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系統 第五十八章 關于“輩分”的問題

作者 ︰ 鄉土宅男

「哦,二狗叔,俺主要是被嬸嬸美麗給驚住了,這位嬸嬸太漂亮了,跟仙女似的,二狗叔,你太有本事了,能弄上這麼美麗的嬸嬸做老婆雲永寶回過神後說道。

「那還用的說啊,在整個雲家寨還沒有哪家的兄弟討的老婆比我媳婦漂亮,怎麼還不叫嬸嬸啊」雲濤說道。

像雲濤這樣經常在外面的人,剛回到村子里,說其話來有些亂,有時候說話的時候,不知不覺地用現代的全國通用的普通話交流方式參插著地方xing說話習慣;當從村子里回到城市里去後,又會說話的時候,不知不覺地用地方xing說話習慣與其他全國各地的人們交流。

像雲濤叫自己一下子我,一下子俺,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不過現在不同與上世紀改革開放初期,很少有人外出打工或做生意,大家的圈子都比較小。

現在很多地方都混雜著全國各地方的大量人們,各種說話習慣、各種方言混淆地交流,弄得很多人都會好幾種方言、好些說話習慣,結果交流時不自覺地摻插其中,不過現在的人大多都習慣這個說話方式,也就見怪不怪了,反正大家都能听得明白就可以了。

「二狗嬸,你好,我是你大佷子雲永寶雲永寶向景婷問好。

「您叫我什麼景婷傻傻地問道。

「我叫你二狗嬸啊,哦,你們城里人可能听不習慣小名稱呼,叔叔小名叫二狗,所以我叫你二狗嬸啊,如果你听不習慣,我就直接叫你嬸嬸好了雲永寶以為景婷不知道雲濤的小名,很自然地解釋道。

「啊,我是你嬸嬸

景婷有些傻眼了,自己才19歲啊,這一位明顯是年過半百的老人叫自己嬸嬸,這對一直在城里長大的景婷,看來非常奇怪,甚至有些難以理喻,畢竟在城里基本上看不到年齡懸殊這麼大,但稱呼是反過來的現象。

就算有,在城里,要年過半百的人,叫比自己小三十來歲的小姑娘為嬸嬸,估計沒有幾個在城里長大的半百的人能叫得出口,就算叫的出口也會很不自然,很難受,反正景婷沒有見過,也沒有听過這樣的事情。

但在農村對于這種事情大家都習以為常,在農村,輩分與年齡有時存在很大的懸殊,往往並不成正比,年幼輩長或年高輩低的現象極為常見,甚至白發老翁稱呼吃nai孩子為叔、為爺也並不希奇。

農村有句俗話說︰「兄弟有大小,叔佷無老少因為兄弟是按年齡排列的,而叔佷卻不是按年齡,而是按輩分排列的。

之所以會出現輩分和年齡的懸殊差異,是農村特有的背景形成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在過去傳宗接代觀念極強而又崇尚「人多力量大」的時代,農村生育往往過多,兄弟姊妹五六個的極其常見,七八個以上的也不足為奇,積得「五男二女」往往令人羨慕。

這樣一來,兄弟姊妹中的老大與老ど年齡就有很大的懸殊,加上過去農村又流行早婚早育,有時甚至兒女已結婚,而母親卻還在生育,于是就出現了叔佷同歲、甥比舅大的現象。

如此逐輩相錯,輩分與年齡的差異就越來越大,親族之間尚且如此,非親族之間的懸殊就更大了。

二是過去農村宗法觀念極重,又是禮儀之邦,非常注重輩分稱呼。宗法觀念也使農村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樣多以官職或「師傅」、「先生」、「女士」之類的相稱,于是就派生出各種各樣的稱呼。

從漢語稱呼的多樣xing中可以體現出這一點。像與父母同輩的稱呼,男xing有伯父、大爺、叔叔、舅舅、姑父、姨夫、表叔等等;女xing有伯母、大娘、嬸子、妗子、姑姑、姨媽等等。

而英語中就簡單得多,男xing用一個「uncle」、女xing用一個「aunt」就包括了以上所以這些稱呼。

三是過去農村重農輕商,戀土重遷,ri出而作,ri落而息,人口流動極小,千百年來同村居住,致使彼此輩分稱呼世世沿襲,代代相傳。

「那我該怎麼叫你呢

景婷奇怪地問道,讓這麼一個比自己父親還要大的人叫自己嬸嬸,景婷都不知道怎麼回應了,叫他老伯還是叫他佷子,好像都不合適啊。

「嬸嬸,你就叫我永寶或者啊寶就可以了,當然你要是叫我小寶,也沒什麼問題,村里很多長輩都這麼叫我的雲永寶說道。

「好了,不和你說了,我和你嬸嬸還要回家急得回家吃飯呢,過些天讓你嬸嬸給你見面禮

雲濤說道,在雲濤這個村寨里,有這麼個習俗,只有村里里添人了,長輩們們都要送禮的,如果嫁進來的或入贅進寨子的人,輩分高的話,她們除了接受長輩們的禮物外,還要向村里比他們輩分小的人送禮物,至于同輩人到沒有什麼講究。

至于禮品到沒有什麼講究,只有不是什麼忌諱的東西就好,送一籃雞蛋、送些水果都沒有什麼問題,如果你有錢送電視、冰箱之類的電器也可以,反正沒有什麼貴重要求,完全看你自己的家庭狀況,自己家人決定就可以了。

「好的,那我先去地里干活去了,如果叔叔、嬸嬸有空記得到我家坐坐

雲永寶說完,就往自己地的方向走去,農村里的男人不同于女人喜歡家里長家里短的聊個沒完,說話做事都比較干脆,沒有那麼多的事,農閑時,另可叫幾個人一起打牌,也不喜歡三五成堆地一起說別人家的家事。

「他是你的誰啊,怎麼年齡這麼大了,還叫你叔叔、叫我嬸嬸,听的我都怪怪的看著雲永寶走遠了,景婷忍不住問道。

「他是我大堂哥的大兒子,我大堂哥年齡和我爺爺差不多,結婚又早,早早地生下了我這個大佷子,我這個佷子年齡比我爸爸都還要大幾歲,這種現象在我們這里是很常見的,以後你還會遇到很多年齡比你大,叫你姑、嬸的,還有個別的都要叫你婆、nai這個級別的,當然也有部分年齡比你小,你要稱他長輩的,不過這樣的比較少點雲濤給景婷說道。

「為什麼年齡比我小,我要稱他長輩的會比較少呢景婷奇怪地問道,在城里長大的景婷很難理解。

畢竟城市中就很少出現這種現象。原因一方面是城里人更注重生活質量,所以往往不願生育太多,兄弟姊妹間的年齡也就差異不大;另一方面城市人口流動xing極強,街坊鄰居時常更新,面對素不相識而又毫無瓜葛的的人,自然只有根據年齡大小來確定彼此稱呼,所以就形不成像農村那樣的輩分與年齡的懸殊。

「因為我的輩分比較大啊雲濤解釋道。

「什麼是輩分啊,曾姐,你們那也是這樣嗎景婷好奇地問道。

「我們那邊也是這樣的,在農村很注重輩分的,至于什麼是輩分,怎麼來的,我就不清楚了,老公,你知道嗎曾荃說道。

「我就知道一些,不是太具體的哦雲濤說道。在讀大學的時候雲濤專門查過這方面的資料。

在過去封建王朝的時代,人們對輩分是極講究的,特別是本家本族之間,提親說媒,先要論清輩分;新媳婦過門,要挨門認親;兒童起名,也要遵從祖制,按輩取名。

大的家族,每一輩取名都有專用字,像我們雲姓家族的「昌」字輩、「大」字輩、「永」字輩等等,同時,還要嚴格避諱,即名字里不能與上輩有相同的字樣。如果不遵從這些輩分規則,就被稱為亂輩,而亂輩,是極惹人恥笑的事情。所以,輩分稱呼被視為天經地義,鄉下人也習以為常,不論輩高輩低,叫者自然,應者坦然。

而在外面做事的,無論地位多高、身份多貴,回到家鄉,也要入鄉隨俗,遵輩守禮,在民間,遵輩守禮作為倫理道德的一項重要內容,是衡量一個人道德修養的重要標準。如果違背了這個標準,是要被鄰里鄉親指責和唾棄的。

不同的場合,輩高輩低有不同的行為規則,在紅白喜事、兄弟分家、婆媳糾紛、宗族事務等嚴肅凝重的場合,自然是輩長者有更多的話語權,此時,輩分高的年輕人可以對輩分低的年長者厲顏相斥,而後者只有唯唯諾諾,必恭必敬。

但輩分低的人平時並不因此而感到自卑,因為從輩分形成的原因中可以知道,輩分越低,說明家中人丁興旺,這在過去的農村是很值得自豪的。

而在許多喜慶熱鬧的場合,則是小輩人的天下,他們可以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甚至輕松的惡作劇,只要不是太過分,都是被允許的,而輩分高的就不那麼ziyou隨便了,否則,新媳婦一句「老公公」,準叫你尷尬得臉紅而退。所以農村有「寧在小叔子腿上坐,不在大伯子面前過」的規矩。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隨著思想觀念的更新和計劃生育的實施,在城市里多生多育的現象不存在了,產生年齡與輩分懸殊的土壤逐漸消失;而隨著宗法觀念的淡化和時尚觀念的流行,人們對輩分已不十分講究了。除了本家本族之間還比較嚴格按輩相稱外,其他人,特別是年輕人之間,如果不是在鄭重場合,輩分稱呼,逐漸模糊,年齡相差不大的,多以姓名相稱。

但是在很多農村里千百年來形成的風俗習慣,仍被延續下來,雲濤所在的村子就是保持了這種思想觀念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幸福系統最新章節 | 幸福系統全文閱讀 | 幸福系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