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九流智慧謀略 第30章 自我疆域篇(1)

作者 ︰ 牛牧風

墳包上的波斯貓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某天,一個戴眼鏡的德**官正用望遠鏡向前方的法軍陣地上了望,發現遠處的一個小墳包上,有一只貓蹲在那兒曬太陽。

「奇怪,這只貓在每天上午**點鐘總是在那里曬太陽,已經連著四五天了。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這個戴眼鏡的德**官問旁邊的一個小胡子軍官。

小胡子說︰「也許這是只野貓吧

「不對呀,野貓不會在大白天出來,更不敢在炮聲隆隆的陣地上出沒。你來瞧,這是只漂亮的波斯貓呀!」他向小胡子遞過望遠鏡。

小胡子用望遠鏡一看︰可不是,那貓有一身亮閃閃的柔毛,那眼珠比琥珀更為美麗地閃耀著光。

戴眼鏡的德**官說︰「戰爭期間玩這種名貴的貓的決不會是下級軍官,他們無心玩貓,上司也不會準許他們玩貓的。因此我推斷,這墳包附近,很可能有法軍的一個地下指揮部

他說完就向德軍陣地上的最高長官報告。最高長官同意「眼鏡」的推斷,就立即命令陣地上的六個炮兵營一起集中火力朝這個墳包急襲。

一陣暴風驟雨式的猛烈轟擊後,墳包附近的一個法軍旅指揮所被摧毀了。法軍的這個旅失去了指揮,一片混亂,很快被德軍全部殲滅了。

那只漂亮的波斯貓,自然也遭到和主人同樣的命運。

俄軍的蘑菇戰術

19世紀中期,俄國與土耳其間爆發了為時三年的克里木戰爭。當時土耳其與法,英等國結成同盟,在太平洋地區也同時攻擊俄國。

俄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兵力極為微弱,可以用于海戰的艦船寥寥無幾,還有一些濫竽充數的民船,海軍兵力也只有1000余人,面對強大的同盟軍的海軍,簡直是以卵擊石。但是統領俄軍遠東軍的將領穆拉維約夫是個卓越的軍事指揮員,他把有限的兵力壓縮在最主要的戰略要地,將全部兵力投入固守彼德羅巴甫洛夫斯克港。

土耳其盟軍多次尋找俄軍決戰而不得,由于遠征在外補給困難,不敢拖延時日。只礙強攻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這里正是俄軍的防守之處,而且城牆堅固,使盟軍勞而無功,強攻而不得。

就在盟軍進退維谷的時候,突然來了三個美國人,他們自稱是從在遠東捕鯨船上逃出來的,說︰「據我們所知,這里城防堅固,海戰不利,但可從陸路攻入

美國當時也是盟軍的友好國家,盟軍將領當然相信美國人的話,就改道從陸路進攻。誰料陸路小路崎嶇,根本無法行軍,勉強行走,卻落人了俄軍的伏擊圈,結果是可想而知的,殘兵敗將只得逃回船上,而且由于相持日久,整個艦隊退到美國待命。即使到這時,他們也不知道那三個美國人是俄軍的奸細呢還是辦了壞事的同盟者。

盟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後,又補充兵員卷土重來,他們以加倍的火力猛攻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誰知他們耗費大量兵力和軍火攻佔的卻是一座空城。穆拉維約夫已將兵力撤離港口,集結于阿穆河河口,盟軍尋找了許久,才找到了俄軍的下落,他們便丟棄了那座毫無價值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空城,從陸地去進攻俄軍。

誰料想,就在盟軍在美國休整期間,穆拉維約夫已采取了相應的措施,他大量地將慣于作戰的哥薩克族民移居到空曠的遠東地區.這時這股強悍的哥薩克處處設伏來襲擊登陸的盟軍。這樣就牽制住了盟軍的力量,始終無法吃掉俄國的弱小的艦隊。時間一長,盟軍又退兵回到美國去休整了。

穆拉維約夫采取「蘑菇戰術」與敵周旋,使敵人疲于奔波,不戰自退。

死坦克拖活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烏克蘭的一次戰斗中,有輛蘇軍的he式重型坦克,由于作戰勇猛,一馬當前,沖入了德軍的月復地,雖然把敵軍打得狼狽鼠竄,但它自己月兌離了大部隊,陷入了德國的陣地中。更不巧的是突然轟隆一聲,它陷入了德軍陣地中的一條防坦克深溝之中,頓時熄了火,動彈不得。

被坦克迫得走投無路的德軍頓時圍子上來。他們用槍托敲著坦克的鐵甲,喊著話︰「俄國佬投降吧!」

剛才還在咆哮如雷的這輛重型坦克,現在變成了又聾又啞的廢物,處于束手待斃的絕境。但蘇軍坦克手誓死也不願作俘虜,他們在坦克內高呼道︰「蘇聯紅軍絕不投降!」說罷,又傳出了「砰砰砰」的幾聲槍響,接著就是死一般的沉寂。

看來,蘇軍坦克手在絕境中自殺了,德軍只好不得已求其次,仍舊滿懷喜悅地說︰「將這輛重型坦克拉回去也是個大功勞

他們都是步兵,就近去弄了輛坦克來拉蘇軍的坦克。可是這輛坦克噸位太輕,拉不動蘇軍的龐然大物,于是就再弄了一輛坦克來拉。

這輛德軍坦克拉動著蘇軍坦克出了壕溝,突然蘇軍的坦克點燃了火,啟動起來,沒有被德軍坦克拉動,反而拉了德軍坦克就走。

德軍驚惶失措,紛紛發槍射向蘇軍坦克。但子彈打在鋼甲上,只打出一個淺淺的坑窪,奈何它不得,那兩輛被拖的德軍坦克,因為目標近在咫尺,無從發揮火力,只好像馴服的羔羊,乖乖地被拖回到蘇軍陣地內。

原來,坦克內的蘇軍並未自殺,而是以靜制動,後發制人,讓德軍坦克將他們拖出深溝,然後憑著自身強大的威力,反而俘虜了兩輛德軍坦克。

反常的炮步協戰

在前蘇聯的彼列科普地區,德軍憑借堅固的縱深工事阻擋著蘇軍第三近衛步兵師的進攻。在一度沉寂之後,蘇軍300門大炮齊聲怒吼,炮彈像暴雨般地落在德軍的第一道壕塹上。

德軍隱蔽在深深的壕塹內,躲避炮轟,以逸待勞。他們居然還興致勃勃地談論著︰

「俄國佬的炮火盡管猛烈,卻也奈何不得我們

「別麻痹大意,炮火轟擊之後,就是步兵沖鋒,又是一場殊死的拼殺

德軍談論的是炮步協戰的一般常識,果然蘇軍在炮擊15分鐘後,以50%的炮火向敵後陣地延伸,50%的炮火停止轟擊,這是步兵沖鋒的前兆。剎那間,蘇軍陣地上矗立起無數條黑影,接著,槍聲大作,德軍忙各赴射擊位置,迎戰蘇軍步兵的進攻。

在這種情況下,蘇軍的火炮是無法發揮作用的,因為兩軍近戰,炮火不長眼楮,無法只打敵軍不打己軍,所以德軍也不敢暴露。可是當德軍剛一暴露,蘇軍的300門火炮齊發,襲擊德軍的第—道壕塹,把德軍擊斃于陣地前,當然,蘇軍步兵也難以幸免于難。不過這里蘇軍使用了一個計謀,矗立于陣前的黑影,只是藏身于戰壕里的蘇軍舉起的幾百個草人。

這個情況,當時德軍並不知道內情,他們丟下了大量同伴的尸體後又躲進深壕中了。可是蘇軍的炮火又向後延伸了,這次德軍的指揮官們可捉模不透了,他們心有余悸地議論道︰

「俄國佬真是不要命了,與咱們玩起了同歸于盡的手段

「咱們可不能上當了,千萬不要暴露自己,免得受炮火攻擊

「可是,俄國的步兵再次沖鋒怎麼辦呢?」

「不怕,等他們沖近了再說

然而,蘇軍步兵並沒再次沖鋒,只是大炮一會兒轟向第一壕塹,一會兒又向後延伸,弄得德軍打也不是,躲也不是。

蘇軍經過幾度飄忽不定的轟擊後,終于射起了一顆綠色的信號彈,這個信號彈標志著蘇軍停止了攻擊,德軍這才有了喘息機會,他們經過極度緊張之後,懈怠地倒在塹壕內休息,可就在這時,蘇軍步兵發起了沖擊,趁德軍不備之時佔領了他們的陣地。

蘇軍運用了這次反常的戰術,終于獲得了彼列科普戰役的勝利。

克格勃模糊策略

土耳其議會開會研究國內外重大事務,參議員哈伊達爾頓吉卡納特在會上慷慨陳詞︰「美國不僅在我國建有軍事基地,還想插手我國的政治。企圖挑起內戰,以便他們從中漁利……」說著,他揮舞著手中的文件,「這就是鐵的證據

這位參議員所謂的證據是兩封信件。一封是潛伏在政府內部的美國間諜寫給「em」的信,另一份是這個「em」寫給美國駐安卡拉武盲唐納德迪克森上校的信。這個「em」可謂是「神龍見尾不見首」,不知是何許人也。但將這兩封信聯系起來看,就可見美國大使館正在干涉土耳其的內部事務。問題是這兩封信的主角「em」真名不詳,撲朔迷離,更增加了其神秘感和真實感。「神秘」與「真實」往往是孿生的,神秘是外套,真實是內容,所以越神秘似乎就越真實。雖然人們並不確切知道「em是何等樣人,但相信此人是絕對存在著的。

于是報紙上登載了種種猜測,有人說︰「em」是美國大使館參贊埃德坦馬丁,有人說︰此人是中央條約組織的代表摩根上校,這兩人都有特務嫌疑,而且名字的開頭字母都是「em」。經過新聞媒介的傳播,這兩封信件被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土耳其的反美情緒再次高漲,甚至對美國友好人士也表示出極大的憤慨。

美國政府急了,召集土耳其的外交官員進行解釋,指出了這兩封信與美國無關,因為行文格式是與美國的風格絕不相同的;但這又有什麼用呢?既然信件上的姓名可以隱寫,格式就不能改變嗎?越解釋就越尷尬,越說明美國人心中有鬼,「欲蓋彌彰」,致使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美國政府和土耳其政府的關系非常僵化,這兩個本來友好的國家之間的不團結,當然是對敵對國家有利的。

事後查明,這兩封信是前蘇聯克格勃偽造的。他們偽造信件采用了「模糊」策略,不指名道姓,而是使用可以作多種猜測的「em」的字頭,倘若他們偽造一個名字那是比較容易搞清的,而「模糊」的提法,可以把水攪渾,越查越模糊,既然查不清,當然就排除不了。于是,就在土耳其的朝野掀起了反美的軒然大波。

克格勃虛虛實實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值班軍官威廉康菲里斯具有守紀律、慎保密的職業特點,但也有愛交游;喜歡酒的青年人的共性。

即使如此,他與朋友的交往也只談生活不談工作。甚至人們對他擔任什麼工作,掌握什麼機密都一無所知。康菲里斯吃酒也較有節制,雖然酒後話多些,但也從未涉及到機密,所以一直受到上級的信任。

因為工作關系,康菲里斯也有一些蘇聯朋友。他們之間的話題就更為嚴肅了,敘友情,談天地,別無旁及。有時只是喝喝酒,坐坐而巳。

一天,康菲里斯與朋友在一起喝了些酒後,感到有些疲倦,便昏昏沉沉地斜靠在沙發里休息,一邊還應酬式地和朋友談著話。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那個蘇聯朋友突然說︰「康菲里斯先生,您今天的話特別多嘛?」

「是嗎?」康菲里斯還是應酬著,「我說了些什麼?」

「您提到了大鵬衛星!」

「啊!」康菲里斯警覺到自己酒後失言了,他正是掌握保管大鵬衛星的機密資料的。

蘇聯「朋友」直截了當地提出︰「既然閣下已經泄漏了機密,那麼就將大鵬衛星資料交給我們吧,這樣你就可以得到一筆巨額酬金接著他又重復了一些康菲里斯剛才所說的話,其中確實包含了有關大鵬衛星的機密,「當然,你不干也可以,但是你將被送上法庭

事到如此,康菲里斯無退路了,在威脅利誘之下,就將自己負責保管的大鵬衛星的機密資料交給了蘇聯,「朋友」。

這所謂的蘇聯朋友,是克格勃的特務。是的,他們實施了蓄謀已久的計劃,不過,康菲里斯並沒有嚴重的「酒後失言」,只不過吹噓了一下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並沒有涉及到大鵬衛星的機密,倒是克格勃對他已經了如指掌,所謂的「機密」是他們從別的地方獲得的並不完整的資料。

康菲里斯不知自己在酒酣之時到底說了些什麼話,經過克格勃特務虛虛實實二激一套,就將機密資料出賣了。蘇聯人獲得了這些資料後采取了相應的措施,當大鵬衛星投入應用時,美軍方面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

驅使蜜蜂破古城

公元11世紀,英**隊在攻打耶路撒冷古城聖讓達克的時候,遭到了聖讓達克人的殊死抵抗。攻城戰勞師折兵,久無進展。英軍指揮官麥橋上校為此傷透了腦筋。

正當麥橋上校愁眉不展,憂心如焚的時候。一天,同鄉士兵郎達求見︰「上校先生,我為攻城的事來求見您

「哦,我的小同鄉,你對攻城這事有何高見麼?」

「不是什麼高見,但我想這辦法倒也不妨一試

听了郎達講的攻城謀略,麥喬上校樂開了。

很快,英軍便又組織起一次新的攻城戰,與前幾次攻勢不同的是,在大隊士兵隊列前先行的是,由士兵郎達帶領的一批扛著許多蜜蜂箱的養蜂人。

部隊很快沖到了聖讓達克城邊,郎達立即指揮那些養蜂人把蜂箱扔上城頭。霎時間,成千上萬只蜜蜂從摔開的蜂箱中,鋪天蓋地地飛出來,遇人便刺,把守城的耶路撒冷官兵刺得睜不開眼,一個個哇哇亂叫,頃刻便失去了守衛能力。而英軍攻城部隊則乘勢發起進攻,很快佔領了城池。

原來,士兵郎達在從軍前曾是一位出色的養蜂人。他隨部隊到了耶路撒冷後,對養蜂的興趣絲毫未減。戰斗空隙時,他便愛與附近養蜂人交往。當地把「蜜蜂攻城」的計策報告給了麥喬上校後,他很快便搞到了所需要的「武器」。

計激海上馬車夫

「海上馬車夫」是荷蘭的別稱。17世紀中葉,荷蘭的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它利用海運之利,建立了擁有16000。多艘商船的龐大船隊,航行的軌跡遍于世界各地,財富源源滾來。

這時英國也以飛快的速度崛起,成為另一個海上強國。它不願荷蘭在海上稱王稱霸,更不甘心巨大的財富被荷蘭囊括而去,極想取而代之。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它秘密地進行軍事準備,等候時機以武力解決。然而,荷蘭的商船運輸是合法的貿易,英國如果對之貿然動兵,將遭到國內外輿論的譴責。在這種情況下,很難保證軍事行動的成功。最好的辦法是逗得荷蘭先行動武,這樣就使英國用兵「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明明是自己想動手打人,卻偏要人家先動手,這就要使用計謀,激起人家的怒火才行。英國人就是這樣做的。英國議會通過了一璜議案︰「凡英國的進出口產品,只能使用英國的船只和原生產國或進口國的船只這個議案從表面上看,也是很冠冕堂皇言之有理的。

但這個議案的實施,卻嚴重打擊了荷蘭的商業利益,他們再也無法從航海中牟利,眼看花花綠綠的金錢被英國人截取,不由怒火中燒,準備動用武力來解決問題,拒不讓英國的「航海法」得以實施。這就中了英國人的計,他們頒布這項國會議案就是要迫使荷蘭動武。

荷蘭是個貿易大國,但在軍事上比較薄弱,而且是倉促備戰,各方面的準備都比較差。而英國則是蓄謀已久,軍事準備比較充足。而且是「後發制人」,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處于有利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兩國一交戰,結果當然是英國獲勝,荷蘭只得承認了英目的《航海條例》。這事發生在1652年。

以後,又爆發了兩次英荷戰爭,都以荷蘭失敗面告終。從此,荷蘭喪失了海上的霸權,英國終于達到了取而代之的目的。

英軍真假炮兵陣

1942年9月的阿拉曼戰場上,德國偵察機在一片沙漠地帶突然發現了一個英**隊的可疑陣地。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三教九流智慧謀略最新章節 | 三教九流智慧謀略全文閱讀 | 三教九流智慧謀略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