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 第6章 我們如何認知世界(1)

作者 ︰ 牧之

◆歸因︰為什麼我們常會認為「小人得志」

雨後,一只蜘蛛艱難地向牆上那張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于牆壁潮濕,每當它爬到一定高度,就會從高高的牆上掉下來。它一次次不停地往上爬,一次次地掉下來……

這時正好有三個人經過這里。

第一個人看到了,他說︰「這只蜘蛛真蠢,從旁邊干燥的地方就能爬上去,我以後可不能像它那樣愚蠢于是,他開始聰明起來。

第二個人看了,他立刻被蜘蛛這種不屈不撓、屢敗屢戰的精神打動了,並從中得到啟發,對自己說︰「我要像蜘蛛那樣于是,他變得頑強起來。

第三個人看見了,他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我一生不正如這只蜘蛛嗎?忙忙碌碌而一無所得,有什麼意思呢?」于是,他變得日漸消沉。

為什麼這只蜘蛛會不斷地往上爬?為什麼三個人對蜘蛛的態度有這麼大的差距?

假如我們對人的一生中所說的頻率最高的話做一個總結,那麼「為什麼」一定是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句話。原因是人類天生就有追求事物發展精確性的需求,這是我們人性中天生的一部分,誰也無法擺月兌。

在心理學中,關于「為什麼」的問題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歸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找出問題的原因」。對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你一定有很多疑問,比如為什麼我沒有像某個大學同學一樣成功?為什麼至今沒有遇到心儀的對象?為什麼某個同事似乎比我更能討取上級的歡心?人們在產生疑問後,總是試圖去分析某些行動、事件或後果的可能原因,歸因理論便是一種關于知覺者推斷和解釋他人和自己行為原因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奧地利社會心理學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際關系心理學》中首先提出歸因理論

關于歸因理論,協變原理指出,如果某個因素一旦出現就會看到某個行為,該因素不出現就看不到這個行為,那麼人們就會把該因素歸結為該行為的原因。比如,你與你的朋友一起出游,迎面走過來了一匹馬,你的朋友指著馬大聲尖叫,你便要確定是朋友精神出現了問題,還是因為危險正在臨近。

當人們試圖解釋某個人的行為時,人們要就三方面的有關信息來評估協變︰區別性、一貫性和一致性。

區別性︰該行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體行為——你的朋友是否對所有的馬都大喊大叫?

一貫性︰指行為是否反復出現以回應這一情境——這匹馬過去是否讓你的朋友大喊大叫?

一致性︰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樣情境下也產生同樣的行為——每個人都指著馬並大喊大叫嗎?

歸因一般分為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內部歸因,指存在于個體內部的原因,如人格、品質、動機、態度、情緒、心境以及努力程度等個人特征;外部歸因,是指行為或事件發生的外部條件,包括背景、機遇、他人影響、工作任務難度。

試想一下,在某一個交通擁堵的早晨,當你發現一輛小車是造成擁堵的罪魁禍首時,你通常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恐怕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抑制心中的憤怒,都會傾向于認為,小車的司機有問題,因為他的某種不恰當的行為,使得大家忍受著上班遲到而被扣獎金的可能,這個人會在瞬間被我們定義成一個自私的、冷漠的、不為別人考慮的家伙。

心理學家發現,當我們對別人的問題進行歸因時,外部的因素很容易被我們忽略。如前面提到的小車中的司機,很有可能他是遇到了主觀所無法克服的情況,不得已才造成了堵塞。

有意思的是,當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時,情況可能就恰恰相反了。被降薪的人大多會認為公司「過河拆橋」,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總是拿員工開刀,而很少立刻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是因為當人的自尊受到威脅時,我們會本能地采取自利歸因的方式,也就是把降薪的原因歸結為外部因素(比如經濟不景氣),因為承認自己的能力遜于其他的同事,對我們的自尊是一種打擊。但是,當我們獲得加薪的獎勵後,我們又會本能地將加薪的原因歸結為是自己的能力比別人強。

這種區別對待的歸因方式直接導致我們常會產生「小人得志」的憤慨,當看到某個人比我們成功後,我們便會將其所獲得成就歸結為好運氣,不知不覺地做出外部歸因。

◆听眾設計︰為什麼家長常常委婉地向孩子解釋生理現象?

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會有一個困擾,那就是當孩子問及自己是如何出生的時候,家長常常不知該如何巧妙應答。因為對于孩子而言,性始終是一個尷尬的問題。請看下面這樣一則笑話︰

媽媽懷孕了,4歲的海柯百思不得其解,她問爸爸未來的弟弟或者妹妹是如何生出來的。

爸爸向她解釋道︰「先生出頭,再生出身子,最後是兩條腿,懂了嗎?」

「懂了,爸爸,然後你用螺絲把它們組裝起來,對嗎?」

在這則笑話中,「爸爸」便委婉地解釋了關于孩子如何出生的真相,沒有涉及到性層次方面的解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描述這種情況有一個專門術語——听眾設計。

所謂「听眾設計」,是語言生成過程中第一步,簡單地說,就是︰你說話的方式依賴于你的听眾。比如,現在需要你向另外一個人介紹一幅畫,听眾是一個盲人與听眾是正常人,所采用的表述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

哲學家保羅格賴斯提出自然語言有其獨特的邏輯關系,他認為會話的最高原則是合作,稱為合作原則,也就是听眾設計原則。

在合作原則下,人們在交際中要遵守如下四個準則︰

1、數量準則

使自己所說的話達到當前交談目的所要求的詳盡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說的話比所要求的更詳盡。也就是說,你必須判斷出你的听眾真正需要的信息有多少。

2、質量準則

不要說自己認為錯誤的話。不要說缺乏足夠證據的話。即當你說話時,听者會假設你能夠用合適的證據支持你的斷言。當你說每句話前,你都必須考慮這句話所基于的證據。

3、關聯準則

說話要貼切,前後有關聯。即你必須保證你的听者能夠看出你正在說的如何與你以前說的相關聯。如果你希望轉移話題,那麼,你便需要做出解釋。?

4、方式準則

避免晦澀的詞語。

避免歧義。

說話不要累贅,要簡要。

說話要有條理。

舉個例子,比如你現在正在和你的朋友王華一起吃飯,此時,你接到了你母親的電話,你母親問你正在做什麼,如果你的母親並不知道王華是誰,從來沒有听過這個名字,你便不會說︰「我正在和王華吃飯但是如果你的母親也認識王華的話,你便會告訴母親與你一起吃飯的人的名字。

很多家長在向年幼的孩子解釋生理現象的時候,一般都不會講述真正的生理知識,而是以委婉的方式來講述,便是因為基于「听眾設計原則」,家長必須從孩子的認知層次來解釋這個問題,否則只會增加孩子的困惑,導致他們更加疑惑不解。

◆構造社會現實︰為什麼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在法庭上,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針對同一件事情,被告和原告在描述的時候,使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措辭,在被告的描述中,被告是出于正當防衛才會對原告造成人身傷害,原告在重現事實的時候,則把被告描述為魯莽的、不懷好意的攻擊者。雖然被告和原告經歷的是同一事件,但對事件的解釋卻大相徑庭。這便是心理學中所說的「構造社會現實」——每個人總是帶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解釋情境,從自我認知和情緒的角度來表征事件,從而構造出不同的社會現實。

有這樣一個經典的社會心理學的例子,「常青藤聯盟杯」兩支球隊——普林斯頓大學球隊和達特茅斯大學球隊——之間進行了一場橄欖球比賽,結果普林斯頓隊贏了。整個比賽非常粗野,犯規處罰也非常多,兩隊球員受傷都很嚴重。然而,比賽之後,兩所學校的新聞報導對于所發生的事情的描述卻截然不同。

社會心理學家對這一現象非常感興趣,他們同時調查兩所大學的學生,給他們看比賽錄像帶,並記錄他們就各隊犯規次數所做的判斷。結果,普林斯頓的大學生在觀看比賽錄像時,「看到」達特茅斯球隊隊員犯規次數是自己球隊的兩倍之多,對于同樣的錄像,達特茅斯的大學生卻「看到」雙方犯規次數一樣多。

雖然觀看的是同一場活動,但是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由于自己的學校背景不同,已經天然地具備了某種傾向,所以他們「看到」了不同的比賽。

由此可以理解,不論一家媒體標榜地多麼客觀公正,但是他們的報道新聞事件的時候,總會帶著一定的傾向性,雖然沒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愛與憎,但是字里行間卻流露出他們的立場與好惡。

由此可以想到,我們從書籍上看到的歷史故事確實是當時的真實場景嗎?當然不是,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不過是記錄者眼中的歷史事件罷了,這些歷史事件多有加工的成分,並非是客觀歷史的真實還原。有這種一種說法——「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不過是心里學術語「構造社會現實」的另一種表述。

◆信念偏見效應︰愛需要證明嗎

在詮釋「信念偏見效應」之前,先請看下面的這個三段論,並判斷結論的對與錯。

前提一︰所有有發動機的東西都需要油。

前提二︰汽車需要油。

結論︰汽車有發動機。

大多數人都會說這個結論是對的,但是按照邏輯的規則,這種推論方式是不正確的。

再看如下的三段論——

前提一︰所有的貓都有四條腿。

前提二︰狗有四條腿。

結論︰狗是貓。

關于貓的這個邏輯推理,你肯定會說這個結論是不正確的。

在產生認知時,相對于用其他事物(如貓)的情況,當用「汽車」時,人們更傾向于判斷它是對的,這個結果說明了「信念偏見效應」,即人們傾向于把他們能為之構建一個合理的現實世界模型的結論判斷為正確的,而把那些他們不能為之構建合理現實世界模型的結論,判斷為是錯誤的。比如,對于汽車知識的了解把握使人們難以看出上面的結論是錯誤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最新章節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全文閱讀 | 每天學點心理學大全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