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 第46章 天然仙草益養生,《本草》教你巧辯明星藥材之功效(4)

作者 ︰ 靜濤

有健胃、保肝、促進紅細胞生長的作用。

芝麻核桃粥

原料︰用黑芝麻50克,核桃仁100克。做法︰一齊搗碎,加適量大米和水煮成粥。此粥補肝腎,對繼發性腦萎縮癥有食療作用。

黑芝麻黃面

原料︰白面500克,黑芝麻100克。做法︰將黑芝麻炒熟,白面炒至焦黃,每日晨起用滾開水調沖30克食用。亦可加鹽或糖少許。

功效與應用︰固腸,美容,烏發。適用于腸胃不固,面黃肌瘦者食用。注︰小麥磨成面,炒食黃,其性甘而溫,故具健胃腸而固泄之功。

芭蕉——止痛解毒消暑氣

芭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和香蕉同屬一科,外形相似,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芭蕉根和芭蕉葉都具有解毒的作用。

芭蕉根氣味甘、大寒、無毒。主治︰

1.一切腫毒。用芭蕉根搗爛涂患處。

2.流動性紅色風疹。治方同上。

3.風火牙痛及蟲牙痛。用芭蕉根取汁一碗,煎熱含漱。

4.消渴,骨節煩熱。用芭蕉根搗汁,隨時飲一、二合。

5.血淋澀痛。用芭蕉根、旱蓮草等分,水煎服。一天服兩次。

6.腫毒初發。用芭蕉葉燒存性,研末,和生姜汁涂搽。

7.心痹痛。用芭蕉花燒存性,研末。每服二錢,鹽湯送下。

芭蕉葉性味甘淡,寒。主治︰清熱,利尿,解毒。治熱病,中暑,腳氣,癰腫熱毒,燙傷。關于芭蕉葉的治療功效在我國的醫書中已有記載︰

1.《本草再新》︰治心火作燒,肝熱生風,除煩解暑。

2.《現代實用中藥》︰利尿。治腳氣,外用消癰腫。

3.《中國藥植圖鑒》︰皮及葉︰敷蜂、虻刺傷處,可止痛,並有止血作用。

車前子——養肺強陰通尿管

車前子又名車前實、蝦蟆衣子、豬耳朵穗子、鳳眼前仁,為車前科植物車前的干燥成熟種子,具有養肺強陰的功效。

《本草新編》中對車前子的功效介紹如下︰車前,味甘、咸,氣微寒,無毒。入膀胱、脾、腎三經。功專利水,通尿管最神,止淋瀝泄瀉,能閉精竅,祛風熱,善消赤目,催生有功。但性滑,利水可以多用,以其不走氣也。瀉宜于少用,以其過于滑利也。近人稱其力能種子,則誤極矣。夫五子衍宗丸用車前子者,因枸杞、覆盆過于動陽,菟絲、五味子過于澀精,故用車前以小利之。用通于閉之中,用瀉于補之內,始能利水而不耗氣。水竅開,而精竅閉,自然精神健旺,入房始可生子,非車前之自能種子也。(﹝批﹞妙論鑿鑿。)大約用之補藥之中,則同群共濟,多有奇功。未可信是種子之藥,過于多用也。

款冬花——潤肺止咳治肺虛

款冬花為菊科款冬的花蕾,簡稱冬花。性味辛溫,具有潤肺下氣,化痰止嗽的作用。在《本經》中記載︰對「寒束肺經之飲邪喘、嗽最宜」。氣味雖溫,潤而不燥,則溫熱之邪,郁于肺經而不得疏泄者,亦能治之。故外感內傷、寒熱虛實的咳嗽,皆可應用。特別是肺虛久咳不止,最為適用。

主治︰治咳逆喘息,喉痹。

性味辛,溫。

歸經︰

1 《本經》︰"味辛,溫。"

2 《別錄》︰"甘,無毒。"

3 《醫學啟源》︰"辛苦。"

4 《藥品化義》︰"味微苦略辛,性平。"

入肺經。

1 好古︰"人手太陰經。"

2 《雷公炮制藥性解》︰"入心、肺二。"

黃 ——補中益氣健脾胃

黃 又名黃耆,為植物和中藥材的統稱。黃 性味︰甘,微溫。用于治療氣虛乏力,中氣下陷,久瀉月兌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萎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黃 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少便溏、肢倦無力等癥,常與黨參、白術、山藥同用;氣虛下陷、內髒下垂,如月兌肛、月兌落、胃下垂等,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等同用,方如補中益氣湯。

黃 還具有固表斂汗的功效,表虛自汗,多用于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外感風寒而汗出,用黃 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

黃 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急性腎炎水腫,用于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術等合而用之,方如防己黃 湯;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者,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同用。

黃 具有托瘡排膿的功效,陽氣虛弱,用于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瘡瘍久潰不愈,用于瘡瘍潰破後,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稀,常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此外,黃 還應用于糖尿病、腦血管意外後遺癥、高血壓病、風濕病、多發性神經炎、肌無力癥等多種疾病。

石南——通絡益腎利筋骨

石南的藥用歷史在我國源遠流長,石南祛風補腎,可用于風濕筋骨痛、陽痿遺精。

石南祛風,通絡,益腎。石南可治風痹,腰背酸痛,腎虛腳弱,偏頭痛,風疹。石南祛風補腎,可用于風濕筋骨痛、陽痿遺精。石南的藥用歷史在我國源遠流長,其中︰

《本草綱目》︰「浸酒飲治頭風

《本經》︰「主養腎氣、內傷陰衰,利筋骨皮毛

《別錄》︰「療腳弱,五旺邪氣,除熱

《藥性論》︰「主除熱,能添腎氣,治軟腳煩悶疼,殺蟲,能逐諸風

《醫林纂要》︰「潤腎補肝,壯命門火

《現代實用中藥》︰「治陽痿,滑精,女子腰冷不孕,月經不調等癥

豆蔻——化濕消痞氣暢通

《本草綱目》中記載道︰豆蔻性味歸經︰辛,溫。歸肺、脾、胃經。功能主治︰化濕消痞,行氣溫中,開胃消食。

豆蔻用于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月復脹痛,食積不消。豆蔻對濕阻氣滯,可與蒼術、半夏、陳皮等同用。用于氣滯胸悶之癥,可配厚樸、枳殼等同用。用于濕溫初起,如屬熱盛者可配黃芩、連翹、竹葉等同用;濕重者可合淡滲利濕之品如滑石、苡仁、通草等同用。用治胃寒嘔惡,常合半夏、藿香、生姜等同用。治小兒胃寒吐乳,可配砂仁、甘草共研細末,常滲口中。

脾胃氣滯,食欲欠香,不思納谷,胸悶月復脹,噯氣反胃,舌苔厚膩者宜食豆蔻。陰虛內熱,或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結者忌食;干燥綜合癥及糖尿病人忌食豆蔻。

杜仲——補腎益氣健腰骨

杜仲是中國特有藥材,其藥用歷史悠久,迄今己在地球上發現杜仲屬植物多達14種,後來它們在大陸和歐洲相繼滅絕。存在于中國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屬僅存的孑遺植物,它不僅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對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統演化以及中國植物區系的起源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具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安胎等諸多功效。《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謂其「主治腰膝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久服,輕身耐老

《本經》記載杜仲︰「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除陰下癢濕,小便余瀝《藥性論》記載杜仲︰「治腎冷臀腰痛,腰病人虛而身強直,風也。腰不利加而用之《玉楸藥解》記載︰「益肝腎,養筋骨,去關節濕婬。治腰膝酸痛,腿足拘攣

杜仲的藥理作用主要有︰心血管方面的影響︰高血壓患者服後可降壓,低血壓患者服後可升壓;抗腫瘤作用︰日本學者研究了杜仲茶的抗變異作用,發現該作用與綠原酸等抗變異性成分有關,揭示了杜仲對腫瘤預防的重要意義;補腎、增強機體免疫作用;抗氧化、抗衰老、抗肌肉骨骼老化;抗菌、抗病毒;對a-葡萄糖 黴活性的抑制作用︰理想的糖尿病及肥胖病人的食療用品;骨細胞增殖作用;利尿作用;利膽作用;調血脂作用;保胎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預防農藥急性中毒。

當歸——女科之聖藥

當歸性甘、辛,溫。由于當歸對婦女的經、帶、胎、產各種疾病都有治療效果,所以中醫稱當歸為「女科之聖藥」。

當歸,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根可入藥,是最常用的中藥之一。當歸性甘、辛,溫。主治︰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月復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酒當歸活血通經。用于經閉痛經,風濕痹痛,跌撲損傷。

由于當歸對婦女的經、帶、胎、產各種疾病都有治療效果,所以中醫稱當歸為「女科之聖藥」。《本草經疏》記載︰腸胃薄弱,泄瀉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惡食,不思食及食不消,並禁用之,即在產後胎前亦不得入。《本草匯言》記載︰風寒未消,惡寒發熱,表證外見者,禁用之。

當歸的藥理作用主要有︰對平滑肌的作用;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對血液系統的作用;對免疫系統的影響;保肝作用;抗腫瘤作用;抗輻射操作作用;鎮痛作用;抗炎作用;對中樞神經系統抑制作用;抗菌作用。

熟地——補血養陰治虛證

熟地性甘,微溫。歸肝、腎經。熟地的主要功效是︰補血養陰,填精益髓。熟地主要應用于血虛諸證和肝腎陰虛諸證。

熟地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塊根,又名熟地黃或伏地,經加工炮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反復蒸曬,至內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切片用,或炒炭用。

熟地主要用于血虛諸證和肝腎陰虛諸證等。1.血虛諸證。熟地甘溫質潤,補陰益精以生血,為養血補虛之要藥。常與當歸、白芍、川芎同用,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及月經不調、崩中漏下等,如四物湯);若心血虛心悸怔忡,可與遠志、酸棗仁等安神藥同用;若崩漏下血而致血虛血寒、少月復冷痛者,可與阿膠、艾葉等補血止血、溫經散寒藥同用,如膠艾湯。2.肝腎陰虛諸證。熟地質潤入腎,善滋補腎陰,填精益髓,為補腎陰之要藥。古人謂之「大補五髒真陰」,「大補真水」。熟地常與山藥、山茱萸等同用,治療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遺精、盜汗、耳鳴、耳聾及消渴等,可補肝腎,益精髓,如六味地黃丸;亦可與知母、黃柏、龜甲等同用治療陰虛骨蒸潮熱,如大補陰丸(《丹溪心法》)。熟地益精血、烏須發,常與何首烏、牛膝、菟絲子等配伍,治精血虧虛須發早白,如七寶美髯丹(《醫方集解》);本品補精益髓、強筋壯骨,也可配龜甲、鎖陽、狗脊等,治療肝腎不足,五遲五軟,如虎潛丸(《醫方集解》)。此外,熟地黃炭能止血,可用于崩漏等血虛出血證。

川芎——活血止痛氣息順

川芎主要用于安撫神經,正頭風頭痛,癥瘕月復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

川芎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但其性味辛,溫。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川芎歸入肝、膽、心包經。《湯液本草》記載川芎︰「入手足厥陰經、少陽經《藥品化義》記載川芎︰「入肝、脾、三焦三經風寒頭痛,風熱頭痛,偏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者宜食川芎。高血壓性頭痛,腦腫瘤頭痛,肝火頭痛,以及陰虛火旺者須忌食川芎。

川芎可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治風冷頭痛旋暈,脅痛月復疼,寒痹筋攣,經閉,難產,產後瘀阻塊痛,癰疽瘡瘍。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瘕月復痛,胸脅刺痛,跌撲腫痛,頭痛,風濕痹痛。《本經》記載川芎︰「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金創,婦人血閉無子《別錄》記載川芎︰「除腦中冷動,面上游風去來,目淚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諸寒冷氣,心月復堅痛,中惡,卒急腫痛,脅風痛,溫中內寒《藥性論》記載川芎︰「治腰腳軟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月復內冷痛《日華子本草》記載︰「治一切風,一切氣,一切勞損,一切血,補五勞,壯筋骨,調眾脈,破癥結宿血,養新血,長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瘺,腦癰發背,瘰 癭贅,瘡疥,及排膿消瘀血《醫學啟源》記載川芎︰「補血,治血虛頭痛

白芍——養血柔肝止疼痛

白芍性味苦酸,涼。據《吳普本草》記載︰"桐君︰甘,無毒;《別錄》記載︰「酸,平微寒,有小毒歸入肝、脾經。據《品匯精要》︰「行手太陰、足太陰經據《本草經疏》記載︰「手足太陰引經藥,入肝、脾血分

白芍可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斂陰收汗。治胸月復脅肋疼痛,瀉痢月復痛,自汗盜汗,陰虛發熱,月經不調,崩漏,帶下。據《本經》記載白芍︰「主邪氣月復痛,除血痹,破堅積,治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據《別錄》記載白芍︰「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治)時行寒熱,中惡月復痛,腰痛據《藥性論》記載白芍︰「治肺邪氣,月復中痛,血氣積聚,通宣髒腑擁氣,治邪痛敗血,主時疾骨熱,強五髒,補腎氣,治心月復堅脹,婦人血閉不通,消瘀血,能蝕膿據《日華子本草》記載白芍︰「治風補癆,主女人一切病,並產前後諸疾,通月水,退熱除煩,益氣,治天行熱疾,瘟瘴驚狂,婦人血運,及腸風瀉血,痔瘺發背,瘡疥,頭痛,明目,目赤, 肉據《醫學啟源》記載白芍︰「安脾經,治月復痛,收胃氣,止瀉利,和血,固腠理,瀉肝,補脾胃據《滇南本草》記載白芍︰「瀉脾熱,止月復疼,止水瀉,收肝氣逆疼,調養心肝脾經血,舒經降氣,止肝氣疼痛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最新章節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全文閱讀 | 本草綱目養生智慧大全集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