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國志之季漢王朝 第二十九節 南征北戰

作者 ︰ 和睦的蟲子

「世稱一兔走衢,萬人逐之,一人獲之,貪者悉止,分定故也袁紹使三子各據一州,禍之始也曹操之所以棄河北而攻荊州,其意必是欲讓二袁自相攻伐,曹操好坐收漁翁之利故我軍只需深溝高壘,堅壁清野,使曹操無機可乘,待二袁相爭,曹操必然收軍專攻河北,到那時,我軍再趁機北上,可也」這是沮授的判斷

「曹操極善用兵,不可能坐視我軍壯大,今番如不能勝,我軍在荊州便難以立足」吃人嘴短,拿人手軟,既然拿了劉表的糧草,曹操來了你卻深溝高壘,堅壁清野,雖然是權宜之計,但劉表肯定有意見,荊州人士對劉備的印象也會大打折扣,從長遠來看得不償失,所以陸羽並不贊成

「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漢魂既然知道曹操善于用兵,如何能保證戰之能勝,萬一失利,豈不危矣」

「曹操用兵虛虛實實,我軍越是堅守不出,曹操越是以為我們不敢出戰,即便要守,也要先給予曹軍迎頭痛擊,挫其銳氣,然後再守」

「弱者用兵,當先求自保有余,然後待機而動,方為上策」

「曹操熟知兵法,豈不知兵貴神速,如今逡巡不進,正是因為其猶豫不決曹軍遠來,士卒疲憊,今軍士之氣未復,曹操之謀未定,擊之可也官渡之戰時曹操也是以弱敵強,可曾堅守不出,以求自保?」

「若依漢魂之意,可有制勝之策?」

「未有」

「既未有制勝之策,又因何要主動出擊?」

「以攻代守,方為守也,攻敵之不得不守,又何必守?」

沮授和陸羽唇槍舌劍,各執一詞,但是這種爭辯是站在自己的觀點上做辯論,而不是尋找對方言語上的漏洞來狡辯爭論是為了求得共識,而狡辯則是純粹地相互拆台,你反對的我就要無條件的支持;你支持的我就無原則的反對直到劉備回來,傳達了劉表的意思,不打就要撤到樊城,這是劉備集團任何人都無法接受的條件,那就只能打了

台上爭論,台下合作,這才是一個集團內部良性競爭的慕,如果當面黨爭,背後拆台,那就是神仙來了也沒轍可惜由于中國政治的一元化,哪怕是範仲淹和與包孝肅王安石和司馬光那樣天下為公的高士,也只能你上台我下野;你罷官我起復,合作?沒門!遏必隆火拼平西王,耿精忠完勝吳三桂,于是斯巴達就勝利召開了

既然決定要打,參謀本部設在新野就有點不合適了,劉備當即決定留魯肅孫乾在新野負責後勤事宜,張飛沮授引偏師一萬人牽制宛城夏侯惇,自己帶著陸羽趙雲陳到北上汝南,正面迎擊曹操分撥已定,劉備正要出發,突然一員大將趕到,大呼曰︰「寧自從軍以來,攻必先登,戰必先赴,今番大戰在即,為何留我在後方?」眾人視之,乃甘寧也

這次與曹操交戰,主戰場在汝南,荊州的糧草最多只能沿白河運到新野,所以甘寧的五千水軍只能暫時負責糧草後勤工作,也難怪性格剛烈的甘寧主動請戰了

「興霸若去,水師何人統領,新野乃後方根本,不可無大將鎮守,宜速回」劉備勸道

「寧只帶本部八百錦帆,其余人馬交子敬軍師留守新野便是」

「主公,我有一計,可使興霸水軍大顯身手」陸羽在一旁插言道

「哦?軍師有何妙計?」

「興霸將軍可率精銳水師從新息下淮水,沿途騷擾壽春李通趙儼所部,調魏延將軍到汝南參戰」

「如此,小事耳,某只帶本部八百兒郎即可」

「壯哉興霸,既然軍師有良策,興霸便早日出征吧」

「謝主公,興霸去也」

甘寧既到新息,只有小船二十余艘,甘寧乃樹錦帆大旗與舟上,四方**聞錦帆至,皆率眾歸降寧進軍蓼縣陽泉,擊破**瞿恭江宮沈成等,皆破殘其眾,梟其首,得眾萬余人,船二百艘沿淮水而下,圍下蔡汝陰令鄭渾與寧會與下蔡,召芍坡之民,芍坡沿岸百姓多賴鄭渾而活,聞其至,殺縣令迎之甘寧使鄭渾據下蔡,得精壯數萬人李通趙儼聞甘寧至,率部來逆戰寧推鋒必進,與鄭渾分水陸夾擊之甘寧腰纏鐵鎖,手舞雙戟,率錦帆精銳徑入曹軍陣中,往返沖突,斬首不下百余人曹軍陣腳大亂,被鄭渾率軍驅趕至岸邊,早有水軍等候多時,弓箭齊發,曹軍死傷極多,李通趙儼各帶傷而還甘寧乘勝擊破芍坡左近數十屯,聲勢大振

曹操聞劉備親到汝南,又接到淮南敗報,乃召眾謀士商議郭嘉曰︰「甘寧,孤軍耳,前番取勝,乃出以不意,勢難持久只要李通堅守不戰,不足為懼劉備親到汝南,主公卻進退失據,此于軍不利,不如早還許昌」

「劉備,人杰也,吾屢次征討皆不得除之今在新野,日漸坐大,前番又折損元讓數萬大軍,若不早除,後必為患」

「劉備依附劉表,攻之無益」

「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劉備當世英雄,趁其羽翼未豐,宜早圖之」

「公雖南征,心在河北,如此心不能一,何如用兵?」

「我使大軍在此,非為圖劉備,實為離間二劉耳劉備既知我來,必求救于劉表若劉備堅守不戰,則劉表來援,若劉備率軍來攻,則劉表必然出兵相救」

曹仁問曰︰「劉表來援,劉備宜當來攻;劉表不出,劉備宜當堅守,公何言之相反?」

「劉表若不願出兵援助,必使劉備退守樊城,備若退軍,恐吾襲其後,定然率軍佯攻若劉表來援,則劉備自然堅守不戰,以待吾來攻他」眾服其論,唯郭嘉道︰「主公能料劉備,然陸羽多智,不可大意」

操沉吟不語,荀攸道︰「劉備既來,必使張飛留守新野,某願親往宛城,助元讓破張飛飛軍破,則劉備自然退走」操然其言,使朱靈路昭率軍五千護送荀攸往宛城,荀攸與曹操耳語一番,徑至宛城,夏侯惇率眾將接著,荀攸問︰「宛城兵力如何?」

「于文則部有三千,某部有七千,呂子恪部有一萬,李曼成部有五千,共兩萬五千人」

「城中精壯尚有多少?」

「尚有兩萬余人」

「如此,吾計成矣」

卻說曹操自荀攸去後,命張郃率大戟士萬余人猛攻高順鎮守的定穎,企圖打開汝南北大門高順兵不及張郃半數,然陷陣營何等精銳,大戟士雖然也是河北數一數二的強軍,但在重步兵的交鋒中,沒有人是陷陣營的對手

一般重步兵在攻城時,考慮到為了方便巷戰,一般不配備長兵器,多以刀盾為主,利于近身格斗偏偏陷陣營以盾牌為壁壘,長槍為前衛,擊毀曹軍雲梯數十,殺傷數百人曹操調高覽率弓兵助陣,陷陣營盔甲厚重,曹軍又是仰射,渾然不避刀劍,只管將檑木滾石往城下打來

張郃見登城不得,乃選精銳壯士百余人,皆被重甲,蒙巨盾,備沖車驅士卒填護城河,猛攻城門高順使曹性以巨石擊之,為巨盾所阻,又以火箭擊之張郃在盾上蒙以牛皮,不懼火燒了,遂破城門,然高順早使人以土石封住門洞,曹軍不得過河北士卒善蜈蚣之術,既到城下,以刀劍掘城牆,城遂破高順又使人在城中立壁壘,士卒據街道各自為戰,毫不潰亂張郃猛攻一天不得寸進,天黑乃退,高順使人趁夜以土石之,高覽以弓兵擊之,高順親自督戰,士卒無懼色,不避刀劍,曹軍大駭,箭不得發高覽陣戰數人亦不能止城門封,高順乃復登城據守

曹操聞之,大怒,使許褚率三千虎衛軍助陣次日,張郃選士卒數千,分為十隊,以巨盾蒙之,輪流掘城牆,高順軍滾木礌石已粳使人往城下澆沸水曹軍士卒大亂,張郃連斬數十人,士卒見不得退,拼死向前,終于潰城而入高順棄城牆,入城中壁壘堅守,張郃使士卒透房舍而入,高順以煙燻之,曹軍士卒皆被悶死許褚大怒,率虎衛軍向前,高順使曹性擇壯士百余人,皆使狼牙棒,當街橫掃許褚門下多譙郡死士,武藝高強,又是曹操鄉黨,受其厚恩,悍不畏死,毫不閃避,奮力向前,多被砸為肉泥,死傷數十人

看過《說岳全傳》的朋友們應該知道,狼牙棒這種東西一般只有金兵這類體格高大健壯的騎手才會使用,貼身肉搏根本不會采用這類笨重的鈍器即便是武藝高強的將領,用重兵器的也很少,除了項羽呂布這樣天生神力的牛人敢用戟作為兵器之外,沒有人敢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關羽的青龍偃月刀據說有82斤,已經算是難得的重型武器了,而項羽的大戟據說有上百斤武器越重越耗費力氣,在和高手交鋒的時候,非打上數百回合不分勝負的話,對體力是個嚴峻的挑戰所以徐晃秦明這類用重兵器的武將,一般30到50回合不解決戰斗的話,後面就很難取勝了,搞不好還要吃虧而黃忠以近60歲的高齡和關羽激戰三百回合不分勝負,光想想青龍刀的重量,就要為這兩位高人鼓鼓掌了

在《說岳全傳》里,岳家軍的第一猛將高寵就是死在了和狼牙棒類似的鐵滑車的手里,一般在這類演義小說里,武藝高強的牛人基本都死得不明不白,比如李元霸伍雲召羅成高寵楊再興等等,但是也說明無論是鐵滑車或者狼牙棒都是兵器里的異類,尤其在巷戰時更不會使用

陸羽在巡視劉備軍容的時候,突然奇想為騎兵創造了馬槊這種殺傷性極大的武器,給陷陣營的就是狼牙棒,這類看上去威風八面的大家伙也比較符合那些呂布帳下西涼銳士們的胃口,但是誰也不會想到高順竟然創造性的將它用在了城防巷戰中,讓鄉下來的窮小子許褚吃了一個大悶虧,好在許褚沒有按他的套路來,殺得興起就赤膊上陣,不然很可能向高寵一樣的下場

曹性帶領的這一百個殺神如同絞肉機一般,將兵器中一寸強一寸長的原理發揮的淋灕盡致,根本不穿鎧甲,完全無視對手的沖鋒,只憑蠻力將狼牙棒完全揮動起來,依靠巨大的慣性將敵人釘在牆壁上,砸成肉泥用兵之妙,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笨家伙用對了地方,那就是大殺器,戰爭本來就是殺人的買賣,你不放他的血,他就要你的命

a

h

ef=

起點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a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新三國志之季漢王朝最新章節 | 新三國志之季漢王朝全文閱讀 | 新三國志之季漢王朝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