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紀實 第五章 楚漢爭鋒—(六)項羽的四步棋

作者 ︰ 閑雲漫關

(123456789)(123456789)田榮定齊、返還三秦,這兩個影響時局的戰役在史料里記錄的很少,尤其對項羽的態度和行為只是一筆帶過。123456789123456789田榮在東邊鬧騰,劉邦在西邊肆虐,項羽好像什麼也沒有干,一直這樣靜靜的欣賞。看著張耳失意的逃亡,看著章邯絕望的自殺。做為分封天下的老大,**著如此態度,好像有悖常理,不可思議。當然,這也是此段歷史中的疑點。

田榮定齊時間太短。公元前206年4月項羽分封天下,田安、田都紛紛前去齊地就職,還沒站穩腳跟田榮就領兵而來,只經過幾次簡單的較量,一死一跑,隨後田榮殺死田市,平定齊地而稱王。田榮稱王的時間是公元前206年5月,也就是說只用一個月時間田榮就進行了一次魚龍變化。這麼高的辦事效率,弄得項羽措手不及,別說前去救援,就連求救的信使也還沒跑到項羽跟前呢。

項羽還沒來得及教訓田榮,陳余又跑去了趙國,沒幾天就趕走了張耳。就在張耳痛苦逃亡的那一刻,項羽還不明就里。這只能說田榮和陳余的執行力太強,辦事效率太高。

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敗。田榮和陳余的稱王速度也是靠實力爭取來的。

在項羽分封天下之前,田榮已經營齊地很長一段時間,應該說他在這里是最強悍的軍閥,如果誰想染指這一畝三分地,先得征求他田榮的意見。123456789123456789而項羽不賣他的帳,也不願意搞平衡,因此自作主張地把齊地一分為三,並且還沒有田榮什麼事,這使得田榮異常惱怒。

惱怒的田榮最終向項羽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你不封我為王,我就用一個月時間自己稱王。稱王後的田榮把項羽當成了自己頭號的敵人。

田榮如此,陳余也是如此。張耳手下的兩萬多人大多數曾跟陳余混過,都是老熟人,在陳余面前他們並沒有較真的決心,在他們的心里,張耳、陳余是一回事,你倆老大之間的恩恩怨怨,這些人不願意參和。

而陳余現在領的兵卻沒跟過張耳,因為這些人都是從田榮那里借來的,因此這些人跑過來一點都不客氣,也不手軟,發了瘋似的逢人就砍。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役。最終,陳余只用半個月時間就獲得趙地全境。

當齊、趙造反的消息傳來,項羽異常震怒,然而震怒歸震怒,最終還是不能輕易出兵。因為就在齊、趙剛鬧騰結束,劉邦在漢中做了一件事——「明修棧道」。北邊和西邊同時鬧騰,項羽有些不知所措,如果輕易動身,難免會有人從背後襲擊老窩。更為重要的是,經田榮、陳余這一陣鬧騰,項羽的實力也有所下滑。

正反方軍事力量對比。

當初項羽進入關中之時,擁兵四十萬,這是他軍事生涯中的巔峰,當然這四十萬是包含各路諸侯的兵力在內的。123456789123456789隨後,項羽分封十八王,這十八王中有十二個人跟隨他進入關中,分別是章邯、司馬欣、董翳、申陽、司馬昂、張耳、英布、吳芮、共敖、臧荼、田都、田安。這十二個人就國後,各自帶走了兩三萬人,就按每人帶走兩萬人算,總人數就是二十五萬人(關中三王各自兵力在三萬人左右),也就是說項羽自己的總兵力也僅在十五萬左右。

就此看來他的實力也並不比劉邦高出多少。但在當時,他所擁有的支持者比較多,劉邦簡直沒法比。這就是為什麼劉邦會灰溜溜地跑去漢中的緣故了。

而田榮起兵後,正反方之間的力量對比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田榮定三齊後總兵力達到六萬多人;陳余定趙後總,兵力也在四五萬人左右;還有能鬧騰的彭越也有一萬余人;魏豹(被項羽驅逐,此人義無反顧地加入反抗項羽的行列)也有兩萬人;再加上劉邦的十幾萬人,也就是說反抗項羽的總兵力已達到近二十四萬人。

而項羽這邊,田都、田安先後滅亡,張耳隨後奔逃,原有六萬支持者消于無形,也就是說項羽現在總兵力(包含明面上支持他的各路諸侯兵力)不到三十四萬人,並且這里面可能隨時都會爆出冷門。

從四十萬對十萬轉變成三十四萬對二十四萬,數字的變化,顯示著雙方力量的布局。如此軍事力量對比下,在形勢明朗之前,項羽沒準備親自動手教訓這些人。

不親自動手不代表就不動手。因此,項羽準備布局了。

第一步棋︰齊趙兩地都在楚國北邊,而在齊趙的北邊還站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臧荼。項羽送信給燕王臧荼,讓其出兵攻趙。而此時的臧荼卻存了私心,自從他私自殺了韓廣兼並其地後,多少有些怕項羽找他麻煩,並且田榮和陳余已手挽手連成了一片,自己也不會傻著臉去尋晦氣。因此,臧荼對項羽的命令不置可否。這個人雖然沒有動靜,但在事實上牽制著齊趙的後方,因為有他的存在,田榮和陳余不敢放手一搏。

第二步棋︰任命蕭公角(蕭為地名,公為官職,角為名,姓不祥)率軍攻擊彭越。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彭越鬧騰的太為厲害,帶著他的一萬多人四處打游擊,見人就砍、見錢就搶、見糧食就吃,這個人讓項羽很頭疼。更關鍵是他在昌邑,把齊國和趙國連成一片,使得西邊的田榮和北邊的陳余能及時救援,有效配合。因此項羽準備滅了這個人,隔開田榮和陳余的聯系,便于各個攻破。可事實證明他派去這個人並沒有預期的那麼好。因為就在劉邦攻破陳倉的同時,彭越把這個人打的滿地找牙、四處亂竄。

第三步棋︰申陽救三秦。就在項羽正在擺棋子時,劉邦進軍了。從陳倉陷落到咸陽丟失,一連串不幸的消息刺激著項羽的神經,因此他下令河南王申陽兵救三秦。正在洛陽享受的申陽接到這個命令後,無比痛苦,但老大下了命令不出兵也不行,因此這個人進軍了。而這個人的辦事效率有些低下,從整隊到出發,前前後後用了近兩個月時間,等他到達函谷關時候,司馬欣已經投降了。在這里叫了幾天板,結果挨了一頓打,敗的一塌糊涂,更過分的是被劉邦圍著不放,萬般無奈的申陽最終也舉起了雙手。

第四步棋︰任命鄭昌為韓王。劉邦平定三秦的消息傳來,項羽大怒,立馬任命鄭昌為韓王。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一顆棋子,用得好足以穩定時局。可項羽這一次明顯用錯了籌碼,他最大的弊端就是任人唯親,而非唯賢。項羽早年在吳縣時,鄭昌為縣令,和項氏關系交好,但此人沒有多大本事,吹牛皮、拍馬屁、侃大山可能還可以,但領兵打仗卻是個門外漢,叫這麼一個人去當韓王,項羽休矣。因為韓國地處中原月復地,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甚至蘇秦曾說過一句話,「韓地雖輕,得韓者重」。如果這顆棋子用好,劉邦出關很有難度,同時直面趙、齊兩國,亦是項羽的屏風。而項羽卻用了這麼一個人,想不敗都難。

項羽試圖穩定局勢的四步棋下了出去,但收效甚微。也正是這四步棋,為他的敗局埋下了伏筆。abcdefgabcdefg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兩漢紀實最新章節 | 兩漢紀實全文閱讀 | 兩漢紀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