載脂蛋白(in),如果你是高加索人或日本人,此種基因在這類人身上似乎會增加犯阿爾茨海默氏證(r)的風險,但對美國黑人而言則高枕無憂。所以不僅是蘇格蘭人要了解自已的基因是重要的,就是他們的宗親也要懂得誰會有反應,誰不會有反應這類基因方面的理論。

那麼這是否意味在科學沒有拍板之前人們就無所作為了呢?並非如此。倘若你是生物科技人員,你可以轉而創辦一個生物科技公司,以合適的價格向市場提供有限的基因測試方面的業務。「

基爾?加里森是一位分子生物學家,2000年曾幫助創辦a公司。為了擔心咖啡因和鈣的結合,基因變異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和膽固醇指標a公司為此做了各種試驗。他們已經證明了19種基因,這此基因可以對飲食和生活方式的選擇,以及對環境的喜好作出清晰的回應。

此次試驗成果在網上和一些藥店銷售,但都是基因測試方面的簡單產品。比如,你可以用一根特殊藥簽和你的檢查單,並附上有關你飲食和生活方式的問題單子,一起將樣本寄往美國康涅狄格州的a’s實驗室。在三星期內,該公司會寄回一份對你的問題電腦分析的標準化答案。基爾?加里森舉例說,公司會根據你的問題單去分析你身體系統內的葉酸情況,這樣根據你的基因測試結果,列出你應該追求的飲食目標和生活方式,供你參考和選擇。

a公司的客戶還要等待一些時間以取得更為全面的基因測試樣本。公司的研究人員現在成了25000人的基因組中的基因「問題」的好向導;在這些人的基因中有多達300余萬種普通的基因變體潛伏在里面。公司仍然需要繪制出所有這些基因的變化是如何同健康和疾病有關的「路線圖」。

附加要說明的一個事實是,人類的食物是充滿成百種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東西,每一種活性化合物都有自身的特點,它取決于種植和生長的地方,動物的情況也是這樣。這又與中醫的食療表示何其相似乃爾。

中醫認為人之所以有所謂的健康問題,是人們反大自然規律作為所致。人是自然的產兒,人必須與自然節律相應,包括你的生活起居,飲食習慣。在中醫看來,飲食與作息是保障人體健康的兩道「馬其諾防線」。中醫認為人體由自然所造本沒有病,即使得病也有自身的康復機制。人體的血氣充足與否是防病致病的關鍵。而血是食物經人體消化機制制成的供髒器用的「食品」,「食品」不足,髒器就要怠工,人就生病了。就這麼簡單。而氣直接與睡眠有關。吃不好,睡不香,即使懂得基因abc也必生病。能讀懂基因路線圖,說起來頭頭是道,行為似搖滾明星杰克遜,逆天意而動,其身體是抗不過自然法則的。

人們已經掌握了許多信息,有西方的也有東方的,這有助于破譯基因與食物之間的謎語。

了解基因與食物之間的關系使你找出吃蔬菜的理由,但不是一個習慣說法,而是你懂得了用一個更好的理由去解釋。

十五關于靈魂的記載

不會忘卻的紀念

考古學家們從古人的墓穴中發現古人對亡靈的紀念。在土耳其東南部的一個多山區域,那里埋葬著生活在公元前八世紀的一個皇家官員庫特莫娃,他曾督造了有關他死後所用的雕有紀念文字的石碑,並將它立在該立的地方。石碑上刻有指令性文字,要求哀悼者「為我安息于此的忘靈」用盛宴紀念我的在世和死亡。

美國芝加哥大學的考古學家去年夏天,在近敘利亞邊境一邊一片荒蕪的古城牆遺跡處提出上述發現。此石碑首次展示了一個書面證據,即居住在此處的民眾,出于對宗教的信仰,他們相信人死了,靈魂就離開了身軀。與此相反的是,處于同一時期的閃米特人,包括以色列人,則相信身體和靈魂不可分離,為此,他們認為焚燒尸體令人難以理喻,這在聖經中已有明示。

考古學家指出,有證據表明,焚尸現象古已有之;考古發現,古人焚尸的遺址今天仍然能找到,如辛色利(zincirli,今土耳其旅游景點)。另有學者認為此項發現可引出一種重要見識,即文化的聯系和交流當時在古代邊境地區是很有活力的,如印度——歐洲和處于伊朗時代的猶太人的文化互動。

以上面提到的那位官員名字為例,顯然是印度——歐洲式的,人們對此並不感到驚奇,正如早些時候學者們調查時發現,從北方過來的,發掘出的口頭名字及書寫面寫法采用的是luwian語言。亡者的墓碑也受到了來自南部的影響,從書寫的手跡看月兌胎于腓尼基字母表和閃米特語言系統,這些都曾出現于古代西亞的一種通用語言——阿拉米語——上古時期的不同「版本」。

關于靈魂的表述,科學與哲學,現代與古人,東方和西方都有各自的描述。現代科學開始接受人有靈魂一說,雖然不是主流科學層面的介紹,但在西方,科學家個人在研究靈魂,大有其人,並出版了相關著作,也不是大驚小怪的事。這至少說明,靈魂在科學層面至少是一個可探索的領域,科學的天職就是探索未知領域,科學沒有禁區,也不允許固步自封。

至于哲學是研究行而上的,屬于「道」層面的自然原則,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哲學認為靈魂是永恆的,易經說人是身心一體,心為身之魂,身為心之體。「魂飛魄散」,「失魂落魄」都是博大精深的中國語言文字形容一個沒有精神支撐的人,徒具一身皮 的「熊樣」。

關于人死了,靈魂的歸宿,中國文化傾向于「人死為大」,「一了百了」,無論多少恩怨一筆勾銷,祈逝者走向天堂,以享安福,充分表明中國人的善良心地。無獨有偶,西方古典哲學經典也認為看得見的東西是暫時的,看不見的東西是永恆的。人的身體看得見,因此肉胎凡身有生死;人的靈魂看不見,所以靈魂應歸為永恆一類的東西。

「正常情況下,在閃米特文化里,一個人的靈魂是他生命力的本體,會留在死者的骨骼中;但是在我們的文化里,相信靈魂不會存于與尸體中,靈魂被轉到紀念的石碑里。」美國東方研究院考古學家,此發掘項目負責人戴維•斯考勒說。

芝加哥大學近東方語言文化學教授丹尼思•帕迪對部分墓碑銘名文作了翻譯︰「我,庫特莫娃,帕那莫娃王的僕人,是一個仍然活著的人。我監視為我制作墓的碑文,我將它放在一個永久的寢室,在此寢室中設立一桌佳肴︰為上帝享用的一頭公牛和一頭公羊,還有石碑里的一頭公羊是為我的靈魂享用。」帕迪還說,此詞匯是用表述靈魂的,nabsh是阿拉米語,在敘利亞北部通用,公元八世紀在美索不達米亞的部分地區也使用這種語言,但是此銘文所用的語言似乎是先前未得到承認的地區方言;在希伯來語中,描述靈魂的相關詞語是nefesh.

此石碑除書寫外,上面還有雕鑿的一幅圖景,描繪人死後對文化的透視。畫景中一個有胡須的男子,頭上戴著帶有絲帶的帽子,推測可能就是庫特莫娃,坐在擺滿食物的桌前,舉起酒杯,在他的石制食盤里放有面包和烤鴨。

似曾相識的靈牌

參與研究的學者們說,在此地區的其他社會,也有這樣的儀式,習慣性地要求人們帶上食物和飲料來到死者墓前;此時,死者家屬和子孫圍聚在一種類似靈寢室的石屋里,在一塊平石板上擺滿食物,舉行類似宴席的祭奠。然而,考古學家在那里沒有發現墓穴和死者的遺骨的蛛絲馬跡。

關于悼念死者的儀式,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埃及學者約瑟夫•韋格納說,對死者的祭祀在中東十分平常;除埃及外,沒有人認為,人死後靈魂離開了軀體。在古埃及,人的實體分成各個元件,身體無疑是重要的。精英人材死後與普通人享受不同的待遇,皇帝和精英的尸體被涂成木乃衣,他們的靈墓制作精良,是他們意圖通向天國不可或缺的平台,意要永久保存。

關于靈魂,這位中東學者認為,在死亡世界,生命力或者說精神是不朽的,而靈魂則視為與個人的屬性相連;人死如燈滅,靈魂離體而去。韋格納還說,美國人關于靈魂的概念在埃及人听來是模糊不清的。盡管歷史上,或考古學上,埃及沒有什麼可資宣揚的東西,但埃及文明可說是直擊生命靈魂學說的邊界,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現場從事發掘工作的考古學家,美國哈佛大學考古學教授勞倫思e•斯塔格提出相應解釋︰「在那個時代,該地區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溫合型的遺產,」具有書寫特征,被賦予藝術和考古的雙重價值,堪稱從伊朗時代以來,一項真正含有上古中東社會信息量的發現。

那麼這個令科學界刮目相看的發現究竟是什麼呢?那是一塊重達800磅的玄武岩石埤,3英尺高,2英寸寬,它是東方研究院在位于neubauer的辛色利(zincirli,今土耳其旅游景點)尋找第三紀地質年代證據時發現的。此項發掘工作可能將繼續7年或更長時間,得到了現在芝加哥的原住民豪門neubauer家族基金會的一部分支持。

此石埤現場被采掘到的地址是在位于土耳其加濟安泰普省(p)的一個名為阿斯拉希(islahive0的城鎮附近。此城當時被控制土耳其中部的泰希王朝所掌握,嗣後變成一小**王國的首都。公元八世紀,此城仍是該國王的的所在地,石碑的主人,帕那莫娃王家族也居于此。但是世事難料,風雲變幻,昔日的王公貴族也倫為阿薩里王朝的僕人。在阿薩里王朝倒台後,此城市的命運急轉直下,以前車水馬龍,歌舞升平的地方到公元七世紀荒蕪了。

德國人從1888年到1902年遠征,首次開啟了對這個名落孫山的古城的探索之旅。在那暴露在外的城牆廢墟中,顯露出崢嶸的石塊和泥制的磚,從成形的門上看出有紀念意義的雕塑和文字說明。這些都是第一手的直接證據,顯示印歐文化對這個王國的影響。

德國人並未將文化的探索之旅進行到底,殘壁斷垣仍像以前那樣在空氣中,直到2006年美國芝加哥的探索隊伍進駐。美國人將工作的範圍擴大,超過原來的中心城區,此處原本是德國人集中「攻堅」的關鍵區域。100多英畝的地方現已采用現代遙感技術畫出地圖,憑此能測定那些損壞了的已墮入塵埃的古建築。

2008年7月21日,工人們在石碑上方的周圍發現一個古時大居民聚居區的痕跡,現場的專業人士興奮不已,紛紛彎下腰解讀出現的第一條線索的含義。與此同時,現場工作的其他團隊也確認了出現的字母是閃米特字母,與一個國王的名字相似。此情況過去已被德國人解讀過。當全部石碑被發掘出來時,在現場的斯考勒教授的團隊已大致做了翻譯。當然,後續的認定工作有相應研究機構擔當。

考古學家們還考察了附近許多被發掘出來的小開間的居所,在這些住處里,代表靈魂的石碑被安放在石牆的一角,還有一些碎片,大概是當時為紀念死者在儀式上安放的壇壇罐罐,但這些東西擺放在地上的位置圖形,在石碑上都有描繪。兩個當年烤面包的爐灶已然存在。

「我們最好的猜測這是原來一個居室附帶的小廚房,」斯考勒教授說,「這個房子改造成為一個神殿或是一個小教堂——為了紀念庫塔莫娃,也許就是他自已的房子。」

在此城市的廢墟上沒有發現其它被埋著的古跡。在土耳其和敘利邊境的其它古代遺址,悼念亡靈的時間都在一個相同的時段,所以考古學家們推測,在亞拉姆語區域(sam’al,屬于閃米特語,與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相近,現時還有不少敘利亞人講這種語言)也有相同的悼念亡靈的儀式。

考古學家認為迄今發現的證據證明,語言的擴散,特別是書寫在石碑上關于一個皇族官員靈魂的記載,反映了在古代邊境地區,不同民族的文化互動,然後又形成一種混合的,包容的文化,如印度——歐洲和閃米特文化的交融乃大勢所趨,不可阻擋。看來,科學家主要是從文化互動的影響來看靈魂說走向世界的。

十六五十年後我們會怎樣?

就人口統計學意義和經濟發展而言,現今的時代在人類歷史上

處于關鍵的十字路口;人類在未來幾十年能否開創環境的持續

支撐能力,抑或造成環境的坍塌,取決于人類如何處置。

人與自然的博弈

21世紀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令人失望的。以前預言家曾經允諾的飛行汽車、太空移民、每周工作15小時,以及由機器人代替我們做令人心煩的買、汰、燒等新科技尚未出現在人們的視線;相反,與人類健康有關的不良信息卻時有傳聞,如癌癥、自殺、艾茲病、禽流感等听起來怪恐怖的。更不用說理想中的孩子們的伊甸園——不知道生病為何物,以至要到歷史書本上去找「十萬個為什麼?」;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已在家電市場出售,令今天的石油大戰成為天方夜談等想入非非的未來,仿佛還和我們相距還很遠。即便是根據這種非理想主義的未來觀預測,雖然我們取得了技術跨越式發展和社會組織變化的進步,但是今天的時代仍留在一片塵埃中。

當你抬頭遠眺天際的閃爍繁星,當你感受身邊呼嘯而過的各種新發明的飛行器直沖雲霄時,人們會不無感嘆地說,我們還是生活在正在成型的新世紀——這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光彩奪目的一頁。由工業革命確立的三大變革現今達到它的頂峰。

全球人口在經歷了幾個世紀以比幾何級數還快的速率增加,現在的人口態勢趨向穩定。根據目前的趨勢,到本世紀中葉,全球人口將達到90億。與此同時,巨大的貧困潮將有所消褪,無論是從人口比例,還是絕對貧困的人口數量。如果中國和印度在經濟上繼續步日本和韓國的後塵,到2050年,每個中國人將會和今天的一個瑞士人一樣富有;而每一個印度人則像今天的以色列人一樣有錢。

隨著人類在人口規模和財富這兩方面的總體擴張,無論如何,這對于有限的地球——一個容量有限的星體構成了壓力︰人類現在排放的二氧化碳已經是地球上全部海洋和陸地能夠吸收的三倍。至本世紀中期,氣象學家有根據認為地球的熱效應將開始吞噬一切。災難時刻來臨時,全球森林資源和漁業資源將首當其沖地枯竭。由于世界經濟和人口的增長,帶來了在氣象、經濟和環境三方面同時發難、又互相纏繞在一起的變化,這是一個對未來而言十分重要的時刻,當我們在回顧歷史時將會記住。

人類現在面臨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說是毫無經驗可言。正如美國哈佛大學生態學家e.o.威爾遜指出,人類打算突破這一「瓶頸」——在這段生死時速,我們要最大限度強調自然資源和人的獨創性。

五十年後我們會怎樣

在日常生活中,世界在變小的趨勢俯拾即是,人們無時不刻在親身經歷這一世紀潮的沖擊。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單元縮小,孩子長大成人後,形單影只沒有同胞手足,也沒有七大姑八大姨和叔表兄弟。有人為此感到悲哀,但要改變這種情況的另一種辦法就是提高死亡率。

全球一體化的標志莫過于貿易一體化。現在中國商品擺上了全球零售大王沃爾瑪的貨架,印度也采用拿來主義,開始電話和網上購物;服務方式的改進和生活水平提高,刺激了亞洲人的消費,亞洲人購買西方商品現在比過去任何時候還多。

全球氣候轉暖,春天花卉的培養期僅需一周,也比五十年前的培養周期短;永遠興旺的餐館供應不同品種的魚類,因為有些品種已「人至魚盡」了。

當人類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審視今天——我們的時代,這將有助于人類將世界的無數問題作一展望。我們發現許多問題的主干,無論是直接還是非直接都與增長有關。當增長的速度減下來,人類將有機會將無數的問題擋在門外,瓶頸就有可能突破。但一旦你這樣去做,更糟糕的情況就會接踵而至。

人類正在經歷這場變革。據科學家最粗略估算,有如下問題必須面對並盡可能找出答案︰地球能生存多少人口?他們需要和想要什麼?地球上有哪些資源是有用的?什麼時候上面所列的各種問題都會出現在我們面前?

到本世紀的後五十年,人類社會可能進入一個平衡階段。在這一階段中,經濟的發展通常由更高的生產率、更多的人口和更豐富的資源三者之間的結合來驅動,而不是像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完全仰仗生產率。完全借助生產率的敝端是將經濟和環境的矛盾逼之絕地。俗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這個過程在一些國家中證明了挑戰與機遇同存。當今美國出現的社會保障的爭論,與日本、歐洲的養老金之爭一樣,是社會發展計劃在經歷增長之後對生命的思考。

找出人與自然的平衡點

在公眾的眼楮中,氣象學具有檢查員的聲譽。30年以前,我們沒有過量人口一說。有一本保羅?埃利希(paulehrlich)的著作《人口炸彈》(b)是一本暢銷書。還有一部電影《終極者》(gaman),描寫人類衣食無果,無極而終。這部電影讓人得出的結論是︰人太多了,一切都無望了。

好在主流氣象學家們的態度並沒有像那麼多極端描繪中所建議的那樣前後搖擺。在發展中國家,家庭規模縮小的速度比預計要快,但是《科學美國人》雜志在1974年就人口問題的特別報導所作的預測仍然是那個時代的標桿。

就像電影《終極者》蘊含的一個真理一樣,極端地說,世界人口仍在巨大增長,同時,我們以往成功地避免馬爾薩斯人口論的幽靈也不能成為保證我們在未來世紀堅持操守的理由。

雖然把人口增長率降下來有令人擔憂之處,但是歷史地看,緊隨其後的將是穩定和有所縮小的社會(規模)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人口問題」有各種意義版本,每個國家面臨不盡相同的機遇,不全是清一色的「人口爆炸」,如在地廣人稀的俄羅斯就是如何提高生育率,日本也面臨生育率下降,未來勞動人口不足,所以一向收緊口袋的日本留學市場也網開一面。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也有自身的人口危機,現在中國的一個新生兒要面對父母,爺爺女乃女乃和外公外婆近十位長輩。把生育率降到最低的基本出發點是中國國土的理論承載能力。有限的環境容量對人口的支持度也是有限的。

支撐人口的是各類生產和商業活動。人類社會的商業活動不是自然成為環境必不可免的敵人,商品交換在人類歷史已存在千年之久,直到現在這個問題才突出出來。最引人注目的經濟發展戰略gdp導致資源枯竭,gdp也不關注資產多少應對社會承擔多少義務、責任之間的平衡額度。如果你采伐了一片森林。即使gdp上去了,但也難以洗刷這分資產的罪惡,因為森林能帶來穩定的源源不斷的收入,更不用說森林對維護環境穩定所做出的循環貢獻。

更廣義地講,我們對貨物的定價和服務價格很少考慮與之相關的環境成本。空氣、水和能源似乎是永遠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對自然的無限索取,一方面反映了人類在社會制度設計上的缺陷,客觀上縱容了人的自私和貪欲,另一方面此舉也違反自然界的一個基本原則,用中國話來表達就是陰陽平衡。一個失衡的自然猶如一條漏水的大船,傾巢之下豈有完卵。

據估計,平均每個美國人稅收支出一年用于農業、交通、礦業和其它加重環境負擔的活動補貼為2000美元。美國人對環境的透支讓全世界人民買單。這當然不合理。人們現在看重自然,是因為沒有定價的自然可任意索取,當我們在談論此類話題時心情應是沉重的,絕不應抱市井混混「不拿白不拿」的賭徒心理。

美國有一個著名案例︰綠地責備貓頭鷹誓在伐木人的林地上星星點點地棲息,伐木人則指責有放縱欲的鳥類學家無所事事。事實上,兩者都是因為沒有可持續支撐的森林而深受其害。

近年來,經濟學家和環保科學家已聯手開出受益于自然(界)的價格,自然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沉默的羔羊」。我們不能降低自然的意義,這一系列實例也揭示人類是多麼依靠它啊!

早些時候《千年生態系統評估》一書出版,確認了自然界為人類的奉獻,從花粉傳遞到水過濾,這些是人類需要的服務,如果大自然不做的話,人類將為此付出巨大的成本。從該書涉及的24項包括很廣的服務項目,其中15項可循環利用,其消耗的速度快于再生的速度。

當環境有「價」時,那麼這個價就是有利于自然,也有利經濟,甚至有利各個商業領域。以漁業經營者為例,當他們以持續的水平獲得漁產豐收,就是他們的利潤最大化之時。如果超越此臨界點,有更多的人去追逐所剩的漁類,那麼無論是產量還是利潤都會下降。可以斷言,生活不會永遠如此便當地向自然索取,人類社會必須在某個時候做出真正的換位思考,而且這僅是探索人與自然雙贏選擇的開始。

如果決策制定者能夠構建一個合適的框架,那麼人類的未來不會因成千上萬的無聊問題而困擾,如︰究竟生多少寶寶?我們的牛羊到那兒放牧?我們的住宅如何絕緣?正是這些通常是普通的問題才產生出最深刻、最先進的理念。

能夠使我們的社區富裕起來的不是電腦,dvd之類的電子產品,這些東西今天隨處可見,甚至在謙卑的農村;我們要關注的是排污管道、柔軟的床鋪,以及經濟和自身健康的安全感。通過將這些現代有益的理念帶給世間的方方面面,科學技術將創造出比搭建航天統治大廈更為輝煌的人間美景。

十七「魂斷纜橋」——美國人面對災難

美國是一個放在汽車輪子上的國家。「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一定是美國人信守的理念。與中國不一樣,美國沒有城鄉差別造成普通民眾生活之累,一張身份證走遍全美,想在那兒住,就在那兒住,所以大城市不一定是人們生活的首選,而住在空間自由度大的城郊結合部或鄉間,開車上下班是美國人理想的生活模式。每天清早,高速公路上奔駛的汽車族和傍晚下班浩浩蕩的車流,告訴你這才是美國人想要的。

要想富先修路,四通八達,財源滾滾。美國人有先見之明,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就建成世界第一的高速公路系統,而星羅棋布,數以十萬計的各種用途的橋梁將不同地形聯成一體,陸地和水域一氣呵成,成為交通網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這些橋梁的安全性維系著每天數以千萬計的車輛行車安全。當一座重要的大橋斷裂時,這個汽車王國的子民們如同陷入滅頂之災。

美國人面對災難是什麼態度?從一起真實的斷橋事故中可以透視普通美國人的心態。

(一)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大河,北美第一長河,美國的母親河,其人文和經濟地位相當于中國的長江,黃河。密西西比流域是美國原生態文化的搖籃,第35公路橋橫跨大河兩岸,將明尼阿波利斯市和聖保爾市聯接起來,是密西西比河流經的最為繁忙的公路橋之一,每天通過大橋的車輛達141,000輛。

這座橋沒有高聳入雲的弧型的外表,也沒有令人神往的魔幻似的鋼索懸掛在空中,只是一眼望不見盡頭,掛在空中一條水泥道。站在橋上往下看,密西西比河船只如梭;耳際,只听一輛輛車風馳電掣掠過,橋面不時發出隆隆的震動聲,真有高處不勝寒的意境。

2007年8月的一天。

暑期,此間的小學已放假,終于迎來了一項旅游活動。對在密西西河畔生長的孩子,戲水是近水樓台的事。按慣例孩子們將由校車送到游泳池、河邊、海灘與水親密接觸。大橋附近的一所學校安排學生到附近的巴克河灘水上公園,有54名孩子參加。

>孩子們在明媚的陽光下戲水玩耍了很長時間,回家的路上有的還不盡興,伊里哇啦用英語或西班牙語唱歌;有的則在做擊掌游戲,還有的因上午玩得太瘋,下午體力不支,進入了夢境。校車在公路上歡快地跑著,一切都很順利。

校車駕駛員金?達爾的兩個孩子也在車上。車上還有女老師朱莉,坐在前排,她望著車窗前方,若有所思。

人們常說墜入愛河中的男人女人都有「病」,心智變得不健全。眼看快到校了,朱莉似乎沒有反應。噢!28歲的朱莉要結婚了。男友布萊登?克里是一位搖滾樂手,也經常在這條道上來來往往。今天他沒有作為「陪男」現身校車,因為在明尼阿波利斯有個演唱會。朱莉下意識地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再看看車窗外漸漸暗下來的天空,「該是布萊登上台的時刻了」,朱莉心里美滋滋地想著男朋友在台上的傻樣。

家長們伸長脖子眼巴巴盼著校車的蹤影,他們已在此等候多時,要領回自已的「寶貝」。

(二)

,時間並不在乎人們的感覺,不緊不慢按自已的節奏前行。空氣輕柔流動產生的微風,撫模著快意的人體,處在同一時空中的人們其生命軌跡不同,依世界之大,人們因某種原因聚合在一起實在是一種緣分。

中國古語說「萬事有相」,意思是說一切都是有預兆的,沒有無緣無故的存在。人們之所以難以覺察宇宙透露出來的奧秘,防微杜漸,那是因為人的功利主義使自已原本「通天」的感官蒙上塵埃。

看看大難降臨前此間的人們在忙乎什麼呢?

美工師伯尼?托因恩滿屋子找他的眼鏡,也許因為工作時太投入了,不經意將這玩意拉在那一個犄角,現在要發揮它的作用,卻找不到北了。「它藏到哪兒去了?沒有它,我的車子開不出去,一切安排都將成泡影。」伯尼心里挺納悶。

他要趕回家與父親一起進餐,然後在7點趕到他再婚妻子的家,領他兒子到一處新安置的公寓房。現在一切都亂套了,他心煩意亂,心又不甘︰「再找一下」,內心祈禱上帝顯靈。伯尼沒有白許願,他在一條板凳下終于找回了失蹤的東西。可以如願赴約了。「唉,夏天的夜晚真好!」他吹著口哨發動車子。

>伯尼駕車在六點十分到了35號橋,見紅燈他將車停下,他要上橋面了。整個夏季,伯尼在穿越35號公路橋時都看見河面上的架橋工們在做更換橋墩的工作。工人們將舊水泥橋墩撤下來,換成新的,並重新定位。由于在水面作業,不可能帶上重型裝備,工人們只帶了20個氣錘在公路的兩邊使用,也只有2-3部空氣壓縮機為氣錘供氣;然後由挖泥斗和水泥車來完成挖出泥漿和泵進水泥的任務。

里克?克拉夫特是負責大橋鋼纜的技術人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外出閑逛的機會不多。他想的其實很簡單,既然以橋為家,那就要好好享受家的感覺。外出時穿著開領體恤和牛仔褲,腳蹬大頭鞋就行了,很少有穿著正裝參加派對這類活動,光顧這位以橋為家的人。

里克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馬登落克,是正宗密西西比的產兒,自然有親水之緣。但兒提時代一件偶發事件讓他對母親河敬若神明。他變得不那麼親水了,他甚至不去游泳,「要不然身體里會灌滿水的。」他不時警告自已。

原來他看到一個戲水的男子縱身躍入密西西比河,被湍急的河水沖走了;此時又一男子為了救他又潛入河中。里克的父親與里克的叔叔已是第三撥入水的人了。他倆坐著一艘浮船緊隨其後去救前面二人。第一個躍入水的男人沒有找到,第二個去救人的那個男子被里克父親拖上浮船時已不省人事。

>幾天後,第一個人的尸體找到了。這就是密西西比河。自發生那件溺水事件後,里克對密西西比河的印象翻了個兒。

>斗轉星移。里克成為個大男人了,為大橋工作,與大橋相依為命。這不,他的母親和姐姐快要來到他位于橋邊的公寓,他得趕緊回家打掃房子。當里克進入35號公路時,看到了鋼纜斷裂時發出的光澤,千鈞一發之際,他關閉4號街,此刻正是6點07分。

(三)

下午6點,正值車輛來往高峰時段,這座超時服役的老橋不勝負荷,突然趴下了。

里克?克拉夫知道此橋已屬高壽,目前在維修,做更換橋墩的工作。他剛回到住所,听到一聲可怕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叫喊,憑直覺知道大橋方向出事了。他快步沖出房門向大橋跑去,災難大片的一幕突現在他眼前︰隨著一驚雷似的悶響,借著一陣藍光,他看到一輛白色汽車掛在橋的斷層頂端,搖搖欲墜,隨時有可能墜入河中。

「喂!911,我是大橋管理人,向你報警,密西西比河35號橋剛才發生倒坍,有車和人墜入河中……」。當里克再一次朝懸著的白色車方向望去,車已不復存在。「掉進江里……」里克下意識地嘟噥著。

里克開著他的坐駕風馳電掣般地到達大橋出口的斜坡段,這里離河邊最近,為了施工已被關閉。他跳出車子,開始尋找可以下到河里的通道。現場很絕,幾乎無路可通,他不得不攀過護河的欄桿,向下爬到護河堤上。

>里克來到出事地點——斷裂的橋面垂直掛在河面上方,一輛金黃色的小車一端搭在另一輛汽車的頂部,像孩子搭積木的造型。他看到手足無措和一臉悲傷的人們,從扭曲的車里爬出來,從大塊的混凝土塊下鑽出來,活月兌月兌是災難片中人類遭難的再現。

「快從橋下出來吧!」他向下面的人們喊道,接著,他沿著貨運列車的方向沿河搜索。

>岸邊一片哀號,處于驚恐中的人們聲嘶力竭,呼天搶地,等待援救,但手足無措的人們不知道如何自救。里克看到一名亞裔婦女吃力地在找路,試圖走向岸邊,他走過去幫她在水中趟出一條路。然後與那名婦女一起在水泥的護堤上向上攀登。

(四)

>薩拉?芒比在布魯明頓市一家市場調查公司工作,每天經由35號公路橋去公司上班和回家。那天是星期日,本來她不必勞駕過橋,盡可以在家享受小家壁玉的布爾喬亞生活,听听古典音樂,喝喝咖啡,放松一下一直緊蹦的身心。但不知道她的男友那根神經搭錯了,打電話要她過來品嘗他新做的冷飲和甜點,還有牛肉湯。

這天下午很熱,男友來電又讓她心情升溫,她打扮一翻,戴著父親給她的手鐲赴約。

>>正當薩拉開著自已的坐駕駛上35號公路橋時,她前下方的一輛車突然莫名其妙在她眼前消失了。天空烏雲翻滾,橋下傳出驚雷似的響聲,她前面的那輛車墜入河中。眼看自已的車也要「跟進」了,薩拉緊緊摁住方向盤,使勁猛擊,但無濟于事,車子也翻過去了,往下跌落,薩拉在空中聲嘶欲裂的呼救聲令天地動容,車子里的東西在空中紛紛揚揚地飄蕩,薩拉撞上斷橋的霉運。

美工師伯尼?托因恩此時也快駛上大橋。伯尼喜歡看陽光下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城市天空的弧線被古老的石拱大橋,古色古香的倉庫和哥德式的教堂襯托著,錯落有致,很有腔調;有時候遇上船只在河面來回穿梭,更是使靜態的「城市雕塑」增加動感。但現在是傍晚,這一切都是白日夢。

>伯尼將車加速駛上大橋,城市輪廊的夜景只能留在他的眼角。突然間,他發現自已仿佛是孤車深入,前面所有車輛仿佛相約似的突然不見蹤影。它們確實消失了。

>此刻,伯尼感到車下的路面在晃動,猶似一根鋼筋在變彎和扭曲;他後背覺得有一股力在將他往下拽,橋在搖晃。他趕緊將車倒回橋的斜坡,這里出現了斷層,他的前方對著一個呲牙咧嘴的口子,前面的車輛擠成一堆,好像馬上要墜落似的,整個場景就像進了一個收破爛的院落,塞滿了扭曲的金屬和碎裂的玻璃。

>

「天哪!前面是什麼?」他的鼻子貼住車窗眼睜睜地瞅著,幾乎不能相信眼前的橋面竟是一個斷層,像一個滑雪場的斜坡垂直掛在空中。接著,他听到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尖叫聲。伯尼不清楚眼前發生了什麼,他跨出車,向歪倒在一邊的一輛藍色小型運貨車走去。這輛車一半埋在廢墟中,另一半懸在空中足有5英尺高。尖叫聲就是從這里發出的。

>伯尼向小運貨車走去,看到旁邊一輛白色小臥車車輪後有人向他招手,伯尼走近看是一名年青女子,她的臉朝後扭著,眼瞼已經合上了。他來到那輛藍色小運貨車邊,看到司機被保險帶纏著沒有被摔出去,「救命!」女司機叫著,聲音並沒有因身臨絕境而失去理智,「救命!」她頭部左邊因劇烈沖撞血流如注。

>伯尼還听到來自上方的一個聲音,「那兒的車底下有人!」有人指著那一堆撞成廢墟的地方,伯尼向指點的地方走去,一個落入「陷阱」的男子神志還算清醒,操著西班牙語說,他的左臂被一根鋼梁卡住了,請伯尼試著將鋼梁移開。幸好鋼梁不重,被拿開了。這名男子的頭還被一堆混凝土「包圍」著,伯尼小心翼翼地把障礙物清理掉。

>此時,不知從哪兒鑽出來二個年青男人,伯尼招呼他倆搭手將車架下的一伙人救出來,同時他又快步趕回那輛小運貨車,因為壓在車里的女司機還在招喚哩。他往回走時,掏出手機與他前妻聯絡,「我讓兒子早早收拾他的東西就好了,這樣我就可早發,就不會背上這‘孽債了’,真是世事難料!」,他告訴前妻眼前發生的事。

>

(五)

金?達爾開著校車走在公路橋的右邊道上,不時用撳喇叭和揮手等方式與車上的小旅客互動,車里一片歡聲笑語。當車子行駛到一個橋孔位置時,她的兒子戴維跳起來指著下面拍打著防護堤的河水說︰「媽媽,你看!水浪多高啊!」話音剛落,校車開始墜落,玻璃門瞬間變成碎片,車里一片鬼哭狼嚎,空氣中蕩漾起塵埃。

>當校車撞擊的一剎那,坐在前排的朱莉?格雷夫雙手亂抓,她得到了支撐的東西;稍頃,她又摔倒;接著又是一陣撞擊,她再次摔倒;又是沖撞,再次跌倒;最後一次「沖擊」將她狠狠地撩倒在車里的台階上。

>她試著將手朝前面伸去,但全身埋在碎玻璃、金屬和令人窒息的粉塵中。幸好,她神志還清醒,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車上的孩子們,她身上的一種生化反應推動她要從廢墟中走出來。

>

>女司機金仍然坐在駕駛座上,雙手使盡全部力量死死抓緊方向盤,並用全部體重踩住剎車,「朱莉,車子熄火了」金說,她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嚇昏,但雙腿似乎失去了感覺。朱莉幫她將發動機關閉,然後想去看車上的孩子們︰「他們怎麼樣?」她看到車子的緊急救生門開著,車上一名夏令營工作者,杰米?赫納茲正在幫孩子們從後面的逃生門出去。

啊!感謝上帝之手,在生死時刻將我們的車拽住了,沒有掉進密西西比河……

>>金一把抓住朱莉,將她也摁在方向盤上,因為她沒有辦法阻止車子再滾回去繼續折騰車上的孩子們,她的兩個孩子向她靠過來,孩子們不願在此刻離開媽媽。

>朱莉將方向盤倒回一個死角,開始清點孩子人數,「不能留下任何死角,」當她回過頭發現衣服已被血浸透了。

>

(六)

還是那個「自投羅網」到男友家品嘗美食的薩拉,也許命運注定她的「美食之旅在劫難逃」,她終于有幸經歷了美國斷橋史上驚心動魄的一幕。

大橋斷裂時,她開的紅色跑車早早地在一處破損橋面的突出部「擱淺」了,車的前輪胎還懸空著。驚魂未定的她環顧左右,倒抽一口冷氣︰「要想活下去就要最後一博」。

她逐漸安靜下來,想找手機與男友和父親聯系,讓他們知道,此時此刻落難的小女子是多麼愛他們呵!突然,一個明晃晃的東西出現在她面前︰「啊,手鐲!父親送的銀手鐲,」似乎在向她找手!她下意識地模一下手腕,也許在劇烈沖撞的瞬間,手鐲從她手腕上飛了出去。她輕輕地把手鐲取回,又看到她的提包在冒煙,「不好,汽車要是燒起來就會爆炸」,她顧不得再找東西了,拼命推開車門,她要逃生。

當薩拉不顧一切奪門而出,出現在她眼前的並不是她想象中可資依戀的一方大地,原來她的車搖搖欲墜地掛在一塊巨大下垂的橋面斷層間,「啊!上帝,」薩拉尖叫起來,「這個世界究竟怎麼啦?為什麼要這樣作弄我?」>離開「生死門」,又進「鬼門關」,橋面斷裂了,很陡,全是碎石,前面的路在何方?「不是說路在腳下嗎?」她只得靠雙手和兩個膝蓋慢慢地向上爬,終于在車後找到一塊可以歇腳的地方。

「我們要盡快離開這座該死的橋。」薩拉听到有人在說話,相必也是遇難同仁在發調頭。她的下方,一輛校車,重重地撞進一塊厚實的混凝土中,校車慢慢地在燃燒,一會兒就變成一堆熊熊大火

美工師伯尼?托因恩回到那輛藍色的小運貨車邊,「我用刀將座位的保險帶切斷,這樣你就可心松綁了。」伯尼對她說。

女司機從窗口中鑽了出來,臉和手都被參差的玻璃扎破了。伯尼領著她通過布滿殘障的路面,來到一處護牆邊,向別人要了瓶水給她,有人還給了她飲料。女司機已從驚夢中醒來,她看到伯尼與搶救隊員們像消防員那樣搶救路人。

>伯尼以前接受過自動導航訓練,搶救落水人員需要救生員下潛到河中,伯尼挺身而出。現在他下沉到100多英尺深的河中,他可能會面臨死亡危險;然而他還是像一艘迷你型「潛艇」浮上來了,感謝上蒼,他活著回來了。

>

>里克?克拉夫特,大橋管理人員,在援救落水汽車時受了傷,「自已受點委曲算不了什麼,救人一命是一生中最大的樂事。」

里克忘卻傷痛為落水男司機包扎胸部,他熟練的動作無愧「密西西比的兒子」。他穿梭在落難的同胞中間,盡一方地主之誼。當人們最後在河邊發現他時,他也累得不省人事,這個鋼鐵漢子眼中流露出希望得到幫助的眼神,他轉過身子企盼救星出現,然而過度勞累無力自控,他的身子不由自主地滑入河中。

無論什麼樣的好漢也經不住這樣長時間、高強度、充滿驚險的搶救行動的折騰。里克雙手拚命在空中亂抓,嘴巴里全是血,牙齒都撞掉了。他的眼楮漸漸閉上了,「嗨!嗨!」嘴巴還不忘嘟噥,「你叫什麼名字?」他喃喃道,保持著與人談話的樣子,直到空降醫療隊發現了他。

>

>>當里克蘇醒過來時,他才知道自持強勢的「路橋人」也是別人幫助的對像;過去他曾犯過腎的毛病,去過醫院,也是被同事「逼上梁山」。此刻,他爬到路邊,看到2名牧師已來到山坡下,「牧師的出現意味著是最後的‘功課’」他自語道。

(七)

>還記得坐校車度假的那群孩子們嗎?在這場生命與時間的賽跑中,幸虧司機金?達爾在校車墜落前千鈞一發之際死死地踩住剎車,車子墜入河中悲慘的一幕終于沒有出現。車上54個孩子全部得救了,金?達爾自已的2個孩子也幸免于難。危難時刻,司機救了別人的孩子,自已的孩子也得救了,上帝是公平的。金?達爾演出了一場完美的「勝利大逃亡」。

>金?達爾月兌臉後告訴2個幫她檢車的男子說,跑在校車前面的那輛卡車撞在橋上厚厚的水泥板上「包銷」了。男人們听了這番真情告白無言以對,拉著她離開這里。

>

>35號公路橋出事了,朱莉被抬上救護車,男友布倫丹出現了。人生舞台雖說無常,但他們終竟還是相會了。朱莉的2個腰椎,腳部和右臂嚴重受傷,還有右小腿和足底受到重挫。他們的婚禮推後舉行,屆時朱莉仍有不忘秀美腿,勁舞一番的機會。

>未來就像一尊女妖施展其誘惑之能事,向活下來的人們頻頻招手,但是逝者已去,不能挽回。>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來自地球村的報告最新章節 | 來自地球村的報告全文閱讀 | 來自地球村的報告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