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立後07
永徽六年三月,新春大假結束不久,李小九陛下就督促禮部為皇太子李忠舉辦元服禮,每事都與武昭儀親自垂問。
李忠感念不已,在隆重的元服儀式之後,親自上書,表示他的德行淺薄,又是庶出之子,請李小九陛下冊封武昭儀為後,他願退位讓賢,奉五郎李弘為太子……
這一本奏折的出現,可謂石破驚天,震得整個朝堂的文武百官都驚愕萬分。
尤其是以長孫無忌為首的保東宮黨,他們千算萬算,怎麼也沒算到漏洞會出在最中堅的地方!
而李治看了李忠的這道‘讓賢’奏折,心里雖然很高興,可面上還是拒絕了,還派王內侍專程去了一趟東宮,撫慰李忠,賜了他不少好東西。
李小九陛下的這幅做派讓長孫無忌等人也無話可說,而緊接著的一次大朝上,內史舍人(因避諱太子李忠,中書舍人改為內史舍人)李義府首先發難,上書李小九陛下,表示武昭儀賢德聰慧,育有二子,理應被冊封為皇後……
此話一出,舉朝嘩然。
誰不知道以長孫相公為首的政事堂是堅決反對立武昭儀為後的,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跳出來跟長孫相公公然叫板!
這貨要不是個吃了熊心豹子膽的憨貨就是背後有人!
文武之中有一大半人都忍不住把目光溜向上首正襟危坐的李小九陛下……
听說,前幾個月年輕的聖人一直在暗中找一些青年官吏說話,還有武昭儀的母親周國夫人也活動得異常頻繁……
對于一些渴望抱聖人大腿的人來說,這可是個出頭的好機會吶!
所以,在這滿座是狐狸的朝堂上,會出現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奇怪現象,其根本原因你懂的……
長孫無忌見這麼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敢在大朝上跟他做對,氣得胡子都翹起來了。
而褚遂良則不顧風度,指著李義府大罵道︰「汝是何人,敢在朝堂之上妄議中宮之事?!」
李義府不亢不卑道︰「小臣內史舍人李義府,忝居五品上階之位,恰好能參與大朝議政……」
長孫無忌一听李義府的名字,不由眼中精光一閃。
他若是記得不錯,此人是他親筆勾下,要貶出中央的齊王黨舊人,想不到此人竟然這麼有能耐,竟然得到了李小九陛下的庇護!
長孫無忌在朝堂上是很少開口的,一開口必然要成事,可今天這朝堂上的氣氛實在詭異得緊,他是越發不知該不該開口。
而李小九陛下今天可不像往常那樣還會記得看他舅舅的臉色了,他一看李義府這個打手跳出來了,立刻開口維護。
「褚相這話就不對了,能站在這朝堂上的人都是朕的臣子,是大唐的官吏,對立後這樣的大事自然都有發言權,怎麼能以品級劃分呢?!」
褚遂良頓時被噎了回去。
打手二號,御史中丞袁公瑜也跳出來附和李小九陛下,「聖人所言甚是
「先王庶人謀害嬪妃、皇嗣,理當處以極刑,聖人仁德,饒其性命,亦不行株連之事……」袁公瑜先大大地拍了李小九陛下的一記馬屁,然後搖頭晃腦進入正題︰「王庶人罪有應得,不配為聖人之佐。然,臣以為後宮不可一日無主,還請陛下早立中宮才是……」
「那麼,以卿家之意,朕當立何人為後?」李小九陛下十分配合地發問道。
袁公瑜不愧是干御史的,說起瞎話來都不用打草稿︰「臣素聞武昭儀賢良淑德,仁愛過人,厚待宮人俾下,宮中之人莫不贊其賢……昭儀文采不俗,德行昭昭,著有
十數篇,實乃才德兼備,舉世無雙,可與文德皇後比肩……」
老袁對吳詡的一大通溢美之辭,讓整個朝上的文武百官都覺得如果不立武昭儀那簡直是李小九陛下的損失,是整個大唐帝國的損失……
連上座的李小九陛下也被袁公瑜的一席話忽悠得有些燻燻然,差點拍案叫絕了。
坐在御座珠簾之後竊听朝會的吳詡則是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擦咧!這個袁郎君的嘴實在太強大了,尼瑪都快把她吹成聖母再世了,連文德皇後都快甘拜下風了有木有?!
不行,這貨不能留在身邊,不然哪天被他忽悠了都不知道==
袁公瑜的話說完之後,禮部尚書許敬宗也附和道︰「袁中丞說的不錯,老臣也素聞武昭儀仁愛,尤其是對太子,東宮但有或缺,昭儀總是第一個派人送上缺物,並善加撫慰……」
老許又從吳詡關愛後宮皇嗣的例子,證明吳詡比先前的王皇後更適合做後宮的女主人……
最後,首先提議冊立武昭儀為後的李義府又從衣袖中掏出一大疊則子和一份當天的《長安日報》來,高舉過頂,朗聲道︰「臣自立意進言聖人冊立武昭儀以來,同僚屬下乃至京中百姓無不支持贊同,這里是長安上下官民的萬人情願書,請聖人遵從民意,立武昭儀為後吧!」
王內侍趕緊把李義府出示的兩件東西呈給李小九陛下。
李小九陛下听了李義府的話,又看了那厚厚一疊則子和《長安日報》首頁刊登的關于立武昭儀為後的社論文章,頓時眉開眼笑,大喜過望。
之前,他是授意李義府去搞定一些官員,沒想到這小子本事不小,居然弄了個‘萬民請願書’來!
還把這玩意兒弄上了報紙,搞得大半個國家都知道了……
無論調研的結果是真是假,有了這份‘請願書’,李小九陛下立刻冊封吳詡為後就是順應民意的決定!
這可真是一記重磅炸彈吶!
民意這玩意兒通常是當大臣的用來勸諫皇帝陛下的最好武器,現在李小九陛下倒要反過來利用之對付政事堂的相公們了!
長孫無忌等人的臉色極為難看。
褚遂良的腦筋還算清楚,立刻發現了漏洞,高聲反駁道︰「立後之事關乎社稷,聖人豈能憑著一張不知真假的簽名狀就隨意決定!」
「聖人您既然廢後,理應再選明門世家之女入主中宮,何必以妾為妻,定要立武昭儀呢?!」
褚遂良這話說得實在傷人,顯然是看不上吳詡的家世。
李治不由沉下了臉。
許敬宗見狀,立刻上前道︰「褚相公這話就不對了,聖人年前才頒布新律,修改了數十條婚姻法令,您可也是修編之一,怎麼就忘了,如今咱大唐的律令可沒哪一條規定不許扶正良家妾室為填房的!」
「再說,聖人即位以來,多次減免賦稅,百姓日漸富庶,田舍翁多收幾斗米都尋思著娶個稱心的娘子……聖人不求選取秀女,鋪張浪費,只是扶正跟隨多年的妃嬪,又有何不可?褚相公一再要求聖人另選貴女,莫不是想舉薦自家小娘子不成?!」
老許這話說得可真夠毒的。
褚相公家目前就一個小女兒,今年才七歲多一點呢,要推薦給李小九陛下,似乎有些太嫌早了點吧=。=
這下不但李治有些啼笑皆非,就是吳詡在簾後听了,臉上也不由一抽。
可許敬宗這話一出,朝中還是有不少大臣用一種‘原來如此’的神色看向褚相公。
褚遂良氣得滿臉通紅,眉眼倒豎,語無倫次道︰「你胡說!老夫一心為聖人名譽著想,哪像你這等佞臣,滿月復齷齪主意!你道老夫像你一樣麼,為了些許錢帛就把兒女嫁到蠻夷之地……」
褚相公也不是好惹的,一出口就戳中了許敬宗的痛腳——老許當年把自己的一個女兒嫁給了一個異族部落的族長之子,結果這事被人參了一本,害得他被貶出中央,要不是李小九陛下記得他是東宮舊人,他怕是要死在地方任上了!
許敬宗的臉色也變得十分難看,十分委屈地對李小九陛下道︰「聖人明鑒,老臣當年雖算不上家財萬貫,也不至于窮迫到賣女兒維生,褚相公他怎麼可以誤信流言,這般侮辱老臣呢!」
李治還沒開口,褚遂良听到許敬宗這樣告刁狀,頓時氣得面如鍋底。
長孫無忌看著勢頭不對,褚遂良已經完全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了,忙起身道︰「聖人今日既然決意要立新後,那老臣不得不出來說兩句……」
長孫相公一開口,滿朝文武頓時屏息凝神,連上座的李治也覺得一股威壓撲面而來。
「阿舅有什麼話只管講來……」
長孫無忌用威嚴的目光淡淡地掃視了一遍李義府、許敬宗等人,然後緩緩道︰「聖人,遂良耿直,難免沖撞聖人,還請聖人恕罪!」長孫相公一開腔,倒是先拉了褚遂良一把。
「不過,遂良有一句話說的不錯,立後事關社稷,不可輕忽,當萬分慎重!」
「不知聖人還記得先帝當年為何不立楊妃的緣由嗎?」長孫相公說到此處,就停住了話頭,留下無限深意,讓人去忖度…………
李小九陛下聞言,不由變了臉色。
別人一時之間也許還不明白長孫相公所指為何,李小九陛下卻是瞬間懂得了他阿舅的意思!
他的阿舅真是好樣的啊!
竟然以楊妃、吳王之事來提醒他,要他記得要不是當年阿舅他們奮力阻止他爹立楊妃、立吳王,如今在帝位上的怕是吳王李恪,而不是他這個先皇後之子李治,對吧?!
而他這個元後之子,如果沒能得到地位,只會被新帝忌憚到死…………
是不是也會有一個像阿舅那樣的人,隨便尋個謀逆的罪名把他弄死才罷休呢?!
這個例子舉得實在是好啊!
可惜…………
王氏並沒有嫡子,又怎麼會出現像他這樣的情況呢?
阿舅這麼堅決反對立阿武,其意難不成是在太子身上?!
李治一想到他那個唯唯諾諾的長子居然成了長孫舅舅押寶的對象,只覺一股怒意直沖腦門,烏黑的眸子猛地變深,眼前一片黑霧驟然升起,讓他漸漸看不到任何東西……^
吳詡在簾後听到李小九忽然安靜得有些詭異,忍不住立起身來。
偏此時,褚遂良還要火上澆油來了一句︰「先朝楊妃貴為隋朝公主,先帝亦未立其為繼後。況武昭儀曾事先帝,眾所共知,聖人將何以蔽天下之耳目?!萬世之後,子孫又當何以稱傳此事?」
「住口!」
^
作者有話要說︰老褚戳中李小九的痛腳了=。=
很快又可以發盒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