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效應︰你總會受到刻板偏見的左右
刻板效應,又稱定型效應,是指人們用刻印在自己頭腦中的關于某人、某一類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為判斷和評價人依據的心理現象。
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包達列夫曾經做過這樣的實驗,將一個人的照片分別給兩組被試看,照片的特征是眼楮深凹,下巴外翹。包達列夫向兩組被試提供了截然相反的介紹,他告訴甲組「此人是個罪犯」,對乙組則說︰「此人是位著名學者」,然後,請兩組被試分別對此人的照片特征進行評價。
關于人物特征的評價,出現了非常有趣的現象,甲組被試認為——此人眼楮深凹表明他凶狠、狡猾,下巴外翹反映著其頑固不化的性格;乙組的判斷則是這樣的︰此人眼楮深凹,表明他具有深邃的思想,下巴外翹反映他具有探索真理的頑強精神。
針對同一張照片的面部特征,為什麼會出現如此迥然有異的評價呢?心理學家分析說,這是因為人們對社會各類的人有著一定的定型認知——把他當罪犯來看時,自然就把其眼楮、下巴的特征歸類為凶狠、狡猾和頑固不化,而把他當學者來看時,便把相同的特征歸為思想的深邃性和意志的堅韌性。
探究這種現象的本質,可以發現刻板效應其實于與認知偏見,人們對不同人進行分類,然後產生了不同的固化印象,在這種印象的影響下,對不同的人群產生了不同的態度和行為傾向。就像笑話中的上帝為不同膚色的小朋友安排了不同的命運一下,你也常會受限于既有的刻板印象,從而用刻板印象的信息來決定自己的行為。比如,身為中國人,你多會認為日本人更加有暴力傾向,美國人則顯示地更喜歡插手別人的事情。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總是佔據著主導地位
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首因效應。首因效應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它是指當人們第一次與某物或某人相接觸時會留下深刻印象,第一印象作用最強,持續的時間也長,比以後得到的信息對于事物整個印象產生的作用更強。心理學研究發現,與一個人初次會面,45秒鐘內就能產生第一印象,形成第一印象的主要是性別、年齡、衣著、姿勢、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
首因效應本質上是一種優先效應,當不同的信息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總是傾向于重視前面的信息。即使人們同樣重視了後面的信息,也會認為後面的信息是非本質的、偶然的,人們習慣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釋後面的信息,即使後面的信息與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會屈從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體一致的印象。
在人際交往中,首因效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每個關系的建立都肯定會有第一次見面,如果一個人無法為他人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將不利于以後人際關系的發展,至少會對人際發展進程產生負面影響。所謂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先發制人」、「惡人先告狀」便利用了首因效應的正面影響,很多的人極為注重出現在一個陌生場合的首次印象,爭取讓自己為他人留下正面的印象,便是希望可以借此帶來更和諧的人際關系發展。
◆近因效應︰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
「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指在多種刺激按不同順序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後來出現的刺激,即在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以致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比如,讓你此時此刻判斷一下你與某個朋友的關系,如果你們幾天前剛剛吵過架,你就會認為你們的關系不是不好,而如果這個朋友昨天剛剛借給你1000塊錢,你就會將你們的關系定義為「患難之交」,認為對方是你真正的朋友。
美國心理學家盧欽斯以實驗的方式證明了「首因效應」與「近因效應」。在實驗時,盧欽斯準備了兩段文字,在第一段文字中將一個叫做吉姆的男孩描述為熱情外向的人,在第二段資料中將吉姆描述為冷淡而內向的人。然後,盧欽斯將這兩段材料組合成四組︰
第一組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現,冷淡內向的文字後出現。
第二組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先出現,熱情外向的文字後出現。
第三組只顯示描寫吉姆熱情外向的文字。
第四組只顯示描寫吉姆冷淡內向的文字。
盧欽斯讓四組被試分別閱讀一組文字材料,然後回答一個問題「吉姆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實驗結果顯示,第一組被試中有78%的人認為吉姆是友好的,第二組中只有18%的被試認為吉姆是友好的,第三組中認為吉姆是友好的被試有95%,第四組只有3%的被試認為吉姆是友好的。
通過上述實驗,盧欽斯得出結論︰信息呈現的順序會對社會認知產生影響,先呈現的信息比後呈現的信息有更大的影響作用。
後來,盧欽斯在進一步的研究中發現,如果在兩段文字之間插入描述某些活動的文字內容,如吉姆做數學題、吉姆听故事等,則大部分被試會根據活動以後得到的信息對吉姆進行判斷,也就是說,最近獲得的信息對他們的社會知覺起到了更大的影響作用——這一實驗結果證明了「近因效應」。
通常來說,近因效應一般不如首因效應明顯和普遍。在印象形成過程中,當不斷有足夠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來的印象已經淡忘時,新近獲得的信息的作用就會較大,就會出現近因效應。
◆暈輪效應︰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根源
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成見效應」、「光圈效應」、「日暈效應」、「以點概面效應」,指的是在人際知覺中所形成的以點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人們對于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後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如果認知對象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好」的光圈籠罩著‘並被賦予一切好的品質。這種強烈知覺的品質或特點,就象月亮形式的光環一樣,向周圍彌漫、擴散,從而掩蓋了其它品質或特點所以暈輪效應也形象地被稱之為光環效應。
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讓被試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有的很有魅力,有的無魅力,有的中等。然後讓被試在與魅力無關的特點方面評定這些人。結果表明,被試對有魅力的人比對無魅力的賦予更多理想的人格特征,如和藹、沉著,好交際等。
暈輪效應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于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他認為,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局部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這就好象刮風天氣前夜月亮周圍出現的圓環(月暈),其實呢,圓環不過是月亮光的擴大化而已。據此,桑戴克為這一心理現象起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名稱「暈輪效應」,也稱作「光環作用」。
通過上面的笑話,由此你也可以理解為什麼明星總是有那麼多緋聞了,我們總是對于媒體關于明星的丑聞爆料十分感興趣,對此津津樂道,然而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關于明星的形象都是媒體所展現給我們的那圈「月暈」,或許這些故事只是媒體的斷章取義,與事實的真相相距十萬八千里。
◆名片效應︰相似的態度和價值觀有助于形成優質的人際關系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首先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很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對方與你的心理距離,使其願意與你接近,從而結成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便是「名片效應」,相似的態度和價值觀就猶如一張心理名片,將自己以實現良性互動的目的介紹給了對方。
如果希望在人際交往中產生「名片效應」,便要首先向對方傳播一些他們可能感興趣和喜歡的觀點和思想,然後再不經意地將自己的觀點滲透其中,這樣便會讓對方產生一種印象,認為你的思想觀點與他們的極為類似,從而拉近彼此的關系,增加交際對象對你的認同感。
有這樣一個關于里根總統的笑話,一次,里根面對的是一群意大利血統的美國人,他說道︰「每當我想到意大利人的家庭時,我總是想起溫暖的廚房,以及更為溫暖的愛。有一家意大利人剛開始住在狹小的公寓房間里,後來他們遷到了鄉下的一座大房子里去。一位朋友問這家一個12歲的兒子托尼︰‘喜歡你的新居嗎?’孩子回答說︰‘我們喜歡,我有了自己的房間。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間。我的姐妹們都有了自己的房間。只是可憐的媽媽,她還是和爸爸住一個房間’毋庸置疑的是,里根在講話中傳達出自己對于意大利人的正面印象,這種說辭自然能贏得意大利血統美國人對自己的認可,拉近自己和選民的心理距離。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里根正是恰當運用了「名片效應」對人際互動的積極影響。
一般而言,人們總是更喜歡與自己價值觀和情感傾向類似的人,這有助于他們提高自我認同度,減少自己和外界的沖突,由此也可以理解人們為什麼總是對偶遇知音如此歡欣雀躍了。
◆改宗效應︰一味地認同對方並非上上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