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為被滅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
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三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斗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連,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寫下《早發白帝城》。晚年漂泊東南一帶,投奔族叔當涂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逝,也有說是︰「醉致疾亡」,就是喝酒引發疾病而死(見皮日休《李翰林詩》)。也有說是單純的喝酒猝死(見《舊唐書》)。也有說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這種說法古已有之且廣為流傳。
第一種說法︰那是李白七歲時,父親要給兒子起個正式的名字。李白的父母親就酷愛讀書,他們要培養兒子做個高雅月兌俗的人。♀
父親平時喜歡教孩子看書作詩,父親在醞釀起名之時,同母親商量好了,就在庭院散步時考考兒子作詩的能力。父親看著春日院落中蔥翠樹木,似錦繁花,開口吟詩道︰「春國送暖百花開,迎春綻金它先來。」母親接著道︰「火燒葉林紅霞落」。
李白知道父母吟了詩句的前三句,故意留下最後一句,希望自己接續下去。他走到正在盛開的李樹花前,稍稍想了一下說︰「李花怒放一樹白」。
「白」——不正說出了李花的聖潔高雅嗎?父親靈機一動,決定把妙句的頭尾「李」「白」二字選作孩子的名字,便為七歲的兒子取名為「李白」。
第二種說法︰李陽冰的《草堂集》序中說︰「逃歸于蜀,復指李樹而生伯陽。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
範傳正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中寫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復姓,先夫人夢長庚而告祥,名之與字,咸取所象」。
從以上文獻中我們不難看出,李白的姓名是李白的父親回到蜀中先給自己恢復了李姓後才給後來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李母夢到太白金星後于是有了身孕,在陣痛難忍中生出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據這一夢境得來的。
大事年譜701年(武則天長安元年)李白生。
705年(中宗神龍元年)李白五歲。發蒙讀書始于是年。
711年(睿宗景雲元年)李白十歲。攻讀《詩》、《書》及諸子百家。
715年(開元三年)李白十五歲。已有詩賦多首,並得到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與獎掖,開始從事社會干謁活動。亦開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響,好劍術,喜任俠。
718年(開元六年)李白十八歲。隱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