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紀實 第九章日落長河—(八)四皓定儲(一)

作者 ︰ 閑雲漫關

我們本節要講到的老實人就是太子劉盈

事實上,在蕭何痛苦的那段ri子里,這位兄弟過的也並不快樂,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劉邦依然在搗鼓「易儲」這件事

這件事,要說劉邦已折騰了好多年,雖然我們講的斷斷續續,可事實上劉邦無時無刻不在努力中應該說,他在這件事上算是下了大功夫

縱然如此,劉邦依然沒能弄成功畢竟劉盈也是自己的親兒子,雖然不太喜歡,但還不至于下狠手這些年來,他一直等待著劉盈自己賣破綻,好讓自己抓到一些把柄,然後名正言順地換了他

然而,劉邦失望了劉盈這位兄弟,雖然人比較老實,但不傻,他很知道自己在老爹心中的位置,因此一直以來都小心翼翼,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走一步路,硬是沒讓老爹抓住什麼把柄這真是難能可貴

縱然如此,劉邦依然沒有放松對劉盈的折騰,時不時會讓這位兄弟難受一下

黥布造反初期,劉邦曾準備叫劉盈率軍平叛,可最終也沒能成行不過經此一搞,劉邦徹底把劉盈看扁了,每次見到他,大有踹他的沖動

滅掉黥布後,劉邦加快了「易儲」的步伐這也是情有可原的,一則歲月不饒人,現在的劉邦已成功地加入了老年協會,並在和黥布打架時受了傷,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太好劉邦實際很清楚,自己的時ri不多了

因此,劉邦回京後,在收拾蕭何的同時,也不忘找劉盈一些麻煩他這一次準備東真格了就這樣,「易儲」的風聲又一次傳播開來

這個風聲很快傳遍了朝堂,成功地引來了很多的關注這一次,雖然反對的聲音很強烈,但並不算過火當然,並不是群臣認可,而是另外一件大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那件大事就是蕭何的痛苦

劉盈和蕭何一直以來都在監國,關系非常密切,而在此時他們也幸運地享受到了相似的待遇,的確是一對難友

實際上,蕭何和劉盈的密切關系,也是劉邦狠狠收拾他的一個原因蕭何一則犯了劉邦的忌諱,二則是劉盈的嫡系,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沒道理讓他過的太舒服

劉邦「易儲」的步伐加快後,有人站出來說話了這次率先站出來的人是個牛人這個人就是張良在劉邦第一次大刀闊斧地擺置劉盈時,這位仁兄老老實實地躲在家里煉丹,而這一次,他卻第一時間蹦了出來

上一節在蕭何受罪時,我們根本沒提到張良,似乎這位仁兄什麼也沒干然而並非如此,張兄弟還是露頭了的不過他這次主攻方向是劉盈,沒顧得上染指蕭何的事情道理其實也很簡單,張良一則怕給蕭何帶來負作用,二則正忙著幫劉盈,兩者相較,劉盈算是主要矛盾

我一直說,一件事情發生後,肯定有它的道理當然,張良這次率先亮相,也有他的理由,因為他現在有著一個特殊的身份——太子少傅

「少傅」是什麼樣的身份相信大家都清楚,簡單點說是太子的老師一ri為師終生為父,雖然張良沒敢給太子當爹,但還是親近了許多

要說太子的老師應該有好幾個,古時有「三公」「三孤」的說法「三公」指的是「太師太傅太保」,正一品;「三孤」,指的是「少師少傅少保」,從一品

其中太師和太傅算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教文,太傅教武,而那個「太保」負責保護太子安全,當然這也並不絕對從字面上就能看明白,「少」是「太」的副職,當然是有對應關系的

但基本上沒哪個太子能把這幾個屬官配齊所以說,有的時候太傅客串一下文化課也未嘗不可,比如劉盈的太傅是叔孫通,你要讓他去講排兵布陣騎馬打仗的事情,那只能抓瞎

縱觀古代史,這幾個算是最牛氣的職務了更多時候,這些頭餃只是個榮譽稱號,並不是真的要讓他給太子上課有的皇帝還是個小屁孩,更離譜是有的皇帝根本就沒太子,也封人做太子太保,很有點打腫臉沖胖子的感覺

總的來說,這幾個職務是比較牛氣的,哪位仁兄臨死前一不小心混到了其中之一,肯定是老墳冒青煙了對于絕大部分人來說,只能在晚上偷偷做個chun夢罷了但也有極少數的幾個牛人,還搞過兼職,著實令人咋舌

此時,張良當上「少傅」並沒多久劉邦親征黥布前,剛把張良擺到了這個崗位上按照張先生的xing格,他是不願拋頭露面出來參和劉家的事情而不幸地是他被呂雉盯上了,三番五次地向劉邦提建議,最終成功地把張良拉了出來

呂雉這些年來一直在和劉邦四眼斗心機,劉邦要廢太子,呂雉則是保太子劉邦為了廢太子甘願得罪任何人,而呂雉為了保太子著意拉攏所有人她這次把張良拉了出來,「漢初三杰」中的兩個都成了太子的支柱,這應該算是上了份雙保險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和劉邦較勁並不是個簡單的事因為劉邦很多時候不按套路出牌,在擂台上和他搗鼓半天,你都弄不明白他要干什麼

就如這一次劉邦回京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蕭何剛開始時,呂雉和大家的想法都一樣,認為劉邦只是在懷疑蕭何有不軌行為,雖然為蕭何叫屈,但並沒意會到劉邦此舉也是奔著劉盈而去的當「易儲」風波再起時,呂雉才突然發現,劉邦的手段太高明了

不幸的是,現在的蕭何連自己都照顧不了,更別指望他跑來幫劉盈說話了就在呂雉滿心痛苦之時,張良出馬了他這個「少傅」也不是吃干飯的,此時不說句話,很有些說不過去

我們前邊介紹過,張良搞「決戰千里之外」的事情可以,但說話水平卻很一般,這一次,他就體會到了自己的這個不足

在劉邦跟前,擺事實講道理,好話說了一籮筐,嘴皮都磨薄了好幾層,口干舌燥地抬起頭征求老大意見時,只得到了這麼個答復︰「少傅且去,朕自決之」

丟人了,張良這次算是真的丟人了辛辛苦苦說了半天話,連口水都沒讓喝一口,直接被趕了出來

這一次,徹底傷了張良的自尊心,至此以後,這個人一門心思認認真真地當他的道士,再也不問政事了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兩漢紀實最新章節 | 兩漢紀實全文閱讀 | 兩漢紀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