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登天傳 第八十節 深山幽谷傳道真2

作者 ︰ 化而為鵬

更新時間︰2013-09-22

不同于蜀中道門修士常常修煉的劍修,純陽宗的御劍得傳于純陽真人也就是八仙之中的呂洞賓。相傳呂洞賓還未得道時,在終南山修道,巧合之間得到雌雄兩把寶劍,借這對神器之威純陽真人斬妖除魔立功無數。自呂祖開純陽宗以來,為了門內弟子能夠扶正除邪,便傳下御劍奇術一套。他曾說自己的劍︰「欲整鋒芒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嗥,手中氣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條又稱自己的劍術︰「世言吾賣墨,飛劍取人頭,吾甚曬之。實則吾有三劍,一斷煩惱,二斷貪嗔,三斷妄欲說的便是這套御劍之術與純陽宗的純陽功相結合,既能發揮純陽功的威力,又能促進修為,實在是難能可貴。

當然,八仙之中唯有呂純陽使劍,其他仙人各有寶物,世人謂之曰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純陽宗雖尊呂洞賓為師祖,卻也不拘泥于御劍一路,其余修行或是煉器,或是取陣法,或是丹藥,均是按天資教授。以雲逸道人來說,本來精于采藥煉丹之術,于御劍一路並沒有什麼高深的修為,但是李化情況特殊,他雖修習純陽功,卻不算純陽宗弟子,雖然修的是人道正宗,卻還掛名妖盟,將來處境之險惡,不用細想也能猜到,所以臨敵之際若沒有一二保命之法,實實在在便會做了人家刀俎上的魚肉,任人宰割。雲逸道人思量又思量,若是教授李化自己所長的丹藥金石的醫術,恐怕將來無用,若是教他煉氣修陣,短短時間之內也難得成果,便是這一路御劍之術,凡在純陽宗內的弟子,為表示尊重師祖,必會學上幾手,而雲逸身為地八仙之一,自然也差不了。便是因為如此,他才決定來教李化御劍的方法。

御劍之術說來簡單,初修此法時,不過是從體內分出真氣,將一把金石所造的寶劍包裹起來,以念摧之,以氣為媒介,將其凌空揮舞,斬殺敵人。只是萬事萬物總是說來簡單,坐起來卻難得很,真氣在人體之中游走,有經脈做路徑,自然是順暢無礙,但是分一點真氣游離出體便難上加難。李化經雲逸講解,苦練三日依舊不得其法,便有些著急,雲逸道人見狀便從藥師台取了一口缸來,叫李華往缸里挑滿水︰「聖人雲,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你便泡在這水缸里,試試將真氣緩緩分出,注于水中李化遵命,便在那水缸里又泡了三天。水自然與空氣不同,空氣雖有實質但近乎于無形,水幾與道同,順利萬物,李化泡在水缸里行功作法自然就比在空氣中要容易得多。三日之後,李化在那一缸水里已經練得將真氣收放自如,便見他一運功,真氣澎湃而出注入水中,水缸里的水便好像燒開了一樣,嘰里咕嚕的直冒泡,便是幾分鐘,一缸水便被蒸發了個干淨。

雲逸道人知道李化已有小成,便叫他去泡在山谷里的小溪之中︰「那水缸大小有限,怎經的起你現在的修為?便去那小溪里面,也一樣的分氣而出,便看看你可以吐出多少李化听令,又在那溪水中泡了三天,先起他以為同樣是水,自己在水缸中已經練得熟絡,在那小溪中練功又有什麼難的?卻不料一行功起,那真氣便順水而去,吐出多少便流走多少,李化大驚,雖然現在自己得了純陽功法,修煉無礙,比起從前這煉氣的效率大大提升,可身體里面的真氣也不是白撿來的,也是他李化一日一日下苦功修煉而得,怎麼能經的起這樣消耗?便不敢再下水行功。雲逸第二日見他這副模樣頗為惱怒︰「怎的,你還覺得我會給你虧吃不成?」李化分辨道︰「老師,那溪水與缸中之水不同,乃是活水,上有源頭,下有去路,我便分出一絲真氣,它便就會順水流而去,我便分出兩分來,也順水而去,這樣的消耗法,我實在是吃不消啊!」

雲逸笑道︰「虧你還有些腦筋,知道這溪水是活水。你不想想,這溪水是活水,難道空氣便是死氣嗎?你在這溪流之中,還能掌握溪水流動的方向,便身在岸上,四周空氣也在不斷向四面八方流動,若你在這溪水中都控制不好真氣,你在岸上有如何控得?」便一句話點醒夢中人,李化才明白老師的想法。

「只是弟子駑鈍,實在不懂如何在溪流中行功,還請老師指點

雲逸道人一笑︰「不過八個字,松柔慢勻,因勢利導說罷便入山中采藥去了。

李化細細思量,也不太明白雲逸道人所指究竟是何。只是既然他這麼說了,自己也就該循規蹈矩的去練。便全身沒入水中,運起一口丹田氣,全靠內息而不用上岸換氣,默默將真氣繞體內經脈一周是為一個周天,再從手指末端的穴位中分出一絲吐出,那絲真氣才出指尖,便隨著水流緩緩而去,李化舍不得,便一點腳去追,這身體一動又卷起一陣亂流,那絲真氣隨著水流漂的更遠了。如此重復了好幾次,李化又有些打退堂鼓,腰一直,將頭露出水面,正看到小玉在溪水邊喝水。小玉看他在水中練功,忙嚷了起來︰「呸呸呸,原來喝的你的洗澡水,真惡心!」

李化也笑了起來︰「我這洗澡水可不一般,融合了天地靈氣,更有本少爺我辛苦修練出來的真氣,喝上一口便能長十年的功力,不騙你,來來來,多喝點說著就捧起一捧水朝小玉潑去,小玉雖是狐狸身,卻生的極為靈巧,縱閃之間就將潑來的水全部躲了過去,一邊躲一邊還笑罵道︰「你有功夫和我在這里玩笑,一定是不好好練功,我去告訴雲逸道長,說你在這里偷懶!」李化听了立馬住手︰「可不是我偷懶,這功夫我練了好些時候,卻總掌握不到竅門,真氣卻憑白浪費了不少,我可得上岸好好調息一番說著拖著水淋淋的身體就往岸上走,小玉看他光溜溜的什麼都沒穿,突然大叫一聲就鑽進了樹林子里面,這把李化倒鬧得尷尬起來了,之前自己與小玉共用一副身體,有什麼她沒見過?這時候卻不好意思起來了,真是不可理喻。

李化也顧不上這些,找了塊大青石五心朝天坐好,正是九月,秋老虎的時候還是挺熱,天上太陽毒辣辣,一會就把李化的身體給曬干了。李化入定出神,運氣調息,丹田之內逐漸鼓蕩,把耗散掉的真氣漸漸補回。便這時候,就見從草叢之中晃晃悠悠爬出一只癩蛤蟆來,這癩蛤蟆生得足有人兩個拳頭那麼大,兩眼外鼓,渾身的癩疥皮,這只癩蛤蟆爬到青石邊上,縱身一躍,跳到了李化盤著的兩條腿之間。李化一驚,忙住氣停功,見原來是只癩蛤蟆,也不當回事,隨手一撥,將那癩蛤蟆甩進了溪水里。便見那癩蛤蟆被甩進水中,伸開四肢,慢慢劃開,逆水流而上。

李化看這蛤蟆游水,心中若有所悟,連忙也跳進水里。那蛤蟆原本正悠哉,感覺身邊水花一起,忙乘著這股亂流用力分水,一會就游的沒了蹤影。李化不管它,兀自行功,將真氣分出一絲,逆水而射出,這道真氣先向前沖了一段距離,隨後又順水而下,李化趕忙伸出手掌接住,又納歸體內。便掌握了這樣的訣竅,一拋一納,一送一收,只要掌握了水流的流向流勢,便能將這一道真氣控得得心應手。只是便只能分出這一分才有用,吐出的真氣多了,便叫李化無從下手了。

李化心中默念雲逸道人所給出的八字︰松柔慢勻,因勢利導。這因勢利導應該就是說要順著水流水勢而行,不能像在死水中練功那樣呆板,可這松柔慢勻說的又是什麼呢?

李化一時想不明白,就沉在水底打坐。這水底的光景和岸上又不同,此處溪流水深不過到胸,清澈見底,坐在水底向上望去,便見天空隨水流而動,波光粼粼,幻彩繽紛。李化仰頭看得久了,覺得脖子有些酸痛,就低頭去看河底,便見河床之上少有魚蝦,一塊塊卵石沉于泥沙之中。心念又是一動,這卵石成年累月浸在水中,因那水流沖刷,稜角全無,卻還能牢牢停留,只因其有實質,真氣無法在水中長存,只因真氣有形而無質,容易隨水而流散。若能將真氣依附在有實質的物體上,那不是也能像在水缸中一樣收放自如了?想到此處,李化伸手從河床中扣出一塊雞蛋大小的卵石,托在掌心之中,徐徐將真氣突出,抓住流水之勢,將其慢慢盤繞在卵石之上。

李化將手掌撤除,凝神于這一塊小小的卵石,就見這卵石正懸停在流水之中,李化知道自己想的沒錯,心中大喜,一時失了神念,卵石又掉回河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李化登天傳最新章節 | 李化登天傳全文閱讀 | 李化登天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