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第一章緣起
按照佛經的說法,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因緣,寫一本書亦然。♀
為什麼在自己寫的小說里要加上這個一個小段落呢?只因為有這麼幾個考慮︰
一、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教訓。
有一個寓言,說的就是這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很多的寫手,作者寫得很用心,甚至日更幾萬字,弄得都沒時間去做別的事情也大有人在。
可是,這柴砍得是很有力,但總發現有是吃力不討好,寫得越多,反而成績越差。寫得越快,反而文的質量越下降。
為什麼?因為只注重了寫作本身,而忽視了對寫作能力的培養,寫了一大堆沒用的東西。
做事情,做什麼很重要,怎麼做更重要。
只是埋頭碼字,固然精神可嘉,只可惜經常事與願違,用錯了方法。
磨刀,這就是方**,知道用什麼方法才能更快得砍柴,遠比你拿把鈍刀就上去亂砍要好得多。
寫作是辛苦的事情,必須掌握辦法,必須懂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二、不斷更新,不斷學習。
碼字的人自然知道更新的重要性,不過,這種更新不只是文章本身的更新,還有自己的寫作技巧、思想文化,甚至是人生體悟的更新。
寫作是一個消耗,你要不斷消耗自己的知識,消耗自己的體力和精力,這就好像是輸出,但如果沒有輸入,怎麼輸出。
很多作者都面臨才思枯竭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因為吸收得太少,付出的太多。
比如,寫一個修真的書,你只看別人的書不夠,你只懂點術語,名詞沒用。你需要知道,甚至要自己體會過修真。
筆者可是親身體會過打坐,知道那里頭的滋味,所以,可以寫出打坐的內容,但是沒體驗過的人呢?寫不出來,是必然的。♀
寫不出來,就硬要寫,那是要枯竭的。枯竭了就灰心了,灰心了就放棄了。
讀書,生活,並體悟人生,不斷地吸收,才能不斷地進步。
只埋頭碼字,不注重平時的積累是沒用的。
同樣,在寫文章之余,花點時間總結一下自己和別人的經驗,旁征博引,引經據典,觸類旁通,這才是最重要的。
寫這個內容,就是一邊在寫書,一邊自己也在學習。
三、無私分享,扶助新人。
筆者也是新人了,不過可能年齡比大部分寫手大幾歲,社會閱歷多一些,讀過的書多一些。
在我與一些新人的交流中,經常發現大家有寫普遍性的問題。
可是,一個個在qq上挨個解答,回復,這效果畢竟局限。人的精力有限,確實無法一對一的幫助。
因此,我想,如果能將一些經驗的東西總結出來,互相切磋,這樣可能對大家更有幫助。
我們這網站本身就是學習的團隊,這里的主編、編輯和資深作者都很熱情,也幫助過我,以及其他的作者。《青訓營》等文章,其實就是解決大家普遍性的問題的。
小子班門弄斧,在各位大大們,各位編輯們面前胡說八道一通,真是不自量力。
不過,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
其實,每個人都有話要說,有東西可以分享。
佛雲布施,施舍,就是一個東西,那就是分享。
我所知道的,未必全面,也許,很快我會改變自己原來的理解。
所以,我沒有說我是發表什麼研究大論,而是邊學習,邊研究。
研究什麼呢,當然是寫作的道理,其實也就是寫作的大道。
能明理,能悟道,這才是真正的修真。
希望這文的哪怕一點點的分享,能夠幫到一些如我一樣在努力碼字的新人們。
哪怕只有一點,也是功德無量的了。
最後,說一下凡例吧。
凡例幾點︰
1、本《邊寫作邊研究》不屬于,僅僅是文學研討交流文章。
2、本內容不保證日更,畢竟,作者我忙于碼字,還有工作,這內容也不是小說,作者力爭每周寫一章,跟大伙兒一起交流。
3、希望交流的作者或讀者,也可以直接回應評論,放書評區也可以。
4、隨著作者寫作經驗的提高,可能會改變之前的觀點,這很正常,畢竟,作者也是在學習,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理解。
5、本內容將同步在本人博客(地址︰/u/2545093430)以及空間(地址/2715901170)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