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大漢盛華夏 第一百零六章 友好城市

作者 ︰ 現代

王廷他們待鉤蛇回來後連夜啟程往前趕去,夜間畢竟是夜間,行走的還是非常緩慢的,第二天清晨的時候才走了一百多里。

太陽仿佛已經非常謹守著自己的職責,東方早早就露了白,不大一會太陽也露出了小臉。

「我們行走到何處了?」王廷問道。

「當是近南陽城了!」

「走吧,到城情況再說!」

王廷知道,事情就是這樣,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特別是昨天自己所帶兩個超級怪物的事情,還不知道這一夜傳出去多遠。

走了好大一會,才遠遠的看見城門,城門上南陽兩個隸書大字清晰可見,此時城門早已經打開,兵士站在兩側注視著過往的行人。

「白龍,你可知這南陽太守是何人?」王廷邊走邊問道。

「回公子,今南陽太守乃江夏人方正是也,傳多有賢良,故被劉焉推薦任!」白龍說道。

「哦!」其實即使白龍說了,王廷也是沒有听說過這方正的。

「進城以後,我們先行找客棧落腳,然後去拜訪這南陽太守方正!」王廷想了下說道。

王廷之所以打破一路悄然回龍城的計劃,主要是怕昨夜之事傳到南陽城,太守派人查看反而被動。昨天可是死了人的,對于當地的郡守來說可不是小事。同時也把黃巾軍的情況和此地太守溝通一下,這樣如果有什麼意外,自己也有些主動。

好繁華的南陽啊,真不虧為大漢重鎮啊。

南陽的繁華是毋庸置疑的,街道上人來人往,吆喝聲不斷,叫賣叫賣聲到處都能得見。

看來南陽是除了洛陽和自己的武陵之外大漢第三大城鎮了,邊走邊觀察的王廷總結到。

其實他總結的是不錯的,南陽在東漢時期就是全國第二大郡城。

南陽的街頭居然看到不少的打鐵的匠鋪,這讓王廷好生奇怪。

「糜兄,為何南陽如此之多打鐵之匠?」王廷好奇的問道。

「子昌有所不知,這南陽之地自古出名人,人稱‘帝鄉’。乃帝劉秀、帝後陰(麗華)之故里。其它名人如春秋之範蠡、秦相百里奚、皆出自南陽,哦,對了,還有你派我打探的名醫張仲景,舉孝廉後在涅陽任職。同時,南陽多產鐵礦,歷任太守都寬松待民,自然使得南陽之地有如此盛況也!」糜竺的話才讓王廷明白,一個大城市一定要有名人來帶動的。不說別人,就是出了個皇帝還能不讓他昌盛嗎。

「不知現今這南陽有何高士?」王廷繼續問道。

「哈,子昌有什麼心思我是可知,現有名士李嚴、許攸、張釋之、有出大將之族文家,如今有文聘之輩等。還有侍中尚書何晏等等不盛枚舉也糜竺把自己知道的都說了出來。

糜竺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根據資料查證,南陽就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人才庫,這里有三國中出現過的何晏、文聘、韓暨、鄧艾、鄧展、州泰、宗預、來敏、呂乂、李嚴、王連、魏延、許慈、郭攸之、張存、劉干、董厥、樊建、傅彤、杜祺、張處仁等,當然這也和古代的推薦制度密不可分,有了第一個,就能連續不斷的被推薦出去自己的鄉人,使得一地出仕的人越來越多。

「哈,真是人才輩出之地啊!」這幾個人除了少數的幾人沒听說過外,王廷還都是熟悉的,當然王廷還知道歷史上這里更是出來一個明傳歷史的大智者,就是諸葛亮,可惜自己來到這里後諸葛亮跟著去武陵求學了,也不知道歷史會不會就這樣也按照自己的路子改寫了。

改不改不好說,分析來看諸葛亮是不太可能來這里隱居了。

諸葛亮之所以隱居是因為當官的叔父早故,他們弟兄幾人沒有依靠才來到此地過著簡樸的生活。

現在的武陵對學子非常支持,反正只要你肯努力,生活上就沒有擔心的事情,加上自己早就留意了諸葛亮的情況,肯定是不會輕易把他放跑的。

「公子,前有一大客棧,可去休息!」探路的齊輝回來說道。

「好,趕快去登記休息!」

「好累啊!」眾人除了王廷沒有覺得有什麼,其他人走了一天一夜的路都累壞了。

「你們在此休整,我和白龍便去拜訪方正太守

王廷和白龍在客棧收拾一番後,就出了客棧邊打听邊往郡府而來。

「好一個知府大衙啊!」來的府衙後的王廷也禁不住贊嘆道,他在前世來過這里,但和現在的可不是一樣,前世的是在三國等動亂後毀壞後重建的,現在可是原汁原味的大漢建築風格。

只見眼前府衙佔地很大,大門前築女兒牆,兩側是八字牆,牆體內各瓖歷朝皇帝題寫石碑。衙門面闊3間、進深2間、拱券式的大門好不古樸而大氣。

「來者何人,為何在府前駐足不前?」把守在門前的當差的人問道。

「奧,我乃武陵王廷王子昌是也,特來拜會你家太守,請去通稟!」王廷上前一步說道。

「王廷!,難道是武陵太守?」門前的兵士也對眼前之人有些懷疑,一個太守怎麼這麼年輕啊。

帶著滿月復的疑問還是回頭進里通報去了。

「報!門外有自稱武陵王廷王子昌之人前來拜訪!」兵士來到里邊說道。

「誰?」坐在房中正在人重復問道。

「武陵人王廷王子昌!」兵士不得以又說了一遍。

「來人年歲如何?」方正問道。

「甚是年輕,看不出具體年紀,約二十歲!」

「哦,是了,肯定是那武陵太守王廷王子昌了!快快有請!」

還請什麼啊,方正也是隨即放下手中的書,大步跟著報信的兵士走了出去。

「可是武陵太守王廷王太守來訪?」方正一出門就沖著王廷抱拳問道。

「哈,不才正是,路過此地,見南陽之地繁華如斯,特來拜訪!」王廷也是回禮道。

「快快有請,早聞王太守大名,今日終于得見也!」方正說罷拉起王廷的手就並肩往院中走去。

王廷的大名可不是吹的,在大漢當官的誰不知道啊。

文韜武略樣樣精通,奇門異學名滿大漢,誰不想結交如此之天才啊。

方正被劉焉推薦為太守,自然也是有大才的,何況他本也年紀不大,如今也是三十不到的青年才俊。

「吩咐下去,趕快備酒,要與王太守暢飲一番!」這方正太熱情了,剛領進大廳就安排下人道。

「哈,方兄何來如此客氣,子昌當不起如此!」王廷客氣的說道。

「王子昌太守啊,方正真恨不得無官之人,能去武陵之地訪你,怎奈有官衣而不便,今突降我南陽,怎能不敬啊!更何況子昌散私財、號義兵、平邊亂、盛武威之大舉啊!」方正把自己心里對王廷的仰慕如滔滔黃河之水一發而不可收般的倒出。

通過交談王廷也是知道人家方正也是有大才的,對于治理之道有非常高的見解,也是讓王廷有種朋友般輕松交往般的高興。

「不知子昌緣何來的南陽,你怎不在邊關之地啊?」席間方正問道。

「哈,太齡(方正的字)兄不知,前曾遇左慈仙長,言洛陽有神跡降,子昌不盛往之,特交待完羌地之事往洛陽觀之,今乃回武陵路過兄長之地也!」王廷雖說出從洛陽而來,可是真實的原因可是不能說的。

「哦,看來子昌回武陵靜等興事了,朝中之神跡之事我亦有聞,子昌要接重任啦!哈哈,來為子昌之事干杯!」方正高興的說道。

「太齡兄,弟來路之上,被一幫賊人所劫,多虧弟機警應對,放化險為夷,賊人自稱乃太平道之眾。太齡兄當小心為妙啊!」王廷說出自己這次來的目的。

「唉,子昌所言,我也知之,奈那太平道平日到也沒有惡行,且多助百姓!但從種種之際表明,此太平道不簡單啊,使得眾多百姓趨之若鶩,常有對抗郡府之行!我也甚是頭疼之,子昌無礙最好!」

「兄長,我昨夜曾捕捉一人,醒來後進行些簡單詢問,此地帶頭之人叫張曼成和趙弘,私下稱方帥或者渠帥之,如今結眾萬于,頻繁到山中操練,兄當防之啊!」王廷對抓住之人審問出來的事情簡單的對方正說了下。

「哦,這到不知,多謝賢弟告之,來人可否交與我府,我當細問之采取對策應之!」方正問道。

「自當如此!」這個人情本來就打算送給方正的,哪有不留下的,再說自己已經把抓到人知道的事情都問出來,留著也沒有什麼用處了。

「多謝賢弟!」

兩人又高興的喝了一杯。

「兄長,我又一事于兄相商,不知兄長以為如何?」王廷來到這里突然有了一個超前的想法。

「賢弟請直言!」

「我武陵和南陽兩郡結為友好之郡如何?」王廷把前世知道的友好城市說了出來。

「哦,何為友好之郡?」放正那听說過這個詞啊,趕緊問道。

「友好子郡乃為促進兩地之連絡,互通有無,加強聯系,在文、商、匠諸多之方面相互交流之,目的為昌盛兩郡百姓之民生而為之!」王廷把自己的想法詳細的說了一遍,當然他是沒有經過友好城市的具體交往的,但大方向還是能表達出來的。

「妙啊,弟真是我大漢之棟梁之才,此法甚好,兄長敬弟一杯!」這次方正恭恭敬敬的站起給王廷敬酒,也不知道這是他第幾次給王廷敬酒了。

然後兩人又邊喝酒邊探討了一些細節,比方說相互之地的人都可以到對方的學府求學,經商之人來到對方的地方都大力支持,王廷武陵的產物優先供應南陽,而南陽的鐵礦也首先讓王廷收購等等等等。

最後,在醉酒的方正要求下,王廷不得已留下一副墨寶才回到了客棧,這次的收獲還真是大啊,特別是這次的友好兩郡的創舉,定當為武陵或者荊州的發展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當然還有鐵礦啊,其中就有王廷要求的煤炭的開發,方正還不知道煤炭的用途,一听王廷願意出人出力開采,還按照一定數量給他些商稅,他都高興的笑這位剛認識的弟兄太傻,那東西有什麼用啊,自己送給王廷,可王廷愣是給他錢,讓方正真是激動的不知說什麼好了。

誰吃虧誰佔便宜王廷可是最明白的,這次路上因為路遇太平道也給自己帶來了莫大的意外收獲,王廷自然高興的回來後又拽著眾人喝了一場興奮酒。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回到大漢盛華夏最新章節 | 回到大漢盛華夏全文閱讀 | 回到大漢盛華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