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子回到洪福寺里
那本寺多僧與幾個徒弟,早聞取經之事,都來相見,因問︰「發誓願上西天,實否?」
他幾個徒弟,是玄奘收下的,皆是些有造化的僧人m
金蟬子道︰「是實」
他徒弟道︰「師父呵,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無回,難表命」
金蟬子道︰「我已發了弘誓大願,不取真經,永墮沉淪地獄大抵是受王恩寵,不得不盡忠以報國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難定」又道︰「徒弟們,我去之後,或三二年,或五七年,但看那山門里松枝頭向東,我即回來;不然,斷不回矣」
眾徒將此言切切而記
是夜,金蟬子**院中,依舊沒等到要等之人,來的卻是紫微大帝
金蟬子道︰「你是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
紫薇大帝道︰「袁天罡本是天上星辰下凡,算下來,卻應該稱本尊一聲叔父,你問此事作甚?」
金蟬子道︰「帶句話給他,讓他稟明唐太宗,就說明日是吉時,讓小僧早早成行」
紫微大帝罕見地沒有異議,道︰「你也看到了?」
金蟬子點頭,道︰「獵佛者出現之時,小僧就看見了」
紫微大帝道︰「所以,你今夜等的並非本尊?而是獵佛者?」
金蟬子沒有回答紫微大帝的話,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自己再去肯定一次,又有何意義?道︰「你可知曉最初的獵佛者從何來?」
紫微大帝搖頭,隨即道︰「你懷疑獵佛者那個地方?」
金蟬子點頭,紫微大帝再不廢話,突然憑空消失
次早,唐太宗設朝,聚集文武,寫了取經文牒,用了通行寶印
有欽天監台正袁天罡奏曰︰「今日是人專吉星,堪宜出行遠路」
唐太宗道︰「今日成行,可會太顯倉促?」
袁天罡道︰「錯過今日,再無遠行吉日」
唐太宗聞言,也不再多說
這時,黃門官奏道︰「御弟法師朝門外候旨」
唐太宗命宣上寶殿道︰「御弟,今日是出行吉日這是通關文牒朕又有一個紫金缽盂,送你途中化齋而用再選兩個長行的從者,又銀駔的馬一匹,送為遠行腳力你可就此行程」
金蟬子大喜,即便謝了恩,領了物事,更無留滯之意
金蟬子一喜可以西行,二喜得了紫金缽盂
唐太宗排駕,與多官同送至關外,只見那洪福寺僧與諸徒將玄奘的冬夏衣服,俱送在關外相等
唐太宗見了,先教收拾行囊馬匹,然後著官人執壺酌酒
唐太宗舉爵,又問曰︰「御弟雅號甚稱?」
金蟬子道︰「貧僧出家人,未敢稱號」
唐太宗道︰「當時菩薩說,西天有經三藏御弟可指經取號,號作三藏何如?」
金蟬子接了御酒道︰「陛下,酒乃僧家頭一戒,貧僧自為人,不會飲酒」卻未見答應唐太宗賜下的名字
唐太宗道︰「今日之行,比他事不同此乃素酒,只飲此一杯,以盡朕奉餞之意」
金蟬子接了酒,方待要飲,只見唐太宗低頭,將御指拾一撮塵土,彈入酒中
金蟬子見此,知道這是帝王之術,故作不解地看著他
唐太宗笑道︰「御弟呵,這一去,到西天,幾時可回?」
金蟬子道︰「只在三年,徑回上國」
唐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遙路遠,御弟可進此酒︰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金蟬子知道唐太宗不放心,方悟捻土勸告,復謝恩飲粳辭謝出關而去,不見留戀
唐太宗擺駕回宮
金蟬子自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太宗與多官送出長安關外一二日馬不停蹄,早至法門寺
本寺住持上房長老,帶領眾僧有五百余人,兩邊羅列,接至里面,相見獻茶茶罷進齋,齋後不覺天晚,正是那︰影動星河近,月明無點塵雁聲鳴遠漢,砧韻響西鄰歸鳥棲枯樹,禪僧講梵音蒲團一榻上,坐到夜將分眾僧們燈下議論佛門定旨,上西天取經的原由有的說水遠山高,有的說路多虎豹,有的說峻嶺陡崖難度,有的說毒魔惡怪難降
你道這上方長老是誰?正是觀世音菩薩,這五百僧眾,卻是靈山五百的羅漢,這幾日,逐漸轉醒,特來見見金蟬子,將西行之路說的艱辛,是想讓金蟬子放棄西行的念頭,早早為他們解了毒
本是有求于人,卻這番姿態,卻也奇怪
金蟬子識得諸僧的真顏,卻也不點破,鉗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點頭幾度
眾羅漢莫解其意,合掌請問道︰「法師指心點頭者,何也?」
金蟬子答曰︰「心生,種種魔生;心滅,種種魔滅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對佛設下洪誓大願,不由我不盡此心這一去,定要到西天,見佛求經,使我們法輪回轉,願聖主皇圖永固」
眾羅漢見他以見佛求經為借口,聞得此言,知道無可能,人人臉上偽裝稱羨,個個偽裝宣揚,都稀里糊涂的叫一聲「忠心赤膽大闡法師」,夸贊不粳請師入榻安寐,各自散去
眾羅漢散去之後,一個個咬牙切齒,對金蟬子恨之入骨,個個怨他心地歹毒,見死不救
抱怨得久了,也就各自安寐去了,觀世音菩薩站在大雄寶殿之中,看著殿上的如來看了一宿
竹敲殘月落,雞唱曉雲生
次日,那眾僧起來,收拾茶水早齋
金蟬子遂穿了袈裟,上正殿,佛前禮拜,道︰「弟子陳玄奘,前往西天取經,但肉眼愚迷,不識活佛真形今願立誓︰路中逢廟燒香,遇佛拜佛,遇塔掃塔但願我佛慈悲,早現丈六金身,賜真經,留傳東土」
祝罷,回方丈進齋,未看殿上菩薩一眼
遇佛拜佛?遇塔掃塔?金蟬子,你這是要將諸佛都看個真啊
觀世音菩薩自然明白金蟬子的意思,這話是特意說給自己听的
西行路上,金蟬子要清理一路「假」佛
齋畢,那二從者整頓了鞍馬,促趲行程
金蟬子出了山門,辭別眾羅漢
眾羅漢知道,錯過此次,要見金蟬子,只怕要等他到靈山,不忍分別,還要抱著萬一的態度,直送有十里之遙,金蟬子也不願直接往靈山,非要一步步走通西行路,眾羅漢不得已,噙淚而返,金蟬子遂直西前進
〃第三卷完)
a
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