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新紀元 第六十五章 星型引擎

作者 ︰ 輕舟泛湖

在徐文昊的建議下,馮九如終于月兌離了之前盲目的探索階段,而開始有目的性地按照具體實際用途來分別研制早期的木質結構飛機。

徐文昊當然也希望直接上馬全金屬結構的飛機,可這時才是1910年初,無論是冶金技術還是機械加工水平,以現有的條件也只能對木質結構的飛機進行技術攻關。

比起數十年後的全鋁合金飛機,木質結構的飛機這時在技術上最容易實現,並且也有助于積累馮九如等華裔機械工程師們的飛機研制經驗。

「九如,在不久的將來,飛機不僅廣泛應用于民用運輸和科學研究,還會成為軍事戰爭中的重要武器。或許用不了幾年,列強國家就會看到飛機在戰爭中的廣泛用途,憑借著他們強大的科技基礎和工業實力,加強對飛機技術的研發

「我們現在仍舊是私人公司,論實力無法與任何一國相較,唯一的優勢在于我們在飛機制造理念和關鍵技術上的領先,因此這點你必須自己把握好。這是我整理好的資料,你且先看看,再與我說說你的看法

厚厚一沓資料被徐文昊珍而重之的從壁畫後面的隱藏暗格中取出,教導馮九如手中。

「這是我整理的資料,你先仔細閱讀其中的內容,好好領會要義

見徐文昊如此深情凝肅,馮九如也是恭謹接過,細細翻開一頁頁寫滿了黑字的潔白紙張。上面的每一個字,在馮九如眼中都價值千金,這是知識的價值!

原本歷史上,空氣動力學在飛行器的研制上起過相當重要的指導作用,但這時卻尚未有人研究和總結出來,仍被流體力學所包含著,恰似明珠蒙塵。

到19世紀末,經典流體力學的基礎已經形成,而直到20世紀初,空氣動力學才漸漸隨著航空事業的迅速發展,而得以從流體力學中發展出來,並形成力學的一個新的分支。

但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都的事情了,這時的主流科學界,對于飛機的認識仍不夠深刻,因此自然沒有給予太多關注和重視。

像萊特兄弟和馮九如這些人,都是民間人士,萊特兄弟甚至連正規的大學都沒上過,或許憑著聰明才智和百折不撓的拼搏精神,能夠排除萬難研制出早期的飛機。

可一旦涉及精深的理論知識,許多人就要抓瞎了,比如馮九如早期就是如此,只能靠著不停地模索緩慢前進,甚至在許多時候,那是冒著生命危險去試飛!

原本歷史上,馮九如就是死于墜機事故,死在他自己研制的飛機手上!

而這時,徐文昊自然不會讓這種悲劇上演,並且也開始導入一些後世的科研模式,進入這個時代,舍棄那種少數技術員閉門造車的科研手段。

「九如,你的機械理論知識已經有了相當的基礎,這時我自不擔心。但你對研制飛機所需的理論知識,仍然有許多不足,因此我覺得在這點上你還應該多花些心思。現在理論上吃透這些知識,然後再通過實踐積累經驗,雙管齊下

馮九如這人生有傲骨,但在學術上卻十分謙虛,因此對徐文昊的勸說也是听了進去,「先生教育的是,九如潛心向學,好好模透這門理論

航空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獲得飛行器所需要的舉力、減小飛行器的阻力和提高它的飛行速度,這就要從理論和實踐上研究飛行器與空氣相對運動時作用力的產生及其規律。

早在1894年,英國的蘭徹斯特首先提出無限翼展機翼或翼型產生舉力的環量理論,和有限翼展機翼產生舉力的渦旋理論等,但蘭徹斯特的想法在當時並未得到廣泛重視。

而在最近幾年,庫塔和儒科夫斯基分別**地提出了翼型的環量和舉力理論,並給出舉力理論的數學形式,建立了二維機翼理論。

1904年,德國的普朗特更是發表了著名的低速流動的邊界層理論,該理論指出在不同的流動區域中控制方程可有不同的簡化形式,極大地推進了空氣動力學的發展。

普朗特還把有限翼展的三維機翼理論系統化,給出它的數學結果,從而創立了有限翼展機翼的舉力線理論。但它不能適用于失速、後掠和小展弦比的情況。

對于這時痴迷于飛機制造技術的馮九如而言,能夠接觸到這些知識是他以前朝思暮想卻又難以實現的,這時的科學家極少有人願意將自己千辛萬苦研究出來的資料公諸于眾,因此科研信息的交流非常艱難,都是各自模索著前進。

而徐文昊則是憑著智腦搜索到了一篇,這是1946年美國的瓊期提出來的。利用這一理論和邊界層理論,便可以足夠精確地求出機翼上的壓力分布和表面摩擦阻力,對于飛機的研制是不可或缺的基礎理論的。

面對這些在這個時代價值難以估量的先進理論,馮九如也是如饑似渴地學習著,整個人都投入進去,看得如此如醉。

……

馮九如的領悟能力非常強,徐文昊交給他的文獻資料,他只不過花了一周時間,就基本吃透,剩下的問題也只不過是經驗上的積累罷了。

「會首,這是我設計的四款飛機。按照你給我的建議,我分別按照這些飛機的用途,設計出了高空格斗用的攻擊機,能對固定目標實施空襲的轟炸機,以及注重航程和物資運載能力的運輸機

「最後還有這款,我喜歡的高速偵察機!」

不僅僅是畫出了圖紙,馮九如還親自督造,讓朱竹泉和朱兆槐兩位親傳弟子幫著做出了四個等比例縮小了50倍尺寸的模型,用木盒子裝好。

「發動機的研制進度如何了?」徐文昊問著這個最為關鍵的問題。

眾所周知,引擎是飛機的心髒,後世的許多國家都有能力設計和制造飛機,卻只有少數國家能生產出合格的飛機引擎。

「我把原本我自己制造的30馬力內燃機改進了一下,設計出了這款14缸星型發動機,預計至少能提高到400馬力!」

十倍以上的引擎功率提升,雖然得益于徐文昊的指點和提示,但馮九如自身扎實的機械工程學基礎也是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

「那麼就把這款專為活塞式飛機研發的星型發動機命名為馮i星型發動機吧,最好快點制造出實際產品,然後由公司著手開始向專利局申請技術專利,這件事要抓緊!」

馮九如也是認真的點頭道︰「是的,我立即著手準備

這時的飛機引擎,大多還是使用普通的汽車引擎,比如萊特兄弟當年用的就是15馬力的內燃機引擎,好一點的晚上了v型發動機。

而專門為飛機為發明出來的星型發動機,這時卻還未出現,至少要等到十年以後,才會有人想要改進引擎。

秉承著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這一思想,徐文昊自然是要搶先注冊專利。

這樣一來,就算對方日後想要仿造,也得支付徐文昊一大筆專利費用。

相比于早期的‘馮如二號’飛機,在徐文昊的指導之下,馮九如很快就開拓了眼界,設計出了好幾款一戰後才漸漸流行起來的飛機機型。

在掌握了空氣動力學的基礎知識之後,馮九如設計出來的飛機在氣動布局上更為合理,不僅整體結構變得更加穩固,並且飛機的爬升能力也顯著提升。

「星型發動機一旦成功制造出來,將使得我們公司研制的飛機在引擎功率上,大大超過其他同行!」這時馮九如站在簡易機場的機庫中,表情意氣風發。

而在他的身旁,則聚集著朱兆槐、朱竹泉以及司徒璧如等日後名震一方的航空航天專家,這時他們還只是一群還飛機制造領域上意氣風發的年輕人。

望著這一大批優秀的科研技術人才,徐文昊終于是舒心不少,經營了一年多的事業,終于是建立起了一個小型科研團隊。

但智腦還是提醒著他道︰「吾主,這幾位舊人類雖然知識程度較高,並且擁有智力出眾,但目前你仍然缺乏一個合格的科學研發團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技術仍然于數據庫中的資料,您應該明白,一個在科學上沒有自主研發能力的組織,是沒有前途的

對此,徐文昊只能無奈哭笑︰「我也知道,但現在去哪里找這麼多科學家和技術人員?」

單靠少數幾個人,是無法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科研體系的,這點徐文昊也是心里清楚。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對于這個問題卻很難解決,基本上整個西方文明社會,對科學研究都相當的重視,徐文昊根本找不到幾個遺落于民間的人才。

為了招募技術人才,徐文昊甚至動用美華公司的資金和人脈,不停挖人牆角了,但收效甚微,僅僅是聊勝于無。

要不是有著智腦的輔助,徐文昊都不知道在這個科學日益進步的世界里混了,這幾乎是難以想象的。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908新紀元最新章節 | 1908新紀元全文閱讀 | 1908新紀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