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風雲 第二章 密戰重陽(二)

作者 ︰ 蕭瀟的風箏

更新時間︰2011-05-27

諸姬用膳過後便向呂後行了告退禮退出長樂宮。夜很黑如同一灘墨潑灑夜空,長樂宮通往各宮的道路上掛著淡黃的燈籠以示照明,殿門不遠處有來回巡視的值夜軍卒。下台階之後,諸姬相跟一起且笑說今晚菜肴味道如何、好吃與否。管夫人獨自行在後邊,且走且思,臉上偶爾閃過一絲快意,但很快又消失,時時望著前邊滔滔說話的二三之人。諸姬剛上了一個幽深的閣道,管夫人便一陣風的快步到她們面前,將其等橫欄于閣道中神秘道︰「諸位不想知曉皇後將往何處?」

此話罷,諸姬面面相覷良久,趙子兒、石美人、薄姬皆詫異的望向管夫人。趙子兒笑道,「皇後久居長信宮,不若,則何處去?」管夫人不屑一笑且附手子兒肩上︰「無邪哉子兒!皇後于膳時之怒,諸位認為緣由在我麼?」石美人與薄姬互瞧一眼便湊前來問︰「夫人胡口亂言,觸動皇後心中之氣,對否?」管夫人微笑著湊近身子欲要解答,薄姬先一步淡然道︰「諸位隨意,劉恆還小,妾告辭話罷,薄姬由貼身宮人傅兒攙扶著,主僕二人漸漸消失在大家詫異的眼神中。

管、趙、石三人面面相覷。早聞薄姬這幾年生活的淡然如水,沒有半絲波瀾,金華宮樸素簡便,一日三餐只幾個素菜,除了呂後時常叫她前去長樂宮相陪之外,大家不怎麼到金華宮走動,認為薄姬一副與世無爭樣,說什麼她都沒有意見,既不交惡于人也不討好誰,很是沒有情趣,漸漸地也就幾月的不見她走出金華宮,她卻是由于無人說談顯得越發的清高不落俗塵。仿佛後宮諸事與她無有關聯,薄姬常常待在金華宮,自個兒養花養魚,割草種植,和劉恆相依做伴起來,只是月圓之夜也會一個人佇立庭院之中仰望繁星布滿的天際,眼眸中多現的是一種渴望和迷茫。

「薄家姊一如往昔不愛熱鬧石美人目送著漸行漸遠的薄姬兀然感慨一句。管夫人听後不屑一顧,看著遠去的薄姬埋怨道,「薄氏若卷雲之變,我與子兒皆不識此人。她怨我們忘魏國時‘若貴,勿相忘’之約。天知曉誰該生怨?薄氏已有皇四子劉恆,我別無一個,怨也本我怨。哼!不知足,虧其常讀黃老論管夫人一直覺得薄夫人這樣不與自己說話,是因當年楚漢戰爭之時在成皋靈台,沒有把她推介給皇帝,皇帝只寵幸了自己和子兒,自己還和子兒嘲笑薄姬沒有能耐。如今已過數年,薄姬早已育有一子,她卻不依不饒冷對管夫人。管夫人本身也有怨,如今再遇薄姬的冷淡態度,于是管夫人便也埋怨起來,心中思來想去卻不知該怨誰。瞧著薄姬遠去的背影似曾相識,管夫人卻說不出來是什麼感覺,往昔的姊妹情誼不復在。趙子兒對于管夫人這番話深有感觸,當時只顧自己玩樂忘卻了薄姬,如今心內到底還是有幾分歉意,畢竟她們曾共同起誓︰若貴,勿相忘。此事早已時過境遷,又是不想提及的舊事,說了個開頭便也沒再繼續深說,諸姬重又轉回正題。石美人追問管夫人剛才說呂後將移駕別處是何意。管夫人從薄姬之事拉回注意力,立刻得意道︰「諸位細想,今日帝後往櫟陽宮朝拜太上皇之時,太上皇當著皇後面特意勸說皇帝于節日之時勿要冷落發妻,皇上當時敷衍允諾,夜里卻一聲不吭撇下其他諸姬撒腿去往魚藻宮,諸位說皇後忍得了此怒麼?」趙、石二人半信半疑盯著管夫人半晌。管夫人在閣道上的一個石墩兒上坐下來,眼見石、趙二人听得起勁,管夫人倒也心下樂呵不已,繼續侃侃說道︰「自呂後從項羽軍營中被迎回長安,皇帝幾次留住長信宮?陛下幾次出關皆帶戚夫人,而讓呂後留守,何也?呂後年老矣,稀見陛下,感情愈疏。戚氏崛起,多次啼哭于陛下,希冀靠著陛下撤換太子,扶立如意繼承大統,陛下按下此事不發靜待時機,呂後不知曉麼?不怨麼?如今重陽節日,她本欲待陛下,怎奈陛下去往魚藻宮,呂後必定一時氣不過,你道她甚也忍?若此,不如叫戚姬為後也罷

趙子兒恍然點頭,「皇後今夜大鬧魚藻宮,邀陛下回長信宮?」「必會管夫人斬釘截鐵。石美人蹙眉道,「戚夫人之病不明緣由,陛下不會遂皇後意管夫人得意道,「諸位皆知皇後乃魄力女子,陛下必拗不過她。諸位不知,皇上雖英明于政治,卻暗弱于後宮事管夫人一臉成竹在胸,若此事在她掌握中。趙、石二人有些信服,皆欲看呂後如何深夜相邀皇帝回宮。子兒挽著管夫人的胳膊與她同坐閣道石墩兒上,石美人卻是眼浮神秘詭邪笑意斜睨一眼管夫人,也隨之坐下來靜候一切。

且說薄夫人快回到自己的金華殿,一路上傅兒蹙眉久久,對剛才薄夫人不與其他姬妾閑聊之事不解,便問她為什麼不和管、趙、石相聊一番?薄姬深呼一口氣,悵然道︰「時移世易,皆有變化。管趙曾與我情若姊妹,一踏深宮便將任何情誼淹沒在皇宮中。管夫人欲掀起波瀾卻終將被浪頭打壓傅兒不解,蹙眉又問,「既然夫人和管、趙是姊妹,那您如何不勸她?您怨恨麼?」薄姬毫無猶豫道,「我從沒怨恨過薄姬目光深邃的繼續走著,面顯無奈道,「人急必定亂行方法「管娘娘急了?」「她至今未有子嗣,不得不急薄姬嘆口氣,每說到此處總有點傷感和無奈,對于管夫人此舉,薄姬自己沒辦法阻止,管夫人沒子嗣,所以行事不折手段,想將戚姬和呂後之間的矛盾再度升華,她獨自得利。後宮之中的人不就是盼著生子封王麼?薄姬卻覺得管夫人有點行了險棋,若日後被呂後或戚姬知道,她未必能逃得開。

小月高掛。管、趙、石三人在閣道上等了差不多一個時辰,卻不見皇後這邊有任何動靜,寒夜冷風陣陣侵襲,凍得她們瑟瑟發抖。且長樂宮外的宮燈皆以滅了一半之多。三人或坐或靠著閣道的牆壁緊緊盯著呂後的大殿,或合眼倚著柱子小憩。良久不見呂後宮中有人出入,殿周圍一片寂靜。趙子兒打個哈欠,向管夫人道︰「夫人失算矣。已經一個時辰過去卻不見皇後法駕出來,我等挨風受凍,不如回去睡覺。天色過晚,劉恢不見我,他必不肯睡趙子兒起本來也無多大興趣觀賞這一出,若不是管夫人說一些誘惑的話,怕是此時早已回去暖著身子了。且入夜很久,想起自己的兒子劉恢可能在哭鬧,于是急忙起身想趕回去。石美人也等不下去,夜里風這麼大,她本身就單薄,且家中也有兒子劉友。看著趙子兒要走,石美人也嘟囔著要走。管夫人連忙拽住她倆,要她們再等一會兒,她二人身體已經凍得哆嗦的縮起頭,口中呼著白氣,環著胳膊搓著取暖,反勸管夫人也回去,管夫人話未罷,石、趙二人嘴里嘟囔著埋怨的話語早已遠去。

「你們……哼!」管夫人憤憤然瞧她二人雙雙離去,又轉眼閣道周圍卻只黑漆漆空無一人,閣道牆上多有鏤空的洞,從里邊望去極其陰森。管夫人心中早已悚然,嘴里碎念,「若不是夜里冷,我便等到黎明管夫人不死心便又瞧了瞧長信宮的殿門卻依舊安安靜靜,眼瞧天色已近子時,終于等不及便獨自回去。

長信宮。

呂後在梳妝台前默然靜坐,揮手而來一個窈窕宮女為其拆發,那女宮人剛要過來幫她,呂後卻又揮退了她,自己拆發,待青絲撫背之時卻偶然瞧見青銅鏡里的自己多一些疲憊、木然和失落,呂後木然撫發而呆望銅鏡。腦海間早已回到往昔美好的歲月,丈夫忙碌在外,自己和孩子們躬耕于田,黃昏踏月而歸,做成香噴噴的飯菜等候丈夫歸來,每每這時門外總想起丈夫篤篤的腳步聲,先是孩子們跑出去撒嬌的跑向丈夫的懷中要他抱著,他總是笑盈盈的將兩個孩子抱起來,一起摟在懷中親昵不已。她也歡喜的走出屋門,瞧著丈夫手中拿著一捆牛皮包著的東西,她知道丈夫又是和他的幾個哥兒們不知道從哪里弄來了梅鹿肉,他總是往家拿肉給自己和孩子們吃,看到丈夫手中的肉食,夫妻二人相視而對微笑起來,放開可愛的一雙兒女,丈夫將她擁入懷中。丈夫即使比自己大二十來歲,但是一往情深以後便不在乎于此,可是沒幾年便天下大亂,百姓流離失所,丈夫起兵響應天下英杰的號召東征西討,經歷生死之後被封為漢王,東伐項籍且打敗他,七年之後稱帝,她卻更加的沉郁,丈夫身邊女子不止她一個,兒子不止劉盈一個,美人個個玉淨花明,兒子們個個可愛至極。

往昔一切如今清晰的閃爍于腦海之中,也就是這段‘曾經’久久駐留于她心中,美好的和厭惡的,她都不能忘記,這些是她生存的力量。呂後黯然木訥的回想著,戴青手捧熱茶從外邊進來,見皇後在席前木然靜坐,戴青把茶遞給呂後。呂後回神過來,接了茶稍抿一口便又順手放在幾案上。「娘娘,有何心事?」「我是否蓮萼不再?是否已如花甲者容?我老了麼?」呂後兩手貼臉轉向戴青萎靡問道。戴青唏噓一口氣,笑說︰「娘娘乃人中之鳳,怎麼會老?」戴青拿起呂後妝台上的木梳子給她梳頭發,安慰道,「娘娘兩彎眉畫如同遠遠青山,一對眼明如同秋水般溫溫潤潤,臉頰生得如同蓮萼般含苞欲放,豆蔻女子也是不能比的

呂後淺笑︰「你終究聰慧伶俐,我喜愛听。人者,君、民皆凡人,如何不老?始皇帝還想長生不老,但他不也死了麼?皇後不過是個空頭王冠,有了它,我就不會老了麼?」「娘娘說的對戴青笑著回道,繼續梳頭發。「唉!」呂後又大嘆一口氣,木在席上不說話,失神的撥弄著身前的發絲。戴青見此便月復內籌劃一番,小心探道,「娘娘在想剛才管夫人說的話,對嗎?」呂後點頭,問戴青有何看法。「其實您剛才根本用不著生氣,您生氣反而是上了別人的當戴青邊說邊扶呂後到床邊坐下。呂後斜倚榻上誠然點頭,「然也,我知管溫何意「不過管夫人有句話卻是說對了︰尊卑有序,則上下和。今日朝拜太上皇之時,太上皇便已暗示陛下不可冷落發妻,陛下必知此意為何,然夜晚卻又跑去戚姬宮。諸事必依禮而行,無禮便亂也戴青一字一句的說著,「戴青不是叫娘娘大鬧魚藻宮,而是告訴娘娘原則禮節上的東西不可胡亂行為,僭越便生亂

呂後撫發思忖半晌,一雙眼眸竟是搖擺不定和自我安慰,「只一次重陽夜,竟如此看重麼?這也爭,未免本宮心窄了戴青急切起來,竟忘記主僕規矩緊緊握了呂後雙手,與她四目相對的鄭重相勸,「一味的忍讓助漲他人之勢,而失皇後尊嚴,只怕陛下也不會放您在眼中,長久如此,則太子危矣!」呂後面顯猶豫,眯細眼楮沉思良久。戴青趁勢又道,「不可任由戚姬胡來,今日佳節年華,殿下想叫她看笑話?」

呂後微微搖頭,重又下榻于屋內踱步思忖半晌便吩咐戴青準備好重陽糕和茱萸草,另外又吩咐宮人去宣秦太醫。戴青一番準備之後便听呂後道,「听說欒鞮冒頓單于十一月份遣使來長安叫陛下送女入胡結親,這幾日本宮正想和陛下談起此事,奈何重陽事多便沒得提起

戴青面露惶疑稍有擔心,當年劉敬奉勸皇帝送嫡女入胡之事使得呂後上了心,劉敬赴匈奴的時候締結迎親日期為十月初,待劉敬剛回長安不久,冒頓又派人來長安說是將日期改為五月份,十月份的匈奴微冷而不便,劉邦含怒應允。半月之後又得到冒頓使者來朝說是將日期改為七月,五月正是放牧時期,迎親也很不便,劉邦再次含怒應允。冒頓的失約使得漢室對其不敢輕易相信,于是呂後便陰遣人于邊境上打探冒頓遣使來朝的準確日期,在內又時時關注著皇帝對此事的態度。不日前,有人回朝將冒頓派人迎親之事回稟呂後,鑒于前幾次之事,呂後要其確定一下,來人稱冒頓說是十一月份雖冷,卻是舉家歡樂悠閑之時,無往日的繁忙,締結婚姻更是熱鬧非常。呂後打算這幾日和皇帝說起此事,豈料重陽節繁忙便終未開口。戴青不免有些擔心她的做法,怕皇帝將呂後對此事的行為定格在參政上。戴青憂道,「結親屬兩國大事,奴婢擔心……」

呂後揮手攔斷她的話,悠悠說道,「此事為半國半家事。我為公主母,管不得此事麼?因為我要皇帝歸來,便只得如此。本宮有分寸,勿擔心呂後如此一說,戴青心中頗解稍許緊張和擔憂。此時,秦太醫也從太醫館急匆匆的趕過來。

「擺駕魚藻宮——」一聲長呵傳出長信宮,諸人擁著呂後而出。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漢室風雲最新章節 | 漢室風雲全文閱讀 | 漢室風雲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