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征途是民國 第117章 望野

作者 ︰ 光景

蔣偉來到了廣州,孫中山立即委派他趕到汕頭,擔任援閩粵軍總司令部的作戰科主任,授上校軍餃。近兩年的時間沒做什麼事,現在忽然成了孫中山大元帥麾下的「上將軍」,不留在孫中山身邊,又跑回上海,實在可疑。

宋子文不禁驚奇地問道︰「听說你到了廣州,中山先生立即委派你趕到汕頭,擔任援閩粵軍總司令部的作戰科主任,並授上校軍餃。現在北洋內亂放起,北伐正是緊要關頭,阿偉你不在戰場上,你來上海干什麼?」

粵軍內部的派系之爭竟是十分嚴重。蔣偉以一個外省人的身份而統率粵軍的一個支隊,已經覺得困難;又夾在陳炯明、鄧控和許崇智這三大派系之間,更感到左右為難,進退失據。一段時間之後,干脆辭職回來了。

辭職之前,蔣偉並未向孫中山報告。但辭職後,他立即趕到廣州,面見孫中山,詳細陳述了自己辭去職務的理由,進而表示要到歐美去留學。

當此多事之秋,孫中山身邊正需要一大批忠于革命又忠實于他本人的得力干部。因此,他當即表示不同意蔣偉長期離開中國,而是希望蔣偉留下來,幫助他工作。

蔣偉赴歐美留學三年的計劃實際上只是虛晃一槍,是用來試探孫偉對自己的「重視程度」的,以他當時所處的環境而論,他是不可能遠涉重洋一去三年不回頭的。因為蔣母當時已是疾病纏身,次子緯國又才只有3歲,認了姚恰誠為母,在奉化城內居祝國事的牽連當時還輪不到蔣偉的頭上,但家事的紛擾卻是蔣偉想擺月兌都擺月兌不開的。何況他本來就十分眷戀家鄉,掛念母親的身體,又哪里肯拋妻別子,置年老體衰的慈母于不顧,一個人跑到歐美去「留學三年」呢?所以,孫中山一表示挽留,蔣偉立即「就坡下驢」,表示放棄赴歐美留學的打算,就此留居上海,讀書自進,時刻準備為革命領袖孫中山效力。

蔣偉的這種小手腕要起來十分得心應手,他正是憑藉了這種政治手腕一步步取得了孫中山的信任,一步步爬上了權力的頂峰的。孫中山素有君子之風,大度能容,根本不可能對蔣偉的這種小伎倆有所覺察。所謂「君子可欺以方」,是之謂也。

接受了孫中山的挽留,蔣偉便在上海住了下來,一面讀書,一面幫助廣州政府籌集革命經費。

「弟兄們又揭不開鍋了,還談什麼革命?」蔣偉很巧妙的一筆跳過自己個人的問題,說道︰「我來上海,找你要飯吃啊

宋子文一攤手,說道︰「我又不是財神,找我有什麼用?」

蔣偉皺眉道︰「護法聯軍現在是攻打岳州,急要這2萬銀洋!

你們應該听說了,正當南北軍在湘南鏖戰之際,北洋軍開進湘南的主力第8師師長王汝賢和第20師師長範國璋發表通電,主張停戰議和。直督曹錕、鄂督王佔元、蘇督李純、贛督陳光遠「四督」通電響應。贛督陳光遠還發表宣言,宣布保境息民,拒絕北洋軍假道江西開往湖南,要求停止川、湘兩省的戰爭。

王汝賢、範國璋在發表主和通電的當天,便從衡山撤兵。傅良佐急電朱澤黃部和李傳業部回援長沙。但不待兩路軍隊趕到,傅與代理省長周肇祥就在當晚攜帶印信乘坐軍艦逃離長沙。湖南人民發出「趕走北兵狼子」的怒喊,北軍陷入了草木皆兵的境地,長沙一片混亂。

護法軍在北軍撤出衡山後,向北推進,連克湘潭、株州,直趨長沙。北軍節節敗退,王、範被迫逃往岳陽。

湘軍第1師師長趙恆惕搶先進入長沙,湘軍總司令程潛隨之趕到長沙。次日,湖南各界公推陸榮廷為湘粵桂巡閱使,譚浩明為湖南督軍,程潛為省長。

雖然程潛就任湖南省長職,但桂系譚浩明立即反對,程不得不解省長兼職。譚到長沙,宣布自己「暫以湘粵桂總司令名義兼領湖南軍民兩政事宜

護法聯軍佔領長沙後,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和以唐繼堯為首的滇系,堅持響應「四督」停戰主和的號召,反對進攻岳州,力求與北京政府達成和平協議,因而前線陷于停頓狀態,出現了不戰不和、不進不退的微妙局面。

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軍政府,主張乘勝追擊,進攻岳州,會師武漢,直搗幽燕,將護法戰爭進行到底。

但是,打仗要錢,陸榮廷和唐繼堯是掐死了廣州政府的銀根不給錢,咱們只能干瞪眼!

而鄂督王佔元為自存計,從主和變為主戰,北洋軍閥開始向鄂西的荊、襄宣布**的鄂軍石星川師和黎天才師進攻。譚浩明電請北京政府停止進攻荊、襄,否則南軍將進攻岳陽,以為報復。湘西軍民紛紛要求開往鄂西,與湖北自主軍戰斗在一起。

湘軍總司令程潛于新市連續召開軍事會議,擬訂攻岳作戰計劃,決定︰湘軍趙恆惕師第一旅和陳嘉佑之**第3旅進攻托壩、西塘,為主攻;林修梅旅進攻 口,為助攻;桂軍韋榮昌部及陸裕光部各自佯攻坡塘和新牆、小橋嶺,以牽制正面之敵;劉建藩部擔負警戒通城方向,並相機策應趙恆惕的主力部隊;吳劍學、李仲麟部為總預備隊。分兵進攻岳州。湘軍為解放故鄉、保衛桑梓而戰,士氣大振。

湘軍總司令程潛擬訂攻岳作戰計劃,現在就是資金上還有2萬的缺口。

你們應該知道,現在北洋內耗,這是護法聯軍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銀行不是我開的,我是拿不出這筆錢宋子文笑道︰「但是你可以直接找我的老板,我只不過是給他打工的人

蔣偉和宋氏姐妹循他目光瞧去,只見江幫主正陪著位嬌滴滴的美女在人群中穿插閑逛,一副志足意滿的神態。

蔣偉再定楮細看,江幫主這貨的身邊的不是聶家四小姐嗎?

蔣偉回頭偷瞥心中女神,只見宋家小妹神色流露出些許的黯然。

蔣偉長相頗為英俊,更是自詡風流,和「楊梅」都督陳其美可以說是臭味相投。他玩過不少的女人,在老家還有發妻毛福梅、妾姚恰誠。在外面的女人更多。

「二次革命」失敗後,蔣偉亡命日本避禍期間,曾與戴傳賢共租一屋居住,房東為他倆介紹了一位下女,名叫愛子。這位愛子小姐曾與蔣、戴二人共同度過了近3年的「雙鳳求凰」的同居荒唐生活。

蔣偉在廣州擔任軍職的短短幾個月時間,雖然身邊已有家眷,卻仍然陳倉暗渡,勾引了一個綽號「銀菩薩」的女人。

誠然,蔣偉一生與政治結緣,他的最大**是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他終生為之奮斗,並且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這一願望。但是,平心而論蔣偉也是人,是男人。所以,無論他是英雄還是懦夫,在「美人關」前,他也一樣會眼楮發直、腿肚子變軟,過不去這一「關」。

何況蔣偉心目中的「美人」標準並不僅是羞花閉月之容,而是修養、風度、才智、家庭背景以及社會關系等等因素的集合概念。宋美琳正是上述所有「因素」的完美的結合體,在這樣的「美人」面前,即使前路茫茫、關山阻隔,蔣偉也是一定要闖過去奪「關」的,對于蔣偉來說,他面臨的已經不是泛義的「美人關」,而是天下無雙、特殊意義上的「美琳關」了。

但是,蔣偉這個在這時還排不上「英雄」座次,還是個默默無聞的「革命戰士」,已經在「美琳關」前磨拳擦掌。躍躍欲試了。

第一次見宋美琳的時候是參加今年一個社區的基督教晚會。晚會假座上海莫里哀路孫中山先生的寓所舉行,主持人是︰國舅爺「宋子文」。就是在這次晚會上,蔣偉第一次見到了宋美琳小姐。

正值一個女人生命之樹的黃金季節的宋美琳,舉止雍容爾雅,風姿綽約笑靨迷人,一時傾倒了出席晚會的所有男性,成為晚會的中心人物。

座中受到強烈震撼的,就是已經有過一妻一妾的蔣偉。他痴痴地望著宋美琳,腦子里飛快地旋轉著宋美琳的家庭、社會背景,旋轉著宋家勢力和財力以及孫、孔、宋三家在海外的巨大影響力。結果是一個強烈的欲念--我一定要娶這位來三小姐為妻!

應當說,蔣偉是個善于識別並掌握各種機會的人。攀交陳其美,使他躋身于中國革命的中心;巴結孫中山,使他很快成為孫中山所賞識的干才;現在,命運之神又把一個絕好的機會送到了他面前,他相信這是上天所賜,故爾絕不可輕易放過。

這次晚會後不久,蔣偉奉孫中山電召來到廣州。一見到孫中山,他就迫不及待地表露了想娶宋美琳為妻的念頭,懇請孫中山代為作伐。他絕口不提自己有老婆和孩子,只一味強調說明自己已經離婚,「為了革命事業」休妻棄妾,目下獨身一人奔走革命,急切地想找一個宋美琳這樣的姑娘作為終生伴侶。

孫中山當時對蔣偉的家庭生活的確不大了解,但對他的私生活也時有耳聞。

但孫中山先生是一位謙謙君子不便當面指摘部下的私生活,他沉思了一下,搖頭表示拒絕。

蔣偉是個典型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他明知以自己當時的地位和名望去攀求宋家小姐確是有點兒離譜,可是他認定的事,就一定要實現,無論這中間有多少艱難險阻,他是到了黃河也不肯死心的。蔣偉性格上的這種特點是貫穿于他生命的給終的,說得好听一點,叫作堅忍不拔,說得難听但卻更準確一點,應當叫作頑固不化。換了別人,遭到孫中山的當面拒絕後,早就赧顏無地,自慚而退了,可是蔣偉卻毫不理會孫中山的態度,繼續鼓動三寸不爛之舌,再三再四地請求孫中山向宋家轉達自己的意願。

正是君子可欺以方,孫中山被蔣偉纏得推不開躲不過,只好答應先去跟自家太太商量一下。

宋慶琳女士听到丈夫轉述蔣偉的意願之後,當即以激烈的態度和決絕的語言表示了反對︰「我寧可看到妹妹死去,也不願意讓她嫁給一個僅僅在上海就找了兩個女人的荒唐男人!」

孫中山為人敦厚善良,不忍把夫人的原話轉告給愛將蔣偉,怕的是傷了愛將蔣偉的自尊心。他只是委婉地勸告蔣偉︰「先等一等吧蔣偉也明白是得等一等,先耐心等待,等有機會就重提此事,可是現在,蔣偉感覺到深切的危機。

這時,江幫主亦看到他們,領著聶四小姐朝他們走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我的征途是民國最新章節 | 我的征途是民國全文閱讀 | 我的征途是民國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