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紀實 第八章紅霞萬里—(二十六)韓信的結局(上

作者 ︰ 閑雲漫關

(123456789)(123456789)陳豨的鬧騰我們翻過去了,但其所引發的一系列事情還在繼續,他牽扯到的一些人物我們還沒有交代。123456789123456789對于這些人和事,我們需要著筆了。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陳豨牽扯出來的幾個人都比他牛氣,看來陳豨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臭棍,粘上他就沒什麼好結果。

第一個牽扯出來的人是韓信。這位仁兄終于為自己爭取了一次上台的機會,那我們只好為他騰出場地,讓他表演吧。

韓信最近一段時間還是比較忙活的,他的主要精力用在攛掇陳豨造反這個很有意義的工作上來,一有機會就給陳豨上上課,鼓勵兩句。

不過陳豨本就不是個安生的主,一天到晚想著發財和出名,他的這兩個愛好,成功地讓自己站到了懸崖邊。在周昌並不費力地推了一把後,他就一頭栽了下去。

就在栽下懸崖的過程中,韓信又不失時機地送來一封信,狠狠地照他的上跺了一腳,加快了陳豨自由落體的速度。最終的結果是——陳豨反了。

對于這個結果,韓信是滿意的。因為此時的他,唯恐天下不亂

陳豨反了,韓信坐不住了,他準備做些事情。當然,他準備做的事情,已在寫給陳豨的信中加以了說明。123456789123456789

後來劉邦準備親征代地,叫韓信過來幫忙。然而韓信依然請著他的病假,拒絕了老大的邀請。

韓信的行為完全在劉邦的預料之中,因為這個姓韓的自從被逮來長安後,就沒上過班,在家里混搭了好幾年,一直專心致志地搞他那「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劉邦對此已經習慣了。

最終,劉邦出發了,韓信留了下來。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坐鎮京城的依然是太子劉盈,輔佐的依然是丞相蕭何,這種搭配已經有好多年了。

不過這一次還是與以往有所差別的,差別就是現在真正當家的是太子他娘——呂雉。

這一次,是呂雉亮本事的機會,事實證明,她把握住了。

劉邦走後,韓信悶著腦袋搗鼓開了,他把自己的家丁組織起來,進行了一個很是不錯的部署。

他的部署是這樣的。

第一步是假傳詔令,赦免在官府服勞役的罪人和奴隸;

第二步是再假傳個詔令,說「呂氏謀反」,皇帝敕令捉拿;

第三步就是沖進宮去……乘機殺死呂雉、劉盈等等一些人。123456789

隨後的路數就比較好辦了,領著這群奴隸作鬧長安,定鼎天下,讓劉邦回不了家。123456789

韓信的部署實際並不復雜,關鍵環節就是那些「詔令」。但那東西做起假來似乎也並不難,後世就有不少人吸納了韓信的這個辦法。事實證明這個辦法還真的挺有用,不過通常死的也挺快,在後世有個專業稱謂——「假傳聖旨」。一般情況下,哪位仁兄一旦被叩上這個稱謂後,所取得的效果和「謀反」那條罪名所取得的效果是相同的。

不過韓信這些套路有一個前提,前提就是劉邦和陳豨實實在在地開打。當然證明這件事實的辦法就是陳豨的回信。

韓信這個辦法似乎挺不錯,一旦陳豨牽制住劉邦,自己將在京城胡作非為。

韓信似乎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然而,令韓信不曾想到的是,劉邦跑到邯鄲後,住了下來不再挪窩。劉邦在好兒子劉如意的陪伴下,悠閑地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相信劉邦這次出征還帶了一個人出來,這個人就是戚姬。在邯鄲,劉邦在陰陳豨的過程中,還不失時機地享受了一下天倫之樂,這種感覺挺不錯。

劉邦很愜意,然而陳豨和韓信很著急。

陳豨想寫信,可劉邦不來打,並且時不時還干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

韓信更著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陳豨不來信,說明劉邦還沒開打,如果此時自己蹦出來作鬧,可能自己剛沖進宮里,劉邦就跑到自己的後了。

因此,陳豨和韓信都很著急。陳豨著急著讓劉邦來打,韓信著急著讓劉邦去打,兩個人著急的是一回事。

就在兩個人著急的過程中,韓信這邊出事了。

韓信這邊出的事情實際也沒什麼新意。因為韓信要造反,畢竟刀尖舌忝血的干活,自然不會讓百分之百的人都滿意,難免其中有些不地道的家伙會站出來反對。

反對的這些人有韓信的敵人,當然也有韓信的朋友,甚至是門客。

韓信的一個門客就站出來反對。造反這種事需要穩、準、狠,關鍵點就是乘機不備、突然襲擊。一旦準備停當就立馬動手,把握就會大一些。如果遲遲不動的話,難免會走漏些風聲,讓一些本不該知道的人知道。

韓信的這個門客就是個不該知道的人,可不幸的是他知道了,因此他準備去告密。

因此,韓信抓了他,並準備殺了他。

事實證明,事物都是相互聯系著的,當然人與人也是相互聯系的,每個人都有很龐大的關系圈,對待每一個人,對待每一件事,都要關注其中相互關系,注重之間的聯系。如果**的看待問題,吃虧的只能是自己。如果弄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古代帝王尤為熱衷于「夷族」這種事。一個人犯了事,他爹他娘跑不了,他爺爺他女乃女乃跑不了,所有沾點邊的人都跑不了。

韓信這次就是吃了「不用聯系的眼光看問題」的虧,百密一疏,讓他徹底玩完。

韓信很牛氣,戰場上布局挖坑打埋伏,讓對手模不著大小頭,可在耍陰謀詭計方面,他卻是個半吊子。在這方面,別說和劉邦比,就是和呂雉比起來,他都算是個輕量級人物。這種水平還要鬧騰,他要不死才是怪事。他用自己的行動,充分證明他在犯賤。

對于這個人,很多人頂禮膜拜,也包括我本人。尤其在我幼小的時候,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可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對這段歷史的逐漸了解後,再逢看到這個人物,我都會覺得他挺可憐。

他為自己的名聲所累,為自己的功績所累。他在功成名就後迷失了自我,也喪失了全部。如果他有蕭何的隱忍,有張良豁達,就不會走到那一步。

他真的很可憐。abcdefgabcdefg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兩漢紀實最新章節 | 兩漢紀實全文閱讀 | 兩漢紀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