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第五十七章君非君何故(二)
當天我只有幸參觀到一個「景點」,就是設置在櫟陽制造秦國貨幣的官坊,也就是在這里,我踫到了一件令我固守成規的秦國暴政觀念發生乾坤大反轉的事︰那里的徭役們正在領工錢.
是我見識太淺薄,書讀的太少了嗎?秦帝國官屬的徭役不是當牛做馬,挨打受罵,不見天日的嗎?怎麼會如同打工一般,發放工錢呢?
再說,這徭役是什麼概念誰人不知?那是古代統治者強迫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是國家強加于人民身上的又一沉重負擔,是統治者殘酷壓榨人民的手段啊。
是哪里出錯了呢?難道這個秦王不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上那個秦王?難道這個秦國與我所處的時空不同屬于一個歷史體系?
混亂,十分十分混亂,納納地敢問一句︰到底君非君何故啊?為啥我怎麼看你都背了一個大黑鍋呢?
正在我腦袋里的問題數不瑕接地地往外跳時,嬴祖宗截住一個背上背著個兩、三歲小孩的女人,問她官徭有沒有按制免費提供口糧給她的孩子。
黑線,大大地黑線,不干活的孩子還免費管飯?這真的是暴政的秦始皇嗎?
卻見那女人慰笑著回答︰「回大人,我這小兒每月得糧食半石
女人剛一走開,嬴祖宗又問身邊的趙高︰「秦律所定隨母從事雜役的孩童,每月是發糧半石嗎?」
只見趙高畢恭畢敬地娓娓道來︰「回稟大王,依秦律,無人照料而跟隨母親在官府從事雜役的,每月發糧食半石;沒有母親的嬰幼孤兒,每月亦可領糧食半石
看著嬴祖宗還有意再問,趙高精通法律、善于觀言察色、逢迎獻媚的本事徹底顯露無余,只听場間就他一人,如同電腦復讀機一般,毫無遲逗地頌了起來︰
「秦律還規定︰欠官府債務無力償還的人,每勞動一月可得糧食,男二石,女一石,傷病暫時不能勞作的,糧食減半;女人做擅長的工作,如從事針織等,和男人同酬。
服徭役期間官府可以配發衣服,憑券向大內或縣領取衣服;每戶不允許同時征調兩人服役;科季工作量減免三分之一;冬季減輕工作量,三天只需完成夏天二日的工作量。
即使是犯罪以徭役抵債的,農忙也有四十天假,在播種和管理禾苗時節,需各放假二十天回家務農……,等等等等等等
出處《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倉律》等
呃……越听我越瞠目,犯罪在官府服徭役,一個月竟可以領到兩石的糧食或工錢,在農忙時節不僅有假放,還可以承擔部分徭役,既可以省下家里的糧食,又能有所收益?
看來,這秦始皇的暴政一說有違史實啊,至少不應該把暴政的帽子傾扣到的他頭上才對。
嬴祖宗用贊許的目光瞥了一眼趙高,滿意的向金庫重地走去。
而我,則感嘆于趙高真是個超級無敵精通律法的背書機器,以他的能力來說也算得上是個能臣了。反應速度比我百度還快,估計我重點字還沒打完,他已暢頌如流了。難怪趙高犯死罪,蒙毅要殺他時,嬴祖宗不舍得,不僅赦免了他的罪,還官復原職續用于左右,這樣一個活法典用起來確實方便,連手指頭都不用動,要查的資料就都有了,如此人才怎麼可能不博得了秦始皇的賞識。
只可惜,這個被他法外開恩的趙高,終還是成為亡秦「功臣」里的重中之重。或許此時的趙高並無妄念,並非一開始就是個心懷叵測的人,對于他在秦始皇逝世之後突然的轉變,只能說人性太過復雜,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境遇下,會表現出人性完全不同的另一面。
跟在嬴祖宗身後進了金庫,看到他拿起一塊鑄好的金餅查看,我也撿了一塊沉甸甸的金餅在手里,翻看許久才看明白上面陰刻的篆字是「四兩半」字樣。
一兩等于50克算,四兩半就是225克,就算按照200元/克的低價算,這塊小金餅也值近五萬人民幣呢,要是按照向2000美元/盎司挑戰的金價算,天啊,這一庫的金幣得值多少錢啊?
瑾瑜啊,再艱苦奮斗、逢源如你,也不如當皇帝來得爽啊。記得你曾不屑地說過當皇帝有什麼好?現在真的很想告訴你,依我看,挺好,要權有權,要錢有錢,要女人有女人,只要不亡國,有龍椅坐就是好。
嬴祖宗見我愛不釋手的拿著金餅雙眼放光,索性送了我一塊。
我自是喜不自盛,背著嬴祖宗把金餅放在嘴邊咬了一口,嗯,挺純,都咬出牙印了。
當嬴祖宗不經意間看到我正在進行時的、非常不講衛生的驗金動作時,不禁偏頭噎目地被我唬得怔住了,當他緊接著又看到我毫不推卻,貪婪地把他說送我那塊金餅給放進腰袋里後,再也忍俊不住地嗤笑道︰「寡人還真沒看出清姬竟如此愛財
我眨巴眨巴還泛著燦燦金光的雙眼,並不否認我愛財,且卻之不恭地回他一個欣笑,這可是我來到這個世界後拿到的第一塊金,以後要想跑路,這塊金子搞不好會派上大用處的。
所以,隨你怎麼想吧,年輕的秦始皇安達!!!
櫟陽除了擁有制造秦國貨幣的官坊,治煉業也十分發達,是秦國一處重要的兵器工業基地,銅戈和青銅劍等冷兵器的生產,櫟陽承擔了很重要的份額。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發現了一批青銅劍,劍身上共有八個稜面,考古學家用游標卡尺測量,發現這八個稜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發絲,劍劍如此。
跟在嬴祖宗身邊,看著成品庫里排列整齊、組織致密的青銅劍,柄柄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聯想到它們其中的某幾柄,會在黃土地下沉睡2000多年後,被挖掘出土時依舊光亮如新、鋒利無比,不禁感嘆這兩千多年前古人的智慧之可敬,再看向身邊的這位帝王,想到他一生的黑白功過,心里又是一陣陳雜。
如果沒有他治國執律法的嚴苛,沒有他統治下的不苟鐵腕,在那個物質匱乏,意識落後的時代里,秦國的軍事、農業、制造業、乃至國力能發達到頂盛之極嗎?
我想不能,據《睡虎地秦墓竹簡》記載,在各行各業的官坊里,連續生產劣質品,或達不到驗收標準,工人和管工都是要受罰的。
如果非要揪著他的小辨子舉例,我只能說︰我從沒听說過哪個統治者把國家的法律細化到,飼十頭成年母牛,如果六個不生小牛要罰,飼十頭母羊,其中四頭不生小羊也要受罰的程度,就連官制良田里用牛耕田,牛的腰圍減瘦了,也要接受每減瘦一寸,受十下笞打的懲罰。
誰會這麼做?二千多年前這個千古一帝就這麼做了,為了保證民有所養,戰可敷出,他真的這麼做了。
乍听之下,似乎可笑,可細細思量,這其中的良苦用心又深幾許?
財富是一點一點累集起來的,而一統天下也需要步步為營,一分一毫的籌措資本,如若不然,所謂的宏圖大業不過紙上談兵,一句空話罷了。
君乃治國央首,這點鐵腕和狠戾還是要有的。要強調的是,人家不只是一味的懲罰,針對各行各業出色的工匠、飼畜等等,也有相應的獎勵以示公允,這些在《睡虎》和《里耶》里也是有據可查的。
櫟陽不僅治煉業發達,制陶業也很繁盛,秦國的陶器有一定的數量都是這里出產的,第二次得到走出行宮的機會,一上午的行程也基本都是在「兵工廠」和官陶坊之間消耗掉的。
兩次出宮,除了觀看新鮮的古董出爐,我還掙了一塊金子,初解趙高為什麼會得到秦王的偏袒,深體秦始皇所治理的國家,並不是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而是非常井然的法制帝國。
秦人不僅尚武,更尚法,在以後的深入了解與接觸後,我更加確信,秦國的法制之嚴苛,是兩千年後的人們所無法想像的。
君非君何故?
直到如今,我才開始萌生一個念頭︰或許,苛法才是把秦始皇推上暴君暴政之位的禍首,嚴律才是讓後人曲解他的真凶。
=============
注︰1963年,櫟陽城遺址區內的官莊村出土了一件銅釜,內裝8枚金餅,經專家鑒定,含金量達99%,為戰國晚期秦國貨幣,可為櫟陽商貿繁榮之一證。
(