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 第25章 每個身體異動都可能是疾病的警鈴(3)

作者 ︰ 靜濤

5、心血管性眩暈︰高血壓病引起的眩暈通過血壓測定可以明確診斷。頸動脈竇綜合征可以導致發作性眩暈或暈厥。發病誘因大多是突然引起頸動脈受壓的因素,如急劇轉頸、低頭、衣領過緊等。患者感到外界景物及自身在旋轉的錯覺,多見于內耳迷路和腦部疾病;無外物及自身旋轉的感覺,只有站立不穩,多為此種類型。

6、內分泌性眩暈︰低血糖性眩暈常在饑餓或進食前發作,持續數十分鐘至1小時,進食後癥狀緩解或消失,常伴有疲勞感,發作時檢查血糖可發現有低血糖存在。甲狀腺功能紊亂也可以導致眩暈,臨床以平衡障礙為主,對甲狀腺功能的相關檢查可以確診。

7、血液病導致的眩暈︰白血病、惡性貧血、血液高凝疾病等均可引起眩暈,通過血液系統檢查可以確診。

8、神經官能性眩暈︰病人癥狀表現為多樣性,頭暈多系假性眩暈,常伴有頭痛、頭脹、沉重感,或有失眠、心悸、耳鳴、焦慮、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多種神經官能癥表現,無外物旋轉或自身旋轉、晃動感。對于45歲以上的婦女,還應注意與更年期綜合征鑒別。對于因精神因素導致的眩暈,首先應解除病人的焦慮不安情緒,可適當給以抗焦慮或抗抑郁藥物,但要避免長時期使用鎮靜藥物,以免增加藥物的耐受性和依賴性。

9、美尼爾綜合癥︰病人出現突發性眩暈,感覺一陣天旋地轉,並伴有耳鳴、耳漲、惡心、嘔吐等癥狀。本癥多見于中年婦女,特點是突然發作,睜眼時感覺天旋地轉,閉眼則感自身在旋轉,轉動頭部時加劇。每次發作從數分鐘至數小時不等,長的可達數天,甚至數周,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液代謝失調所引起。

10、藥物引起的眩暈︰患者曾經使用鏈霉素、慶大霉素等有毒性藥物時,當出現高音調耳鳴、眩暈時,表示有藥物中毒的可能。

生活中常有些人坐上汽車後沒多久就覺得頭暈,上月復部不舒服、惡心、出冷汗,甚至嘔吐;尤其當汽車急剎車、急轉彎或突然啟動時更厲害,下車休息片刻即可逐漸減輕或恢復。有的人甚至未乘車前,只要看到車輛,就已感到不適。那麼暈車又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原來暈車是由于人體內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過度運動刺激,前庭器官產生過量生物電,影響神經中樞而出現的出冷汗、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由于每個人耐受性差別很大,這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還受視覺、個體體質、精神狀態以及客觀環境等因素影響,所以在相同的客觀條件下,會出現有的人暈車,而有的人則安然無恙。

自助健康小貼士預防暈車的小竅門

1、乘車前不宜過飽、過饑、過勞累。

2、乘車前避免情緒緊張,放松心情,克服心理障礙。

3、乘車時選擇顛簸程度較輕的汽車的前部,打開車窗保持通風,可將頭後仰靠在椅背上。閉目,以減輕頭部震動和眼楮視物飛逝而引起頭暈加重。

4、日常要強化鍛煉,增強體質,可著力在抗頭暈鍛煉上下功夫,如多做轉頭、原地旋轉、翻滾等運動,經常鍛煉可減緩暈車程度。

5、乘車時,若感到不適,可多聞幾下橘子皮緩解暈車癥狀。

偶爾發生一兩次眩暈,可能是體位改變或神經衰弱所致,不必過度擔心。如果經常發生眩暈,就要去醫院查明原因。預防眩暈應當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生活壓力、放松心情、低鹽飲食、戒除煙酒及含咖啡因食品,多吃水果。

從體味出「嗅」出病兆

正常情況下,人的身上是沒有異味的,當人患某些疾病時,有時可通過皮膚黏膜、呼吸道分泌物、胃腸道的嘔吐物和排泄物發出異常氣味,通過辨別這些異常氣味可以幫助我們早發現這些疾病。

「肝臭味」︰患爆發性肝炎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肝功能嚴重損害的患者,常呼出一種特殊性臭味,俗稱肝臭。由于甲基硫醇和二甲基二硫化物不能被肝髒代謝,在體內聚集而揮發的一種特殊氣味。肝臭味表明肝髒功能受到嚴重損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現。

「爛隻果味」︰糖尿病患者在病情嚴重時,由于大量脂肪在肝髒內氧化而產生酮體,並擴散到血液中,致使呼出的氣息中帶有丙酮,「貌似」爛隻果味。爛隻果味其實是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特征之一。

「尿臊味」︰患有慢性腎炎或腎病的病人,病情進展到慢性腎功能衰竭階段(俗稱尿毒癥),由于無尿,某些毒性物質(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排出體外而瀦留于血中,就會使病人呼出的氣體散發出尿味或氨味,它是病情趨于危重的一個信號。

「糞臭味」︰患有膀胱結腸瘺的病人,腸道里的糞便可通過瘺管進入膀胱,溶于尿液中,因而排出的尿通常帶有糞臭味。此外,臍尿管糞瘺的病人糞便從臍部瘺管漏出來,大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大便,其身體也可散發出難聞的糞臭味。

「啤酒花烘爐味」︰主要見于蛋氨酸吸收不良綜合征,又稱啤酒花烘爐尿癥。病人以尿和汗存在特有的干芹菜、酵母樣或者啤酒花烘爐氣味為特征。由于腸道對蛋氨酸的吸收轉運系統的功能障礙,蛋氨酸不能被腸黏膜吸收,經腸道菌群作用而將蛋氨酸分解,形成大量a-羥丁酸(產生特殊氣味),吸收入體內經尿排出。其他癥狀有頭發變白、智力低下、抽風等。

「魚腥臭味」︰主要見于魚腥臭綜合征,這是一種先天性隱性遺傳病,由于人體肝髒缺乏三甲基胺氧化黴,致使三甲基胺在體內不能被肝髒代謝,大量蓄積。病人的汗液、尿液、呼出氣體中排出大量具有魚腥臭味的物質其實就是三甲基胺。

「**腥臭味」︰患有膀胱炎或化膿性腎盂腎炎的病人,由于尿內有大量細菌生長繁殖,會有**腥臭味散發出來。

「腳汗味」︰又稱汗足臭綜合征,可能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特殊腳汗氣味,智力低下和共濟失調等癥狀。由于短鏈脂肪酸的代謝異常,體內異戊 輔黴a月兌氫黴的活性消失,異戊 輔黴a不能進一步氧化,致使異戊酸及其衍生物蓄積在體內而引起。病人的嘔吐物、呼氣、尿液、皮膚乃至血液均散發出一股特殊氣味,為一種乳酪氣味或者汗足的強烈臭味。

「大蒜味」︰常見于有機磷農藥中毒的病人,其呼出的氣體、嘔吐物可散發出刺激性蒜味。

「口臭」︰口腔發出難聞氣味,一般見于口腔炎癥、胃炎、胃潰瘍等消化道疾病。

需要區分注意的是,由于各人種基因的一樣,東西方人的體味差異較大。很多西方人毛孔較大,汗腺發達,產生出比較濃烈的體味,這也是西方人習慣使用香水,以掩飾自身的體味的原因。

總之,當您發現自己或者周圍人出現上述異常體味時,應該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號,最好及時到醫院進行進一步檢查,以期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避免病情被貽誤。

別忽視無緣無故的流口水

有一種現象,或許因其太過平常,從來都不被注意。當我們看到美食後往往都會情不自禁地流口水,當我們睡覺睡的香的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地流口水,在我們的嬰兒、成年、老年時期都會發生流口水,那麼,人為什麼要流口水,過多的口水到底暗含著什麼訊息呢?

口水,其實就是唾液。正常的口水對人體健康有利的,在正常情況下,口腔中應保持0.5∼1.0毫升的唾液。唾液具有較強的抗齲作用,但每天都流很多口水,而且自身無任何察覺,是一種不正常現象,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切莫耽誤病情。

「流口水之一」——孩子流口水

初生兒流口水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他們的咀嚼能力和面部肌肉收縮能力都比較弱,以致嘴巴總是合不上,才會出現流口水的情況。而此時,流口水對嬰兒來說有很多好處。例如,當孩子的牙齒要突破牙肉組織時,難免會造成組織的腫脹而有疼感,多一些唾液可以起潤滑作用,減少牙齒周圍發炎。口水可以刺激嬰兒的味蕾,促進吞咽動作的形成。另外,促進了嘴唇和舌頭的運動,有助于早日開口說話。

唾液偏酸性,里面含有一些消化黴和其他物質,在口腔內因有黏膜的保護,所以不致侵犯到深層。但凡事有利有弊,當口水外流到皮膚時,則易腐蝕皮膚最外的角質層,導致皮膚發炎,引發濕疹等小兒皮膚病。

一般當孩子3個月時,口水的分泌量會明顯增加。由于每個孩子成長發育情況不同,發育較快的孩子一般一歲半左右就會停止流口水,大部分孩子能夠在兩歲之前,由于肌肉運動功能的成熟以及能夠有效地控制吞咽動作,從而停止流口水。

如果孩子口水流得特別嚴重,就需去醫院進行檢查,看是否存在口腔、吞咽功能失常等病癥。

如果孩子長大了還流口水,則有可能是神經或內分泌方面發育不好,或者是口腔內有炎癥以及消化不良等。

如果寶寶的嘴唇、口角或嘴巴周圍因流口水多出現水泡,表示寶寶的口腔內可能有潰瘍,有可能患了口腔炎。

自助健康小貼士怎樣護理「吐泡泡」的孩子

1、要隨時用柔軟干燥的布為愛流口水的寶寶輕輕擦拭嘴邊。注意力度,以免損傷局部皮膚。

2、對于口水流到處,如下巴、頸部等,要用溫水洗淨,涂上油脂對皮膚進行保護。

3.對于常常被寶寶口水污染的圍嘴、上衣、枕頭、被褥等,要勤洗勤曬,保證干燥清潔,以免滋生細菌。

4、在增加輔食(4∼6個月時)後,需有意識地加強寶寶的吮吸、吞咽能力;寶寶長牙後,要盡量選擇有硬度的食物,逐漸提高其咀嚼能力。

5.兩歲以後,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口腔肌肉收縮能力,比如用吸管吸水,吹氣球等。

「流口水之二」——睡覺時流口水

小王是一個運動員,在一次運動過程中,不慎掉了兩顆牙。小王沒在意,隨便在一家口腔門診瓖了牙。從此以後,小王總感覺嘴里有口水,每天早晨醒來口水居然能流濕半邊枕頭。後來,小王發現自己的嘴里還常有一股子難聞的氣味。後來到正規醫院一查,醫生告之︰都是瓖牙惹得禍。

然而,三十多歲的小夏既沒像小王那樣掉牙、也沒瓖牙,卻也是一早醒來發現口水濕了半個枕頭,就連午睡也是這樣。小夏覺得既奇怪又緊張,馬上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檢查指標都是正常的。

中醫認為,睡覺時流口水多為脾虛引起。脾有運化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輸布水液以及統攝血液等作用。脾虛則運化不利,就產生口水外流。還可以伴有失眠,無力等癥狀。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腎的中藥調補,如蓮子、芡實和淮山藥,如無口干口苦,可加適量黨參。

其他引發睡覺流口水的原因大致為以下幾種︰

1、睡覺姿勢不當。像趴在桌子上睡、側臥位睡覺,由于腮部受到壓迫,嘴唇不能合攏,容易引起流口水。

2、口腔衛生不良,牙縫和牙面上有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積存,容易引起細菌在口腔里繁殖,從而刺激唾液分泌,造成睡覺流口水。

3、口腔內的炎癥也會促進唾液分泌。如口腔被細菌感染,疼痛明顯,容易流口水,需要局部用藥促進潰瘍愈合,流口水的情形會自動消失。

4、牙齒畸形尤其是凸面型牙齒畸形的患者,前牙向前凸出較明顯,常出現開唇露齒,睡覺時唇部很難完全覆蓋前牙面,上下唇常自然分開,就容易流口水。

5、藥物因素,例如服用某些抗癲癇類藥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流口水。

除了上述問題外,還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睡覺時流口水。一些神經官能癥或其他可能引起植物神經紊亂的全身疾病患者,睡覺時也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會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引起唾液分泌增加。

自助健康小貼士如何防治成年人流口水

1、先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對流口水的原發疾病例如神經官能癥、口腔炎癥等予以治療;

2、飲食及日常生活要注意,晚飯不能吃得過飽,不能進食過多油膩、粘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飯後不能立即就寢;

3、保持口腔衛生,以減少口腔內炎癥的發生,保持飯後漱口、睡前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

4、不要在劇烈運動或用腦過度的情況下入睡。

「流口水之三」——老年人流口水

我們經常看到身邊很多老年人口水總是掛在嘴邊,認為這是老年人的普遍現象,並不在意。其實,隨著年齡的增大,老年人各項機能退化,因條件反射明顯減慢而不自覺地出現流口水的現象。但是,由于老年人腺體漸漸萎縮,唾液分泌會逐漸減少,如果唾液分泌旺盛,則往往是疾病的征兆。

老年人口水增多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異物反應,例如,很多老年人安裝假牙,會刺激腺體分泌唾液;

2、口腔潰瘍,潰瘍面會造成黏膜疼痛,刺激唾液分泌增多;

3、口腔腫瘤,如頰癌較為常見,起病時一般表現為潰瘍,發展較慢,早期不容易引起警覺,當潰瘍向深層逐漸浸潤,感覺疼痛時,就會刺激腮腺導管,導致口水增多;

4、老年性痴呆、腦萎縮,以及其他腦部疾病。

總之,流口水雖然是件小事,如果經常不自覺的流口水,不僅給生活帶來不便,還會影響社交。所以,勿以事小而不為,發現癥狀及時治療才是保證健康的不二法則。

發燒感冒背後可能有大「元凶」

發燒在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然而,發燒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它只是由于相關疾病引起的一種表象。我們需要通過現象看本質,找到引起發燒的原因,對癥下藥。

臨床上通常把超過正常體溫0.5c稱為發熱,體溫升高不超過38c稱為低熱;38.1∼39c為中等熱,39.1∼41c為高熱,41c以上是過高熱。

正常人的口腔舌下溫度是攝氏37度,不過因人體體溫在正常狀況下,有「清晨低而傍晚高」的生理性體溫節律現象,最明顯的是早晨6點的體溫降至最低,大約是36.3—37.1度之間,黃昏時較高。

通常我們將口溫、肛溫、腋溫各設一個正常標準,超過此標準,即可說「已經燒了」。當口溫大于37.6度、肛溫大于38度、液溫大于37度,受測量者多少都會感覺身上或多或少有「燙燙的」或昏昏欲睡、食欲不振、四肢無力等不舒服感,而我們從體表皮膚、額頭也能模到「熱」的感覺時,可說是「已經開始發燒」。若是口溫大于38度、肛溫大于38.5度、腋溫大于37.5度,就能十分確定「已經發燒了」。

由于人體的溫度受下視丘體溫調節中樞控制,而其調節功能中有一「臨界點」溫度。一般來說,在正常臨界點溫度時的「中心溫度」上升(實際量周邊溫度如口溫、腋溫等可能並未升高),我們稱之為「體溫過高」,此並非真正的發燒。常見情形如︰小孩穿了過多不透氣的衣服、劇烈運動、情緒緊張、手術後及某些藥物如麻醉劑、抗癲癇制劑等作用的結果;其最大的特征是患者會感到全身燥熱難耐,處理原則應以降低環境溫度和增加散熱為主。

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哪些呢?除了一般有明顯病因可尋者,如上呼吸道感染(俗稱感冒)、急性扁桃腺炎、肺炎、尿道炎、腸胃炎導致月兌水過度等之外,尚有不少病例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即確立診斷者,這類發燒我們統稱為「不明發熱」。

根據統計,引起不明熱的疾病種類中,仍以感染癥居多(約佔30%一35%),其次依序是惡性腫瘤、自體免疫性疾病以及其他一些較少見的疾病,如肺栓塞、瘧疾、傷寒等。

讀者可以根據發燒時出現的癥狀及發燒病程的長短等,來進行自測。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最新章節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全文閱讀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