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橋到崖山 嘉佑科舉篇

作者 ︰ 夢中宋韻55

傳說他媽媽程氏生他時曾夢到了一俊俏和尚,向她頑皮地眨眼微笑︰媽媽,我做你兒子好嗎?蘇軾由此誕生,這也是他後來一生中都喜歡與和尚為伍的一大原因吧?稍微長大,他父親把他和弟弟蘇轍送進眉山當地一座道觀里,跟道士張易簡讀書,主要學的是聲律。♀這是個關鍵點,是蘇軾的造化,更是中國人的幸運。就是聲律學的重要。它對蘇家人的影響,可說成也聲律,敗也聲律。

聲律就是作詩賦詞的技術。一讀書人,怎能不會作詩呢?但就是這樣的尷尬,老蘇就倒在了這上面。他什麼都強,就是不會作詩!每次科舉都是勉勉強強湊數交上去,其結果自然是被考官扔進廢紙簍。蘇軾就不同!他聲律功力睥睨千古,傲視當代!宋詞只要流傳一天,就永遠會有人記得眉山蘇軾!

這就從蘇洵有自知之明,把兒子送給別人來啟蒙有關。不然蘇軾和蘇轍就又是兩位大儒,而不是坡仙與宰相了。不過不管是什麼,他們都得先跟著同學們一起邁進貢院大門,吃幾天考生飯再說!

科舉在大家印象里,估計就是在座像監獄般的高牆內,排列著像一排排進口豬舍一樣的低矮小房間,沒窗戶、沒大門,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唯一出口就是標準的鐵柵欄,走進來就上鎖,每天只會遞進來些吃的喝的。除此之外,嚴防煙火,因就算有火災地震了,這道鐵門都得到交卷時才能開!

基本上也就是這樣,在宋代較特殊的就是時間和一些「彌封制」「謄錄制」「鎖院制」「隔簾制」的制度。

如主考官歐陽修就得在貢院里至少呆上50天之久。為什麼?請看他工作量。他得出題,還要閱卷。每屆至少一兩千名考生,每個考生都有聲律、墨義等各種答卷,都得由專人抄寫,讓字跡不可辨認。光這一項工作,得多少工時才能完成?所以說考試嘛,不僅考學生,更是折騰老師。而折騰,就更是宋代科舉的一大特色!

印象里,考生們不許走動,只能在自己小屋子里一直憋著寫字,直到交卷。可宋代不這樣,如某考生在答卷時有疑問,不光是對題目的疑問。就算自己學識哪處叫不準了,都可去請教主考官。這叫做「扣簾」歐陽修在這一屆里就被「扣」了,扣得他瞠目結舌,終身難忘!

那時是黃昏,歐陽修己是半百的人了,一介書生,既是近視眼,更有糖尿病(史書記載),累得實在懶得動彈。可一考生「扣」過來了——學生打算在文章中引用堯舜的典故,但不知堯舜是1個人呢還是2個人?請先生指教!

歐陽修目瞪口呆。這就是通過鄉試的大宋學子們的功夫?更絕的是︰都這樣了,那個考生還在簾外畢恭畢敬等著。

歐陽修想了想,很正經地回答「這個…嗯。是有點難度,我看你還是別用了吧」

到閱卷時,樂子就更多。如某位考生大作里有這樣詞句「天地軋,萬物茁。聖人發」意思想必大家都能理解幾分,可有必要在說事論理的文章里,玩這樣的詞句游戲嗎?歐陽修這次存心尋這人的開心。給了6個字評語「秀才刺,試官刷」然後用大紅朱筆從頭到尾像刷牆似的抹了個全紅,有個名目叫「紅勒帛」再批上「大紕繆」3字,貼到外面大牆示眾,以儆效尤!

終于,歐陽修砍掉了絕大多數「優秀」考生,也把人都得罪了。3年才有一次科舉,大家都是按老規矩老要求來復習的,你憑什麼這樣難為人啊!考生們想不通,發榜之日在大街上就把歐陽修給攔住了,那情形就像如今的農民工找黑心工頭要債一樣,污言穢語,推搡叫罵。要不是當天遇上了巡街禁軍,估計歐陽大才子就得進醫院。就這樣,他回家後,院子里還被扔進了一大堆一大堆的問候紙條…

而蘇氏兄弟們是幸運的,比他們父親幸運太多了。蘇洵之所以總落榜,除聲律外,最大原因是文章的底蘊和之前的科舉標準有嚴重不合拍。而作為他教出的兩個兒子,如還是遇上之前的考官們,想想結果是怎樣的?

這就是這屆科舉的重要性和幸運點了。如沒歐陽修,就沒三蘇的名揚天下。而三蘇不來,歐陽修恐也沒法裝點起文學盛世的門面。而他要改變天下學子文風,就更是一句笑談了。1057年1月是三蘇的幸運月,蘇軾、蘇轍都順利通過了會試,就等著殿試時大顯身手了!

這一次的殿試,林希的奪魁呼聲最高。此前他已連奪了開封府試第一(解元)和會試第一(會元)大家正盼著他殿試第一,高中狀元,書寫宋朝歷史上連中三元的神話。仁宗皇帝也屬意于他,親臨試場,並派貼身太監在林希身邊,一待其寫完即呈送御覽。當年殿試的題目是《民監賦》林希開頭兩句是「天監不遠,民心可知」仁宗看了卷子很不高興,冷冷的交給考官。考官們一看,這明顯帶有警告統治者的意味,難怪皇上不高興。考官們由此特別注意每份卷子的開頭兩句,免得再讓皇上不高興。找來找去,發現章衡的卷子「運啟元聖,天臨兆民」估計這兩句皇上會喜歡?便將這卷子呈了上去。仁宗看後果然高興,雖嘴上說「朕怎麼敢當」但章衡依舊憑借這兩句,在3月11日的殿試中奪得了狀元!

同時,自這一屆科舉之後,宋仁宗下旨︰此後凡是通過會試、進入殿試的貢士們全部不再黜落,統統賜以進士或同進士出身。這樣一來,大宋文風更盛、天下學子心向科舉之心更盛…

8月,歐陽修上疏建議宋仁宗在趙姓宗室中選賢才收為養子,以備他年繼統…

12月27日,大契丹太皇太後蕭褥斤駕崩。如沒這個狹隘的女人偏愛小兒子,就不會有日後的耶律重元之亂、耶律乙辛專權、遼道宗殺妻滅子的大悲劇、當然也不會有完顏阿骨打在白山黑水間的崛起…

嘉祐3年(1058)耶律洪基以宗室公主嫁吐蕃贊普唃廝羅之子董氈為妻。5月,西夏軍大舉進攻青唐城,為唃廝羅所敗。

6月7日,要為之前的強硬買單。文彥博罷相、賈昌朝罷樞密使。韓琦由樞密使升任宰相。韓相公從這時起就變成了另一個人。他強硬得比文彥博還要強硬,溫文得僅次于另一位宰相富弼,一真正適應官場的特殊動物誕生了。宋庠和原樞密副使田況升樞密使。御史中丞張為樞密副使。

11日,因張升官,御史台老大無人,開封府包拯重操舊業,任御史中丞。歐陽修則改任開封府尹,史稱其蕭規曹隨,一切都按包拯定下的制度。但我實在懷疑︰僅僅一年半的在任時間,包拯能對開封府的制度改革到何種程度?

真御史包拯。他就是立太子這「帝國最重大事件」中出場的第三位大人物。

包拯直接去見仁宗,只見他站到皇帝面前,仁宗下意識地就向後閃臉。沒辦法,當年張堯佐升官記里,為把張氏集團搞垮,包拯把唾沫都噴到仁宗皇帝臉上了,這麼大威力實在讓誰都沒法忘。

包拯的具體方式也就是噴著唾沫背書,關于太子的重要性,他是國家根本。是未來希望,全體國民幸福全都系在他身上…這些真是老生常談,沒完沒了的談。哪位大臣上書都是這一套,皇帝沒記錯的話。前面範鎮都強調過19遍了!

可皇帝還得听,但怒火也在升騰!終于轉化成4個字「卿欲立誰」這四字一出口,相信絕大多數朝臣都只有跪倒認罪的份。臣子想立太子,那不是造反是什麼?但包拯卻不在乎。據考證。包拯的臉絕不是一大大的黑色球體外加正當中一白色的月牙,他是個非常儒雅、稍顯清瘦、白面長須的古代標準男士。這時他把臉上表情都抹掉,變得非常正規。平靜地回答︰陛下這樣問,是懷疑臣。臣年近70,沒兒子,根本談不到日後利益。之所以談這事,完全是為宗廟社稷考慮。您仔細想,我說的是不是真心話?

49歲的皇上面對60歲的包拯,看了好半天,終于還是笑了︰好,我仔細想想,你下去吧!

包拯的官場生涯基本就此結束(雖後來還擔任過三司使、樞密副使這樣的高官,但基本仍沒什麼建樹)他在臨走前給自己劃了個相當獨特的句號…

接下來出場的這第四位大人物是仁宗朝的力量哥。他是一切力量的終極篇。唐介,最強悍的言官出場!

唐介是那種半年不說一句話、一句話就能把人頂死的人。大家應記得張堯佐升官記里他那句名言「節度使並不是粗官,太祖、太宗皇帝都當過」直接把仁宗歸納成辱罵祖宗的不孝子孫!

這時他被調回到京城,繼續當言官,來顯示朝廷是寬大的、言論是自由的。結果某天不經意間,他又說話了。那是包拯談話後3個月,他們共同的老冤家張堯佐終于死了。大家懷念從前歲月時,仁宗感慨了一句「你們以前都言過其實了,都說張堯佐是宋朝的楊國忠。朕要是用他,就會成唐玄宗第二,國破家亡、遠逃西蜀,其實哪那麼嚴重」

下面群臣低頭不語,最近把皇上頂夠嗆,現在都老實點吧,就當尊重死人好了。可排在隊尾的唐介突然說話「是的,陛下說得對」啊?大家都有點恍惚…唐介在說什麼,贊同皇帝?皇帝也有點驚喜,于是大家一起屏息凝神,等唐介的下文。

就听唐介說「用了張堯佐,也未必會有安史之亂,逃亡西蜀。可一旦出了亂子,陛下還不如唐玄宗!玄宗有自己兒子肅宗出來收拾局面,再立江山,請問陛下依靠誰?您有兒子嗎」

仁宗差點氣吐血,有這麼說話,這麼罵人的嗎?當天不歡而散,考慮到唐介一貫表現,這次也懶得罰他了。只是建儲之事仍懸而未決…

宏觀上講,範鎮也好、包拯也罷,外加唐介,他們所用招數都是在要求、勸誡、諷刺皇帝要怎樣做,不要怎樣做,總是不自覺站在了皇帝對立面,尤其是和中書省宰相們的關系總擺不平,不是對著干如範鎮,就是根本不屑一顧如唐介…這都不是做事的態度。

10月,王安石上萬言書極陳當世之務,雖未引起仁宗皇帝的重視,但這封萬言書卻在另一個姓趙的11歲少年心中激起了萬丈波瀾,也為這位趙姓少年在10年後初登皇位之時就緊急召見這位少年偶像,開始轟轟烈烈的改革變法埋下了伏筆。27日,王安石被任命為度支判官。

閏12月3日,皇太叔耶律重元受賜金券。正逢遼道宗長子耶律浚出生,重元之妻入賀,打扮妖艷,惹得道宗皇後蕭觀音不快「為大家婦,何必如此」重元之妻受此‘羞辱’回家便罵自己的丈夫出氣。于是在妻子、兒子的不斷攛啜下,耶律重元終于漸漸走上了那條不歸路…

嘉祐4年(1059)4月25日、5月25日,後宮董氏、周氏分別生下趙禎第9女、第10女。本來兩位嬪妃懷孕,大宋朝野上下都盼著這次能誕下太子,但天不遂人願,又是兩位公主。趙禎只能再接再厲。事實上,在張貴妃死後,趙禎找了好多新的女人。這不僅是生活需要,更是工作需要!他得給大宋百年基業生出個繼承人來。于是女人多多選,出現了10位得寵的嬪妃,號稱「十閣」10個啊!這樣的工作力度,讓趙禎很快出現了健康問題…終于,仁宗朝,甚至北宋一朝來到了它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宋朝開始變樣了!(未完待續……)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陳橋到崖山最新章節 | 從陳橋到崖山全文閱讀 | 從陳橋到崖山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