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征伐08
歷來亡國的君主被獻俘到他國,下場也就兩個,要麼當場被 嚓了,要麼被封個有名無實的爵位,拘禁到死。
以李小九陛下的仁慈之名,扶余義慈的下場顯然是偏向第二種的,何況蘇定方那貨莽撞歸莽撞,卻頗合李小九陛下心意地把留在半島上的扶余氏其他血脈全部 嚓了……
這樣一來,饒恕扶余義慈一家的性命就更顯得皇恩浩蕩了。
于是,李小九陛下象征性地對扶余義慈侵略大唐屬國的惡劣行徑責備了幾句,就‘寬宏大量’地饒恕了扶余義慈及其家眷的性命,還封了扶余義慈一個公爵,並在洛陽為其建府居住。
這道特赦令一下,大唐的文武百官都山呼‘萬歲’不已。
扶余義慈及其家人、遺臣也面露感激涕零之色。
至于其余觀禮的他國使者,見大唐天子這麼輕易地饒恕了扶余義慈等人的性命,面上的神色都相當精彩。
還是那句話,能當外交使臣的人,那都是人精!
能參加獻俘儀式的使臣,那都是早就看透了這是一場政治秀的人精。
別看扶余義慈一家三口都保住了性命,還受封高位,可以在大唐的繁華之都安身立命,可稍微消息靈通點的使臣,早就打听到了扶余氏其他血脈的悲慘遭遇了……
眼前這個向大唐皇帝獻俘的蘇定方,可不就是親手喀嚓掉扶余氏眾人的罪魁禍首嗎?
扶余義慈一家即使保住了性命又如何?
在大唐老死了還算好的,說不定日後還要落個像李後主一樣的下場呢,嘖!
一群使臣都面露敬畏之色,只有倭國的使者神色有些莫測。
這次參加獻俘儀式的倭國使者並不是特地從倭國趕過來的,而是兩年前就在長安學習的遣唐使。在大唐出兵百濟之前,倭國使者曾想借機回國的,卻被李小九陛下借口近期海上行船不安全為由,大力挽留了下來——說白了,李小九陛下這一舉動就是軟禁,免得倭國把大唐的出兵的軍事情報傳到半島那邊去,破壞了唐軍剿滅百濟的大計。
如今,百濟已滅,被迫看了一場政治秀的倭國使者,估計心情郁悶得可以……
吳詡立在李小九身旁,她的目光一直在觀禮的使臣身上,而倭國使者則是她重點關注對象。只是倭國使者一直低著頭,讓她看不清
「阿武,你不用盯著倭國使臣了……」李治忽然轉頭笑眯眯地來了一句︰「我已經讓外事部下令,下個月就準許他們回倭國去!」
吳詡聞言,微微一愣,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看來李小九是要對小日本動手了……
不過,現在應該還不是最好的時機吧?
「九郎,此事還是從長計議比較好……」吳詡雖說一直存著干掉小日本的心思,可如今新羅、百濟剛剛到手,各路反唐勢力還層出不窮,帝國大軍一時半會兒也分不了兵。而高句麗雖然大傷元氣,無力大舉進攻,可也不得不防備泉蓋蘇文出動小股部隊騷擾唐軍。
在半島局勢還沒穩定的時候,如果再出兵倭國什麼的,似乎不大妥當吧?
李治見吳詡一臉猶疑,只是一笑,湊到吳詡耳邊輕道︰「你放心,我已有準備,不會師出無名的!」
吳詡被青年的呼呼熱氣吹得忍不住一縮脖子,不悅地瞪了他一眼。
「我不是擔心這個!」如今的大唐跑去揍個小日本,連借口都不用找好吧?!
只憑倭國還收留著百濟的王子這一條,大唐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渡海去要人了,倭國要是敢不給,那就直接可以開打了!
何況,據倭國那邊的細作表示,倭國女皇齊明已經開始對百濟質子扶余豐進行籠絡,不但為他行了冠禮,還許配給他一名本國的貴族女子為妻。看樣子,再不用多久,不用大唐向對方要人,倭國那邊也會打著送那位百濟王子回國復位的幌子,進攻半島的!
兩國之間的一戰是難以避免了,可吳詡不希望打一場沒有準備的仗。
獅虎搏兔,亦盡全力!
在吳詡的潛意識里,倭國這個國家不將其斬盡殺滅,是根本不行的!
不是她對這個民族有什麼偏見,而是所有的現代中國人都存在的一種心結……
所以,吳詡一直在留意倭國的動向,也早就讓薛仁貴部悄悄移軍到半島的東邊海域嚴正以待了。
可眼下吳詡最擔心的還是新羅、百濟那邊的戰後重建工作。
所謂攻城容易守城難,蘇定方這老小子就知道打打殺殺的,雖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百濟、新羅兩國的主力軍隊,卻並沒能把殘留在兩國土地上的其他勢力給一並消滅掉,接下來的掃除殘匪和安民執政工作是十分棘手的!不但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還得選好鎮守的人員,如果派去的官員不夠狡猾,不會大忽悠,說不定會被當地的土著趕出來的吧=。=
話說,當年總工程師是怎麼處理香港問題來著?
想到這里,小吳同學腦中忽然靈光一閃,有了一個好主意。
中秋之後,李小九陛下連下數道旨意。
其一是,將百濟舊地歸為大唐領土,設置熊津(今韓國忠清南道公州)、馬韓(今韓國全羅北道益山)、東明(今韓國忠清南道扶余郡)、德安(今韓國忠清南道論山市恩津面)、金漣(不詳)五個都督府,分別由王文度、來濟、蘇定方、劉仁願和薛仁貴五人領都督一職,各自討伐百濟殘余抵抗勢力;
其二是,在新羅舊地設東海都護府,由程名振任大都督,重新劃分新羅舊地的行政州府,每個州府由一名大唐官吏和當地德高望重的長者共同理政。重金招募新羅青壯,分散加入大唐軍隊,參與維護地方治安;
其三是,遣使到高句麗,撤銷大唐對高句麗國主的冊封,命其為侵犯新羅一事賠罪賠款;
最後,李小九陛下又下了一道旨意,曉諭大唐周邊所有鄰國屬國,旨意表示,大唐皇帝是寬厚仁慈的,但是所有侵犯大唐帝國利益的人或者國家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千萬別有僥幸心理,否則百濟就是現成的榜樣!
各國使者接到這道諭旨,都有些膽戰心驚,紛紛表示不敢對大唐有所冒犯。
其中,吐蕃的使臣第一個表態︰吐蕃必以大唐天子的馬首是瞻,若有他國不听號令,他們吐蕃當第一個出手教訓之!
吐蕃這次前來觀禮的使臣是大唐的老朋友祿東贊,他前不久才在大唐使者團的幫助下,弄死了政敵,執掌了吐蕃的軍政大權,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說出這樣話來,也不算毫無倚仗!
其實,以祿東贊如今的身份,不需要,也不應該親自來大唐為使的,但不知道李三郎給這位‘極度仰慕中化’的帥大叔灌了什麼迷湯,竟讓他放著剛剛搞定的吐蕃內政不管,屁顛屁顛地送大唐使者團一道回了長安,還一來就舍不得回去,非要住到過年才走!
對于吐蕃的第一個示好,李小九陛下自然是十分滿意,當即賜了祿東贊一個大唐榮譽爵位,以示嘉獎。
其他小國的實力遠不如吐蕃,更毋論是大唐帝國,當然是跟在吐蕃後面唯唯諾諾,奉承不已。
倭國使者一如既往地表現得比較低調,等李小九陛下允許他們離開後,也等不及領取賜給他們的圓酥餅,連夜返航回國了。
其余大小國家的使者也紛紛離開洛陽,趕著回國報告這次出使所見所聞的重大消息。
只有吐蕃使臣祿東贊沒有走,如他所言的那樣,他還真的留在了洛陽過年。
新任的中書令李喵同志听說了這個消息後,十分淡定地向李小九陛下推薦了長孫詮到洛陽接手他的工作,自己則申請調回長安坐鎮中書省值班去……
早就看某人不順眼的李小九陛下,見小李相公竟然主動要求回長安坐班,哪有不依的道理,當即賜了車馬儀仗,把人送走了。
洛陽行宮徒然少了一個美貌郎君出入,再加上皇太子殿下也開始不明原因地低氣壓,宮人們都表示壓力很大=。=
吳詡近來因為肚子里的小包子一直動得厲害,身體也疲乏得不行,只好放下手頭的政務,在行宮安養,倒是沒听到什麼奇怪的八卦。
這次來洛陽,楊氏並沒有一起跟來,說是要在長安給武敏之相一門好親事,等明年大郎除了母孝,就可以成親了。
吳詡也不知道該不該勸勸楊氏,是不是等大郎弱冠之後再考慮婚事啥的呢?
其實,這次武敏之從吐蕃回來,吳詡就私下里問過他,對娶親這件事是個什麼看法……
結果,不出她所料,那個冰山小子對追妹子沒啥興趣,反而一心想去軍前殺敵==
以武敏之的身份完全不用跑去邊疆打仗掙功勛升級的……
好吧,男孩子有點馳騁沙場、保家衛國的想法是很正常的!
可這小子偏要去安西都護府當兵是怎麼回事呢?
難道這小子已經看出了吐蕃日後必定會成為大唐心月復大患的跡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