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紀實 第五章 楚漢爭鋒—(三十)奔逃

作者 ︰ 閑雲漫關

(123456789)(123456789)劉邦畢竟人多,幾十萬人圍著城池鬧騰,這對城里邊的人來說是一種折磨,對城外的劉邦也是一個不小難題。123456789123456789先不用說要打發這幾十萬大爺一起撬城磚,單是讓這些人排好隊就有不小的難度。當時又沒有麥克風、揚聲器之類的高級貨,個命令全靠嗓子喊。如果給幾十萬人個命令,光用嗓子喊會把他累死,那真的要是這樣,選將軍絕不能看本事,只管挑嗓門就行。

事實絕非如此,命令也不太需要練嗓門的。

劉邦的嗓門就不高,但把幾十萬大軍組織的井井有條。當然能做到這一點的不止他一個,在他之前有很多人,在他之後也不勝枚舉。當然能做到這些的,絕不僅僅是靠個人魅力,有些很不咋地的將軍也能有聲有色的組織個自助旅游什麼的。這就有必要讓我們共同探討一下當時軍隊的編制,那就更容易讓我們了解為什麼隨便拉出來個將軍都能做到這些,並且做的有聲有色。

具體的設置是這樣的︰

漢代的兵制是以二與五的倍數為基準。最基礎的單位為伍,即每五個人有一個伍長。

兩個伍為什,每十個人有一個什長。

五什為隊,每五十個人有一個隊率。

兩個隊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個屯長。

兩個屯為一個曲,每兩百人有一個軍侯。

兩個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個軍司馬。123456789123456789

通常每五個部為一個營,即兩千為一**的作戰單位,通常統軍者為都尉;

都尉之上是校尉,校尉官兩千石,堪比九卿,兵員可大可小、可多可少,戰時要管三五個都尉,人數從幾千到上萬不等。當然這也不是固定的,有些**軍團會更多。

校尉之上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將軍。當然將軍又分三六九等,帶兵人數就更不好固定,但通常將軍之下又會有三五個校尉。至于將軍的設置又是一個很復雜的命題,要想說清楚,再寫幾千字也不容易介紹的很明白,因此我們就此打住,不再向上敘述。

單這九個層級的設置就能讓我們明白其中的奧妙,每層機構下邊實際只管那三五個人,只要機制運行良好,一個命令下去只要給這三五個人說明白就行。由此可見,當將軍也就是搞管理,只要能把管理機制做好,把龐大的機構切割成一個個小塊,**作起來就會很便宜。

層級多了,便于控制,也便于管理,當然還是需要支付一些成本的,這個成本就是效率。一層傳一層,待得傳到第一線都要半天時間;與此相反,下邊有個信息,層層匯報,等到老大們知道一線情況,最少也得兩三個小時。如果再遇到表達能力差點的主,那就更讓人頭疼,三傳兩不傳,一線員工所听到的是不是和老大的願意相吻合,那就要打些折扣。123456789這就體現一個將軍的本事了,有能力的將軍絕對不是只會喊打的角色,通常表達能力還需要很過關,不然南轅北轍的笑話會如影隨形地緊跟著他。123456789

劉邦這方面的能力很過關,這似乎不存在爭議,但效率問題還是或多或少存在的,並且這個效率問題讓他親身體會了一次。

項羽半夜突圍而去,等劉邦得到這個消息,天已大亮。因為層級太多,從伍長開始一級一級匯報到劉邦跟前,這當中最少隔了八級,加上當時匯報個情況全靠兩條腿跑,按每個層級匯報需要30分鐘計算,八級就需要240分鐘,也就是4個小時過去了。就這種效率,項羽深夜逃跑劉邦天明知道,這一點也不奇怪。

雖然這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但還是讓劉邦極為惱火。跑了項羽猶如放虎歸山,縱虎容易伏虎難,劉邦可不願意再抖精神,表演《大決戰續集》什麼的。惱火的劉邦發了一陣牢**後,隨即命令灌嬰率五千騎兵前去追擊。

項羽沖出重圍後,一路向南,跑到了淮河北岸,在這里踫到了一個困難——沒船。烏騅馬雖然厲害,但歸根結底只會在地上跑,還沒學會在水里游,烏騅馬這麼厲害都不會游泳,那麼跟著項羽跑出來的幾百騎兵所乘的普通馬駒當然更難以為之。

眼前這個困難讓耽擱了項羽不少時間,七零八湊地好不容易找了幾艘漁船,終于能解了這燃眉之急。然而,幾百騎兵連人帶馬靠這幾艘漁船擺渡,一次性渡河肯定是實現不了,那麼船夫同志們只好辛苦點,劃過來返回去,再劃過來再返回去……在這一趟趟往返過程中,漢軍漸漸近了。

漢軍的不請自來,讓很多項羽的追隨者沒能順利登船,最終渡過淮河陪在項羽身邊的只有一百多人。這一百多人,成了項羽現在僅存的兵力。雖然陪在身邊的人並不多,但項羽剛才面臨的困難,漢軍追兵也同樣會面臨。這一困難,使得項羽能夠帶著僅剩的一百余騎順利南撤,又一次把漢軍追兵甩出老遠。

這似乎讓項羽看到了一線生機,但這畢竟是似乎,因為一個更大的困難等待他去面臨。

項羽馬不停蹄地跑到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把漢軍甩的沒影,可不幸的是自己卻迷了路,東南西北分不清,左右兩條道路不知如何選擇。就在糾結之時,終于找到了個在田間種地的老農,上前問路。

項羽帶著的一百多人經過這一陣加長版馬拉松比賽後,又饑又渴,火氣很大,一則問話態度不好,二則自報了家門。兩個原因的結合,讓項羽喪失了活命的機會。項羽多年來屠城、煮人這些事干的得心應手,竟然讓種地老農都對他意見滿月復,可能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的名聲會有這麼的不好。不過也能全怪他,陰陵這個地方嚴格意義上屬于淮南地盤,當初項羽趕走黥布後讓項伯來這里經營,可項伯坑蒙拐騙、敲竹杠發財的事情干的太多,讓這里的人對項伯痛恨異常,項羽也跟著受到了牽連。不過他是老大,人家把這筆賬算到他的頭上也無可厚非。但項羽沒有想這麼多,打發一個楚將上前問話。

楚將蠻狠地問道︰「老家伙,我們項王路過此地,左右哪條路可通江東?」

老農看了看眼前這些滿身血跡的楚軍,冷冷地答道︰「往左

項羽隨撥過馬頭,向左馳去。

這個看似老實巴交的老農卻著著實實地坑了項羽一把,往左根本就是一條死路,因為它的終點是一片沼澤地。項羽和一百多個人往左跑下去,越跑越不對頭,跑到後來一頭栽了進去。項羽這才知道是受了騙,趕快拉轉馬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從一片泥漿之中月兌出身來。

剛月兌出身來的項羽還沒喘口氣,漢軍已經追了過來。毫無辦法的項羽只好打起精神和追兵廝殺一陣,沖開一條血路轉而向東。項羽在前邊跑,漢軍再後邊追,一路上,隨從的兵士死的死,傷的傷,等跑到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手下僅剩二十八騎。然而東城並不是他的地盤,早就被黥布收編了過去,這里沒有他的落腳之地。

項羽的奔逃應該做個小結了,因為眼前好像已經沒有道路可供他選擇。二十九人對陣幾千追兵,如果一般人只好束手就擒,可項羽卻不然,在這里將還會有一次讓他盡情表演的機會。這不能說漢軍太弱,只能說項羽太牛。

abcdefgabcdefg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兩漢紀實最新章節 | 兩漢紀實全文閱讀 | 兩漢紀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