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里雲和月 第七十五章方臘起義

作者 ︰ 農夫王子

原來方臘想好了一個妙計︰用豆腐干來刻官印。這個辦法真是好極了,豆腐干切成同官印一樣大小,又是松松軟軟的,一刻就刻成了。等老先生寫好了假告示,方臘也搞好了豆腐干做的假官印,往告示上一按,正同真的官印一模一樣,不差分毫。老先生看了告示上的官印,也連連點頭佩服。方臘拿了這張告示,就領著全村的窮兄弟,到縣城里去。到了糧庫附近,方臘叫大家先在旁邊小弄里等著,自己帶了一個頂機靈的小伙子,朝糧庫走去。走到糧庫門邊,方臘把假告示交給這個小伙子,對他說;「你在門邊站著,看到我在里面把手一舉,你就馬上把告示貼在牆上,再去把大家叫來。」說完,就放大步子,直向糧庫走去。剛進糧庫大門,衙役就在過道上用刀攔住了他。衙役喝問方臘;「干什麼的?」「領賑災糧!」方臘拿起手里的米袋回答。「縣太爺沒有告示,不能領!」方臘說︰「有告示怎麼辦?」「有告示馬上開庫散糧,沒告示就抓你去坐牢!」方臘一看機會已到,就把手一舉說︰「好,一言為定!」便拉了衙役到門外來看告示。那個衙役朝牆上一看,果然是一張告示︰端正的字體,朱紅的方印,明明是縣太爺出的告示麼!他一時模不著頭腦,呆在那里了。這時,後面一大堆人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叫;「縣太爺告示到處都貼了,為什麼還不散糧!」方臘對衙役說︰「剛才你說的,有告示馬上開庫散糧。現在告示有了,快點開庫;要不,我們自己動手了。」衙役被弄得毫無辦法,又怕人多手亂,鬧起來不得了,只好放大家進糧庫去。方臘和大家進了糧庫,一面搬糧,一面守住大門,不讓衙役走漏消息。等到都把擔子裝滿了,大家才高高興興地揚長而去。

有一天,方臘和兄弟們正在東山坡上闢一塊新梯地。當這塊梯地將要闢好的時候,忽然發現梯地中央有一塊光溜溜的大青石,兄弟們挖它挖不開,撬它撬不動,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方臘是個急性子,怕軟不怕硬的好漢,這時,他扛起一把三十來斤重的開山鋤,大踏步走上來,大吼一聲︰「是泰山,也要把你踢進北海!小小一塊青石頭作得多大的法?」手起鋤落,只听「轟、轟、轟」三下,接著一聲巨響,大青石在山坡上翻了一個身,轟轟隆隆地滾下山去了。回頭看那挖開的青石底下,只見有一塊白里透紅、寒光閃閃的斗大玉石。方臘一見十分高興,縱身跳下去抱起玉石。在太陽下,玉石的光一閃一晃,分外奪目。兄弟們都被這塊奇怪的玉石吸引住了,大家歡歡喜喜圍著看個仔細,還你一句,我一句地不住稱贊。後來,不知哪個兄弟象「百事通」一樣地說︰「听老人們說過,玉石寶貝只有勤勞忠實的人才能領受;做盡壞事的人,即使玉石寶貝到了手里,也會變沒的。」又一個兄弟接過話題說道︰「啊!怪不得早晨天空飛五彩,原來我們桐樹塢要出福星啦!」方臘兄弟們圍著花寶石真是越看越高興,只有機靈鬼方七佛悶聲不響。有一個兄弟問道︰「七兄弟,大哥得寶,是我們的一件大喜事啊!你怎麼不高興?」。

方七佛好像心事重重地說︰「兄弟,你們年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實福中有禍呀!」

方臘他們四十多個兄弟中,要算方七佛最聰明,兄弟們都稱贊他能知古通今,很听他的話。當前,大家听七佛兄弟這麼一說,好像一桶冷水劈頭澆下,頓時從腦門涼到腳跟;剛才那股歡樂勁兒全跑光了。大家只是愣愣地看著方七佛。

方七佛不慌不忙地解釋道︰「當今皇上十分喜歡奇花異石,貪官污吏們更是乘機大肆搜括。你們想想,那班黑良心的官吏知道以後,還會不流涎水嗎?我想,不出一個月,狗官狼吏一定要來鬧個雞犬不寧哪!」有個兄弟憤憤嚷道︰「花寶石是大哥得的,又不是那些貪官污吏得的,這和他們屁相干!」。

方七佛笑笑說︰「貪官污吏要是講理,天下怕就不會亂了!」

緊接著,又有一個兄弟大聲叫道︰「大哥得的花寶石誰也別想搶去!要是那些貪官污吏真的來要,我們索性敲碎他的腦袋,給他點辣味嘗嘗,叫他下次再不敢來!」

方七佛的話,頂靈驗也沒有了。果然在半個月後,縣城里來了兩個公差,大模大樣地叫喊著找方臘。方臘憋住一肚子的怒火回答道︰「我就是方臘,你找我干嘛?」公差惡狠狠地喝道︰「快快獻出縣太爺的花寶石!」

方臘听了哈哈大笑道︰「我有一塊花寶石,縣太爺的我可沒見!」

公差更凶了︰「胡說,這花寶石明明是縣太爺的!所有花寶石都是縣太爺的,快快交出!」

突然,方臘背後有人大吼一聲,亮出一把明晃晃的柴刀︰「要花寶石的,先留下腦袋!」兩個公差一看形勢不妙,扭頭就跑。方臘兄弟們笑得捶胸拍腿。

隔了兩天,縣城里飛來了一隊人馬。他們嚷著說要去桐樹塢取花寶石,又說什麼花寶石聖潔,沖不得邪氣,必須直路去取,直路運回才行。這隊飛揚跋扈的人馬,逢民房就拆,遇莊稼就毀,一路橫沖直間地奔向桐樹塢。沿途的老百姓可遭了殃,個個氣得兩眼出血。後來,百姓忍無可忍了,不知哪個膽子大的人喊一聲「打!」四面八方,男男女女,扛鋤頭的扛鋤頭,舉鐵耙的舉鐵耙,一下子就把官兵包圍住了,只听一聲吶喊,鋤頭飛舞,棍棒並起,一下子就把官兵打得頭破血流,走運的留條活命逃回縣城,到縣太爺面前哭爺叫娘去了。

縣太爺一听,惱羞成怒,大發雷霆。立即調齊了五百精兵,殺奔桐樹塢,口口聲聲要取方臘的腦袋和花寶石。方臘兄弟早已料定縣官的心是越來越狠的,一定有大兵到來。他們背上刀斧、鋤頭,老早在箭門山外埋伏好了。五百官兵領頭的才進桐樹塢,連舒舒服服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掙著,只听得晴天霹靂,一聲鑼響,緊接著喊聲震天,方臘兄弟們跳將出來一陣砍殺,五百官兵便頭斷腿飛,嗚乎哀哉了。

宣和二年(1120年)十月,方臘在萬年鄉洞源里正方有常家做佣工,積極聯絡四方百姓,準備起義。他們的秘密活動被方有常發覺,便派二子方熊向縣告發。十月初九,方臘發現事泄,遂在洞源村殺里正方有常一家(唯三子方庚越牆逃月兌)而舉義。方臘集合千余人,在南山(覆船山主峰擱船)的浙西明教總舵雲心寺誓師。

在誓師會上,方臘慷慨陳詞,憤怒揭發宋王朝的罪惡統治︰「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獨吾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一日飽食不可得。」最後,方臘發出了「東南之民,苦于剝削久矣」的呼聲,號召大家伏義而起,那麼「四方必聞風響應,旬日之間,萬眾可集。……我但畫江而守,輕徭薄賦,以寬民力,四方孰不斂衽來朝?十年之間終當混一矣」。

方臘提出鮮明的政治口號和政治主張,付之于革命實踐。他領導的義軍燒孔廟,毀神像,殺貪官污吏。批判佛教教義中「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虛偽性,指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有甚貧者,眾率財以助……凡出入經過,雖不識,黨人皆館谷焉,人物用之無間,謂為一家。」方臘的政治主張和革命行動,深受貧苦百姓的擁護,數日間聚眾十萬。自號聖公,改元永樂,置偏裨將,以巾飾為別,自紅巾而上,凡六等。鎮壓幫源一帶地主武裝的反抗,佔領青溪縣西北重鎮——萬年鎮,隨即向縣城進發。這時,兩浙路都監蔡遵、顏坦帶領5000兵前來征討。十一月二十八日,方臘將他們一舉殲滅在息坑。這是方臘義軍旗開得勝的第一仗。次日,方臘打下青溪縣城。十二月打出青溪縣,四日攻佔第一座州城——睦州。隨後攻下睦州各縣。方臘率主力部隊西攻歙州,十二月二十日攻克。接著回師東線,向杭州進發。十二月二十九日,佔領杭州,革命力量發展壯大,「眾殆百萬」。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響應方臘起義︰浙北有蘇州石生和湖州陸行兒,浙東有剡縣裘日新,浙南有仙居呂師囊、永嘉俞道安,浙西有婺州東陽霍成富,蘭溪靈山朱言、吳邦。這時在浙西的方臘部將鄭魔王、洪載和響應部隊已佔領了婺州、衢州、處州等地。

在杭州作出了分兵「盡下東南郡縣」的決策,派方七佛率領六萬人馬進攻秀州(今嘉興),以圖北上,攻取金陵,實現「畫江而守」的計劃。這時,童貫率領15萬精兵,已趕到秀州。方七佛攻不下秀州,退回杭州。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退出杭州,由富陽、新城、桐廬、建德、青溪,時戰時退,最後退守幫源。四月二十四日,宋軍從東西兩面包圍邦源(六甲)。方臘在邦源的嚴家(屬于六甲嶺,如今的覆船山下)溪灘,與宋軍作一死戰。在戰斗中,方臘坐騎戰死,戰刀丟失,最後不得不帶親信,退往威坪鎮的邦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極為隱蔽,官軍無法尋找。統制官王稟下令搜山。裨將韓世忠由方庚作向導,收買叛徒方京,才尋得方臘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經過一番殊死搏斗,方臘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將辛興宗隨後趕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機逃月兌,實俘39人,被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臘在汴京英勇就義。

這些是方豪耳熟于胸的故事,說起來頭頭是道、一滴不漏。三人在青山綠水間,听著方臘原來也是在這當中穿行,感嘆不已。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薦、求點擊、求評論、求紅包、求禮物,各種求,有什麼要什麼,都砸過來吧!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八千里雲和月最新章節 | 八千里雲和月全文閱讀 | 八千里雲和月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