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二世分別給羅剎國、倭國各發一封急信,要求兩國務必加強攻擊。♀
倭國得知此番入侵大清的阿赫土堡公爵亦將整支英吉利船隊停泊于距離旅順較遠且已經遠離大清海防警戒線的一座小島之時,立時給喬治二世回了一封信。信上卻是責備喬治二世不顧道義。自己國家的軍隊知道遇難而退,偏偏要盟國依舊擔負極大危險繼續進攻。
喬治二世看過倭國的回信,自然心中不悅,將氣全數出在阿赫土堡公爵身上。很快,倫敦的一紙調令將阿赫土堡公爵換走,改用英吉利皇室的親王庫倫佐喬治擔任本次海戰總指揮。
庫倫佐喬治是喬治二世的親弟弟,素有「海上之狐」的外號,自與荷蘭、法蘭西、葡萄牙、西班牙數場海戰皆未嘗一敗。加之高超的重劍擊劍術與火槍操弄術,卻是歐洲一寶。本來喬治二世擔心這位厲害的弟弟會搶奪自己的皇位,在英吉利大敗西班牙後就一直將庫倫佐棄之不用。如今重新啟用其人,可見喬治二世為圖大清國土可是連皇位威脅也不管不顧了。
庫倫佐倒是一個厲害的角色。一到軍隊之中,立即改變了先前阿赫土堡所使用的軍事策略。英吉利從歐洲而來,補給方面卻是一個較大的問題。所以,庫倫佐首先提議要求盟國倭國能夠提供軍糧與水源的補給。而槍炮等則必須依靠較長的運輸隊來完成。以倭國的心思,在槍炮等武器上是絕不會便宜英吉利的。
德川吉宗卻是在軍糧與水源的補給上沒有顯出吝嗇來。只不過,這位心思縝密的幕府將軍可是要求一旦此戰成功,大清其余之地不予考慮,但閩浙、湖廣、川陝這些地方必須納入倭國的控制範圍。
喬治二世倒是看中大清的兩江之地,見倭國如此說卻也十分爽快的答應了。看來,倭國此時頗有暗中承認英吉利是四國聯盟老大的意思。
四國之中就海岸線來講,倭國距離大清最近。負責一些水源與軍糧的供給對倭國來說雖然不是極大的問題,但畢竟還是影響到國內百姓的生活。即使德川吉宗管理的倭國此時已經糧有剩余,且被百姓尊稱為「米將軍」。但對于支援英吉利而帶來的國耗,包括攻擊大清帶來的各種損失亦是不可估量的。倭國國內尚有部分左翼大名頗有說辭,但卻絲毫動搖不了德川吉宗誓要攻打大清的決心。
而庫倫佐親王這邊已經完成整支海軍戰隊的重新調整。以前靠印度雇佣兵打頭陣以消耗大清槍彈的想法在庫倫佐這里得到否定了。庫倫佐可是考慮得很清楚,僅僅依靠印度雇佣兵來做肉墊、肉牌而完全不思考內部軍隊戰術研究與士兵思想動態,絕對違背了高效作戰方針戰法。所以,庫倫佐親王命令英吉利籍士兵做好準備。采用強行登陸作戰方式、強行避彈突入方式、夜間潛行突入方式等來對旅順港進行攻擊。印度雇佣兵在軍事訓練上存在較大問題。因為這些雇佣兵多為臨時從印度花錢買來,只訓練了一個多月即拉上戰場。有些雇佣兵雖然參加過多次戰斗,但因為從小在印度長大,卻是局限于印度某種戰法影響,及至真正與英吉利軍一起配合難以出現其優點。更讓庫倫佐頭疼的是,印度雇佣兵還有某些民族信仰亦導致其作戰之時出現失誤。肅寧絕非庸碌之輩,早考慮到敵方不利因素而進行打擊,倒是卓有成效。這一次,庫倫佐在與各級將校進行反復研究探討後,最終針對這些弱點進行了完善性修補。
喬治二世亦知庫倫佐不易,居然又從國內調出三萬名英吉利士兵並三百尊大炮前往旅順支援庫倫佐。就在這樣的不利情況下,肅寧卻是靠著那支操弄穿越式的萬人隊依舊將庫倫佐完全壓制于海上,讓其難以登岸。彼此相持了一月有余。
只可惜,槍彈始終有限。穿越式在旅順遭遇了彈盡的危險,肅寧卻是向八旗兵下了死命令「堅守旅順直至戰死。縱使戰死亦不能讓穿越式此等天朝火器為英夷所得」。
英吉利卻是倚仗大炮數量上的優勢將戰機轉向自己這邊。雖然與肅寧的大軍仍在苦戰,卻明顯減少了傷亡。
再言到綏芬河那里。羅剎國得知英吉利在旅順海戰有些進展,猶恐落于英吉利之後,開始繼續向東進犯。而烏雅赫赫卻是綏芬河秘密召集了萬余百姓對繼續東進的羅剎兵進行肉搏巷戰。結果,綏芬河數千百姓犧牲,就連烏雅赫赫亦遭陣亡厄運。烏雅赫赫陣亡的消息傳至整個黑龍江,黑龍江所有軍事力量此時居然相互配合,對繼續東進的羅剎軍隊進行打擊。只可惜在抗俄前線卻出了一個叫做佔全星的叛徒,導致黑龍江眾抗俄聯合軍的失敗,以致羅剎兵長驅直入。
那佔全星本只是掌管黑龍江一省刑獄的臬台,卻擁兵三萬余眾。羅剎國入侵黑龍江,佔全星公然投敵叛國,帶著三萬余士兵倒戈而向。結果那些士兵卻不滿佔全星的做法,紛紛離開軍隊,亦是造成羅剎國得以長驅直入的直接原因。
吉林巡撫葉赫那拉素魯,其人在前文中已有過介紹。此人縱容自家小妾插手江西一省之事,被王心武、李衛教訓。如今就是這位不怎麼樣的巡撫居然在羅剎兵從黑龍江突入吉林的情況下,親帶吉林大部分兵馬向遼寧轉移,以致吉林大片土地盡數淪喪于羅剎人之手。
遼寧此時亦與英吉利海戰甚歡,卻是因鄰省吉林的緣故以致月復背受敵。因為羅剎兵因為順利進入吉林而同時很快抵達遼寧。遼寧全數兵力都集中于旅順港,這樣背部完全露于羅剎。可恨那素魯及至帶著救命兵馬來到遼寧亦不曾停留,繼續向中部而去。
肅寧同時遭到後背羅剎國與前月復英吉利的攻擊,全軍覆沒。
這場大戰似乎已經眼中危及到華夏民族的安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