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外戚16
「你的意思是……」李小九陛下此時靠坐在榻上,腦門上扎著一條緞帶,看起來頗有喜感。(百度搜索更新更快)
吳詡忍著不讓自己的視線往他腦門上瞟,正色道︰「來濟素性忠直,敢于犯言直諫,非為一己之私……」說到底,來濟不算是長孫無忌的嫡系,雖然在廢後立後這幾件事上一直以長孫無忌馬首是瞻,只能說明他拘泥于門第觀念,而不是對王皇後有什麼特別的維護,這就與褚遂良和韓瑗不同了。
「當初聖人有意立我為宸妃,來濟敢于當庭反駁,不懼君威,也算是忠心為國了……」雖然這種維護陳舊制度的忠心只能算是愚忠,但相比褚遂良,吳詡還是比較欣賞來濟的。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置他呢?」李治听完吳詡一席話,心里已經暗暗有了決定,不過他還是想听听吳詡的意見,話說他家阿武好像特別關注一些武力值比較高的臣子。
「你不會想把他也貶到嶺南去吧?」
「聖人,你開玩笑的吧……」吳詡聞言,忍不住一臉血地看著李治。
尼瑪真當她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女王了?
今天來濟才上則子抨擊了她,明天她就把人丟到嶺南去了,這叫別人怎麼看她?
是不是要在她頭上再加一條‘陷害忠良’的罪名了?
這些倒也罷了!
來濟這人好歹也是個人才,又不是武氏兄弟那種廢物,丟去嶺南開荒豈不可惜?
「再過數日,薛仁貴和蘇定方就要啟程回邊關了,不如讓來濟也一起跟去好了上一次蔥山道軍事行動,除了成功地弄走了程知節這個禁軍大統領,還有一個重大收獲就是發現了蘇定方這員絕世名將。
李小九陛下坑了老陳一把,原本他手下的幾員小將都要受牽連的,結果吳詡一听到蘇定方的名字,忙讓他手下留情。
如今,程知節被外放,他的那些部下大多被調離京城,只有蘇定方只是降了官階,依然留在軍前效力。
這次吳詡封後,特地讓李小九把蘇定方和丟去軍前的薛仁貴都召回來觀禮。
與文武雙全的薛仁貴相比,這蘇定方明顯是個勇武有余,謀略稍遜的福將,上次蔥山道行軍,李小九是打定主意要程知節軍去打敗仗的,誰知這小子竟然帶著五百騎兵就把西突厥四萬軍隊沖得潰不成軍,還差點活捉逆首阿史那賀魯。要不是李小九早就安排了釘子在程知節軍中,這次要想借機撤程知節的職簡直是異想天開。
盡管這姓蘇的小子差點壞了李小九陛下的大事,但其出色的能力還是得到了李治的青睞,再加上吳詡的保舉,蘇定方恰逢其會月兌穎而出了,與薛仁貴兩人成了李小九陛下親手提拔的年輕將領,在軍中佔有一席之地。
「薛郎君文武雙全,不必你我擔心,倒是蘇郎君那里,我看著還需要一個能運籌帷幄的人手……」吳詡听說蘇定方用兵不錯是不錯,就是經常喜歡干點冒進的事,這就犯了兵家大忌,把來濟丟過去給他當軍師,倒是不錯。
李治一听吳詡的主意,不由拍案叫絕。
來濟好歹是前朝大將軍來護兒之子,家學淵源,干的是宰相的活兒,脾氣性子卻活月兌月兌是個將軍樣,倒不如讓他去沙場上發揮才學去。
兩人商議定了來濟的去向,又談到了韓瑗。
說實話,韓瑗這貨吳詡一點也不感冒。
政事堂幾個相公里,就屬他最沒什麼政績,能夠上位完全是因為長孫家的面子,誰叫他的夫人就是長孫詮的親姐姐呢!
李小九當初同意讓他入閣,原本是指望他能跟長孫詮一樣能夠力挺自己,誰知這貨竟成了長孫舅舅的得力狗腿,叫李小九陛下怎麼不惱怒。
「看在十六娘的面上,咱就不為難他……」吳詡想了想,道︰「我听說南海風光不錯,不如就讓韓相公去海南為聖人教化百姓吧!」
韓瑗此人掀不起什麼風浪來,遠遠丟出京城就好。
最後談及對長孫舅舅的處理問題,李小九沉默了良久。
吳詡拿不準青年的意思,也不好胡亂開口。
說實話,這事要是她遇上了,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長孫無忌到底是李小九的親舅舅,當年力挺他登上太子寶座,又為他掃平道路,清除障礙,使他最終坐穩了龍椅。
無論于公于私,長孫無忌都沒有虧欠過李治的。
即使後來多次強硬的違逆李小九的意思,從大局上來看,長孫無忌還是為了李小九著想的。
就算是在廢黜王皇後這件事上,反對最激烈的也是褚遂良,而不是長孫無忌。
所以,吳詡對長孫無忌的感官並不像是阿武本尊那樣深痛惡絕。
「如果……」吳詡假設道︰「我去請十六娘……勸勸阿舅……說不定……」
「阿舅他年紀也不小了,不如急流勇退在家安養……」
「阿武,你想得太簡單了李治聞言只是搖頭,斬釘截鐵道︰「阿舅他是絕不肯退的!」
吳詡只好按下這個話題不談,這事還是要李小九自己相同才行。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兩個小屁孩的趣事,吳詡看著李治神色有些疲乏,就告退出來了。
回到百福殿,卻不見楊氏和兩個小屁孩來迎,吳詡不覺奇怪。
問了留守的宮人,才知道楊氏一早就出宮了,而大郎則還沒下學回來,二郎麼,應該還在呼呼……
吳詡想著楊氏這些時日經常出宮看望快要返回兒子藩地的燕太妃,也就不理論。
倒是李弘小朋友今天的作息有些不對勁。
「大郎不是早該下學了麼?」
李弘小朋友如今的學業任務減輕了不少,因為他要(跟他阿娘)監國。
所以,這娃現在不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弘文館了,只需跟著吳詡起床,坐著輦車到兩儀殿,陪他阿娘看半天則子,然後吃飯、睡午覺,再去弘文館學習一下基礎文化知識就可以回宮吃晚飯了。
因為李弘小朋友年紀還很小,吳詡不放心讓他一個人住東宮,所以太子殿下目前還是跟著吳詡住的,不過他不得不跟二胖弟弟分殿而居了。
至于二胖李賢小朋友,經過他阿兄李弘小朋友的不懈努力,終于學會叫‘哥哥’了,這大概是他有生以來學會的第一個名詞,倒叫吳詡嫉妒不已。
今年因為立後的問題,李小九被氣病了,宮里都沒好好給二胖小朋友慶祝一下周歲,吳詡不覺有些慚愧。
想著,吳詡轉身往偏殿走,準備去看看二胖同學。
結果,剛出殿門,就見李弘小朋友和武敏之一前一後回來了。
小屁孩的臉板得跟鐵板似的,渾身散發著一股黑氣,一雙小短腿邁得飛快。
在他身後一步多距離的武敏之則是根據李弘小朋友的行進速度緊緊跟著他,原本的一張冰山臉上居然帶著類似無奈的神色來。
吳詡看得不由一愣,心里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哥兒倆難道吵架了?
不等吳詡上前開口詢問,李弘小朋友已經端端正正地向吳詡行了一禮。
「兒給阿娘見禮了……」
其後的武敏之也忙向吳詡行了個大禮︰「微臣拜見娘子
「快起來吧~~~~」吳詡仔細看看小帥哥的臉色,還是覺得有些違和。
「大郎,你們這是打哪回來啊?」
吳詡的話音一落,一大一小兩人異口同聲回答道︰「弘文館
吳詡︰「…………」
這種情景真的很少見吶!
自從前太子李忠被封為藩王就官之後,宮中就默認五皇子李弘為‘大郎’,而吳詡一向跟著楊氏叫武敏之為‘大郎’的。
但每次兩人都在場時候,吳詡一叫‘大郎’,武敏之一般是不開口的。
今天到底是怎麼了?
一向沉默寡言的冰山小帥哥居然會搶著答話?
吳詡迷惑地來回看著一大一小兩人。
李弘小朋友似乎也沒料到武敏之會搶他的話,一張小臉脹得通紅,鼻子里發出不悅的哼哼聲。
「原來是從弘文館回來啊……」吳詡此時心里像是有數百只貓爪子在撓一樣,可到底不敢當著武敏之問李弘小朋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萬一兩人真的吵架了,她這一問,豈不是再次點燃戰火?!
于是,吳詡裝作若無其事地把兩人迎進大殿,讓阿韋她們下去準備茶點,然後摩拭著李弘小朋友的小腦袋,柔聲問他︰「弘兒,今天在弘文館學了什麼啊?」
在吳詡的干預下,如今皇子們的學習教材與科舉考試必修課一致,分別為五經、策論、律法、算術、書法、詩歌曲賦、棋道和騎射,合稱八藝。此外,太子還要多修一門時事政治課,授課老師就是新任的太子賓客,主講當朝的各項政策政令及其作用、影響。
完全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節奏,學業相當重啊!
難道小屁孩今天沒完成課業,被拖堂了?
所以才會回來的這麼晚,臉色這麼難看?
吳詡一面胡思亂想,一面悄悄觀察著兩人的神色……
這時,武敏之忽然咳了一聲,道︰「姑母,其實…大郎他今天只看了幾卷長孫相公編撰的史書……」
哈?
吳詡聞言,感到非常莫名其妙,讀史書怎麼了?用得著這麼一副低氣壓的樣子嗎?
作者有話要說︰歷史上的李弘小朋友非常聰穎,把他爹的仁愛之心遺傳得十成十,卻沒學到半分李小九陛下的月復黑和笑里藏刀。
據說李弘小朋友在上學期間,因為老師講到《春秋》里的臣子弒君的故事,就不忍再讀《春秋》,而改讀《禮》。那時阿武居然沒有發現兒子的異常,如果能及時糾正過來,可能李弘後來就不會早逝了。
ps︰其實俺覺得春秋時期的那些謀朝篡位的故事比起南北朝的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尤其是看過劉宋和北齊高氏的荒婬歷史後,其他都是浮雲=。=
再ps︰據說長孫皇後的母上就是北齊高家人=。=
最後ps一下
:繼續厚顏求支持,本文上了創新獎的發揚光大榜,現在正在投票中,親們如果喜歡本文的話,就拔冗前往投上一票,蔥在這里謝謝了~~~
投票路徑︰主頁-》正在投票-》同人歷史劇-》發揚光大榜
鑒于有親表示按按鈕無效,手打版地址是︰#m3
按鈕版投票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