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當你的一只眼楮一直盯著看結果時,你就只剩下一只眼楮可以專注于練習了!」師父說。
的確,人必須兩只眼楮都「專注」地、「心無旁騖」地放在學習的過程上,而非結果上!而且,人,必須了解自己「有什麼」,「沒有什麼」,「懂什麼」,「不懂什麼」。
畢竟一個人,不可能精通所有事物,因為「樣樣通、樣樣松」啊!我們這一生,不一定要拿「博士」學位,但一定要成為「專家」;因為,不管是從事哪個行業,只有成為頂尖的人才,才能真正地出類拔萃!
有一只兔子,身材很修長,天生就很會「跳躍」,所以它一直有著「跳遠第一名」的美譽,為此,它感到無比自豪。一天,森林里的國王宣布,要舉辦運動大會,以提倡全民運動。
于是,兔子就報名參加「跳遠」項目。果然兔子又擊敗了雞、鴨、鵝、小狗、小豬……奪得了跳遠比賽的冠軍。
後來,有一只老狗告訴兔子︰「兔子啊,其實你的天分資質很好,體力也很棒,你只得到跳遠一項金牌,實在很可惜。我覺得,只要你好好努力練習,你還可以得到更多比賽的金牌啊!」
「真的啊?你覺得我真的可以嗎?」兔子似乎受寵若驚。
「沒錯啊,只要你好好跟我學,我可以教你跑百米、游泳、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松……你一定沒問題啊!」老狗說。
在老狗的慫恿之下,兔子開始每天練習「跑百米」、早晚也跳下水「游泳」,游累了,又上岸,開始練「舉重」;隔天,跑完百米,趕快再練「跳高」,甚至撐著竿子不斷往前沖,也想在「撐竿跳」比賽中奪魁。接著,又推鉛球,又跑馬拉松……
第二屆運動大會又來了,兔子報了很多項目,可是它跑百米、游泳、舉重、跳高、推鉛球、馬拉松……沒有一項入圍,連以前最拿手的「跳遠」,成績也退步了,在初賽就被淘汰了。
有些人擁有很強的企圖心和**,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所以想在各個方面都出人頭地,成為人人欣羨的名人。于是,他們就像兔子一樣,在別人的慫恿之下,信心十足,覺得自己既可以當演員,又可以做作家;既可以是演說家,又能是主持人;既可以參選民意代表,又能做政務官,更能開公司當老板……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得不償失,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
其實,兔子能夠獲得「跳遠第一名」的美譽,就是因為它專注于跳遠這一領域,並在此領域擁有著別人無法匹敵的優勢。既然如此,兔子又何必一定還要去跑百米、游泳、跳高、舉重、推鉛球、跑馬拉松……貪心地什麼都想拿第一呢?
因此,請你記住學東西要專,要精,百樣通不如一樣精。
§§§第五節增強不可替代性
不管學什麼,你一定要學會一兩種專長,讓你的上司認為︰「這點我的確比不上他只要能做到這點,上司就有不得不用你的理由。專業特長可以提高你的「身價」。如果你所具有的特技對老板有所幫助,他一定會對你另眼相看。
香港有一位「打工皇帝」,年薪千萬港幣的高級白領上班族,他總結自己的成功秘訣在于︰「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專業人士,而且要不斷地加強它,讓自己變得無法取代,你就會變得很值錢
他說︰「現代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的時代,已經不只360行,而是360萬行,社會經濟分工越細,作一個全才就越不可能,而且被取代的機會就越大,只有成為一個專業人士,才是增強自己優勢的不二法則
比如,要制作出一套辦公家具,從原料式樣的剪裁,到組裝設計,需要一套非常繁復的流程。有一位在深圳專門制作辦公椅滑輪的台商,只專心做整個流程的一個環節,而且做到了品質最好、成本最低的專業水準,結果成了全世界的座椅滑**王,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七成以上。
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每個人經營自己時,應該對自己有一個專業的定位,並且在選定專業領域的某個環節中,努力做到最好、最杰出,這樣就離成功不遠了,因為專業人才是企業永遠需要和依賴的。
職場人的學習渠道至少有三種,一種是「學習與工作分離」,一種是「在工作當中學習」,還有一種是「把學習放在工作中」。據統計,微軟員工工作中的技能和知識,70%是在工作中學習獲得的,20%是從經理、同事處學到的,剩下的10%是從專業的培訓中獲取而來的。
「在工作當中學習」和「把學習放在工作中」是兩種最有效的學習方式,它們能使承擔某項業務的「門外漢」最迅速地轉化成「合格者」,並最終成為一個很「專業的」人才。那些能在工作中發現自己的欠缺,並努力在工作中彌補自己所欠缺知識的人,可以從打工的經歷中學到最多。
1923年福特公司有一台大型電機發生了故障,全公司所有工程師會診兩三個月沒有結果,特邀請德國一位專家斯泰因梅茨來「診斷」。他在這台大型電機邊搭帳篷,整整檢查了兩晝夜,仔細听電機發出的聲音,反復進行著各種計算,甚至踩著梯子上上下下測量了一番,最後就用粉筆在這台電機的某處畫了一條線作記號。然後他對福特公司的經理說︰「打開電機,把作記號地方的線圈減少16圈,故障就可排除
工程師們半信半疑地照辦了,結果電機正常運轉了。眾人都很吃驚。
事後,斯泰因梅茨向福特公司要一萬美金作為酬勞。有人嫉妒說︰「畫一根線要一萬美金,這不是勒索嗎?」斯泰因梅茨听了一笑,提筆在付款單上寫道︰「用粉筆畫一條線,一美元;知道在哪里畫線,9999美元
這就是專家的水平。看上去,他個人的所得實在是太豐厚了,但如果仔細琢磨起來,這條線能夠畫得如此準確,凝聚了他多少心血!
在選擇工作時,你要著重考慮的一點是,能否在工作中培養自己的一項專長。
小蔡和小姜是同時進某電腦公司的計算機系碩士畢業生,小蔡堅持不放棄電腦網絡專業,當了一名網絡開發工程師,小姜則應聘行政助理,放棄了計算機專業。在日新月異的計算機領域,小蔡跟上了發展的步伐,三年後當上了網絡工程主管,而小姜卻忙碌于無休無止的行政事務,徹底放棄了計算機技術。開始時小姜的收入要高于小蔡,可後來還不及小蔡的一半,當然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及小蔡。
在工作中,有時暫時的薪水不是最重要的,應該考慮的是更長遠的方面,譬如培養一項很強的專業能力。在某一個領域,公司必須依賴你,那你還擔心被公司炒掉嗎?
§§§第六節刻苦之後的華麗蛻變
一則寓言故事講道︰過去同一座山上,有兩塊相同的石頭,三年後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一塊石頭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塊石頭卻受到別人的唾罵。這塊石頭極不平衡地說道︰老兄呀,曾經在三年前,我們同為一座山上的石頭,今天產生這麼大的差距,我的心里特別痛苦。另一塊石頭答道︰老兄,你還記得嗎?曾經在三年前,來了一個雕刻家,你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訴他只要把你簡單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時想象未來的模樣,不在乎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所以產生了今天的不同。
兩者的差別︰一個是關注想要的,一個是關注懼怕的。過去的幾年里,也許同是兒時的伙伴、同在一所學校念書、同在一個部隊服役、同在一家單位工作,幾年後,發現兒時的伙伴、同學、戰友、同事都變了,有的人變成了「佛像」石頭,而有的人變成了另外一塊普通石頭。你期望自己怎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未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最想得到的是什麼?
如果這些問號在你腦海里都有答案,不要以為這就夠了,事實上,這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不能光想想而已,還要有所行動。為了實現自己內心的願望,我們一定要去努力學習那些可以幫我們達成願望的知識和經驗。就像那塊成了佛像的石頭一樣,忍住讓自己痛苦的學習歷程,完成華麗的蛻變。
下面這個小例子就說明了這一點︰
長相平常的陳穎在公司企劃部里實在引不起人們更多的注意,但恰恰是她成了企劃部的總監,管理著一群比她小不了幾歲的俊男靚女。
其實陳穎的相貌不僅僅是平庸,簡直是「有點丑」,各公司的企宣部門常常是俊男靚女的所在,像她這樣長相的並不多見。說來也怪,從小就不指望靠相貌打天下的陳穎偏偏要在這樣的門面部門工作。
陳穎吃的苦可謂不少。19歲那年,她在江西老家連考兩年大學不中,當時她的心情很灰暗,覺得自己的夢想幾乎不可能實現了。就在這時,家鄉中學老師找到她們幾個落榜的女生說廣州一家酒店正在招服務員,讓學生們去試試。陳穎是抱著進入大城市工作的信念參加招考的,不過她未被錄用,原因就是長相「有點丑」。看著昔日同窗紛紛奔向廣州,陳穎心理上受到很大刺激,覺得自己無才無貌,簡直是個廢物。
後來陳穎在北京的姑姑勸她來北京上學,于是陳穎在姑姑的幫助下報名參加了對外經貿大學的成人大專班。經過兩年的月兌產學習,最終獲得了大專文憑。就是從那時起,陳穎重拾自信,決定自己闖天下了。
在1994年的北京,懷揣著大專文憑找工作已不太容易,陳穎找了一圈工作下來,發現自己除了擁有大專文憑,其他技能差得還很多,比如電腦、外語和社會交際能力。于是她開始一邊找工作一邊惡補各種技能,半年下來,她在口才班接受的培訓首先派上了用場︰一家公司決定聘任她為市場營銷人員;一年後,當她在英語口語班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標準美式英語後,她接受了一家外企公司的聘用,當時那家外企銷售部只有陳穎一個人是大專學歷且沒有北京戶口。
不過,她並沒有滿足,在她已經成為那家外企的銷售總監時,現在的這家公司招聘會又一次吸引了陳穎。憑著多年的銷售經驗和練就的職業素養,公司人事部經理一下看中了陳穎,但他們在分配工作時把陳穎分到了企宣部門。一開始就抵觸「門面」部門的陳穎對于公司的安排深感奇怪,不過公司老總表示,企宣部門不是靠長相生存的,這里需要更多有內在實力的人參與進來,以提高公司整體形象。陳穎就這樣成了企宣部的一名員工。
進入企宣部的第一個月,陳穎便成功地策劃了公司的一次宣傳推廣活動,這次成功的推廣會不僅奠定了她在企宣部的地位,也使陳穎感到了自身的不足。同行對于國際公關策劃活動的諳熟讓她自愧弗如,在他們的啟發下,陳穎不久報名參加了一個在職mba班的學習。兩年mba讀下來,收獲真是不小,去年夏天學業結束後,陳穎又準備出國深造。所謂不破不立,現在的工作雖然不錯,但自身能力獲得提高後會覺得理想也提升了。
有時回過頭來看當年未被廣州酒店錄用這件事,到底是福還是禍呢?還真說不清。
並非天生麗質的姑娘最好當「才女」,現代社會給予才女的機會可能比美女更多;如果你不甘于平凡的工作,就選擇不斷提升自己,你付出的辛苦最終會換來一片藍天,丑小鴨終會變成白天鵝的。
§§§第七節「自我投資」的價值
年輕人初入社會,要明白一個道理︰成功者一般都「懂得投資自己」,就是把自己收入的一部分,花在資訊搜集或能力開發上面。
我們只要有經濟條件,首先應投資于教育。實際上,當你還是一個窮人時,你所擁有的唯一真正的資產就是你的頭腦,這是我們所控制的最強有力的工具。當我們逐漸長大時,每個人都要選擇向自己的大腦里注入些什麼樣的知識。你可整天看電視,也可以閱讀高爾夫球雜志、上陶藝輔導班或者上財務計劃培訓班,你可以進行選擇。
日本現在的白領階級中,在工作之余學習各種才藝,上空中大學(廣播電視大學)或專科學校取得資格的人,竟多達26萬人。他們這樣進行自我投資,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職位。
在當今知識經濟的社會里,知識越發凸顯出它超常的價值,在知識和信息方面落後于人,很快就會被社會淘汰。社會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知識的更新也越來越快,年輕人若想成為社會的弄潮兒,就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隨時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及時調整自己,了解自己需要哪些知識來武裝自己,並以最快的速度為自己充電。這是當今時代一個年輕人在社會立住腳跟,並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素質。
現在的年輕人學電腦、學英語、學開車成為時尚,雖然一時用不上,但他們明白「知識用時方恨少」的道理,往往在你需要的時候,比如在應聘一個重要職位的時候,才發現現學是來不及的。所以平時就要了解社會發展的動態,了解什麼是當前社會中最有用的知識,盡快去掌握它。這樣機會到來時,你才會發現你比別人有更大的籌碼和勝算。
以前人們求職更多的是注重高收入,眼下,更長遠一些的因素開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公司能不能提供正規的培訓,使自己得以不斷提升。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在不少單位的招聘廣告中,都把「培訓機會」寫在了顯赫的位置上。隨著信息時代新知識的膨脹性擴展,企業管理人員最終意識到,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必須通過不斷開發,企業員工所具有的知識與技能才能完成再生及再利用,否則這種「易耗型資源」將會隨時消耗殆盡。美國《puterworld》雜志日前的一項以it從業人員為對象的調查顯示︰在高工資之外,人們更渴望公司提供培訓教程。該雜志表示,管理者必須與it從業人員進行更有效的交流,提供使專業人員提高技能的機會以及由公司負擔的學習進修機會。
事實上,在單位不能滿足自己時,有心計的白領們早已自掏腰包開始接受「再教育」。工商管理、計算機、財務、英語等都是比較熱門的項目,這類培訓更多意義上被當做一種「補品」。在以後的職場沖浪中,這些培訓將化作各種資格證書,在求職或跳槽時增加自己的「分量」,有時學歷證書反倒排在了後頭。
美國職業專家指出,職業半衰期越來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學習,無需5年就會變成低薪!人才處于不斷折舊中,而學習是防止人才折舊的最好方法。人才市場也隨之出現了新的概念,由原來的高學歷、高職稱就是人才,轉向「有需要才是人才」。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市場經濟千變萬化,人才的需求也隨之不斷改變。因此,未來社會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忙得要死的人,因為工作和學習;另外一種是找不到工作的人。人才市場的信息已表明,現在的人才市場對英語人才的需要已經由原先的純英語人才轉向更青睞法律英語、金融英語等復合型人才;it行業更是如此,由原先的單一it人才轉向更看重it+管理、it+產品研發等復合型it人才。單一型人才的地位眼看難保。
隨著職場進入了後學歷時代,學歷之外的「素質訓練」將被用來證明你比別人更優秀。
品茶話人生
生活是一部大書。有志向的年輕人要善于讀生活這本「無字書」,體悟成敗之理。讀書學習獲取知識誠然重要,但實踐獲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