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失勢
對于唐帝國來說,可沒秦、衛等帝國那般好運氣了,因為內亂,無辜百姓死傷無數,為逃避戰火,他們只能背井離鄉,加之百萬流民逃到秦帝國,大量的良田被荒廢,糧食大量減產,一些地區發生了干旱水災等自然災害,顆粒無收,官府又逼迫交納官糧,物價居高不下,走投無路的百姓只能冒著殺頭的危險,拼命的逃往秦帝國求生。♀+言情內容更新速度比火箭還快,你敢不信麼?
據傳,他們之前的鄰里鄉親,逃到秦帝國後,不僅分到了田地,谷種、勞作工具、耕牛等都由官府免費派送,好處多到十根手指頭都數不過來。這還不算,第一年免稅,第二年只需要繳納半稅,第三年才是全稅,這樣的好處,打燈籠都找不著啊。
就連一些手里還有點錢的鄉紳地主也都心動了,千方百計的想成為秦帝國的臣民,他們千方百計的想越過邊境,于是滋生了一種帶人過境的新行業。
一些商隊以購貨運貨為名,把出得起價錢的金主一家藏在經過專門改裝的貨車里,混在護商隊里,大搖大擺的通關過境,把人送到秦帝國。
當然了,把守關卡的官兵亦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只要你付得起足夠的銀子,隨便你過關,至于一些鄰里鄉親,親戚的什麼更不用說,直接放行。
隨著不少流量陸續不斷的涌入,此事自然驚動了衛大衙內,他命各邊關將領做好接收流民的工作,同時命四海商會出面,花銀子收人。
四海商會本就跟各帝國邊關的鎮關將領有著糾纏不清的利益關系,這些將領自然要維護自已憑空得到的好處,現如今,夾帶送人過境已是一行最容易賺錢,而且是一本萬利的大買賣,與其讓別人來賺,還不如自已來賺,只需要瞞住上頭就行。
因此,把守邊關的守將干脆做起了人口買賣,老弱婦儒,一律二兩銀子一個,青壯十兩,官兵出人,四海商會出錢,現場清點交錢,交完錢,立馬放行。
百姓听聞秦帝國種種好處,又免費過境,自然是拼命的涌來,把守關卡的將領都給嚇得膽顫心驚,只能命士兵把百姓押到山林里躲藏,天黑之後才做生意。
動靜鬧得太大,加之一些世家大族沒能拿到多少好處,把事情捅了出來,唐王吉利不得不派欽差調查,欽差拿了不少好處,加之這些鎮守邊關的將領背後都有靠山,此事自然是不了了之,不過,這行生意是做不下去,誰也不敢拿自已頸上吃飯家伙開玩笑。
撈人的生意做不成了,四海商會自然撤了,但涌入秦帝國的流民已有五十多萬人,為妥善安置這些流民,各郡縣的官員又是忙得焦頭爛額。
只看如此多的流民逃離,就足以證明唐帝國已經病入膏肓,其綜合國力已明顯衰弱,不過,瘦死的駱駝仍然比馬大,既然已經針對衛帝國進行了各種部署,自然是先吞下這塊大魚腩。
魚腩只是玩味的話兒,衛大衙內可沒把衛帝國真的當成不堪一擊的魚腩,雖說衛帝國國小力微,軍隊戰力低下,但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會咬人,如果不能快速殘滅衛軍的有生力量,控制大局,戰事一旦陷入僵持,必生異變。
從重新調整帝國戰略的那一刻起,衛大衙內和他的智囊團就已經開始進行各種謀劃,大量的諜報人員以各種身份混進衛帝國潛伏起來,暗中刺探、收集情報,收買一些被衛王公孫度打壓而心有不滿的人。
可惜衛帝國民間富足,發動的貨幣戰爭難以傷其筋骨,也無法復制針對唐帝的雷霆行動模式,弄出幾支義軍,把衛帝國攪得天翻地覆,只能讓潛伏的鄉紳地主暗中弄一些家丁,到時候協助奪取城池要塞。
在這期間,衛大衙內與明珠的書信從未間斷過,兩人有了那回事之後,在信里不再掩飾壓制心中的情感,情話綿綿,互訴衷腸,只恨天各一方。
兩人書信的收取傳送已換了個極隱密的地點,晉太子華彬雖派人嚴密監視元帥府,卻沒有再發現什麼。
入冬之後,晉王華昭病倒了,朝堂隱現動蕩,各方勢力開始明爭暗斗。其實也就是幾位王子聯合起來和太子華昭爭奪王位而已,這種事情在帝王家早已司空常見。
太子華昭是指定的王位繼承人,朝中有許多文官支持,自已也握有兵權,加之有玄素居的全力支持,大佔上風。
一日,在城外賞雪的明珠遇上苦行僧無為大師,無為大師是與瘋道顧道人等齊名得道高僧,兩人一番對話,明珠突然生出要周游列國,體察民情之心,也順便避開太子華昭的糾纏。
游歷也是修行中不可缺的修行方式,玄月師太明知徒弟的心思,也不便阻攔。
明珠只帶上貼身侍婢珍兒和六名侍衛悄然離開晉都西京,出發前,她給衛某人寫了一封信,告之自已的打算與行程,先從楚帝國開始,經漢周唐帝國,最後一站是秦帝國,到時候自然是與衛某人相會,互訴衷腸了。
衛大衙內收到信時,心中不免有些怨言,你要提前來信,本衙內肯定會趕去,陪著你游歷天下咯,也順便渡蜜月嘛,笨女人,一點都不會安排。
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思念與沖動,決定趕去與明珠會面,給她一個驚喜,不過,剛準備好行李,還沒有出發,從唐都宜城傳回的一份情報讓他糾結了一陣,最後還是選擇去唐都宜城。
其實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非得他親自出馬,手下能人多的是,只不過這廝閑得蛋痛,明珠周游列國,唐都宜城必然會看一看,所以打算在那等她。
鄭萼以唐帝國第一大世族魯氏之女入宮後,被老唐王吉利冊封為妃,她憑借一身狐媚之術勾住了唐王吉利的魂魄,很快就獨寵後宮,原先一直得寵的寒妃一下失寵,難免心生妒意,兩人各施本事斗法。
寒氏也是廣南郡百年老字號的世家大族,但比不過實力雄厚的第一世族魯氏,在宮中傳授九公主技藝的唐素娥在某個夜黑風高的夜晚潛入寒妃的寢宮暗施毒手,寒妃突然患重病,幾天後死亡。鄭萼又整死了幾個隱有威脅的妃子,終于獨寵後宮,連皇後于氏都不放在眼里。
皇後于氏只是出身書香門第世家,娘家除了清名,根本不能給予她什麼實質上的支持,她能撐到現在,沒被別的妃子扯下皇後的寶座已算是奇跡,對咄咄逼人的魯妃只能隱忍退讓。
鄭萼獨寵後宮後,常吹枕邊風,除了替魯氏謀利,還支持那些對秦帝國不滿,叫囂著要收復平塘、百陌、長川三郡的主戰派大臣與他們背後的勢力。
自得知父親鄭經被拿下大獄,全家被發配流放後,她一心就想著要報仇,幸好老唐王吉利雖然被迷得魂不守舍,但還沒有糊涂到出動大軍,再一次對秦帝國宣戰的地步。
唐廷的文武百官不知道這位新近得寵的鄭妃為什麼會如此痛恨秦帝國,但能夠確定,但凡主張對秦帝國強硬,甚至動武開戰的大臣與及他們背後的勢力,這位鄭妃都會無條件的支持。
寒妃死後,她的父親,兵部侍郎寒世忠及一些身居要職的寒氏子弟被魯氏等勢力排擠,寒世忠一氣之下辭官,回廣南老家隱居。
受此牽連,一些與寒氏交好的大臣也被魯氏排擠出權力中樞,外放地方任職,實則是等于被流放,自然引起這些世族的不滿,只是懾于魯氏的威勢,敢怒不敢言而已。
田策、巫悠等謀士認為這是拉籠寒氏等世族的絕好機會,必須有所行動。
(l~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