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透風的牆。網
「割席斷交」事件逐漸在襄平傳開,華歆成了不務正業的反面典型。其實人們依舊把華歆當作「三人一龍」的龍頭尊敬,畢竟學霸圈子里「不務正業」完全可以表述為「興趣廣泛」。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務正業的學霸依然是學霸。但華歆覺得面子上很不好看,過了不久,就找了個借口向公孫度告辭返回中原了。
五木來送華歆有幾個原因︰
一是五木覺得和華歆還算談得來,只要不涉及那些經書墳典,五木還是很願意和華歆聊天的。這家伙太聰明了,不僅是學霸、棋霸,甚至連五木歌霸的稱號都可以搶了去,只是華歆不會唱五木那種歌,當然更不會唱「偶爸剛弄死他」。
二是五木覺得華歆有些冤枉。就因為貪玩了些就被扣了這麼大的屎盆子在頭上,關鍵是還被弄成了成語流傳到兩千年後,當然華歆自己是不可能知道這些了。貪玩怎麼了?貪玩還能成學霸才是牛人。五木用自己的哲學替華歆辯解。
三是五木覺得關于「割席斷交」這件事,自己多多少少有些責任,畢竟最後是因他拉著華歆下五子棋的。來送送華歆,也算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歉意。不過,即使沒有「五子棋事件」,那個「管惡霸」早晚也要發飆,五木對管寧實在沒有好印象。
來送華歆的人很多,管寧和邴原也來了,大伙送到襄平城外,華歆就堅持不要大家送了,一番客套後,來送行的人走了。但五木沒有走,堅持要陪華歆走上一段。五木不為別的,只因這半年來在城里實在憋悶,整日閑的無聊,陪華歆走一段全當散心了。
華歆的小馬車在前面慢慢走,兩人在後面隨便地聊。五木擅長和各種人打交道,面對華歆這種聰明學霸型,五木就盡量多听少說,只要把自己放在一個虛心求教者的地位就行了,華歆自會滔滔不絕地講,五木只是偶爾順著華歆的話提幾個問題即可。
讓五木頗感意外的是華歆竟然並不怨恨管寧,言語中依然流露著對管寧的尊重、敬佩。華歆的朋友們大多是學霸類型,一起做學問倒是不錯,但日常交往起來卻比較麻煩。相比而言,華歆眼里基本算是「文盲」五木卻是個不錯的交往對象,這個「文盲」言談舉止卻另有一股傲氣和可愛,與五木的交往讓華歆更自信也更輕松。
送出三里多,華歆說就在這里告別吧,五木也不再堅持,拱手道︰「華老師回中原有什麼打算啊?」華歆對五木選用的這個「老師」稱呼感覺很受用,也拱手道︰「在下欲先回平原老家看看,然後去京都洛陽「哦」五木只知道劉備曾在平原呆過,但他實在弄不清確切時間,便言詞含混地說道︰「听說劉備劉玄德好像在平原一帶啊
(作者按︰不懂三國歷史,其實一點不怨五木,責任在鬧心大哥,身為本書作者翻著各種史書都弄不大清楚,人家五木手頭連《三國演義》都沒有,怎麼可能弄清楚。)
「哦,在下與鄧公子所言劉公並不相熟華歆其實是听過劉備名字的,只是在他眼里劉備實在算不上什麼人物,但五木既然有此一說,華歆怕五木與劉備有什麼淵源,所以便推說並不相識,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尷尬。
五木說道︰「劉備劉玄德也可算是一位大英雄啊,現在雖然未成氣候,但日後卻必將干一番大事。華老師若有意倒不妨去拜訪一下五木恍惚記得華歆日後應該是投奔了曹操,但五木畢竟屬于「三國演義系學員」,這類學員的共同特點︰把劉備當正統,諸葛亮當偶像。
五木覺得應該把華歆這樣的學霸級博士待業生推薦給缺人的「潛力股」劉備是很恰當的安排,但他自然不會知道,像華歆這樣的「待崗人員」想找個工作太容易了,三國時代哪有現在這麼多大學畢業生啊,學霸華歆想找個「高管」級工作絕對是個小ae,有「龍首」「職稱」的華歆怎麼可能屈身去劉備那種創業剛起步的小作坊。
華歆也不好表露自己的內心的高傲和對劉備的不屑,但他知道五木卻是出于一番好意,便簡單敷衍了幾句感謝的話。
五木有些失望,華歆也感覺自己方才敷衍得太多草率,有些對不起五木,便從身上摘下一塊玉牌塞到五木手中。「難得與鄧公子如此投緣,」華歆十分誠懇地說道,「此玉在下佩戴多年,今贈與公子,還盼他日相會五木推辭不要,但華歆十分堅決,五木只好施禮感謝,只是自己拿不出合適的回贈,讓五木覺得實在沒有面子。華歆倒並不在意,笑著表示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你來我往地互贈東西反而顯得俗氣了。
兩人客套再三,不停施禮,才算是完成了復雜的送別儀式,華歆上了馬車,揮手作別。
五木目送華歆的馬車漸漸走遠,才感覺到與人分別時內心特有的那種淒涼。拿起華歆贈的玉牌,玉牌入手感覺十分沉重,白色的玉閃著獨特的色彩,五木舉在陽光下仔細觀看,吃了一驚︰這竟然是塊貴重的羊脂玉!
華歆竟送了這麼貴重的禮物給自己,這讓五木越發感覺沒有回贈禮物給華歆實在是太有失臉面了。總不能白拿人東西啊,五木突然有了主意,大喊著追了過去。
連喊帶跑,總算是追近了華歆的車子。听到喊聲,華歆趕緊命車夫停車,跳下來,見五木滿頭大汗跑過來,華歆十分感動︰古人送別講究的就是一送再送,鄧森林這個「粗人」竟有如此「尚古」之風!
五木實在是太冤枉了,雖說中學時學習成績不能說好,但考個「一本」還是綽綽有余,家里有錢,托托關系花了不少錢,最終是畢業于國內最知名的理工大學(沒有之一)。如此出身,在二十一世紀也算是個驕傲,但在華歆眼里,五木竟然成了「粗人」!
五木上氣不接下氣地喘,華歆作揖拱手地感動,兩人就這樣忙活了半天,五木終于能開口說話了。
「華老師,您方才說要去洛陽?」「然也,愚兄正是要趕赴洛陽華歆言語中有一絲驕傲。「不可不可,」五木連連擺手,「華老師萬不可去追隨董卓!」五木自是怕華歆追隨董卓後難免落個亂臣賊子的下場。
華歆一愣,因為他此次前往洛陽,還真是要投奔董卓。事情的原委是這樣︰公孫度雖久據遼東,但其實並無真名實份,董卓一攬朝政後,才準備委任其為遼東太守,目前董卓正在洛陽廣招名流以攏人心,而華歆正要離開遼東,公孫度便將華歆推薦給董卓。
「欸!」華歆擺擺手,隨即面向西南,拱手朗聲道︰「華某此次赴京乃是為國效力,為吾大漢天子盡忠,何來追隨之言?」話雖說得冠冕堂皇,但心里卻也十分詫異︰此次蒙公孫太守推薦投靠董卓只有他們兩人知曉,這個「鄧粗人」怎麼知道了?
五木自是不知實情,只顧勸華歆︰「華老師,鄧某雖系粗人(五木私下听到過學霸們對自己的稱呼,卻並不在乎),但卻懂得一個淺顯的道理,俗話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董卓這個大腿的確很粗,但實屬國賊,天下群雄早已摩拳擦掌要聲討他,董卓絕不會有好下場。華老師您天下馳名,粉絲眾多,但如果華老師您傍錯了人,日後恐怕……」後面的話很簡單,沒必要再說下去了。
「啊?這個……」華歆內心生出一股寒意,這個「鄧粗人」的話雖粗鄙至極,好些字詞也十分古怪,但華歆感覺他說的確是實話,華歆雖遠在遼東,但也能听到一些關于董卓獨霸朝堂之事。五木言語中對自己的關切也讓華歆感動。只是事已至此,總不能憑「鄧粗人」這樣一番說辭就失信于董卓和公孫度。便深施一禮,說了好些感激之話,心中卻盤算︰去了洛陽看看情況再說吧。
兩人再次哩唆地拜別。
把該說的話說完,看著華歆走了,五木心里安穩了許多︰這個建議事關華歆仕途前程,還可能關乎他的生死,總算是償還了華歆的贈玉之情。
回城的路上,五木反復回想自己與華歆的對話,不知道自己方才那番激情勸說是否能起作用,華歆不僅聰明,善于隨機應變,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五木覺得華歆改名叫「華頭」更恰當。
邊走邊掏出那玉牌欣賞,玉的雕工並不精美,五木家中有錢,自己有喜愛收藏屬于小行家,但上面雕刻的復雜紋飾卻非五木所能理解,不停地翻來覆去地看,還真看出點門道︰那些紋飾怎麼看怎麼像現代漢語里的「愛」字!
五木心中一動,隨即「哎呀」一聲︰長亭送別、散步聊天、依依不舍,你贈我玉、我贈你言、滿眼熱淚、滿頭大汗……
兩個男人之間,這、這、這特麼的算什麼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