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佛教典籍浩如煙海,但是關于蝴蝶的記載卻可謂是寥寥無幾,但是在一些民間的傳說當中,蝴蝶一般都是被幻化成靈魂重生之後的化身。
就例如彼岸花的傳說,相傳在地獄身處開著一種叫做彼岸花的花朵,這種話花開在彼岸之處,而且開花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又看不到花,花葉之間兩不相見,生生相錯。
在黃泉路上大批大批的開著這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顏色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而它們的作用就是構成火紅色的花徑,指引亡靈們走向三岔河的彼岸,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這種傳說看似恐怖,但是這種花卻並不是一種邪惡的化身,相反其原意為天上之花,也是天降吉兆的四華之一。
而一般亡靈在回魂夜當天,都會化作一種昆蟲回到家鄉看望親人,而這種一般情況之下,他們都會化為一只蝴蝶,而彼岸花自然而然也就變為靈魂重新回到陰間的指引。
刨除這個傳說,有的時候蝴蝶也會跟飛蛾聯系在一起,都是隸屬于同類型的生物,所以有的時候「飛蛾撲火」也被譽為「蝴蝶撲火」,在《心地觀經.離世間品第六》中有言︰「過去有佛,欲令眾生厭舍五欲,而說偈言︰譬如飛蛾見火光,以愛火故而競入,不知焰炷燒然(燃)力,委命火中甘**;世間凡夫亦如是,貪愛而追求,不知**染著人,還被火燒來眾苦……」
如上的記載當中,不管如何蝴蝶或者飛蛾都是跟紅色聯系在一起的,而這一點就讓伍凱直接聯想到豐都閻羅殿中的十八層地獄,但是轉念一想卻還是不對。現在的豐都跟以前豐都完全的不一樣了,就十八層地獄而言,已經被修葺成了一個人工的景點,里面全都是近代的雕塑,最長時間也絕對超不過50年,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所謂的唐朝時期的機關,也不可能已經被人發現了,否則早就已經上了報紙的頭版頭條了,那又會是哪呢?
到這里線索好像突然一下子中斷了,伍凱當時也是一籌莫展。心想著恐怕只能從顯存的古代建築以及雕像下手了,而且這個東西還是跟蝴蝶有關的。
突然間伍凱想到了之前關于「蝴蝶撲火」的傳說,這個傳說當中固然有著貶低的意味。代表著,那些自不量力、自討苦吃、自尋滅亡的行為,但是卻同時暗含著另一個含義那就是警戒,古人經常用這個傳說來勸阻人們,說明火焰是一種權威。當你踫觸的時候必定是自取滅亡,但是只要是你能夠相信權威的存在意義,同時也是浸提人們不要向古代的帝王權威做挑戰,及時放棄心中一切的仇恨忘卻、回頭的意思。
忘卻、回頭?突然間這兩個字眼出現在了伍凱的腦袋里面,這個人不愧是之前世襲的「發丘中郎將」的後代,但憑著這簡單的傳說。腦中靈光一閃便有了既定的目標,要說整個豐都當中最有名氣的古建築莫過于哼哈祠、天子殿、奈河橋、黃泉路、望鄉台以及藥王殿了,要是這個地方跟古代有關。那恐怕就是只有奈何橋和望鄉台能夠符合條件了,而且經過之前的調查已經證明,這是一處開山而建的古代群體墓葬,要知道能夠開山建陵是唐代墓葬建築的總體風格,但是這種規模的大型群葬規模。即使是在唐朝這種經濟發達的情況之下,恐怕也只有皇家才能夠辦得到的。
但要是皇家的墓葬的話。那從一開始就根本沒有必要躲躲藏藏的,在古代那種封建皇權至上的那個年代,相信即使皇帝要把整個豐都給扒了,都沒有一個人敢多說一個「不」字,那麼這個地方恐怕就是為了安撫當時被帝王級別人物拉來所墊腳石的可憐人了,想來也不奇怪,要是明目張膽的為這些當時宣稱的反叛安葬,那就等于宣告皇帝或者宗室犯了錯誤錯了,在當時那中把皇帝當成是神的年代,那幾乎是每一個皇帝都不可能干的事情。
但古代人卻非常相信輪回一說的,即使是千古帝王也是如此,他們在尋求長生不老的同時,固然是希望自己統治能夠千秋萬代的延續下去,但同時卻也是害怕自己虧心事做多了,到地府的時候要接受審判,當然更加害怕遇到之前被自己迫害的人,所以這個工程的建造必然要跟鎮魂、安魂以及輪回有關。
如上觀點望鄉台恐怕就是不具備這些功能的,想在回顧前塵恐怕只能徒增傷感,不但沒有辦法安撫情緒,反而會把那些亡者給直接惹毛了,所以當你要安撫靈魂的怨念的時候,首先必須能夠讓這些死人能忘記之前的仇恨,最終才能夠達到輪回轉世的最終目標,這樣一個決定性的入口,恐怕也就只能安放在奈何橋附近了。
但是當伍凱調查到這里的時候,卻還是出現了一點問題,所以說世事無絕對,很多情況下事情的發展就是這樣詭異,它很多時候不會如同意你想想當中那樣發展,好不容易已經確定了方向,但是卻被一個史料推翻了。
原來根絕其它相關的史料記載,豐都的奈何橋修葺時間是在明洪武年間,這樣一來問題又出現了,如果這個地方要是修建在唐中期,那麼明朝怎麼還會在此處進行擴建或者修鑿呢?
伍凱很快就大膽的進行了假設,如果溫廣軍提供的材料沒有問題的話,那這個地方就只可能有兩種情況︰一來就是此處已經被明朝政府發現過,並且派專人進行過勘查,之後認為這里沒有用所以進行了破壞,最後在上方重新建立了一個新的結構;二來就可能是這個地方非常符合明朝政府的心意,他們挖掘這里並不是為了破壞,相反是特意安排人馬進行的查找,而且在目的達到以後,對這個地方進行了重新的加固。
這兩個觀點各都是比較有可能性的,但是根據伍凱的想法,第二個觀點的可能性應該是比較高的,要說唐中期階段的話,按照歷史上的時間推算,那就應該是武則天時期,而洪武年間正是明朝改朝換代的時刻,當時燕王朱棣正好把自己的佷子朱允文從皇位上拉了下來。
拋開對這兩個人物自身政治素養以及統治時期的豐功偉績不提,要是站在另一個角度來考慮,這兩個時期是有一個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統治者正為如何豎立權威而處心積慮,這樣大的歷史背景之下,冤殺以及凶殺的人自然會比其他時期要多上很多,即使是武則天和燕王朱棣知道這個人並沒有什麼特意的過錯,但是只要是對前朝懷有思念之情,那就會成為自己統治之下的不安因素。
但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人的心態也會漸漸改變,即使是千古帝王也是一樣的,有人一直誤解武則天,說她是篤信佛教,其實不然,雖然武則天對佛教的感情比較深厚,但是她打壓道教全都是因為當時李唐以道教為尊,武則天此行完事是為了打壓李唐宗室,要是當時李唐王朝信仰佛教的話,我相信以她的政治手腕,絕對也會打壓佛教的。
話雖如此,但是在武則天晚年期間,為了延長自己的壽命,她還是漸漸的改變了想法,很簡單,作為一個女人,付出所有傾盡全力得來的功績,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放棄,可是在佛教之中卻沒有長生這個想法,佛教講的是涅槃輪回,但是道教卻崇尚于煉丹長生,武則天不但將當時的年號改為「九世」,取名長生九世之意,根據一系列秘史的記載,她後宮的那些男寵都必須習得煉丹之術才會被恩寵,當時政敵攻擊武則天最最疼愛的男寵張昌宗時,有人為張昌宗辯護道︰「他曾為陛下和藥,陛下吃後有效驗可見當時她對道家信仰的程度。
而明成祖朱棣那就更別提了,他曾經多次尋訪過道教一名響當當的重量級人物,那人就是武當山的張三豐,可想而知其對道教的信仰程度,而且在燕王朱棣帶兵打仗的時候,傳說還見過關公指引自己,所以當他登基之後在全國各地修葺關帝廟,所以他對這方面自然也是確信無疑的。
所以如果是這兩個人的話,那這種明顯的安放死人墓冢,以便能夠盡快超度亡靈,借以達到減少自己罪孽以及防止冤鬼作亂的手段就是絕對可以理解的,也就是所溫廣軍所提供的這個地點應該是還在的,只不過是應該被重新修葺過,機關部分也應該是有所改動才對。
說實話伍凱這個人之前一直都給我一種極度玩世不恭的感覺,就好像是頂著主上光環的那種二世祖一樣,沒想到在這件事上面他竟然能夠抽絲剝繭到這種程度,不但能夠結合溫廣軍提供的材料,還要根據當時的史料進行,最後還要加上自己的推測,如果換作是我的話,即使能夠是看出地圖上的蝴蝶圖案或者是飛蛾圖案,都沒有辦法將事情聯想到這麼多事情,更別說還要進行這種大膽的推測了,根絕他的刻苦鑽研所有的答案好像都都已經躍然紙上了,唯獨剩下如何靠近奈何橋以及如何破解上面開啟的機關了。l3l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