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新紀元 第七十七章 兩廣總督

作者 ︰ 輕舟泛湖

「督台大人,切勿忘了此前協議

帶著似有不屑的眼神,夏駿馳大笑著揚長而去,理也不理張鳴岐鐵青的臉色。

「哼!豎子找死!」

張鳴岐這時自是氣得不輕,卻也無可奈何,隨即便只得癱坐在椅子上,垂頭喪氣地想著︰「次子果真是革命黨,這並不出奇,廣州城中,士紳之家,革命黨人何其多也。可這美華公司和那徐文昊卻是什麼來路?」

對于夏駿馳這種小人物,張鳴岐卻是不放在眼里,可對方背後的美華公司,卻讓他頗為戒懼,尤其是那對外自稱歸國僑民的徐文昊。

拿著美國護照,按這時的國際法,在廣州地界上自然就受美國總領事館的庇護,就算犯了法,清廷官員也無權緝拿。

關鍵是對徐文昊這人,張鳴岐有些估模不準,雖見過幾次,可卻還是有些疑惑。

三年前,張鳴岐本還是岑春 麾下心月復,奈何岑家在朝廷的政治斗爭中失勢,張鳴岐當時可算是慌了手腳。

這靠山都倒了,他該如何是好!

戰戰兢兢地在桂州任事了一年,卻意外地遇上了夏駿馳此人,以及遠在太平洋彼岸的徐文昊。當時張鳴岐心急如焚,哪里顧得上想太多,最終還是接受了美華公司的‘捐贈’和‘獻策’,以重金賄賂慶王奕劻,這才得署兩廣總督。

而今日,恐怕很快就會再得廣州將軍一職,手握政、軍大權,這與裂土封侯又有何區別?

可張鳴岐這時心中卻無多少歡喜,不僅是對方的膽大妄為,還在于那種種手段。

對于這美華公司,其實張鳴岐暗中也曾留意過,因此才對徐文昊的力量深深畏懼。錢財和外籍身份都在其次,關鍵是徐文昊從美國帶回來的五百多勞工,據說頗有行伍氣息,這點也是他親自找人求證過的。

中遠碼頭按照軍港的格局修造,外有環繞,內有機槍、火炮,甚至張鳴岐還從其他渠道得知,徐文昊手中似有一批數目不小的軍火。

「如果大清還在治世,我以總督之名義和權柄,還可徐徐謀之,此人尚不足懼。可這時全國動蕩,民氣沸騰,恐怕稍有異動,就是傾覆之局,徒呼奈何

獨自一人坐在內廳,張鳴岐臉上滿是惆悵,不知是為了大清的國運,還是為了他自己的未來。

……

黃埔東區,中遠碼頭,工地上煙塵滾滾,一棟臨河的小木屋中,幾人圍案坐著。

「文昊,你真的想辦團練?」夏駿馳此時似不在有所顧忌,直接西服短發,隨著局勢漸漸沸騰,是連表面功夫都不肯裝了。

這時還是2月中旬,南國正沉浸在新春的喜悅之中,並沒有多人能夠料到,八個月後,一場滅亡整個大清國的革命之火,將會徹底燃起。

「年底恐有劇變,我們這時還是早作準備為好徐文昊沒有說得太細,可這意思,卻也是非常明顯了。

夏駿馳本就不笨,有感時局動蕩,似也猜到了什麼,這時對此再無異議。但心中還是隱隱憂慮︰「可張老鬼那里該怎麼處理,我觀他並不老實,恐有異心

徐文昊聞言,卻是哈哈大笑︰「他當然有意志,你觀他一生履歷,這種人可是忠貞不二之徒?」

張鳴岐和他父親一樣命衰,雖滿月復經綸,才華橫溢,可還是半生蹉跎虛度。只是後來張鳴岐遇到了岑春 這個貴人,才得以平步青雲,成為有清一代,歷史上升官最速的地方大臣。

才35歲就出任兩廣總督,打破了清代的任官紀錄。

可岑春 一倒台,張鳴岐又做了什麼呢?

他非但沒有對舊主伸出援手,反而是迅速劃清界限,更有甚之,投到了岑春 政敵慶王奕劻的麾下。所謂賣主求榮,他雖不至于,但又好到哪里去?

故此,徐文昊對著人卻是半分也不信任,僅僅是利用罷了,他起身說道︰「駿馳,你是要做大事的人,這點氣量可不行。以後這種小人,你會遇到很多,難道個個都不用麼?」

被自己這位準妹夫教訓,夏駿馳卻並不以為忤,反倒尷尬的笑著,「先生教訓得是

自與徐文昊結識並且深入交流,很快就被他所描繪的宏偉藍圖所傾倒,斷然舍棄了那激進卻膚淺的革命主義,投身于華興社的文明戰略之中。

「團練必須辦,因此我們才要張鳴岐這人配合說到這里,徐文昊又停頓一下,露出冷笑,「哼,其實他怎麼想根本不重要,孚琦一死,廣州城內軍權必然出現一段真空期,張鳴岐想要掌控局面,哪有怎麼容易?」

孚琦是滿人,清廷死忠,因此這種人才不可留,必須除去。

「目前張鳴岐手下的兵力,尚不足六千之數,一協三標,還有一個工兵營和一個輜重營,以及一個炮隊。這都是岑春 積累下來的老底子,張鳴岐才上任多久,能掌控住?就算他把親信龍濟光調來了廣州,但這也要時間,他只能選擇和我們合作!」

廣州城中除了岑春 主持編練的新軍之外,實際上還有孚琦統領的滿漢八旗兵、綠營、巡防營、水師,這些才是佔了兵力總數的大頭。

全粵的巡防營、水師、新軍的最高指揮權屬于總督,滿漢八旗軍的最高指揮權則屬于廣州將軍,以此互相制衡。

廣東新軍始建于光緒29年,也就是西歷1903年,由時任兩廣總督岑春 在武建、武匡軍的基礎上整編而成。

據當時清廷的計劃,粵州要組成兩鎮新軍,先編練一鎮,另一鎮看今後的財政情況再看。不過粵州新軍的擴軍極其緩慢。

1906年,兩廣總督的親兵對改編為新軍2個標,只有步兵3000。士兵大多是皖州和川州人,另一些桂州與滇州交界地區,粵州本地人寥寥無幾。

到1909年,迫于朝廷壓力,需要盡快成鎮。當時已編練成兩個標,還有炮兵兩個營,輜重兵一個營,工程兵一營,學兵營和巡防新軍七營。

並不具備成鎮的條件,卻要勉為其難的建設。

從過程來看,粵州新軍中還是有很多就有成分︰首先是駐欽州的新練軍是武匡、武建等軍改編而來的「新軍」,原本就有很多外籍軍人,不符合朝廷所頒發征兵需本地人的規定。

而且粵州新軍大多有募集而來,而非征兵所來。這樣又回到勇營體制的兵為將為的情況之中了,這也是導致後來粵州新軍的革命表現並不突出的一個原因之一。

相比新軍的虛弱,粵州的舊式軍隊的力量還是相當大,粵州的新式軍隊從1907年第的2800人增加到1910年的5600人。

但是要注意到,1910年分散在該省各地的舊式軍隊有巡防營38729人,八旗軍7550人,綠營軍4829人!

而巡防營基本是由綠營、團練的最好士兵加上新募的兵是組成,因此從性質上看,巡防營與防軍一樣屬于地方督撫所控制的半私人的地方軍隊。

晚清政府對巡防營進行一洗臉模仿新軍的改革後,使其戰斗力大大加強,巡防營日益成為清政府維護和鞏固其反動統治的骨干軍事力量。

不過同盟會中的革命黨人對巡防營也一直在動員中,1908年河口起義策動將要成熟時,他們商議廣州起義的策略是「單由防營起義,力量太薄,必須有外援,始不感孤立,而事乃成。最好新軍先起義,由防營響應;或由外面調入隊伍共同起義

雖然沒有最終成功,但也說明同盟會的關注點一直也在巡防營身上。

還有一個普遍被忽略的力量是巡警,清末的軍政改革把當時的中**隊明確劃分為三種不同性質和不同類型的軍隊︰常備新軍、巡防營和巡警。

粵州巡警從1903年始辦,就實際情況而言是地方官紳爭奪地方無力控制權過程的延續。巡警官兵多由舊式軍隊轉化而來,接受新式教育的機會不多,且痞氣橫流。

1904年12月有報道雲︰「粵省開辦巡警,立法本極美善,無如所募巡兵,多系各處遣散勇丁,性甚強悍,在上者又約束不服,以致非惟不能實力稽查,且時在‘先進’上滋生事故

新軍與巡警之間的沖突是導致庚戌新軍起義提前匆促行動的直接原因,宣統元年底,倪映典等人正積極準備新軍起義,不料是年除夕新軍吳英元因購買名片與店家產生爭端,不服巡警干涉被帶回警局,在途中被其他新軍相救,相互毆斗。

當時報紙上就有刊登︰「本月初一日竟敢糾眾毆打警局,初二日毀拆營盤司令處,奪械登山負嵎,行如叛逆」。

原本歷史上,值辛亥之際,革命黨人不得不倉促起事,最終唯一卻慘遭敗績。革命黨對新軍和巡防營都有動員,卻惟獨對巡警沒有動員。革命黨人忽視巡警的策反工作,也讓他們遭到了惡果。

但不論無何,巡警也是地方秩序上發揮重要作用的一種武裝力量,代表著地方武裝力量相互抗衡的社會現實。

實際上,張鳴岐已經被徐文昊推上了風口浪尖,他身為兩廣總督,在這些事上是責無旁貸。為了換取支持,就自然不得不對夏駿馳和徐文昊的所謂‘團練’睜只眼閉只眼。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1908新紀元最新章節 | 1908新紀元全文閱讀 | 1908新紀元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