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神針 中醫針灸常識

作者 ︰ 沐軼

什麼是針灸

針灸即針法和灸法的合稱。針法是把毫針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體內,用捻、提等手法來治療疾病。灸法是把燃燒著的艾絨按一定穴位燻灼皮膚,利用熱的刺激來治療疾病。

針灸是中國古代常用的治療各種疾病的手法之一。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是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手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于哪一經脈,哪一髒腑,辨明它是屬于表里、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使髒腑功能趨于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干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仰。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針灸為什麼可以治病

針灸為什麼可以治病,古今中外一直在研究,說法很多,但至今尚無定論。究其原因,主要是當今對調整人體機能的研究,常局限于神經反射、生化反應和生物分子物理運動的作用方面,而國內外對針灸的研究工作也因此常停留在這些範圍內進行,未能深究到人體潛在功能的作用上。筆者經過長期的針灸治療探討與機理的研究發現,針灸穴位所引起的神經沖動,能激活人體的潛在功能,對人體以神經系統為主的各個系統、器官組織的功能產生強有力的調節作用,以防治各種疾病和抗衰老。這就是針灸的根本機能。

眾所周知,人有很多功能,我國古代老子就說過︰人有天地間的功能;荀子也說過︰人能勝天。現代科學也證實了人體的確有很多功能,但其中僅有10%是顯性的,常在應用,而90%是潛在的,還未被激活利用。人體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功能呢?這是由于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人類從防御侵害、尋求事物和延續生命的三大活動中,歷盡無數艱難險阻和疾病的折磨,設環境而生存產生某些能力,這些後天獲得逐漸進化為先天具有,其中有的功能由于一直在應用,則成為顯形;有的功能雖已遺傳下來,但因後天環境的改變而逐漸不應用了,則為潛在的。凡是功能具有一套行使其作用的功能裝置,它在人體內有機、緊密、精巧的結合,主要包括中樞、內髒、和軀體三大部分。人體的功能裝置內藏著錯綜復雜的分節性牽聯,故亦可稱神經節段功能裝置。在患病時中樞內能建立病理反射來溝通許多功能裝置,以增強防治病患的措施,這也是機體在進化過程中,適應環境生存反應所形成的。

研究結果表明,針灸只需在經絡上,根據「切經」的信息取穴,再根據針感信息行針,就能夠激活人體的潛在功能,活化其功能裝置,發揮強有力的調整作用。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治病療效,而且能治療大量的難治雜病和絕癥,如男女性功能障礙、不育與不孕、小睪丸、幼稚**、乳腺增生、腦積水(或伴有腦萎縮)、血管性頭痛、神經性耳聾、侏儒等。因此人體功能裝置不僅是人體形態功能的局部單元,也是針灸「切經」和針灸治療的局部單元,這就是經絡診治的奧秘。

各種氣功療法、推拿按摩療法、心理療法和行為療法等,實際上也是激活人體各種治病的潛在功能。而針灸激活潛在功能的作用,較上述的氣功等療法快得多、療效高、簡單易行、無副作用,費用也極少。因此怎樣進一步用針灸的方法,或病人易接受地類似針灸的改進方法,根據臨床實際需要安全、充分、靈活地激活人體防治疾病和抗衰老等潛在功能,是值得深入研討研究的。這一原理有可能開創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新醫學,造福于人類。

針灸的基本理論

(1)經絡學說

經絡是什麼呢?原來,我國古代勞人民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醫療實踐中,逐步認識到人體內存在著一些「氣血」流行的通道。這個通道被中醫稱之為經絡。它內而髒腑,外而肢節,縱橫交錯,遍布全身,起到運行氣血的重要作用(類似人體的心血管、淋巴管等)。同時,又通過經絡的復雜聯系,將人體內外表里、上下前後、五髒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筋脈皮肉各個部分,統一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與外界環境相適應(類似人體的神經、內分泌)。經絡既然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當然也是一個十分奧妙、復雜的系統,這個經絡系統包括經脈和絡脈兩大部分,其中經脈是經絡系統的主體部分,大而直行,深而在里,又可分為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兩大類,以及附屬于十二經脈的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小而橫斜,淺而在表,又可分為較大的十五絡脈,以及遍布全身的孫絡、浮絡。

當人體發生疾病時,陰陽失調,髒腑失和,氣血偏盛偏衰,都與經絡、穴位有密切關系,只有熟悉了經絡的循環分布、生理功能,才能用經絡學說說明病理變化,指導辨證歸經,進行針灸治療。

(2)髒腑證治

髒腑,是內髒的總稱。古人稱為「藏象」,藏,指藏于內,就是內髒;象,是征象或形象,意指內髒生理、病理所表現于外之征象,中醫稱心、肝、脾、肺、腎為五髒;小腸、膽、胃、大腸、膀月兌、三焦為六腑。髒腑學說的特點是以五髒為中心,配合六腑,聯系五體、五宮、九竅等,連結成為一個「五髒系統」的整體。其所敘述的髒腑名稱雖與西醫的髒器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義上有很大差別。

髒腑證治是中醫各種辯證論治的基礎,它是根據髒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現,結合八綱、病因、經絡等理論,通過四診合參,對疾病的證候進行分析歸納,借以推斷病因病機,病變部位及性質、正邪盛衰,以確定所患何證,然後根據證來決定治療原則和方藥。

針灸治病在髒腑證治方面的應用較多,如髒腑、經絡之氣輸注于體表的部位稱作腧穴,是針灸施術的部位。腧穴與髒腑密切相關,在疾病情況下,腧穴有反映病痛的功能,一般通路為:邪氣→

經絡系統→髒腑功能失調→表現癥狀(常在腧穴位置)。治療時,通過調節經絡系統而祛邪安髒。

(3)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哲學基本理論,是古人通過長期的生活、生產實踐,對自然界觀察和認識的總結。是古人用以認識和解釋自然界的方法論,古人用五行著重闡述「生化」,陰陽著重闡主「極變」,相當于現代的「量變」和「質變」。它自從被應用到中醫學領域之後,便成為髒腑、經絡的理論基礎,並作為一種認識人體生命過程和疾病過程(即生、老、病、死全過程)的方法論,闡明人體的生理現象、病理變化,指導對疾病的辨證論治。

陰陽理論認為,自然界是物質的,是在陰陽二氣的相互作用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作為自然科學的中醫學來說,也就自然而然地吸收了這一樸素的先進的哲學理論。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不論是生理功能的發揮,還是病理過程的演變,都處于陰陽的變化過程之中,故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發生都是陰陽失調的結果。運用針灸治療疾病,都是以恢復機體陰陽平衡為目的。在針灸臨床上常有左右互取以及前後上下對應取穴法,這是陰陽互引的針灸法則,充分體現了針灸療法重視平衡陰陽的核心思想。

五行理論的基本意義是以自然界五種基本物質代表五種抽象的功能屬性,借以反映事物之間相生相克現象及其規律。五行學說對針灸臨床有著廣泛的指導和重要作用。

艾灸為什麼能治病

每逢端陽節,在自家門上懸掛艾葉、菖蒲,借其芳香氣味來避穢、消災,是大多老年朋友熟知的常識,但艾葉用在針灸方面來防治疾病,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

艾葉是常用的中藥之一,性溫、味苦、辛辣、芳香,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中醫醫生多在虛寒性的出血癥、月復中冷痛、月經不調、崩漏下血時配伍應用。而用得較多的,還是針灸方面,把艾葉制成艾絨、艾炷、艾條等點燃後,借灸火的熱力,給人體溫熱性剌激,並能使藥力內透,

通過經絡腧穴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等防病治病的目的。

古代醫書《醫學人門》中說:「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說明灸法是除藥物、針刺之外的一種重要治療方法。在傳統的灸法中,艾灸只是灸法的一種,此外,還包括用燈心草蘸油點燃淬燙為位的燈火灸,用一些剌激性較大的藥物,如大蒜;白芥子、旱蓮草等搗爛後敷貼體表,讓其發泡的無針灸,以及艾灸與其他方法配合運用,如在艾灸時墊隔生姜、食鹽、胡椒粉的隔物灸,把艾條切成小段插在已刺人穴位的針柄上的溫針灸等等。它們各有其特點和適應癥,

針灸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選用不同的灸法來治療的。

針灸的主要治療作用

針灸治病是采用獨特的針刺和艾灸等方法來達到其防治疾病的目的,具有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的作用。

調和陰陽

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來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出現偏盛偏衰的結果。對于這些髒腑經絡功能失常的病理變化,運用針灸方法則可以調理陰陽,補偏救弊,恢復陰陽相對平衡,促進陰平陽秘,保持精氣充沛,形氣相合,神氣內存。

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主要是通過經絡腧穴配伍和針刺手法來實現的。例如︰胃火熾盛引起的牙痛,陽熱偏盛,治宜清胃瀉火,取足陽明胃經腧穴內庭,針刺瀉法。

寒邪傷胃引起的胃痛,屬陽邪偏盛,治宜溫中散寒,取足陽明胃經腧穴足三里和胃之募穴中脕,針刺瀉法,並灸。

腎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眩暈,屬陰虛陽亢證,按著「陰病治陽,陽病治陰」的原則,治宜育陰潛陽,取足少陰腎經腧穴太溪,針刺補法;取足厥陰肝經腧穴行間,針刺瀉法。

脾陽不足引起的慢性泄瀉,屬陽虛陰盛,治宜溫陽散寒,取足太陰脾經腧穴陰陵泉等穴,針刺補法,並灸。

由于陰陽之間可以相互化生,相互影響,故治陰應顧及陽,治陽應顧及陰,在調和陰陽時,常采用「從陰引陽,從陽引陰」的方法,臨床上最常見的是運用募穴、背俞穴來調養髒腑的陽氣和陰氣。

扶正祛邪

疾病的發展過程,是正氣和邪氣的相互斗爭的過程,正邪力量消長決定疾病的發展和轉歸,邪勝于正則病情加重,正勝于邪則病情減輕,因此,扶正祛邪是保證疾病趨向良性轉歸所不可缺少的。針灸治病,就在于能夠發揮其扶助正氣,祛除邪氣的作用。

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主要是通過針刺手法和腧穴配伍來實現的。例如︰

在刺灸方面,針刺補法和艾灸都有扶正的作用;反之,針刺瀉法和刺血療法都有祛邪的作用。

在腧穴配伍方面,膏肓俞、氣海、關元、命門等穴,多在扶正時選用;十二井穴、十宣、人中等穴,多在祛邪時選用。

如見面色蒼白,大汗淋灕,四肢厥冷,脈微的虛月兌證,治宜回陽固月兌,急取關元、神闕,大艾炷灸之,並取足三里,針刺補法。如見高熱神昏,煩躁口渴,脈洪大而數的外感溫熱證,治宜瀉熱開竅,取十二井穴用三稜針點刺出血,再取大椎、曲池針刺瀉法。

扶正與祛邪,方法不同,但二者相互為用,相輔相成,既可先祛邪後扶正,又可先扶正後祛邪,或扶正與祛邪並用。一般以「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為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療效。

疏通經絡

經絡系統遍布體內,縱橫聯系,交叉出入,溝通表里,聯系上下,構成人體氣血運行通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若由于種種原因,導致經絡不通,髒腑肢節失卻溫煦濡養,氣血閉阻,則會疾病叢生,或滯或瘀,或虛或實,或寒或熱,或氣血失和,或陰陽偏頗。針灸治病則可利用其「疏通經脈,調和氣血」的作用,根據經絡與髒腑在生理病理上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機理,在經絡循行分布路線和聯系範圍內選取一些腧穴,進行針刺或艾灸,使經絡暢通,營運有度,氣血調和,陰陽平衡。

針灸疏通經絡作用同樣主要是通過經絡腧穴的配伍和針刺手法來實現的。以足陽明胃經為例︰

足陽明經氣偏盛之牙齦腫痛,取本經內庭穴,瀉熱通經止痛;足陽明經氣偏衰的胃痛,可取本經足三里穴,溫通經絡補虛止痛;足陽明經氣逆亂,包括濁氣上逆的嘔吐,清氣不升的月復脹、月復瀉等。亦可取本經足三里穴,升清降濁,調和胃氣;足陽明經氣阻滯引起的股髀部疼痛、麻木,可取本經髀關、伏兔等穴,疏通經氣,暢和氣血。

什麼是「針感」

針感是一種深部感覺,有的定位明確,有的定位不甚明確。其性質多為酸、脹、重、麻、觸電感,其中最常見的是酸、脹兩種。臨床上可單純一種,也可見幾種感覺混合出現。另外還有一些不常見的針感如抽動感、蟻行感、熱感、涼感等。

由于不同穴位之間上述各種組織結構的復雜程度不同,而刺激不同組織所產生的各種針感的出現率也不同,這可能是決定不同穴位之間甚至同一穴位不同深度間針感性質有所差別的內在因素之一。刺激的方法不同,針感的性質也不相同,在同一穴位(內關穴)手法運針的針感多為酸脹感;電針刺激則多為麻感。又如同一神經干,用眼科鑷子踫時產生麻的感覺,而用針刺時產生酸的感覺,手術刀分離它的鞘膜時產生麻的感覺,手搓它時又產生重的感覺。

人體實驗表明,用毫針直刺印堂穴,針感為脹為主;直刺外膝眼穴,針感以酸、脹為主;而直刺合谷、內關、昆侖三個穴位可出現多種針感。用直接刺激經手術暴露的各種組織的方法,從病人的感覺反應得知︰雖然刺激穴區的血管、神經、肌肉、肌腱和骨膜等各種組織都可引起酸、脹、重、麻等多種形式的感覺,但刺激不同組織所引起的各種感覺所出現的頻次不一樣;刺激神經干、較多引起麻感,刺激肌肉、肌腱、骨膜多引起酸脹感,而刺激血管則多引起痛感。

運針手法不同,針感性質亦異,如在內關行提插捻轉手法時麻感的出現率較直刺時明顯增加,這可能與提插捻轉時易刺中正中神經有關。與此相反,在合谷穴行提插捻轉手法時,麻感反而減少,而酸感的出現率明顯增加。除合谷穴外,印堂、外膝眼、昆侖等穴在提插捻轉時,酸感的出現率也不同程度的增加,這可能表明︰提插捻轉所產生的機械刺激比較容易產生酸的感覺。

什麼是暈針

正常的針刺,患者除在進針時稍有輕微的疼痛外,針刺局部或身體上可有酸、麻、重、脹或舒適的感覺,一般人都能接受。只有在針刺過程中感到精神疲倦、頭暈眼花、惡心欲吐,甚至出現面色蒼白、心慌汗出、突然昏倒等癥狀時,才屬于暈針。一般認為,這是由于多種原因引起的一時性腦缺血、缺氧。初次接受針灸治療的患者由于精神緊張,加上針刺時患者饑餓,或者大汗、大瀉、大出血後體質虛弱,又采用了站立、坐姿的體位所致。針灸醫生針刺手法太重、診室環境不好、悶熱或寒冷也是引起暈針的原因之一。

發生暈針時,只要及時拔去患者身上的全部留針,扶持患者平臥,頭部放低,松解衣帶,注意通風和保暖,或給患者飲溫開水,暈針現象一般幾分鐘就可消失。對出現暈厥的可指掐或針刺人中、內關、足三里或艾灸百會、關元、神闕等穴。必要時配合現代急救措施,很快就可恢復正常。

針灸處方四要素

(1)中醫、針灸辨證︰即根據中醫、針灸理論和診療方法,對疾病進行全面檢查、分析,制定出診斷、治療、觀察等的原則和方法。

(2)治療法則︰根據上述辨證,即可確立相應的治療方法,比如中醫辨證屬「膀胱濕熱」,針灸醫師就用「清熱利濕法」;「脾腎陽虛」就用「溫補脾腎法」

(3)選穴、配穴︰針灸治病是通過各種刺激方法作用于穴位來實施的。光有治療還不行,醫師要根據一定方案來選取穴位,

把不同穴位配合在一起,發揮最佳的治療作用。

(4)具體實施方案︰找準穴位後,醫師就會確定用針刺還是用艾灸,用補法還是用瀉法,等等。有了這些具體方法,才能真正起到治療作用。

這四個環節是相互關聯的,缺一不可。正規針灸醫師在為患者治病過程中,不管有沒有一紙看得見的處方,他在針灸治療過程中一定會遵循上述原則,

即針灸處方四要素。

急癥針灸的應用特點

急癥,系指突然發生的疾病或意外損傷而言,有時也包括輕的病癥驟然轉劇或慢性病癥的急性發作。它往往是邪毒過強、損傷過重或致病因子長期作用于機體的結果,表現為氣血急劇閉阻或衰竭、髒腑功能逆亂、陰陽極度失調等。急癥來勢凶猛,病情危重,易于逆變,若不迅速救治,常可危及生命,因此,急癥防治一直屬于醫學科學最為重要的課題之一。

從歷史上看,中醫一直被廣泛應用于治療各類急癥,自周秦迄至明清,代有發明,療效卓著。也正是在同急性疾病的長期斗爭中,構成了祖國醫學的每一個重要進程。如對急性外感熱病、溫熱病救治規律的探索和總結,促使傷寒與溫病學說的誕生;而金元時期的各派論爭,在很大程度上也圍繞著急癥。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中獨特而重要的非藥物急救方法,也是最早應用于救急的療法之一。早在公元前5世紀,名醫扁鵲就運用針刺及熨法成功地搶救了虢太子的「尸厥」,成為千古美談。在歷代一些有關急癥治療的醫著中,如《肘後備急方》等,都記載了大量針灸救急的內容;還出現過如《備急灸法》這樣的專門性急癥著作。長期臨床實踐已經表明針灸在急癥治療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近代,隨著西方醫學的傳入,由于其具有方法學上不可否認的長處,在急癥治療中逐漸佔據統治地位,使得包括針灸在內的很多行之有效的傳統療法反而湮沒不彰。

進入二十世紀下半葉,一方面,疾病譜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在現代難治病逐漸佔據重要地位的同時,急性病癥的表現形式和病種也有更新和擴展;另一方面,由于回歸自然的思潮的掀起,人們尋求副作用小,非手術療法的願望愈來愈強烈。所以,特別從六七十以來,中醫治療急癥成為我國中醫、中西醫結合界新一輪熱潮。幾乎與此同時,廣大針灸工作者也同其他中西醫基礎研究和臨床醫務人員一起,對急癥針灸進行了實踐、提高和推廣,取得長足進展。和傳統的以個體經驗不同的是,通過一個一個急性病癥的具有相當數量樣本的治療觀察,運用各種現代手段驗證對照,進一步表明,針灸療法確實是現代急癥救治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方面。而且有著不少為其他療法所不及的長處。

針灸救急大致有以下一些應用特點︰

(一)雙相調節平衡陰陽

急癥救治,以挽救生命,解除危急癥候為首務。關鍵在**速有效地平衡逆亂之陰陽。針灸的基本作用即是「調陰與陽」(《靈樞?根結》)。急癥之陰陽失衡,主要表現有二︰一為氣血活動異常。如氣血驟閉,針灸可宣痹通閉,恰如孫思邈所雲︰「凡病、皆由血氣壅滯,不得宣通,針以開道之,灸以溫暖之」(《千金翼方?卷二十八》);如氣血劇竭,針灸亦可補氣滋陰,回陽救逆,所以《靈樞?終始》指出;「凡刺之道,氣調而止,補陰瀉陽,音氣益彰,耳目聰明」;二為神志活動異常。不論氣血痰食閉阻清竅,或系氣血虛少不能上承所致的各種神明失常狀態,均可用針灸「治神」,予以調節。如休克一癥,歸屬厥月兌,為邪勝正虛而陰陽有離決之狀,神明受擾,病情危重,借針灸調節之功,激發經氣,常能使陷入衰竭之髒器功能平復,神志回復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針灸調節具有雙向的特點,即在扶正的同時,又可祛邪。這在復雜多變的救治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試以針灸抗炎為例,急性炎癥均包括防衛反應和損傷反應兩個方面,防衛反應太過或不及,均會使炎癥加重;而損傷反應任其發展,亦將招致病變不可逆轉。已經觀察到,針灸治療既能提高機體的正常防衛反應能力,控制過分的防衛反應,使它保持在適度的狀態,同時又有效地抑制損傷反應,減輕對機體的傷害。

針灸在急癥救治中的調節作用,目前已經得到了大量臨床研究和動物實驗的證實。我們將在後面各論中詳細討論,這里就不贅述了。

(二)迅速及時簡便經濟

急癥治療,強調一個「急」字。急癥病急勢猛,多應就地施治,以免貽誤搶救時機。現代醫學在救治上雖有各種有效措施,但一般需復雜的設備及必要的藥物;中醫治療雖不要求更多的設備,然而也要具有療效確切的藥物,特別是速效高效的藥物,且其給藥途徑及藥物劑型尚在進一步改進中。而在這一點上,針灸最有長處。它不受地點、時間、設備、藥物等各種條件的限制,器具簡單,隨時隨地,均可應急。

由于針灸應用迅捷簡便,就能及時控制病勢,有利于做到急病急治。急癥初期,邪正相爭,往往邪偏盛而正未衰,重在快速截斷,及時應用針灸之法,常可頓挫其鋒,防止變癥發生。即使一些不適于單一針灸治療的急癥,通過及時處置,亦能轉急為緩,為進一步的中西醫治療提供良好的基礎。如急性心肌梗死,近年來一些單位就應用內關穴止劇烈發作的胸痛,止痛率達到100%,再配合其他中西醫療法,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

經濟是急癥針灸的又一大特點。日益增長的醫療費用已經成為不少國家政府和患者的沉重負擔。急癥救治是其中一筆重要的支出。針灸治療無論從節約藥品資源還是節省醫療開支都有其它療法難以替代的作用。

(三)適應範圍廣泛極少副作用

據統計,在目前300余種針灸適應病癥中,急癥佔百種以上,遍及內、外、婦、兒及五官等各科。應用如此簡單的刺法和灸法卻能有效地救治這麼多急性病癥,確為其他療法所不及。適應範圍的廣泛還表現在,針灸既可以單獨治療急癥,如急性細菌性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等;也可以以針灸為主,配合其他中醫或西醫的療法,如膽石病等;還可以針灸為輔,以其他療法為主,如急性彌漫性月復膜炎、急性心肌梗死等。隨著人們對急癥針灸救治規律的進一步認識,針灸的各種變革方法(如電針、穴位注射、穴位激光照射等)日益增多,針灸治療的急性病種還在不斷增加之中。

目前臨床上應用于治療急性病癥的化學合成藥物幾乎都存在嚴重程度不同的毒副作用,中藥盡管好一點但其中不少也有一定的不良反應。藥源性疾病已對人類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藥物的短處正好是針灸之長,一般而言,只要正確掌握其操作方法,針灸極少產生毒副作用。1997年11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召開的針灸听證會上將這一條作為向世界推廣針灸醫學的重要依據在之一。減少和避免治療過程中的毒副作用,對處于急癥狀態的患者來說,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四)用以預防急癥

急癥病勢急重,對機體戕害明顯,病人遭受痛苦較大。因此預防急癥的發生,歷來是急癥防治學中重要的內容。應用針灸預防急癥,也是針灸療法的一大特點。早在唐代就明確地記載了以灸法預防惡性瘧疾的經驗︰「凡人吳蜀地游宦,體上常須三兩處灸之,勿令瘡暫差,則瘴癘溫瘧毒氣不能著人也」(《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明代《針灸大成》也提到灸防中風。

建國後的一系列工作,進一步證實了針灸確實可以預防急癥。在臨床上,五十年代末就有人通過2000余例觀察,發現針灸對小兒急性脊髓灰質炎具有一定預防作用;在動物實驗上,電針或穴位注射動物某些穴位後,該組動物放血後血壓下降程度,停止放血後血壓回升速度及存活率均較對照組為高,表明針灸對動物休克的發生,具有某種預防作用。另外,一些機理研究的實驗中也觀察到,

針灸能增強細胞及體液免疫作用。特別是針灸能促使抗體的產生提早或在血液中維持的時間延長,且可令長期降低的抗體增多,效價增高。這為針灸可以預防急性傳染病,提供了理論依據。

盡管針灸療法在急癥救治中具有上述重要特點,但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引起針灸界及關心這門學科的人們重視。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在不少治之有效的急性病癥中,針灸療法尚未列入常規措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種是對古往今來大量的這方面的臨床實踐有待全面的、系統的、客觀的總結,以作出科學的評價,同時,針灸防治急癥還需要進一步積累和探索,使治療方法更趨完善,治療效果更為提高。當前的一個首要任務是,如何進一步加強急癥針灸的標準化、規範化研究。天津中醫學院的石學敏教授,在針灸治療急性腦血管病上從大量實踐中所總結出的量化方案,應該說具有表率作用。作者撰寫本書即是一個嘗試。這有後面還將提到。

2.對針灸在急癥救治中的確切作用于應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如上所述,針灸的作用主要在于調動機體本身的抗病能力。由于急性病癥癥情復雜嚴重,變化多端,常可超出機體本身調節範圍。在這種情況下,僅僅依靠單一的針灸往往不能奏效,或者只能對某一癥侯有效,或者只能在某一階段有效,而必須積極配合中醫或西醫的救治之法。所以,我們既要充分評價針灸在急癥救治中的作用,又要防止「萬病一針」的偏向。

3.急癥針灸防治機理有待進一步闡明。因為機理的闡明,將會對急癥針灸的治療效果的提高和範圍的擴大帶來新的突破。雖然已經作了不少工作,但仍是薄弱環節。迄今為止,急癥針灸,其理論依據,主要是形成于《內經》的傳統針灸經絡理論,在方法上,很大程度依然古代和現代醫家長期大量的經驗積累。要提高針灸在急癥救治中的地位,充分發揮針灸所長,這顯然是關鍵之一。這需要針灸工作者團結有志于此的各門學科工作者共同做出努力。

刺血法和火針法禁忌

一、刺血法禁忌

刺血療法是一種損傷性的穴位刺激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三稜針和皮膚針刺血,臨床上尚有用小眉刀或手術刀刺血。為了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應嚴格注意下列點。

(一)、熟悉刺血禁忌癥

刺血的禁忌癥,在《內經》中已經初步提出,如《靈樞?血絡論》雲︰「脈氣盛而血虛者,刺之則月兌氣,月兌氣則僕」,又如「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僕不得言」(《靈樞?經脈》),表明氣血虛弱體質差者,不宜刺血,否則易引起虛月兌。

目前一般認為有以下情況,不宜施行用三稜針、小眉刀或手術刀放血的刺血療法。

1、貧血、低血糖、有血液病或出血傾向者。

2、肝腎或心髒有嚴重疾患、有出血性疾病不用本法;孕婦、年老體弱者宜慎用。

(二)、針具和刺血部位必須嚴格消毒,以防引起感染。三稜針須放在高壓蒸氣鍋內,于15鎊汽壓,120℃高溫下,保持15min以上。每根消毒過的針,使用一次即須再次消毒。不宜用高壓或煮沸消毒的皮膚針針具、手術刀等,可用75%酒精浸泡20∼30min。目前,臨床正在逐步推廣一次性無菌三稜針和皮膚針,應是方向。刺血的穴位,消毒應嚴格。可先用2%的碘酒涂擦穴區局部皮膚,再以75%的酒精月兌碘,即用酒精棉球由內向外擦去碘酒。

(三)、刺血前,要對患者做好解釋工作,消除對放血的顧慮,以免引起患者緊張,發生暈針等意外事故。刺血引起的暈針,與一般毫針刺所致類似︰輕者︰頭昏、眼花、惡心、眩暈;重者,可有臉色蒼白、脈搏微細、汗出肢涼、血壓下降,甚者失去知覺。其處理方法亦同︰應立即停止繼續治療。輕者令患者平臥,雙腳抬高,喝點溫開水即可;重者可用艾條燻灸百會穴,或針刺人中、涌泉等。

(四)、刺血時必須注意操作方法,刺絡時,下手不可過猛,恰當掌握出血量,防止傷及其它組織。關于出血量多少問題,古籍記載不一,有多有少。主張少者,如《素問?玉版論要》雲︰「夏刺絡俞,見血而止」,似指微量;後世醫書,有「出血如豆」之說,量亦不多。而《內經》屢見載有「血變而止」,意為血色由紫變紅,血量顯然較前為多。宋代樓全善治療喉痹出血量達半盞,而金元?張子和在《儒門事親》中所述的刺血量多用升、斗、杯、盞計量,雖然古今計量不同,但還是較大的。那麼究竟以多少為宜,我們認為應該因病而異,因人而異,因針具而異。

(五)、刺血一般是指刺破靜脈出血,切忌刺中動脈,故在有動脈分布部位刺絡時,極宜謹慎。臨床上已發生因三稜針刺血不當,刺破較大的血管造成出血不止。

二、火針法,古稱焠刺、燔刺,是用特制針具燒紅後刺入腧穴或特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此法始見于《靈樞?官針》︰「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使用本法要重視以下注意事項。

(一)、治療前宜檢查針具,發現有剝蝕現象的不宜再用。

(二)、火針刺激強烈,體質虛弱者、小兒及孕婦應慎用或不用;某些易發生意外事故的部位如胸背部、頸項部等應慎用。

(三)、熟悉穴區解剖,避開血管、肌腱、神經干及內髒器官,以防損傷。

(四)、燒針是使用火針的關鍵步驟,在使用火針前,必須把針燒紅才能針刺。

(五)、根據病情、年齡、針刺部位的肌肉厚薄及血管深淺情況正確掌握

針刺深度。一般而言,四肢、腰月復針刺宜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針刺宜淺,可刺1∼2分深。主要應據病變深淺為準,以針芒達到或接近為度;淺刺時,叩刺力量不能太猛,須均勻、稀疏,以免造成表皮剝月兌。火針一般間隔3∼6天治療一次,病程按病情、體質而定。

(六)、面部慎用火針,因火針刺後有可能留下較小的疤痕,因此除治面痣和扁平疣等外,面部一般不用火針。

(七)、針後局部出現紅暈或紅腫未能完全消失時,則應避免洗浴,以防感染。

(八)、針後局部發癢,忌用手抓搔,以免感染。

(九)、針孔處理︰如針刺1∼3分深,可不作特殊處理,若針刺較深,針後可用消毒紗布敷貼,用膠布固定1∼2天,以避免感染。

什麼是灸法

灸法的概念

灸法就是用艾絨或其他藥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部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藥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灸法的特點

灸法雖為古代療法,但療效獨特,古有「灸治百病」之說,現代研究已證明︰灸法可以調整髒腑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因此現代灸法運用仍很廣泛。針、灸兩法各有特點,不能互相替代。例如︰灸法的溫熱保健作用等針刺法難以達到;而放血及對深部組織病癥的作用,又是灸法所不及。二者之間具有共同性、互補性和特異性。

灸法簡介

我國灸法種類很多,但總的來說可分為艾灸法和非艾灸法兩大類。

一、艾灸法

艾灸法,它是以艾葉制成艾絨作為灸材的一種施灸方法。無論古代還是現代,臨床上應用得最多最普遍的是本法。

艾灸法分艾炷灸和艾條灸。艾炷灸又有著膚灸(直接灸)、隔物灸(間接灸)之分;艾條灸則有溫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及按壓灸、隔物懸灸等不同種類,其治療作用各有特點。由于「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名醫別錄》),作為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理氣祛寒,回陽救逆等作用,制成艾絨後易于燃燒,氣味芳香,火力溫和,其溫熱能穿透皮膚,直達組織深部,因此,艾灸法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和迅速發展。

艾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Artemisia

argyiL ant.)的干燥葉。又稱冰台、醫草、灸草、家艾、甜艾等。艾名的來源,《本草綱目》載為︰「此草可乂疾,久而彌善,故字從乂

,而名‘艾’」。「冰台」一名來自「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博物志》),醫草(《名醫別錄》)和灸草(《埤雅》),均因醫家用其灸治疾病而得名。我國各地均產,故還常根據其產地定名,如河北產者稱北艾,浙江四明產者稱海艾,湖北蘄州產者稱蘄艾。

艾是我國勞動人民認識和使用較早的植物。《詩經•王風》︰「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屈原名篇《離騷》中寫道︰「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表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應用。這種應用,當以藥用為主,這可從其他的一些典籍中可得到印證,如《孟子》載︰「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莊子》中有「越人燻之以艾」之說。

而將艾灸作為一種具體治療方法並記載于醫學典籍上,則首見于《五十二病方》,內載二個用艾治病的處方,其中一方即為以艾葉作直接灸療,治療男子腸疝︰「禿貴()︰取垢,以艾裹,以灸頹者中顛,令爛而已」。意為取粗麻的碎末裹在干燥的艾葉里,在頹疝患者的頭頂正中部灸治,直至局部皮膚燒灼潰爛為止。稍後的《靈樞》一書中,提到的灸療也是以艾葉作材料的,並有「其治以針艾」之說,已將「艾」作為「灸」的代名詞了。歷代醫籍雖也曾記載其他灸材,但均無艾應用的廣泛和歷史之久遠。艾葉作為藥物記錄,以梁•陶弘景《名醫別錄》最早,對其藥性理論作了較全面的論述︰「艾葉︰味苦,微溫,無毒,主灸百病」。宋•蘇頌《圖經本草》是最早對艾葉生藥學內容有較完整記載的專著,雲︰「艾葉,舊不著所出州土,但雲生田野。今處處有之,以復道者為佳,雲此種灸病尤勝,初春布地生苗,睫類蒿而葉背白,以苗短者為佳」。明代李時珍則十分推崇用蘄艾施灸,他在《本草綱目》中指出︰「(艾葉)自成化以來,則以蘄州者為勝,用充方物,日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壇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為異也」。

施灸用的艾,首先要求采女敕的艾葉,以春季采集為佳,且放置的時間要久。故宋代蘇頌《本草圖經》說︰「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葉暴干,經陳久者方可用」。唐時孫思邈《千金翼方•卷十七》則認為︰「凡用艾葉,須用陳久者,治令細軟,謂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則易傷人肌膚」。其次,艾絨制作時,要去除雜質和灰塵,艾絨要搗得爛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敘述頗詳︰「取淨葉,揚去塵屑,入石臼內,木杵搗熟,羅去渣滓,取白者再搗,至柔爛如綿為度。用時焙燥,則灸火得力。」古人的這些經驗,至今仍有借鑒意義

現代,對艾葉的應用研究更趨深入。在品種方面,發現全國各地除了正品艾葉(yi)為主要使用品種以外,還有不少地區將艾蒿(andulaefolia

DC.)、魁蒿(ncepsPamp.)作為艾葉使用。據統計目前國內艾的品種達20余種之多。前3種因歷史的原因,可視作艾葉的代用品,其余20多種則應視為艾葉的混偽品而予以區別。在艾葉的品質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蘄艾在揮發油及微量元素含量、燃燒放熱量等方面明顯優于其他地區所產艾葉。在艾葉采收期研究中,以艾葉的揮發油的醇浸出物含量以各中所含化學成分的多少為指標的研究結果表明,艾葉的采收期以端午節前後(5∼6月份)最為適宜。在每天的采集中又以中午采收的揮發油含量最高。

由于艾葉具有︰取材方便,價格低廉;艾絨便于制作成各種形狀的艾炷、艾條;艾易于點燃,燃燒時熱力溫和持久,能竄穿皮膚,直達深部等優點,所以應用至今,久盛不衰。

二、非艾灸法

非艾灸法是指不是以艾絨作為剌激源的灸法,是我國豐富多采的灸法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非艾灸法又因其剌激源的不同而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以溫熱作為剌激源的熱灸法;一類是在常溫下以某些對皮膚有一定剌激作用的物質進行灸治的冷灸法,也稱為天灸法,現代亦稱為;發泡或引泡療法;另一類則是以溫度在攝氏零度以下的剌激物作用于穴區達到灸治目的的冰凍灸法。

非艾灸法,尤其是熱灸法和冷灸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早在晉代《肘後備急方》中就載有用蠟灸法治狂犬咬傷,方法是「火灸蠟以灌瘡中」。唐?《千金翼方》治療疔瘡以竹茹為熱源︰「刮竹箭上取茹作炷,灸上二七壯。」在宋代的《針灸資生經》中更對冷熱兩類灸法均作明確記述。如熱灸法,就提到用干燥的鼠糞燃著施灸︰「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壯效也。」另如冷灸法︰「鄉居人以旱蓮草搗碎,置在手掌上一夫,當二筋中以古文錢壓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謂之天灸。尚能愈瘧。」到明代,非艾熱灸法有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類似艾條灸的桑枝灸、桃枝灸等,如李梴的《醫學入門》︰「桑枝燃著,吹息火焰,以火頭灸患處。」而桃枝灸則更類似雷火針法︰「取桃枝削為木針,如雞子大,長五六寸,平之。用時,以棉紙三五層襯于患處,將針蘸麻油點著,吹滅,乘熱針之。」(《本草綱目》)。除此之外,明清時期還出現各種不同形式的非艾灸法,諸如燈火灸、神燈照法、藥錠灸法、藥捻灸法以及水灸等法。非艾灸法在現代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一方面是對傳統方法的揚棄,即將一些已不適應現代臨床的灸法如桑枝灸、桃枝灸及鼠糞灸等淘汰出局,而對一些確有價值的灸法予以挖掘、完善、推廣、提高,特別是一些少數民族的灸法如壯族藥線灸,更得以繼承發揚。另一方面,隨著現代科技的參與,出現了大量新的非艾灸法。這些,我們都將在以下章節中分別予以介紹。

灸法的適應證

一、古代灸法治療的病證

《靈樞•官能》說︰「針所不為,灸之所宜」。一方面表明灸法有特殊療效,針刺灸法各有所長,灸法有自已的適應範圍;另一方面,灸法還可補針藥之不足,凡針藥無效時,改用灸法往往能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古人對灸法適應病證的長期大量的臨床觀察,表明灸法不僅能治療體表的病證,也可治療髒腑的病證;既可治療多種慢性病證,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癥;主要用于各種虛寒證的治療,也可治療某些實熱證。其應用範圍,涉及臨床各科,大致包括外感表證、咳嗽痰喘、咯血衄血、脾胃虛證、氣滯積聚、風寒濕痹。上盛下虛、厥逆月兌證、婦兒諸疾、頑癬瘡瘍、瘰 腫毒等。對此,歷代醫著多有載述。如《黃帝內經》提到灸治癲狂、癰疽,《諸病源候論》也有灸治中風及各類心痛急癥的記載。《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尤倡灸療治療急難諸癥。《太平聖惠方》最早記載灸治小兒急癥,達47種之多。《備急灸法》詳述了22種急癥的灸治方法,為灸治急癥的專書。《針灸資生經》創天灸截瘧。《外科正宗》力倡灸治瘍科急癥。《神灸經綸》對傷寒發熱、白虎歷節風、癲狂、中暑、腸癰、乳癰。青盲、喉痹等諸多病證均施以灸法。

值得一書的是,古人在灸療保健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國保健灸在唐代開始得到重視,當時主要從防病角度出發。如《千金翼方》雲︰「一切病皆灸三里三壯。」而《外台秘要》進一步指出︰「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足三里,令人氣上眼暗。」這里實際上已涉及到灸療的健身強體作用了。到宋代灸療保健作用已被充分認識,如《針灸資生經》提及︰「氣海者,元氣之海也,人以元氣為本,元氣不傷,雖疾不害,一傷元氣,無疾而死矣。宜頻灸此穴,以壯元陽,若必待疾作而後灸,恐失之晚也。」除氣海穴外,不少醫著還總結了其他的一些穴位。如《扁鵲心書》雲︰「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門、中脕……亦可保百余年壽矣。」張杲的《醫說》強調「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釋為化膿灸後,灸瘡未愈之前即為不干。意指反復灸足三里,可起到保健作用。《扁鵲心書》還提到了保健灸的某些操作之法,如「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該書也載述了一些實例︰「王超者……年至九十神彩腴潤……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饑。至今臍下一塊如火之暖。」《針灸資生經》也載有︰「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

最具借鑒意義的是某些宋代醫家的自身體驗,王執中在《針灸資生經》中提到「予舊多病,常苦氣短,醫者教灸氣海,氣遂不促,自是每歲須一、二次灸之。」竇材也深有感觸︰「余五十時,常灸關元五百壯,即服保命丹、延壽丹。漸至身體輕健,羨進飲食。六十三時,因憂怒,忽見死脈于左手寸部,十九動而一止乃灸關元、命門各五百壯,五十日後死脈不復見矣。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扁鵲心書》)。明清醫家有保健灸上雖無較大發展,但也有所繼承,如明•張景岳在《類經圖翼》卷八載︰「在神闕行隔鹽灸,若灸至三、五百壯,不唯愈疾,亦且延年。」《玉龍經》亦載有︰「膏肓二穴治病強,此穴原來難度量,斯穴禁針多著艾,二十一壯亦無妨。」

民國時期的著名針灸家承淡安曾介紹一種叫「仙傳壽灸療」的保健灸療,具體操作為︰取涌泉穴,「每月初一日起灸到初七日止,每日卯時灸到辰時。每逢艾灸時,艾團如小蓮子大,如痛則除之。姜片用與不用,隨人自便,均至知痛止而已。每逢初一日,每足灸二十六壯,初二日灸七壯,初三至初七日均同初二日之法行之。」

總之,古人認為艾灸對寒熱虛實諸證都可應用,但無論用于何種疾病,醫者都必須詳察病情,細心診斷,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體質,選擇合適的穴位和施灸方法,掌握運用適當的補瀉手法和灸量,該灸則灸,以適合病證為原則。這些都可供臨床借鑒。

二、現代治療病證

目前,灸治病證約在二百種左右,其主要適用病證如下。

1.內科病證︰感冒、急性細菌性痢疾、細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性月復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肝硬化、支氣管哮喘、呃逆、慢性胃炎、胃下垂、風濕性關節炎、冠心病、高血壓病、流行性出血熱、白細胞減少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肥胖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艾滋病、硬皮病、中風、遺傳性共濟失調、急性脊髓炎、周圍性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雷諾病、紅斑性肢痛、股外側皮神經炎、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不寧腿綜合癥、精神分裂癥、癲癇、慢性腎炎、腎下垂、陽痿、功能性**不能癥、**異常癥、惡性腫瘤、放射反應等。

2.外科病證︰急性炎癥、癤、指(趾)感染、急性淋巴管炎、頸椎病、骨折、切性腰扭傷、急性乳腺炎、褥瘡、狹窄性腱鞘炎、肱骨外上髁炎、骨關節炎、慢性前列腺炎、骨結核、血栓性淺靜脈炎、月復股溝斜疝、痔、直腸月兌垂、輸血輸液反應、乳腺增生病、前列腺肥大癥等。

3.皮膚病證︰帶狀皰疹、白癜風、斑禿、銀屑病、凍瘡、神經性皮炎、尋常疣、黃褐斑、腋臭、雞眼等。

4.婦產科病證︰**月兌垂、習慣性流產、外陰白色病變、胎位不正、功能性**出血、痛經、慢性盆腔炎等。

5.兒科病證︰腦積水、流行性腮腺炎、嬰幼兒月復瀉、小兒厭食癥、小兒遺尿癥等。

6.五官科病證︰近視眼、麥粒腫、單純性慢性青光眼、老年性白內障、過敏性鼻炎、萎縮性鼻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內耳眩暈癥、顳下頷關節紊亂癥、復發性口瘡等。

7.保健︰戒煙、抗衰老、抗疲勞等。

針灸中常用灸法

艾炷直接灸

將灸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的方法,稱為直接灸。根據灸後有無燒傷化膿,又分為化膿灸和非化膿灸。

化膿灸(瘢痕灸)

用黃豆大或棗核大的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施灸,局部組織經燙傷後,產生無菌性化膿現象,能改善體質,增強機體的抵抗力,從而起到治療和保健作用。目前臨床上,常用此法對哮喘、慢性胃腸炎、發育障礙等疾病和體質虛弱者進行施治。

操作方法︰

1.體位的選擇和點穴︰因灸治要將艾炷安放在穴位表面,並且施治時間較長,故要特別注意體位的選取,要求體位平正、舒適。待體位擺妥後,再在上面正確點穴。

2.艾炷的安放和點火︰首先按要求制作好所需的艾炷,除單純采用細艾絨外,也可在艾絨中加入一些芳香性藥末,如丁香、肉桂(丁桂散)等,有利于熱力的滲透。然後,在施灸的穴位處涂以少量的蔥、蒜汁或凡士林,以增強粘附和刺激作用。艾炷放好後,用線香將之點燃。每灸完一壯,以紗布蘸冷開水抹淨所灸穴位,復按前法再灸,一般可灸7∼9壯。

3.敷貼藥膏︰灸治完畢後,應將局部擦拭干淨,然後在施灸穴位上敷貼玉紅膏,可1∼2日換貼一次。數天後,灸穴逐漸出現無菌性化膿反應,如膿液多,膏藥亦應勤換,約經30∼40天,灸瘡結痂月兌落,局部留有疤痕。在灸瘡化膿時,局部應注意清潔,避免污染,以免並發其他炎癥。同時,可多食一些營養較豐富的食物,促使灸瘡的正常透發,有利于提高療效。如偶爾發現有灸瘡久不愈合者,可采用外科方法予以處理。

非化膿灸(無瘢痕灸)近代對灸法的應用,有以達到溫燙為主,不致透發成灸瘡,稱為非化膿灸。其方法是,先將施灸部位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後將小艾炷放在穴位上,並將之點燃,不等艾火燒到皮膚,當患者感到灼痛時,即用鑷子將艾炷夾去或壓滅,更換艾炷再灸,連續灸3∼7壯,以局部皮膚出現輕度紅暈為度。因其不留瘢痕,易為患者接受。本法適用于虛寒輕證。

艾炷間接灸

又稱間隔灸或隔物灸,指在艾炷下墊一襯隔物放在穴位上施灸的方法,稱間接灸。因其襯隔藥物的不同,又可分為多種灸法。其火力溫和,具有艾灸和墊隔藥物的雙重作用,患者易于接受,較直接灸法常用,適用于慢性疾病和瘡瘍等。

1.隔姜灸︰將新鮮生姜切成約0.5cm厚的薄片,中心處用針穿刺數孔,上置艾炷,

放在穴位施灸,當患者感到灼痛時,可將姜片稍許上提,使之離開皮膚片刻,旋即放下,再行灸治,反復進行。或在姜片下襯一些紙片,放下再灸,直到局部皮膚潮紅為止。本法簡便易行,一般不會引起燙傷,臨床應用較廣。生姜味辛,性微溫。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的作用。故此法多用于治療外感表證和虛寒性疾病,如感冒、咳嗽、風濕痹痛、嘔吐、月復痛、泄瀉等。

2.隔蒜灸︰用獨頭大蒜切成約0.5cm厚的薄片,中間用針穿刺數孔,放在穴位或腫塊上(如未潰破化膿的膿頭處),用艾炷灸之,每灸4∼5壯,換去蒜片,每穴一次可灸5∼7壯。因大蒜液對皮膚有刺激性,灸後容易起泡,故應注意防護。大蒜味辛,性溫。有解毒,健胃,殺蟲之功。本法多用于治療肺癆、月復中積塊及未潰瘡癤等。

3.隔鹽灸︰又稱神闕灸,本法只適于臍部。其方法是︰患者仰臥屈膝,以純白干燥的食鹽,填平臍孔,再放上姜片和艾炷施灸。如患者臍部凸出,可用濕面條圍臍如井口,再填鹽于臍中,如上法施灸。加施姜片的目的是隔開食鹽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鹽遇火起爆,導致燙傷。這種方法對急性月復痛、吐瀉、痢疾、四肢厥冷和虛月兌等證,具有回陽救逆的作用。凡大汗亡陽、肢冷脈伏之月兌癥,可用大艾炷連續施灸,不計壯數,直至汗止脈起,體溫回升,癥狀改善為度。

4.隔附子(餅)灸︰以附子片或附子餅(將附子切細研末,以黃酒調和作餅,厚約0.5cm,直徑約2cm)作間隔,上置艾炷灸之。由于附子辛溫火熱,有溫腎補陽的作用,故用來治療各種陽虛證,如陽痿、早泄以及外科瘡瘍竇道盲管,久不收口,或既不化膿又不消散的陰性虛性外證。可根據病情選取適當部位灸治,餅干更換,直至皮膚出現紅暈為度。近人有以附子,或其他一些溫熱、芳香藥物制成藥餅作間隔灸。

灸時在藥餅下襯墊紗布,以防燙傷,藥餅灸後可重復再用。

艾條灸

是將點燃的艾條懸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種灸法。一般艾火距皮膚有一定距離,灸10∼20min,以灸至皮膚溫熱紅暈,而又不致燒傷皮膚為度,此為懸起灸。懸起灸的操作方法又分為溫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

1.溫和灸︰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離皮膚2∼3cm,進行燻燒,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膚紅暈為度。如遇到昏厥或局部知覺減退的患者及小兒時,醫者可將食、中兩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生的手指來測知患者局部受熱程度,以便隨時節施灸距離,掌握施灸時間,防止燙傷。

2.雀啄灸︰施灸時,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移動。

3.回旋灸︰施灸時,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位置不固定,而是均勻地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進行灸治。

藥條灸

指用藥物與艾絨卷成艾條。臨床上常用的有太乙針灸與雷火針灸。

1.太乙針灸︰施灸時,將太乙針的一端燒著,用布七層包裹其燒著的一端,立即緊按于應灸的腧穴或患處,進行灸熨,針冷則再燃再熨。如此反復灸熨7∼10次為度。

此法治療風寒濕痹、頑麻、痿弱無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2.雷火針灸︰其制做方法與「太乙針」相同,惟藥物處方有異。施灸方法與「太乙針」相同。

溫針灸

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結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適用于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癥,操作方法是,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後並給予適當補瀉手法而留針時,將純淨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的艾條,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後除去灰燼,將針取出。此法是一種簡而易行的針灸並用方法,值得推廣。

燈火灸

方法是用燈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著後,于應灸的腧穴上焠燙之。每听「叭」一聲響,為一壯。功能為疏風解表,行氣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療小兒臍風和胃痛、月復痛、痧脹等癥。

天灸

本法又名發泡灸,因其敷貼藥物後,發泡如灸瘡而得名。古人文獻中記載的天灸很多,茲擇要介紹數種如下︰

1.毛茛灸︰采取毛茛葉子揉爛,貼于寸口部,隔夜就發生水泡,如被火灸。可以治療瘧疾。

2.斑蝥灸︰斑蝥乃一種甲蟲。灸治時,將斑蝥浸于醋中,擦抹患部,能治癬癢。

3.旱蓮灸︰用旱蓮草搗爛,敷置穴位上,使之發泡,可以治療瘧疾等癥。

4.蒜泥灸︰用蒜泥貼于手太陰經的魚際穴處,使之發泡,可治喉痹。

5.白芥子灸︰用白芥子研末敷患處,使局部充血,發泡,可以治療陰疽、痰核、及膝部腫痛。

砭石與針灸

傳統的針刺療法起源于砭石。砭石是一種銳利的石塊,主要被用來切割癰腫、排膿放血和用它刺激人體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可以說是最早的醫療工具,對此我國的古書中也有記載,如《內經》說「,東方之域,……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說文解字》也說「砭,以石刺病也」。具體說明了砭石是通過刺人體來治病的。

那麼,砭石是怎麼會被用來治病的呢?

在原始社會,人們為了生存往往要與大自然作斗爭,常常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中干活。因而會被尖石、樹枝、荊棘等劃破、撞傷皮膚,甚至會踫破皮膚而流血;但偶然也有在踫傷或流血之後,卻使原有的疾病減輕或消失了。經過反復多次重現後,人們自然會認識到刺激人體的某一部位或使之流血,可以治療部分疾病。于是經過長期的認識實踐與積累,蒯產生了用砭石治病的方法。

一般認為用砭石治病起于新石器時代。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打制、磨制的技術,能夠制造較為精細的石器。砭石的形狀主要是根據它的用途而定。如用作穿刺的做成劍形、針形,一般稱為針石。用作切割的做成刀形,一般稱 石。這已經從出土文物中得到印證,如1963年在內蒙多倫旗頭道窪新石器時期遺址中,出土了一枚經過加工的石針,針長為4.6厘米,針身呈四方形,一頭呈尖狀.一頭呈扁平的半圓狀,有刃口,既可用來針刺又可用于切割。

隨著砭石的廣泛應用與實踐,人們又發明了骨針與竹針。當已經有能力燒制陶器時,又發明了陶針。隨著冶金技術的發明,人們又發明創造了銅針、鐵針、銀針、金針,豐富了針的種類,擴大了針刺治療的範圍。

對人體的某一部位進行溫熱刺激,以達到治病的目的,這種方法稱為灸法;灸法產生于古人用火取暖。人們在烤火中祛散了寒涼,得到了溫暖,同時體會到原有的疾病或疼痛卻因此而減輕或消失,于是就用獸皮或樹皮等包上燒熱的石塊、砂士等,貼敷在身體的某一部位以局部取暖,解除一些病痛。這就是原始的熱熨法。人們又逐步改善這種熱熨

灸所用的燃料,一開始往往用雜草樹枝等,以後逐步發展到木炭灸、竹筷灸、艾灸、硫磺灸、雄黃灸、燈草灸等,而最常用的是艾灸。因為艾葉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等功效,用以燒灸則熱氣內注,能溫煦氣血,治療虛寒之證。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風流神針最新章節 | 風流神針全文閱讀 | 風流神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