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能賺這麼多,老黃家在城里十多年了,听說每年也才只賺十多兩銀子,你這怎麼可能一個月比人家一年賺的銀子還多余氏還是很懷疑,不過質疑的語氣依舊弱了很多。
正常的開店是賺不了這麼多的銀子,方屠戶在街上十多年了,每年也只能剩下十多兩銀子,近幾年加上秦氏的攤子才額外多了幾兩銀子的富余。
可是方紅梅不一樣啊,她幾乎是壟斷了城西所有的生意,有些人是看上她送的湯了,有些人喜歡吃她花樣百出的醬菜,更多的人是喜歡沈記包子鋪的味道,方紅梅開店的最大依靠。
嫁給沈家賢以後方紅梅一個人呆的時間居多,做事也方便了許多,研究印象中的十三香和味精也開始慢慢進行,幾十種香料都是幾斤幾斤的往
家里買,花費了不少銀子,試了上千種的配方,最後才研究出味道比較好的十三香,而且她現在還能游刃有余的配置出各種口味的十三香,來調制不同的味道。
至于味精就簡單多了,她以前看了一個自制味精的帖子,大概印象還有,知道材料配比,調制出來的味道不算很好,但是勝在健康,味道也還不錯,加在這些沒有任何污染的飯菜里面足夠了。
至于為什麼不買調料而賣包子,方紅梅有自己的主意,她以前在家很少踫這一類的東西,因為她不能突然轉性的太厲害,嫁給沈家賢以後她的
研究也只能小出成果。不然外人會懷疑為什麼她能短短一年之內就把十三香研究出來,要知道這時候雖然極少有人會在調料上下功夫但畢竟還
是有人在研究這個的,方紅梅做十三香是借鑒了中國幾千年的成果,自然是不能用這個大出風頭。再說了,有張京這個定時炸彈在,方紅梅也不敢太過招搖。
而且這時候吃飯都是極節省的農民,平日里的調料無非是油鹽醬醋,她的調料那麼貴,市場太小,真能能買的起的肯定是那些大戶人家或者店
里,若真是被哪個人看上眼了,要配方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紅樓夢里面都能有人為幾把扇子傾家蕩產。她這個配方就更不用說了。
把這些調料放到包子里就安全多了。她的包子味道好。別人只能認為她厲害,調味好,用量足。再加上她本身在家也是經常呆在廚房的,廚藝好無可厚非。
現在她的生意越來越好,不管多少人是為了她免費送的熱湯、醬菜或者孔師傅的故事,最主要的一點是她的包子,能讓人念念不忘的包子才是這家店立足的根本。
除了味道,還有一處也是方紅梅能賺錢的關鍵,材料。
先不說沈家賢每個月六百多斤的白面自己用肯定劃算,就是那些醬菜和包子餡,也給方紅梅省了不少錢,她家的幾畝地今年只種了三畝地的小
麥。剩下的全部都種了蔬菜,用來做醬菜、干菜還有包子現在用的餡料。
一般農家就不用說了,家中吃的蔬菜肯定是自家田里出的,就算是城里住著的,也想方設法的在城外的田里種上些蔬菜,就算沒有田,也大多
會把院子開闢出來,精心種上幾壟菜,很少願意在蔬菜上花錢,最多也就是在新鮮的蔬菜剛上市的時候買一點嘗嘗鮮罷了。
不過夏天的時候蔬菜長的太快,往往這一茬還沒吃完,下一批又長出來了,只能摘下來送人或者喂家里的家禽,這時候方紅梅願意按市價來購
買這些,沒有人不願意賣的,而且因為都是鄰居,也不好意思多收她的錢,就連王成家的菜也比市場上的便宜了五分之一,說是市價,但是按
這個價格賣出去的蔬菜極少,對她們來說,家中多余的蔬菜不用再發愁吃不完了,還能有錢賺,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方紅梅自己種了不少蔬菜,又能收購不少,包子的種類還能按季節來變換,總是挑當季最便宜的蔬菜來做餡,不然就是以前存下來的干菜之類
的,材料很便宜很便宜,一個普通的菜包子本錢連一文錢都不到,賣到兩文完全是對半賺,而且很多人過來吃包子是因為方紅梅提供的醬菜好
吃,吃包子的時候還送熱湯跟醬菜,方紅梅的包子貴的完全有理由,所以大部人很自覺的接受了方紅梅的高定價,雖然沈家包子鋪的包子總比
別的鋪子貴上那麼一文錢,但是提起吃包子附近的人第一個念頭總是沈記包子鋪,他們完全沒想到,方紅梅每天送出的十多斤的醬菜,成本最
高不過一二十文錢,每天熬出來的滿滿兩大鍋的骨頭湯成本也超不過一百文,但是她的一千多個包子卻差不多能多賣出一千多文錢。
這些事方紅梅自然是不能和余氏說的,就算說了估計余氏也還要迷糊一陣。
「也是我這陣子包子鋪剛開,來看新鮮的人比較多,而且我又請了和我爹有交情的孔師傅過來幫忙在店里說書,不少小孩子都願意拉著大人吃飯,所以才能賺到這麼多銀子,估計過幾個月就賺不了這麼多了不過余氏還在糾結中,方紅梅不能不搭話。
「我就說呢余氏點點頭,算是接受了方紅梅的解釋,走到方紅梅的身邊拉著方紅梅的手說道︰「家賢是個有福氣的,娶了你這麼能干的,
我真是要好好謝謝你啊余氏說完,又把身上的錢掏出來給方紅梅,方紅梅自然是不會收下她的錢,不過余氏鐵了心要把錢留下,方紅梅也只好勉強收下,琢磨著下次去的時候湊個十兩的銀子給余氏送過去。
余氏不糾結房子的事情,方紅梅也能月兌身了,又跟余氏寒暄了幾句,方紅梅匆匆出去忙活,這次的飯局沒有請掌勺的過來幫忙,主廚是她跟沈家青,沈家青負責大菜,大部分提前準備好的東西,她要負責的就是一些炒菜,要忙活好一陣子才行呢。
飯局吃到熱鬧的時候,就要上大菜的,提前準備的粉蒸肉、扣肉、紅燒肉、炖雞之類的,方紅梅趁機偷閑了會,下面她只要再做一個湯就好了,正站在院子里吹風的方紅梅突然看到門口進來個小正太。
穿著天藍色衣衫的小正太,正拿著東西很端正的朝她家走過來。
「姐姐小正太的聲音糯糯的,很好听,但是語氣又很小大人的說道︰「娘讓我把這個送給你,祝賀你的喬遷之喜
「這句話不對哦,這里本來就是我家,只是翻新了,並不是搬到別處去了小正太正是搬來沒多久的那位婦人的孩子,婦人跟人說話也不說名字,只讓人稱呼她梁夫人,小正太叫小西。
「那該怎麼說?先生沒教過我?」小西煩惱的撓撓頭,雖然梁夫人不讓他做這個動作。
「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你回家問先生吧小西苦惱的時候也很萌,方紅梅覺得她以後的孩子一定要長成這樣子,長不成這樣子就把他打成這樣子。
「你吃飯了嗎?」
「吃過了小西說話的時候目不斜視,那邊的各種香味一直傳過來,難為他忍得住,要是一般的孩子,早撲上去要吃的了。
「我再給你拿點方紅梅轉身拿了兩個饅頭,挑了小半碗菜給小西。
「過午不食,娘還說了,不能亂吃別人的東西小西沒接東西,把拿過來的布料塞到方紅梅懷里就跑走了。
&nbs
p;「這孩子方紅梅搖搖頭,小正太的性子有時候還是很不可愛的,看看手中的飯菜,方紅梅擺手把一個孩子招過來,很容易就送掉了。
手中的布料是錦緞,花色是布莊里常見的,幾兩銀子一匹,梁夫人這禮送的不輕,方紅梅不禁奇怪他們兩家什麼時候交情這麼好了,她跟梁夫
人的交往僅限于梁夫人那次過來借紙,平常她很少和她有來往,最多是逗逗小西,給文靜文楠他們分包子的時候也把小西帶上,一般小西都會收下,這次估計梁夫人特意吩咐了,所以小西才那麼拘束。
傍晚收拾過殘局,方紅梅端著一碗特意留下來的粉蒸肉和幾個包子送到梁夫人家里。
「都是鄰居,何必這麼客氣梁夫人在這邊極少和人來往,跟人說話大部分也都是客套話。
「這是從外面傳過來的做法,特意給你留下來嘗嘗鮮方紅梅把東西都放到桌子上,腦子飛快轉起來,考慮把梁夫人送的綢緞還回來的幾率有多高。
「這是……」梁夫人奇怪的看著桌子上的粉蒸肉。
這時候的交通不像現代這麼發到,幾乎每個地方做菜的特色都不會傳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方紅梅所在的地方處溫帶,主食以小麥玉米為主,想這種加了大米的菜肴,在這邊幾乎是看不到的。
「粉蒸肉,我從書上看到的,這次就試了試,味道還不錯
「粉蒸肉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輔以老藕、南瓜、紅薯等配菜,里面最好吃的就是蒸制的時候下面配的老藕,口感好,還能祛暑梁夫人說話的時候神情恍惚,仿佛陷入了回憶中︰「他最喜歡我做的粉蒸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